PCBLAYOUTGuideline(CTX-a0538)_第1页
PCBLAYOUTGuideline(CTX-a0538)_第2页
PCBLAYOUTGuideline(CTX-a0538)_第3页
PCBLAYOUTGuideline(CTX-a0538)_第4页
PCBLAYOUTGuideline(CTX-a053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CB LAYOUT GuidelineREV: A目錄索引:一、基板材料簡介 P2二、多層板製作流程圖 P34三、PCB LAY OUT 術語解釋(TERMS) P5四、零件佈置注意事項 (PLACEMENT NOTES) P6五、SMD、A/I、R/I植件之規定事宜 P78六、ICT測試點LAY OUT注意事項 P89七、零件腳距(PIN LEAD PITCHES) P9八、線寬(TRACE WIDTH) P9九、間距(SPACING) P10十、止銲膜面(SOLDER MASK) P10十-一、基準點(FIDUCIAL MARK)-for SMD P1011十二、標記(LABEL ING

2、) P11十三、V-CUT規定 P11十四、PCB排版 P12附件一: P1314一、基板材料簡介:1-1單面板:通稱為 Paper Phenolic.1-2 CEM: Composite Epoxy Material ( 環氧樹脂複合材料).1-3 FR: Flame Resista nt Lam in atesFR4由8張7628的玻纖布,經耐燃性環氧樹脂含浸成膠片,再壓合而成。 其耐燃性至少須符合UL94V-1等級。若將其中6張7628的玻纖布改成其他 較便宜的複合材料,而保留上下兩張玻纖布膠片,稱之為CEM。註:以上的名稱分類是由 NEMA (Natio nal Electrical

3、Man ufactures Associatio n)美國國家電氣製造協會所製訂,業界公認之標準。UL-94:塑膠材料的防燃性測試。環氧樹脂及其他用於印刷電路板的樹脂,原本都是易燃物,為使其具備防然特性,都有加些加添型或反應型防燃劑於其內。反應型防燃劑最普遍的是鹵化環氧樹脂,目前以加溴最普遍。、多層板製作流程圖Page 5 of 15PCB LAYOUT GuidelineREV: A三、PCB LAYOUT 術語解釋(TERMS)1. COMPONENT SIDE(零件面、正面):大多數零件放置之面。2. SOLDER SIDE(銲錫面、反面)。3. SOLDER MASK(止銲膜面):通常

4、指 Solder Mask Open之意。4. TOP PAD:在零件面上所設計之零件腳 PAD,不管是否鑽孔、電鍍。5. BOTTOM PAD :在銲錫面上所設計之零件腳 PAD,不管是否鑽孔、電鍍。6. POSITIVE LAYER :單、雙層板之各層線路;多層板之上、下兩層線路及內層 走線皆屬之。7. NEGATIVE LAYER :通常指多層板之電源層。8. INNER PAD :多層板之 POSITIVE LAYER 內層 PAD。9. ANTI-PAD :多層板之NEGATIVE LAYER上所使用之絕緣範圍,不與零件腳 相接。10. THERMAL PAD :多層板內NEGATI

5、VE LAYER 上必須零件腳時所使用之 PAD,一般稱為散熱孔或導通孔。11. FAD (銲墊):除了 SMD PAD 外,其他 PAD 之 TOP PAD、BOTTOM PAD 及 INNER PAD之形狀大小皆應相同。PTH COMPONENT PAD參考(附件一)規則表Page 6 of 15PCB LAYOUT GuidelineREV: A四、零件佈置注意事項(PLACEMENT NOTES)1. 位置固定之零件,必須依機構圖上所標示之位置擺放,方向及腳位亦須注意。2. 機構圖上雖有標示位置,但非固定位置之零件,可依 LAY OUT之需要加以調 整,但須經過本公司相關人員之許可。3

6、. PLACEMENT時請注意機構圖上之各種限制區域,例如:零件高度、可插拔 零件(JUMPER、CONNECTOR等)之限制區域 等。4. 所有零件之方向必須垂直或水平於板邊置放,而相同包裝類型之零件方向請 保持一致。5. 注意可插拔零件四周之空間是否不致妨礙人工插拔動作。6. 過錫爐方向性的考量:6-1. PCB LAYOUT時所有元件應儘量依同一方向配置。6-2. IC、CONNECTOR PIN 的最後一腳加上一個空 PAD,可避免 IC or CONNECTORPIN腳短路© © © © ©DUMMY PAD _© 

7、9; © © Page 14 of 15五、SMD、A/I、R/l植件之規定事宜:1.零件水平間距2.零件垂直間距3.插件限制區域SMDO.?5iELlUA/IR/IJQoBODY與BODY之間距為0.5mm(Min).PCB兩面板邊算起3mm 內,不得Layout SMD零件距離A/I定位孔中心點(X=0,Y=0)算起 12mm 內,不 得LAY A/I零件。mmmm距離A/I定位孔中心點(X=0,Y=0)算 起12mm內,不得 LAY A/I零件。12mm12mm5 nun12mm臥式插件後,其零件腳為向內 彎;如圖:4彎腳長度及角 度N/A(151)! ,5+f O.

8、nin5.最大尺寸限制SMD PCB長寬之設計極限 為:(含假邊)長:100 460mm,A/I PCB長寬之設計極限為: 長:150 310mmR/I PCB長寬之設計極限 為:6.基準定位孔7.機器效率8.銲錫寬:60 356mm. 厚度:0.84mm 彎曲度: 1mmSMD定血公如锄峙沁5tO. ImmSMD連板之板向儘可 能同向,可避免機器轉 向之效率損失a.零件兩端銲墊大小、 形狀要相同,以免迴焊 時產生墓碑效應。b.相鄰兩零件不可使用同一銲墊,以免零件產 生偏移現象。寬:80 380mm厚: 1.6 + 0.15mmA/IIIEI inaE.以有A/I零件之連板,板向儘可 能同向,

9、可避免機器轉向之效 率損失N/A長:150 330mm寬:厚:80 250mm1.6 + 0.15mmR/I定也比的埜竝於40 tO-Suun -0有R/I零件之連板,板 向儘可能同向,可減少 R/I零件槽的使用N/A六、ICT測試點LAY OUT注意事項1. PCB的每條TRACE都要有一個做為測試用之 TEST PAD測試點),其原則如下:1-1. 一般測試點大小均為35mil(0.89mm)元件分布較密時,測試點最小可至30mil(0.76mm).1-2.測試點與元件PAD的距離最小為1.0mm.1-3.測試點與測試點間的間距最小為 2.0mm.如圖示)1-4.測試點必須均勻分佈於PCB

10、上,避免測試時造成板面受力不均。SMB元件/TEST PADTEST PAD2. 多層板必須透過貫穿孔(VIA)將測試點留於錫爐著錫面上(Solder Side)3. 運用連板方式之小板,應在各小基板之對角留至少2为的孔,作為ICT測試定位孔;定位孔上方2cm高度內不得擺置元件。(如圖示)T0申爭;44. 大板子於基板內之對角須留2为 5为的孔,作為ICT定位孔。定位孔上方2cm高度內不得擺置元件,且至少須留3個定位孔作為固定之基準。七、零件腳距(PIN LEAD PITCHES)PTH零件之各PIN距離為配合自動彎腳機及自動插件機作業,特規定如下:7.1 A/I 臥式零件 PITCH:以 2

11、.5mm0.1mm為一 Step .7.1.1. 電阻、二極體: 7.5 10.0mm (for 26mm Tape)(2) 7.5 26.0mm (for 52mm Tape)7.1.2. JUMPER : (1) 5.0 15.0mm (for Reel)(2) 5.0 26.0mm (for 52mm Tape)7.2 A/I 立式零件 PITCH : 5.0mm0.1mm .7.3 其他零件腳距,除硬腳不能彎曲者外,儘量維持在2.54mm之整數倍數上7.4 對於須插到底之元件,其腳距務必與Data Shee相同。PCB LAYOUT GuidelineREV: A八、線寬(TRACE

12、WIDTH)8.1 電源線(VCC、GND、AGND、+12V、+5V等)線寬應依工程規格之要求,如無要求時, 則至少1.27mm寬度。8.2 重要之信號線寬度依線路圖上規定行之。8.3 無特殊規定之信號線其寬度一律 0.25mm。九、間距(SPACING)9.1.依不同走線寬度而有不同之間距,定義如下:線寬線與線間距線與PAD or VIA 間距PAD與VIA間距VIA與VIA間距0.15mm0.15mm0.15mm0.15mm0.15mm0.2mm0.2mm0.2mm0.2mm0.2mm0.25mm0.25mm0.25mm0.25mm0.25mm9.2. Positive Layer信號線

13、距板邊至少0.64mm,若有作折斷邊,線路距折斷處郵票孔邊亦至少 0.64mm。9.3. Positive Layer寬錫面距板邊至少0.5mm。9.4. 任何種類之板子,TRACE與PAD之Non-PTH孔邊距離至少0.38mm TRACE與Mounting Hole PAD距離至少0.38mm十、 止銲膜面(SOLDER MASK)10.1任何SOLDER MASK PAD必須為實心,不可留中心孔。10.2正常情況下之所有 VIA HOLE均不作SOLDER MASK。(VIA HOLE均蓋上防焊漆)10.3 銀交貫孔之 SOLDER MASK應比 PAD 大 0.3mm單邊 0.15mm

14、) FR4之 SOLDER MASK則U 大 0.1mm單邊 0.05mm)基準點(FIDUCIAL MARK) -for SMD為了 PICK & PLACE機器自動放置SMD零件之基準設定,因此必須在板子四周加上FIDUCIAL MARK 。11.1.FIDUCIAL 為 DOT 形狀,直徑 1.02mmSolder Mask為正方形,邊長 3.05mm在SOLDER MASK範圍內不可有任何 TRACE, SILK SCREEN及 VIA,並且在下一層之Page 10 of 15PCB LAYOUT GuidelineREV: A相同位置必須為空白或全部銅箔11.2. PCB光學

15、校正點應以圓形做法為準,以便於 SMT機器的定位。四邊有PIN之IC,或 腳距為0.8mm 0.64mm或更小者之QFP LAND PATTER於pinl及其對角端各作一個基 準點,此基準點為1.02mm圓形之PAD,其SOLDER MASK為3.05mm方形;此SOLDER MASK內不可有其他之 TRACE、SILK-SCREEN、VIA及開孔。11.3. Fiducial Mark之位置,必須與SMD零件同一面(即零件面),如為雙面SMD板,則雙 面亦須作 Fiducial Marko11.4. Fiducial Mark放在SMD板四角落,DOT邊緣距離板邊至少4.4mm=四個FIDU

16、CIAL 中心之X、Y軸不可在同一直線上,亦即四個中心點所形成之四邊不可為正方形、長方 形或梯形。11.5. 女口 Fiducial Mark作在假邊上時,Fiducial DOT邊緣距铣刀槽邊亦須保持 2.5mm以上, 因此PCB尺寸須向外延伸約10mm,延伸如此長距離,對板子製造成本增加,故儘可能 把Fiducial Mark作在板內。PCB線路區2.35hhelAlmm4.4imnSmm十二、標記(LABEL ING)每一種PCB之設計均須將”板名、料號、安規邊號、生產週期 時,可作在 SILK SCREEN上。-作在零件面上,若無位置十三、 V-CUT規定基板厚度After V-CUT

17、基板厚度0.7mm0.45 + 0.05mm1.6mm0.75 + 0.1mmV-CUT後板厚十四、PCB排版1. PCB 板材製造約有三種 PANEL 尺寸:1220*920mm、1220*1020mm、1220*1220mm。2. 板邊及板與板間的間隙均為3mm.3. 一般的計算方式例如:PCB雙連板之外形尺寸為190 * 168mm12201936.32X5.387.13X4.76=30片雙連板=28片雙連板Page 22 of 15探故排版時,取片數最多者附件一:1. A/I 插件 PAD、LEAD 與 HOLE SIZE 的關係腳徑LEAD SIZE孑L徑DRILL SIZEPAD

18、SIZE橢圓圓0.50.91.8x2.52.50.61.0 :2.0x3.02.50.71.12.0x3.02.50.81.2-3.0參考公式:DRILL SIZE = LEAD + 0.4PAD SIZE = DRILL + 1.0/1.22. 手插PAD、LEAD與HOLE SIZE的關係腳徑LEAD SIZE孑L徑DRILL SIZEPAD SIZE橢圓圓0.50.71.5x2.01.70.60.81.7x2.32.0 10.70.91.7x2.32.10.81.01.8x2.62.50.91.12.0x2.92.61.01.2-2.71.11.3-2.81.21.4-3.51.31.5-3.61.41.6-3.61.51.7-3.61.61.8-4.0參考公式:DRILL SIZE = LEAD + 0.2PAD SIZE = DRILL + 1.0/1.23. PAD間距較小時為使錫性良好,使用橢圓形 PAD4. THERMAL P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