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广场、尧新广场交通分析及改善方案设计上课讲义(精编版)_第1页
十月广场、尧新广场交通分析及改善方案设计上课讲义(精编版)_第2页
十月广场、尧新广场交通分析及改善方案设计上课讲义(精编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十月广场、尧新广场交通分析及改善方案设计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南京仁本交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 11 月目录一、十月广场交通现状分析与评价1二、尧新广场交通现状分析与评价3三、整体考虑7四、十月广场改造方案设计9五、尧新广场交通改善建议10附图 1十月广场、尧新广场区位图12附图 2十月广场渠化改善方案13附图 3十月广场十字信号改造方案14附图 4尧新广场西进口拓宽方案(交叉口全图)15附图 5尧新广场西进口拓宽方案(西进口局部放大)16十月广场尧新广场交通分析及改善方案设计十月广场和尧新广场是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联系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其内部实

2、现南北联系的重要通道,如附图1 (十月广场和尧新广场区位图)所示,两个交叉口均位于东西向主干道栖霞大道上,栖霞大道向西联系主城区,通过柳塘立 交和二桥相连,往东联系栖霞镇,并且是进入龙潭港区的重要通道,兼具过境交通 和开发区集散交通双重功能,地位十分重要。十月广场和尧新广场的通行能力必须 适应开发区以及栖霞大道交通量发展需要。首先,据了解开发区已经开发了三分之二,尚有三分之一没有开发,其对外交 通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开发区内目前多为生产性企业,将来随着配套生活 设施的健全、业态的多元化,对外交通需求必然会更大提高。其次,鉴于栖霞大道 的重要性, 其交通量必然有较大的增长, 栖霞大道过境交

3、通对两个广场的影响很大。因此为减少交通瓶颈,避免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交叉口的改造、完善应 及早筹划。为适应交通量发展的要求,已经对尧新广场作了改造,现在是信号控制的十字交叉口,通行能力较环形交叉口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现场调查发现高峰小时局部出现了拥堵,需要加以完善。十月广场目前为一环交路口,通行能力低,与尧新广场以及栖霞大道的通行能力不相适应,其下一步如何改造是需要探讨的重要议题。一、十月广场交通现状分析与评价1、交叉口几何条件十月广场(图 1 所示)是一个五路交汇的畸形环岛交叉口,其交叉道路包括栖霞大道、仙新路和恒久路。栖霞大道和仙新路可以达到主干道的标准,恒久路为支路的标准。交叉口及

4、联系道路的非机动车交通流很少,各条道路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道。交叉口的几何情况见表1。图 1 十月广场示意图表 1 十月广场交叉口几何条件进出口方向项目道路等级断面形式单位栖霞大道(西)进口道出口道主干道一块板恒久路(西北进口道出口道支路一块板仙新路(北)进口道出口道主干道一块板栖霞大道(东)进口道出口道主干道一块板仙新路(东南)进口道出口道主干道一块板路幅宽度m2516304230规划红线m50605060车道数车道3311333322单车道宽m3.63.63.753.753.753.754.24.23.753.752、交通量调查据了解,十月广场的交通大量为通勤交通,其高峰小时为早上7:

5、 308:30, 我们对十月广场进行了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各进出口道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见表2。实地调查发现即使是在高峰时段,十月广场交叉口的车流仍然可以顺畅地运行,表现为连续流,无拥堵现象。行人、非机动车流量很少,对机动车交通影响小。表 2 十月广场各进出口道交通量(交通量单位pcu/h ,比例单位为:)进出口道进口交通量比例出口交通量比例栖霞大道(西)12083790428恒久路(西北)421321仙新路(北)244834211栖霞大道(东)141444168252仙新路(东南)321102698合计32291003229100调查数据表明:交叉口交通流主要流向为东西向,其交通量占总量的80,

6、而南北向的交通量比较小,通过恒久路的流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3、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交叉口中心岛半径40 米,为常规交叉口,纵坡不大于4,考虑采用沃尔卓普( wardrop)公式。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取决于交织段的通行能力,首先计算交织段通行能力:354qmw (1e )(1 p) w3式中: qm1 wl交织段上的最大通行能力(pcu/h )。l交织段的长度( m)we交织段的宽度( m)进口引道的平均宽度(m)p交织段内进行交织的车辆与全部车辆之比计算得:qm 5260pcu/h交叉口实际通行能力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如下:(1) )横向干扰系数fsf,由于周围几乎

7、没有建筑物,故可取1.0 ;(2) )左转修正系数flt1.14 0.92plt,车辆左转率 plt 约为 10,因此取 flt1.05 ;(3) )右转修正系数frt0.76 1.6p rt,车辆右转率 prt约为 15,因此取 frt1.0 ;(4) )流量比修正系数fm0.88 0.11p m,由于恒久路的流量非常小,只有交叉口交通量的1,故可将交叉口看成是栖霞大道和仙新路的交叉,流量比pm 为仙新路和栖霞大道的流量比为0.25 ,所以取fm 0.91 。根据以上的计算,得十月广场实际通行能力c总 qm4、评价及存在问题分析× fsf×flt×frt

8、5; fm5000pcu/h 。交通量饱和度为3229/5000 0.65 ,饱和度不高,现状交叉口运行流畅,没有堵塞等现象。但是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严重不相适应,汇集于交叉口处的道路路段通行能力之和约为18000pcu/h ,以主要道路平均饱和度约40计算,也需要交叉口有7200pcu/h 的通行能力才能适应,而交叉口现状通行能力只有5000pcu/h 。随着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交通量进一步增加, 既有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将难以满足需求。二、尧新广场交通现状分析与评价1、交叉口几何条件尧新广场(如图2)是一个设有右转专用通道的十字信号控制交叉口,其东西 向是栖霞大道,南北向是尧新路

9、,交叉的两条道路都能达到主干道标准。交叉口往 西可到达主城区, 往东联系栖霞镇、 龙潭港区, 往北是新港开发区管委会的所在地, 往南通往尧化门街和东杨坊立交。采用预置可变相位信号灯控制直行和左转车辆的 通行;各进口均配置右转专用通道,右转车辆不受信号灯的控制。交叉口注重渠化 的设置,对车辆安全通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3 列出了尧新广场的交叉口几何条件。进出口方向项目单位栖霞大道(西)尧新路(北)栖霞大道(东)尧新路(南)表 3 尧新广场交叉口几何条件道路等级断面形式-进口道主干道一块板出口道进口道主干道一块板出口道进口道主干道一块板出口道进口道出口道主干道一块板路幅宽度m25403340规划红

10、线宽m5050车道数车道53434333单车道宽m3.63.63.753.753.753.754.24.2车道功能划分-左左直直直左左直直左直直直左直直右转车道数车道2111右转车道宽m4444尧新路栖霞大道栖霞大道尧新路图 2 尧新广场示意图实地调查发现,早高峰时段尧新广场西侧出现轻微的堵车现象,如图3,在交叉口西进口,直行和左转车辆排队很长。由于进口展宽段长度不足,只有一条直右车道,没有设置专门的直行或右转进口道,导致等候放行的直行排队车辆堵塞右转专用道入口,影响右转车辆进入右转专用道。在直行信号期间右转车辆夹在直行车流中,也影响到直行车流的运行,增加了延误。图 3 交叉口西进口排队等待放

11、行的车辆2、交通量调查图 4 西进口平面图表 4 是对尧新广场各进口道分流向的交通量调查数据,交叉口总交通量为4550pcu/h 。表 5 是尧新广场各出口的交通量。调查数据表明:a、各个方向的车流分布不均:西进口的流量最多,占到交叉口全部交通量的一半,南进口的流量只占十分之一。b、各进口车流左转、直行和右转的比例各不相同:西进口的车流中,42的车辆直行,40左转,只有 18的车辆右转; 而东进口的车流基本是直行向西 (94%),北进口的车流 64%是右转向西行驶。c、西北、西 - 东向的联系比较紧密,西北向联系的流量占到交叉口交通量的 32,西东向联系的流量占到交叉口交通量的38。表 4 尧

12、新广场各进口道分流向的交通量(交通量单位:pcu/h )项目左转直行右转合计交通量8769093922176比例()404218100交通量2484830902比例()3943100交通量60315170545比例()115831100交通量23597595927比例()2511641001195216911874550尧新广场各出口的交通量(交通量单位:pcu/h交通量比例()西出口150433东出口131429南出口51311北出口122027合计4550100比例西进口东进口南进口北进口合计表 548201220100)3、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高峰时段的配时情况见图5,周期为 118 秒。

13、直行西入口左转直行东入口左转直行南、北入口左转图 5 早高峰时段信号配时情况(单位:秒)通过信号灯控制直行和左转车辆的通行,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没有冲突点,因此可以采用停车线法求该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1) 西进口:直行 46 秒,取混合交通流前后车辆通过停车线的平均时间为2.9s ,一共有三个车道;c直行 3×3600×46/118/2.91452pcu/h左转 35s,取混合交通流左转车辆前后两车通过停车线的平均时间为3.4s ,有两条左转车道c左转 2×3600×35/118/3.4628pcu/h右转有一条专用车道,不受信号控制,取1000pcu

14、/h ;(2) 北进口:直行 535pcu/h ,左转 251 pcu/h ,右转 1500 pcu/h ;(3) 东进口:直行 960 pcu/h ,左转 180 pcu/h ,右转 1000 pcu/h ;(4) 南进口:直行 535 pcu/h ,左转 125 pcu/h ,右转 1000 pcu/h ; 尧新广场最大通行能力 :直行: 3492pcu/h 左转: 1184pcu/h 右转: 4500pcu/h合计: 9176pcu/h4、评价及存在问题分析(1) 改造后通行能力大大提高4676 pcu/h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为9103pcu/h ,大大高于十月广场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交叉

15、口车道的安排基本上与交通量分布相符合,主要车流方向安排了更多的车道。 设置右转专用通道,大大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同时通过信号灯控制使得交叉口处没有车流冲突点,提高了安全性,信号灯配时考虑了交通流不均的问题。交叉口设置了人行横道,可以适应未来作为开发区内城市道路的需要。总体而言交叉口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2) 局部拥堵,存在不足之处交叉口整体饱和度比较小,但西进口依然出现了堵塞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交通流分布不均而各方向通行能力未能合理安排造成的。最突出的是右转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很大,占整个交叉口通行能力的50左右,但实际上右转的车辆并不多 (只占整个交叉口交通量的四分之一) 。进一步分析各进

16、口各转向的饱和度,结果见表 6。表 6 尧新广场各进口分转向通行能力饱和度情况交叉口转向调查交通量通行能力饱和度(pcu/h )(pcu/h )左876628过饱和西直90914520.63右39210000.39左2352510.94北直975350.18右59515000.40左321800.18东直8489600.88右3010000.03左601250.48南直3155350.59右17010000.17由上表数据结合实际观察得知,主要问题在交叉口的西进口。第一、左转交通流过饱和,出现拥堵,在直左相位,甚至出现了少量车辆通过北进口的右转专用道进行左转的现象;第二、由于拓宽不足,右转车辆

17、和直行车辆相互干扰,直行车道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该进口直行和右转车道通行能力分别为1452、1000 pcu/h ,而在进入直行和右转专用道前,直行和右转车辆混合在一条直右车道上,一条直右车道最大通行能力仅为1700pcu/h ,远低于直行和右转车道通行能力之和2452 pcu/h ,形成瓶颈, 另外由于两种车流的交织, 相互影响, 因此直行车辆出现了较长的排队。三、整体考虑1、网络分流从开发区的规划图中可以看出,开发区对外联系道路很少,东西向有栖霞大道和新港大道, 南北向有仙新路和尧新路。 开发区与主城区的联系路径有三条:其一, 经尧新广场往西由栖霞大道进入主城区;其二,经尧新广场往南由尧新路

18、进入主城区;其三, 经太新路和燕路进入主城区;其四, 经十月广场往南最终进入主城区。第一条路径最为便捷,为大多数人采用,因此尧新广场西北联系车流很大,高峰期出现拥堵。近期尧新广场只是在高峰时段出现了拥堵和延误增大的现象,随着开发区的发展以及栖霞大道交通量的提高,尧新广场的交通压力必然会进一步增大,使得开发区与主城区的交流不畅,宜考虑区域网络分流的问题,使一部分车辆通过第三条路径进入主城区,缓解尧新广场的交通压力,提高周边道路的利用率。2、栖霞大道的交通控制策略栖霞大道是开发区和主城区联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东面龙潭港以及栖霞镇和主城区联系的主要通道。对于开发区而言,栖霞大道上的车流可以分为两类,即

19、集 散性交通流和通过性交通流。集散交通主要指开发区对外联系的交通,通过性交通 指通过尧新广场和十月广场而不进入开发区的交通。集散交通主要是经过尧新广场进入主城区或者主城区进入开发区的车辆,由于十月广场比较偏于开发区的东部,直接通过十月广场进出栖霞大道的车辆较少。但远期,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开发区同东部的交流的交通量也将增大,这部分车辆将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仙新路在十月广场左转往东行驶,使十月广场的交通量有所增加。龙潭港和栖霞镇与主城区的联系比较紧密, 这部分交通为通过性交通, 交通量比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增长不可避免。另外据闻,栖霞大道有可能作为快速路规划,甚至未来往东延伸至镇江,这将

20、进一步增加栖霞大道的交通量。鉴于栖霞大道的重要性, 必须整体考虑栖霞大道通行能力的协调性,不能在某一个路段或者某些路口出现通行能力瓶颈,因此(1) 要严格控制沿线的用地, 目前规划栖霞大道的规划红线为50 米,建议按照快速路的标准控制用地,控制红线改为60 米;(2) 沿线交叉口应有较高的通行能力与之匹配。作为栖霞大道上的重要交叉口,十月广场和尧新广场的通行能力必须匹配栖霞大道的通行能力,适应开发区对外交通的需要。3、环形交叉口主要的优缺点(1) 优点:a、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不论左转、右转弯和直行车辆,都不需要停车, 可同时连续不断地通行,节约时间,在交通量较小的情况下效果明显;b、车辆在

21、环道上行驶的车流方向一致,有利于渠化交通,且交叉行驶的车流以较小的交织角向同一方向交织行驶,避免了交叉口冲突点,减少交通事故;c、交通组织简便,尤其对5 条以上的道路交叉和畸形交叉口,更为有效;d、中心岛的绿化能起美化环境的作用,在风景区和靠近城镇处采用环形交叉可增加美观e、在规划需建立体交叉口,环形平面交叉可作为过渡形式,预留改建为环形主体交叉的可能。(2) 缺点:a、增加车辆绕岛行驶的距离,对左转弯车辆更为不利;b、通行能力相对较小,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受到环道上交织能力的限制, 随着交叉口几何尺寸的增大,通行能力提高有限,因此,在交通量较大的主要干道上,不宜设置环形交叉口;c、在具有大量

22、非机动车交通和行人众多的交叉口上,不宜采用环形交叉,因为它不仅增加了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交叉口时的行程,感到不方便,而且在环道的外侧和进出口处,将被大量的非机动车流和人流所包围,使机动车进、出环岛时均会发生很大困难,因而影响车辆的连续通行,使通行能力下降,甚至造成交通阻塞;d、当城市道路网中整条道路实行联动的信号灯管理时,其间不应夹设环形交叉口。4、尧新广场改造的经验教训(1) 经验:通过改造成十字信号控制交叉口增加了通行能力,提高了交通安全性。a、尧新广场原来也是环形交叉口,环形交叉口在通行能力上有局限,当交叉口大到一定程度,再增加环岛的面积对于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就很有限。通过改造,十字

23、信号控制的尧新广场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比十月广场的通行能力大得多。b、通过合理的渠化以及信号灯的控制,减少了各种车辆的冲突和交织,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划分车道时考虑了交通的主要流向,并据此设置车道的数量;c、交叉口设置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道,考虑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需求。(2) 教训:因进口道展宽长度不够, 制约了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的发挥,增加了车辆延误。四、十月广场改造方案设计1、渠化改善方案开发区和主城区的联系主要通过尧新广场,十月广场上的交通量较小, 一般达不到尧新广场那么大。目前十月广场通行能力饱和度不高,交通运行通畅,无拥堵现象的发生。在交通量不大时,环形交叉口的延误较十字信号交叉口小,

24、考虑到环形交叉口的一些优点,进行十字信号改造的要求并不迫切,只需根据车辆流线将交叉口进行渠化。渠化是通过交通路岛或路面标线来分隔或控制冲突的车流, 使之进入一定的路线, 从而促进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地运行.组织渠化交通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道路的交通拥挤和阻滞 , 提高行车过度和通行能力, 保证交通安全 , 它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复杂交通问题尤为有效。(1) 渠化的主要作用如下:a、利用分车线或分隔带、交通岛等将道路上不同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的车辆以及交叉口左转,右转和直行车辆按规定的车道行驶,使行人和司机均容易辨明相互行驶的方向, 使之有秩序地通过, 从而减少车辆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行车安全;b、减少

25、铺面面积,从而减少车辆的徘徊,并缩小车辆之间的冲突面积; c、优先保证主要的运行方向,提高其行驶速度;d、渠化限制了车辆的行驶路线,使得车辆的行驶路线更加规则; e、控制车辆汇流、分流或穿越处的角度和位置;f、利用交通岛的布置,控制车速,防止超车,并在其上设置交通标志,以及作为行人过街时避车用的安全岛;g、利用交通岛的布置,可以防止车辆在交叉口转错车道。(2) 设计说明(仅作主要要点的说明,具体尺寸见图):a、交叉口内进行了车道划分,共有三条车道,每条车道的宽度为4 米,最外层车道和渠化岛间留有两米的间隙以利于车辆进出环道;b、进口拓宽,呈喇叭形,以方便车辆进出交叉口; c、渠化岛的设置符合车

26、辆的流线;d、建议采用标线的方式进行渠化,一是可以避免车辆碰撞渠化岛,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二是减少投资,有利于后来到十字信号改造的实行;e、具体的美化以及交叉口外缘的处理可以结合实际进行处理。方案平面图见附图2。2、十字信号交叉口改造方案远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发区的进一步开发, 下面的三点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1) 栖霞大道上通过性交通增加;(2) 开发区对外以及南北向交流的交通量增加;(3) 十月广场的现状通行能力和路段通行能力差距悬殊,需要匹配路段的通行能力。考虑到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局限性,借鉴尧新广场改造经验, 建议将交叉口改为信号控制交叉口,并考虑设置右转专用通道以提高十月广场的

27、通行能力。在对十月广场进行改造设计时,注意到下面几点:首先,十月广场五条道路交汇, 属于畸形交叉口, 不利于信号控制,对于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十分不利。但这五条道路中恒久路的交通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 不计,可见其重要性不大,究其原因,在于恒久路沿线的用地性质发生了改变。过 去设置恒久路,主要是考虑由于管廊的限制,栖霞大道北边用地的车辆无法进入栖 霞大道,对于沿线土地的开发不利,设置了恒久路作为其辅道。现在该处用地变成 了出口加工区,没有在恒久路上开口,导致恒久路更像是一个盲肠,很少有车辆进 入。因此可以让恒久路和十月广场交叉口不直接相连,变畸形的五路交叉为四路交 叉。其次,开发区内栖霞大道南北

28、的用地性质不同,北面为厂矿用地, 南面为配套居住用地,因此随着开发区的开发,南北向的人流、非机动车流将增多,而现状十月广场没有配套相应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在交叉口改造中必须考虑这些设施的设置。设计方案见附图 3,下面是设计说明,具体几何尺寸见图:a、恒久路不直接和交叉口相连,北面仙新路的车辆可以右转弯进入恒久路, 而恒久路的车辆只能右转弯进入西向的栖霞大道;b、交叉口做了合理的渠化,减少车辆的冲突点,通过划线限制车辆的流线, 提高安全性;c、设置了右转专用道,右转车辆不受信号等控制;d、根据需要进行了单侧或者双侧拓宽,从右转专用道算起,展宽段长度为80米,展宽渐变段长度为50 米。e、受到管廊等条件的的限制,交叉口处的车道宽度进行了合理的压缩,进口道宽度为 3.25 米,出口处由于车辆速度相对较快,车道宽度定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