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研究_第1页
对外汉语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研究_第2页
对外汉语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研究_第3页
对外汉语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研究_第4页
对外汉语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对外汉语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研究    王慧【摘 要】本文论述对外汉语中的民俗文化教学,针对对外汉语中民俗文化教学所选教材不够适用、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开发适宜的民俗文化教材、发挥教师的文化引领作用、增设各类文化体验活动等措施,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民俗文化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对外汉语 民俗文化 教学g a0450-9889(2018)02c-0137-03近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汉语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要真正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单教语言远远不够,还必须同时教授汉语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民俗,

2、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对外汉语中的民俗文化教学情况,我们对陕西十几所对外汉语教学单位(多数为高等院校)的汉语教师、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了来华留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和汉语教师对民俗文化的教学情况,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留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对目前的民俗文化教学活动却并不都持满意态度。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认为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所选教材不够适用。目前通行的对外汉

3、语民俗文化教材主要有中国民俗文化(柯玲)、中国民俗文化(王衍军)、中国风俗概观(杨存田)、中国民俗(舒燕)等。这些教材风格各异,包含的文化专题丰富多样,有的还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但无论是文化教材,还是专门的民俗文化教材,目前均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教材的叙述语言偏难。在这些教材中,超纲词汇都较多,每篇文章的注释词汇达到几十个,这给学生的阅读带来极大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超纲词汇,教材中还存在许多难度较大的语法句型。因文化类教材以介绍文化为主要目的,较少涉及语法学习的内容,一些语法难点缺少相应解释,或解释得不够详细清楚,这无疑影响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加大了学习难度

4、。2.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过时或受地域限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民俗文化是人民大众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具有传承性,也具有时代性,许多民俗文化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如婚禮习俗在古代十分烦琐,要有“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现代的婚礼习俗虽保留古代婚礼习俗的一些价值观念,但在形式上已简化了不少,只剩下“三礼”议婚、订婚、嫁娶。但我们发现,许多对外汉语文化教材在谈到婚礼习俗时,仍大谈“六礼”,这无疑影响了学生对现代民俗文化的准确理解。另外,文化类教材还受到地域的限制。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具体呈现形式。目前针对某

5、一地域的民俗文化教材并不多见,大多数教材仍以广义的中华民俗文化为主。涉及某些地域的民俗文化事项(如各地的饮食习俗、各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等),并不能被身处其他地域的学生所亲身体验,教学效果大大降低。3.教材内容安排过多,在教学课时的限制条件下,给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困扰。目前出版的各类民俗文化教材,涉及的民俗内容都十分广泛,包含的章节较多,如中国民俗文化(王衍军)包含十二章,共计四十八节,中国民俗文化(柯玲)包含十四章,共计四十五节。目前开设有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单位,一般将该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定为一个学期,约48个课时。在超纲词汇较多、语法难点频现的情况下,这无疑给教学任务的完成带来极大

6、挑战。4.一味追求文化知识的罗列,缺少文化内因的揭示。目前的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编写内容范围广泛,涉及交际、服饰、饮食、岁时节日、民居、出行、娱乐、语言等各类民俗文化,不仅包括汉族习俗,还包括各类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可谓包罗万象。但这些教材多是对各类民俗文化知识的简单罗列,缺少相应的民俗解说,隐含在民俗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调查发现,对外汉语文化课或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方法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提高:1.教师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切身体验。目前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课或民俗文化课主要以课堂上的课文讲解为主,影像资料欣赏为辅。教师讲解内容主要包

7、括生词读写、课文介绍、课后练习等几部分,教学特色不够明显。在课堂上,学生以教材作为学习的主要依据,只是被动间接地了解文化知识,对绝大部分的民俗事项并无切身体验和感受。2.本土地域文化内容涉及较少。教师的课堂讲解多以课本为纲,由于教材编写地域性的限制,本土地域民俗文化内容在课堂中介绍的比较少。许多教师已经注意到了教材的地域性限制,如在讲解饮食民俗文化时,会有意识地把本地的饮食习俗(如陕西的面食特色)加以介绍,但这些“补充材料”在讲解过程中多作为附加内容,并不作重点讲解。3.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缺少有机结合。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语言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文化教学的重点在于文化知识的介绍,这种区分无可厚非

8、,但许多教师过分强调二者的个性,形成文化课与语言课的截然分离,不能将语言与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尤其是在语言教学中,有些教师忽略了文化因素的影响作用,阻断了学生从语言要素中了解民俗文化的渠道。4.忽略了国内外文化的对比分析。民俗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不同民族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思想观念。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类型,民俗文化的教学理应重视国内外不同文化的比较,实现彼此尊重、互相理解。但我们发现,许多教师虽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但在具体教学中,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够,缺乏对比分析的能力,有的教师甚至忽略对国内外文化的比较,以本族民俗文化优势自居,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民俗文化的有

9、效传播。二、改善民俗文化教学效果的建议基于对二语教学理论、文化传播理论的研究及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善对外汉语民俗文化的教学效果,提升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整体质量。(一)开发适宜的民俗文化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科学合理地编写一套既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又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教材,是目前教学必不可少的。一套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材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材内容选择合理,重点突出。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材应重点选择那些最能真实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内容,以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风俗和民族心理,体现中华民俗文化的精髓。此外,在具体编写中,还应多涉及中外民俗文化“

10、异”“同”的比较。我们既要通过那些差异较大的文化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也要选择那些与日常文化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素材,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达到情感共鸣。2.教材语言应与当前语言教学阶段相适应。中国文化课或民俗文化课的教学目标不应只放在最终的文化知识目标上,还应配合语言教学这个目标。民俗文化类教材的编写要以语言大纲作为参考,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水平的语言学习者应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3.注重所选内容的趣味性和地域性。为避免将文化课变成枯燥文化知识的说教,教材应侧重选取一些有趣

11、味性的民俗文化内容,如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民俗、节日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并适当配有故事图片及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现实体验感。处于同一地域的各教学单位可进行统筹合作,以语言大纲为参考,选择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又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按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等教材编写原则,编写出一本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教材,以提高教材的实际利用价值。(二)发挥教师的文化引领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到对外汉语的民俗文化课程,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1.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意识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把中华民俗文

12、化置于世界文化的大背下,去接受各国文化的碰撞与检验。我们既不可以本族民俗文化权威自居,也不能盲目依附他国民俗文化,应本着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心态,去相互学习和借鉴别国他族的优秀文化。2.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外汉语教师一方面要有丰富的中华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和民俗文化传播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母语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异同及其在语言中的反映要有非常强烈的敏感度。通过对比差异,确定文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3.注重语言与文化相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语言形式,都能够负载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形式只有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才是有意义的。”可以说,文化因

13、素渗透在语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除了具体的中国文化课或民俗文化课程,在语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挖掘语言形式的文化含义,有意识地从汉字、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多个层面提取民俗文化因素,进行民俗文化说解,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4.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在进行文化讲解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尤其针对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教师在解释民俗文化深层含义等难点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尽量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其学习信心。5.改善并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法,避免“填鸭式”、说教式的单一教学方式

14、,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积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文化纪录片、文化电影等,丰富课堂信息的传递形式。(三)增设各类文化体验活动。民俗文化虽具有普遍性特征,但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有些内容又往往会因自然、地理等因素而产生许多地域性变异,如传统节日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节俗文化活动形式,服饰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民族特点,饮食、婚礼等礼仪文化也体现出巨大的南北差异等。要充分利用地域民俗文化资源,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体会到民俗文化的学习乐趣,我们除了在课堂上的文化讲解外,还应增设多种类型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民俗文

15、化,在交际中积极运用民俗文化,通过实践活动切身体会到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汉中武侯祠春节文化庙会、延安过大年秧歌节、药王山庙会、凤翔社火节、安康龙舟节、西安兵马俑石榴节等。有条件的教学单位可利用民俗、节庆假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带领学生实地了解陕西的民俗文化风情。此外,各教学单位还可联合举办体现陕西民俗文化的系列专题活动,如进校举办秦腔、皮影戏的演出,带领学生實地参观学习陕北剪纸、凤翔木板年画和彩绘泥塑、面花等,增强学生对陕西地域民俗文化的了解,加深对中华民俗文化内涵的认识。总之,对留学生进行的民俗文化教学活动,既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民俗文化,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方便其日常生活交际。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努力探索,寻找适宜学生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编纂科学合理的民俗文化教材、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者和宣传者,让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