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客运交通流的浙江省县域网络结构分析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4fd8ce5-351c-4e4c-bb7d-3fd31921994d/34fd8ce5-351c-4e4c-bb7d-3fd31921994d1.gif)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浙江省县域网络结构分析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4fd8ce5-351c-4e4c-bb7d-3fd31921994d/34fd8ce5-351c-4e4c-bb7d-3fd31921994d2.gif)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浙江省县域网络结构分析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4fd8ce5-351c-4e4c-bb7d-3fd31921994d/34fd8ce5-351c-4e4c-bb7d-3fd31921994d3.gif)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浙江省县域网络结构分析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4fd8ce5-351c-4e4c-bb7d-3fd31921994d/34fd8ce5-351c-4e4c-bb7d-3fd31921994d4.gif)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浙江省县域网络结构分析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4fd8ce5-351c-4e4c-bb7d-3fd31921994d/34fd8ce5-351c-4e4c-bb7d-3fd31921994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浙江省县域网络结构分析 杨桢本文选取了浙江省63个县级行政单位作为研究对象,以客运班次作为城市间联系的测度,分析城市间空间联系格局,再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浙江省城市的网络特征。结果显示:县域城市网络初步构建,但体系不甚完善;网络中心性较强;省域城市网络依然处于极化发展的阶段。城市体系及空间组织分布模式是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的关注重点。进入信息时代,城市之间联系的网络化模式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的空间现象。对城市网络关系的研究,较早的用传统的静态模型揭示空间相互作用,应用较多的如赖利模型、引力模型以及潜力模型;之后则是利用
2、空间要素流动揭示城市间的联系强度,从城市群节点、流等结构要素与特征认知为切入点,分析城市间的相互关系;而现在更多的学者开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城市网络关系进行分析,揭示城市群的网络特征。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客运班次数据对城市联系格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城市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区域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包括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和温州、嘉兴、湖州、绍兴、衢州、金华、舟山、台州和丽水9个地级市,面积10.4万km2。按照“六普”数据计算,共有常住人口5 442.7万人,城镇化率为61.62%。本文将2个副省级城市和9个地级市的下辖区统
3、一合并为各自市的中心市区,与各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共同组成此次研究的基础单位,总共63个县(区)。(二)研究数据由于研究区域涉及到县级层面,省内部分县未通铁路,为更好地分析城市间的空间联系效果,本文以公路客运班次代表城市间联系的强度,班次越多代表城市联系强度越高。通过携程网站查询得到各县市1日内的公路客运班次数据,从而计算得到各县市联系的强度,运用联系强度、首位联系、中心性等方法,对县级层面的空间联系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浙江省域范围内的城市空间网络联系特征。(三)研究方法1.联系强度分析各城市的交通流出量、流入量通过该城市的出发班次数和到达班次数表示,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通过客运班次总数p(i, j
4、)表示。p(i, j)=p(i-j)+p( j-i)(1)式(1)中:p(i, j)为城市间联系强度;p(i-j)为i市到达j市的客运班次数。2.首位联系分析进一步分析城市的网络结构,通过筛选各城市的首位联系城市,分析每个城市的首位联系方向,生成首位联系轴线,从而直观地判断城市的联系特征。轴线连接越多的城市其在城市网络中的吸引力越大,具有更高的空间地位,从而成为城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3.中心性分析中心性是指在城市网络中,各城市的重要程度及对整个城市网络的控制与支配能力,一般利用中心性进行量化,分析各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与角色。第一,度数中心性。度数中心性测量的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发展往来关系的能
5、力,值越大,则该城市在网络中的中心性越强,与其他城市的联系能力越强。如果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有较多直接的联系,说明该城市就处于网络的中心,拥有较强的支配能力。c(ni)=xij/(g-1)(2)式(2)中:xij表示网络中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联系;g为城市数。第二,中间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是指一个城市控制网络中其他城市之间的交往的能力,即“中介性”。(3)式(3)中:gjk為城市j到k的最短路径数;gjk(ni)为城市i与k之间经过城市i的最短路径的个数。二、浙江省县域空间联系格局根据统计的客运班次数据,将城市间的往来客运班次总和记为城市间的联系值,以此来表示城市的联系强度。借助arcmap软件进
6、行可视化处理,绘制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图,利用自然断点法对联系强度值进行分类,划分为五级,从而分析城市空间联系结构与特征。(一)联系强度格局浙北呈现以杭州为强中心的辐射格局,浙中、浙南呈多点弱中心辐射格局。从图1中可以看出,浙北以杭州为中心,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城市联系格局。城市联系度大于100的13条城市轴线中,有10条属于浙北城市,其中杭州市舟山市(450)、宁波市舟山市(196)、杭州市桐庐县(187)为浙北联系强度最高的三条轴线。浙中、浙南地区则呈现多点辐射的弱中心格局,分别以丽水市、义乌市等市为中心,形成向各自市域范围内城市的辐射格局。丽水青田(204)、丽水云和(149)、义乌永康(91)
7、为联系强度较高的几条轴线。浙中城市与浙北联系较为紧密,与浙南城市的联系度则不高,而沿海城市联系轴线也不甚明显。如图1可以看出,浙中城市与浙北杭州、宁波有着比较强的联系,而与浙东南温州以及浙西南衢州、丽水联系强度都较低。如东阳杭州(92)、诸暨杭州(62)等轴线都有较高的联系强度。其与浙江沿海城市以及浙江西南城市之间的联系,还有待于加强,才能进一步凸显浙中枢纽的作用。此外,沿海城市之间的联系度较低,并未形成明显的沿海空间发展轴线。跨市域的联系强度基本属于一、二级。(二)联系方向格局在空间联系强度格局的基础上,通过筛选各城市的首位联系城市,绘制首位联系轴线,从而分析城市在空间联系方向格局中的特征。
8、全省城市的联系格局以杭州为中心,呈放射状,体现极强的向心力。区域中以杭州为首位联系城市的有23个,其他首位联系较高的城市有丽水市(7个)、宁波市(3个)、衢州市(3个),这些城市在市域范围内具有将强的向心力。三、浙江省县域网络结构特征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多个领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可以作为节点成为一个社会单位,从而可以被看作是城市网络中的一个成员。因此,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一些技术指标,如中心性对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化研究。本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0计算研究区域内城市间网络联系的结构特征,得到了浙
9、江省63个县市区的网络中心性,包括度数中心性、中间中心性。(一)度数中心性杭州市、宁波市、义乌市的度数中心性排名前三位(见表1),表明这3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的联系较为紧密,能更频繁地与周边城市进行联系,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在省内处于核心地位。而湖州市、舟山市、金华市因为靠近上述城市的缘故,中心性相对较低,表明对其他城市的吸引力还不够强大。同时,省域范围城市网络的度数中心势为58.70%,说明城市网络整体的中心性较高,每个城市之间都有联系往来。(二)中间中心性与前文一样,杭州市、宁波市、义乌市的中间中心性依然排名前三位(见表2),表明这3个城市是其他各城市的桥梁,很好地沟通了与其他城市的联系,同时也说明了地理位置上的处于中间位置的,并不一定与城市的联系度就较高。省域范围城市网络的中间中心势为12.12%,数值较低,说明整个城市网络被少数几个中间中心度高的城市所控制,空间要素的流动相对集中于这些城市,城市空间结构还处于极化发展的阶段。四、结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发现,浙江省县域网络结构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县域城市网络初步构建,但体系还是不甚完善。浙北、浙中城市联系较为紧密,而浙南城市以地区中心城市为主自成体系,而沿海城市也未形成联系。第二,网络中心性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手车交易合同参考模板(2篇)
- 2025年度合同补充协议范本:物流运输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建筑结构用热轧钢材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健身私教营养餐配方案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城市护栏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空置民宿租赁合同
- 2025年个人消费借款抵押合同经典版(三篇)
- 2025年度5G通信设备合作办厂合同
- 2025年代理销售商品合同范文(2篇)
- 2025承包厨房合同范文
- 2025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民政局官方)4篇
- 2024年03月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园招考30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总汇
- 睡眠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润滑油知识-液压油
- 2024年江苏省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10-1电势能和电势练习含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中国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及现代意义
-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级事业单位选聘15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练习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