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第一、二章一、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以各国间的经济活动及国际关系为其研究对象,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微观部分:世界范围内如何合理配置资源 。 宏观部分:2.国际格局下如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分为理论和政策两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分配以及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政策主要说明各种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以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一体化问题。国际金融: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以及
2、各种国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 社会无差异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均衡条件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狭义 :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 广义: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国际间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 贸易障碍对经济和福利的影响 基本经济分析工具:(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1.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优产量的组合。.机会成本(简称OC):指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3.商品市场均衡:均衡条件: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
3、会无差异曲线: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用途:(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2)衡量整个社会福利。(三)均衡条件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1.生产均衡: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均衡2.消费均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均衡3.市场出清: 即总供给=总需求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生产均衡:消费均衡:贸易平衡: 即一国进口总支出出口总收入三、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生产技术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 需求方面的差异 规模收益递增 不完全竞争 四、国际交换价格确定 将两国的过剩需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中,决定国际均衡价格: 五、贸易利益及分解(一)贸易利益的衡量:通过无差异曲线所体现的社会
4、效用水平变化来衡量(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交换利益:个人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偏好,通过商品交易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 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之间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第3章 古典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及评价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财富观:货币就是财富(当时货币是贵金属) 扩大财富的途径:增加对国内金银的开采、开展对外贸易或者掠夺国际贸易中一国的盈利就是另一国的损失 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 二、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绝对劣势(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
5、,这样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上比另一国更有效率(即生产率高),我们称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相对于另一国而言,这个国家具有绝对优势。三、比较优势理论: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利。缺陷:假设过于苛刻,不能满足现实条件。机会成本不变的假设与现实不符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与现实有出入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引起国际贸易,但没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比较成本原理:各国应专门生产自
6、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 这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可以反映出用于该产品生产的所有投入情况,而不仅是劳动。使比较优势概念具有现实性和一般性。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计算第4章要素禀赋理论一概念: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一)要素禀赋 :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KL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二定理:H-O定理: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
7、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一国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国际分工后,贸易双方均可获利。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由于资本变得相对越来越昂贵,劳动变得相对越来越便宜,所以每个部门的厂商都会调整其要素使用比例,增加劳动雇佣来替代部分资本,进而降低资本-劳动比率。在产量增加的同时,资本-劳动比率却下降,则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提高,资本的实际报酬上升;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降低,劳动的实际报酬下降。 斯托帕-萨谬尔森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罗伯
8、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三、生产要素增长的几种类型及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生产要素增长的几种类型:生产要素的等比例增长 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贸易条件的影响 :开放条件下,如果某贸易大国要素增加,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那么要素增加后,在国际市场上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相对价格要下降。当该商品是出口商品,则该国的贸易条件要恶化,而对方的贸易条件则改善,但该商品是进口商品时,贸易条件改善。对小国而言,由于贸易规模小, 国际市场上可看成是价格接受者,国际价格不会因其经济增长而有所变动,因此,对
9、小国来说,要素禀赋变化之后,其贸易条件可视为不变。 四、悲惨增长及发生条件悲惨增长:由于贸易条件恶化致使转移到他国的利益部分超出了纯粹的增长利益,使该国福利水平低于增长前,这种情形称为悲惨增长。悲惨增长的出现的前提条件1.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2.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出口增加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3.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4.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需求弹性非常低。五、里昂惕夫之迷及对其解释依据HO定理,美国作为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美国进口的是
10、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与H O定理恰恰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解释:1)、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从有效劳动(Effective labor)的角度作出如下解释: 由于劳动素质各不相同,在同样资本的配合下,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他们的外国同行要高得多,因此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数倍。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有效)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 2)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等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行为而形成的熟练劳动。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美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这就意味着美国劳动力
11、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3)自然资源说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从自然资源角度看,美国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如石油。这样看来美国进口的是其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4)要素密度逆转要素密度逆转: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的,Y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 X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称之为要素密度逆转。因为里昂惕夫是根据美国的技术条件来测算进口商品在他国生产时的要素密度,在要素密度逆转存在情况下,这测算不能真实反映国际贸易中商品的要素比例。5)需求逆转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
12、地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0定理(假设各国偏好相同)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即发生了需求逆转。 虽然美国的资本较丰裕,但如果美国消费品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制成品为主)占绝大部分,那么,美国就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六、贸易保护说 HO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之上的,而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大量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美国的贸易政策是:限制高技术产品(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的出口,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第5章新古典贸易理论一、 重叠需求理论: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就越相似,则两国之间
13、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重叠需求:是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中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代表性需求:是指与一国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相适应的需求水平。二、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初始期,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是研究与开发,在成长期,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而在成熟期,非熟练或半熟练劳动则成为决定比较优势的最主要力量。三、规模经济及类型规模经济:是由大规模生产产生的经济效果,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机会成本递减或规模收益递增)两种类
14、型内部规模经济:指由于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而导致的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外部规模经济:指由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行业规模的扩大,所导致的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即由“聚集效应”而带来的规模经济,它与企业集中所促进的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知识外溢、技术扩散、劳动力市场共享等因素有关。四、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即制造
15、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五、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贸易发生的原因(垄断竞争市场特征 )差异产品存在消费者偏爱消费多样化同类厂商的产品之间不具有完全替代性。规模经济存在,厂商在扩大规模和产品多样化之间做出平衡;市场可自由进入,市场平均利润为零时,厂商数目达到均衡,差异产品的种类也随之确定。 总结: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比较1、理论应用:前者解释了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现象。后者解释了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2、理论基础:前者以古典经济学为其理论基础,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完全竞争的经济形态,不存在规模经济。后者则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认为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企业存
16、在着规模经济。3、贸易原因:前者认为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等的比较优势是造成国际贸易的原因。后者认为即使两国之间不存在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规模经济存在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也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4、贸易结构:前者认为一国将出口使用本国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后者认为两国之间贸易的商品模式和要素模式是不确定的,是由历史的或偶然的因素决定的。5、贸易利益:前者认为贸易的利益来自于生产的专业化所导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使各方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后者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市场结构下,经济只能够在一种次优状态下运行,但是与贸易前相比,各国的利益均提高。
17、6、贸易政策:前者认为政府干预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造成国民福利下降,必须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后者主张政府干预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尽管存在上述差异,但新国际贸易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第七章 国际收支一、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居民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是流量,而非存量;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强调交易是否发生。)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复式记账法系统记录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从事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表。二、国际收支平衡表项目构成、记账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与项目分
18、类 记账原则借方表示该经济体实体资源增加和对外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引起本国对外货币支出)贷方表示该经济体实体资源减少和对外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引起本国对外货币收入)三、国际收支差额的宏观经济含义经常帐户差额:即货物、劳务、收入加上经常转移等项目的差额,反映实际资源流动状况。 总差额 :即经常帐户差额加上资本与金融帐户差额之和(排除储备资产的交易),与储备资产差额互为相关数。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持有所造成的压力,因为综合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相反方向变动。 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周期性不平衡:是一国经济周期或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及就业变
19、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由于一国产业结构或经济结构落后à进出口结构不合理à贸易条件恶化à 国际收支不平衡。价格性不平衡:也称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汇率条件下,一国国内货币供求关系失衡,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升而产生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导致进出口发生变动而引起的失衡。(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à 国民收入增加à 外贸增长à 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à 国际收支不平衡 偶然性不平衡 :指由于一些短期性原因导致的失衡。主要包括:季节性原因;自然灾害;外汇投机;资本外逃等。五、国际收支不平衡对宏
20、观经济的影响逆差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储备减少,本币对外贬值的压力;国内通货紧缩和生产下降;经济不景气和高失业率 顺差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储备增加,本币对外升值的压力通货膨胀的压力 国际摩擦加剧国内资源减少六、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恒定式开放经济条件下,两者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开放经济国民收入:Y =C+I+G+EX-IM第8章 外汇及外汇市场一、外汇1.外汇的概念:动态含义:指国际汇兑,将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 静态含义:广义: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包括:外国货币;(纸币和铸币) 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 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 特别提款权其他外汇资金狭义:
21、以外币表示可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只有存放在国外银行的外币存款以及索取这些存款的外币票据和外币凭证才是为外汇。主要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款、支票、银行存款和电汇凭证。外汇必须具有的三个特征外币性 自由兑换性 可偿性2.外汇的种类 按能否自由兑换和支付: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自由外汇:无需发行国批准,可以自由兑换为其他国货币,可以向第三国支付的外汇。记帐外汇:亦称清算外汇或协定外汇,是指在两国政府间签订的双边贸易或多边清算协定中,只能在双方银行专门帐户上进行冲销所使用的外汇。不能自由兑换,也不能用于第三方支付。按期限: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即期外汇,即现汇。指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实际收付的外汇。远
22、期外汇,即期汇。指按约定汇价,在约定日期交割的外汇。 按来源: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贸易外汇指 商品进出口贸易收付使用的外汇。非贸易外汇指与商品进出口无关,主要由于资产流动而产生的外汇。如捐赠、侨汇、保险、邮电、工程承包、资本流动等收付的外汇。二、汇率及种类及标价方法1.概念:汇率又称汇价,即两国货币兑换的比率或比价。也即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 2.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亦称应付标价法。是以单位外币作标准,折合为若干数量本币的方法。即以本币表示外币的价格。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方法。 中国:USD1.00CNY7.7980-7.7990 间接标价法:亦称应收标价法。即以外币表
23、示本币的价格。是以单位本币作标准,折合为若干数量外币的方法。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例如美国、英国、欧盟。但美元对英镑依然用直接标价法。美国:USD1.00CNY7.7980-7.7990美元标价法:即以美元为标准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除英镑和欧元以外,都采用这种方法)三种方法中数量固定不变的货币是标准货币或基础货币,而数量不断变化的是标价货币或报价货币。直接标价法下,基础货币是外币,标价货币是本币;间接标价法,基础货币是本币,标价货币是外币;美元标价法,基础货币是美元,标价货币是其他各国货币。 3、汇率的种类: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买入价、卖出价、中间价和现钞价。按交割期限
24、划分,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现汇汇率。是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所使用的汇率。一般为电汇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汇率。是按约定汇率,在约定的到期日进行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常以对即期汇率的升水或贴水来报价。升水(Premium):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高;贴水(Discount):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低;平价(Par):则表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相等。按汇率制度划分,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即固定比价。是指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其波动被限制在一定幅度内。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即可变汇率。指可以由货币行政当局
25、自主调节或由外汇供求关系自发影响其涨落的汇率。按换算标准划分:基本汇率(basic rate):一国货币同关键货币的比价。套算汇率(cross rate):又称交叉汇率。即两国货币汇率通过各自对关键货币的汇率套算得出。 按实际价值不同划分:为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名义汇率(Nominal Exchange Rate)就是由官方公布的在市场上通行的,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汇率。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是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汇率。 三、外汇市场及功能1、定义:进行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网络,是外汇供给者、外汇需求者以及买卖外汇的中介机构所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
26、易系统。按组织形式:抽象市场和具体市场按经营范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按买卖双方的性质: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2、外汇市场的功能 国际清算 国际经济交易的结果需要债务人向债权人进行支付时,债务人需要在外汇市场先把本国货币兑换为合同要求的支付货币;而债权人也需要把接受的货币兑换为本国货币。外汇市场为这种国际清算提供便利。 套期保值:通过买入和卖出等值的远期外汇,轧平外汇头寸来保值的一种外汇业务。例如:收款人可以卖出远期外汇,而付款人可以买入远期外汇,以避免交割日计价货币汇率变动而带来的风险。 外汇投机: 是指根据对汇率变动的预期,有意保持某种外汇的多头或空头,希望从汇率变动中赚取利润的行为。四、概念:
27、套期保值、投机、抛补套利套期保值:通过买入和卖出等值的远期外汇,轧平外汇头寸来保值的一种外汇业务。 投机:投机者预期到未来的即期汇率与现在的远期汇率之间差异时,为赚取投机利润,看涨买进,看跌卖出的行为。套利:是指在两种货币资金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货币兑换称高利率货币,以赚取利差的外汇的交易行为。六、套汇 :指利用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分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直接套汇是利用两个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差异,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行为。间接套汇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差异,转移资金,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七、外汇管制及外汇管制措施外汇管制:一
28、国政府为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授权有关货币当局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外汇管制措施贸易外汇管制非贸易外汇管制资本流动管制汇率管制 第9 章 汇率决定理论一、 一价定律: 即在自由贸易和不考虑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同一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国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应该是相等的,这意味着: 因此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可贸易品是指通过套利活动,区域间价格差异可以消除的商品。二、铸币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在金本铸币位制下,各国每单位货币都规定了一定的含金量,因此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就取决于各国货币所包含的含金量. 三、国际收支学说的主要内容国际收支学说是
29、从国际收支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国际收支学说的基本原理: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一国的逆差即是反映了该国对于其他国家的债务,而顺差则表明该国对于他国的债权 。因此,当一国贸易顺差,将导致对本国货币需求的上升,本币币值将上涨;反之,本币币值下跌 各变量对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影响(1)国民收入:国内收入增加将导致进口需求增加,国外收入下降将导致出口需求下降,导致经常帐户的恶化,本币贬值。反之,经常帐户好转,本币升值。(2)价格水平: 国内相对于国外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出口下降进口上升,导致经常帐户恶化,本币贬值。反之,经常帐户好转,本币升值。(3)利率的变动:本国利率非预期的提高引起资金向本国的短期
30、流入,导致本币的升值。反之,外国利率非预期的提高引起资金外流,导致本币贬值。(4)未来汇率的预期:预期本币贬值将导致资金的外流,本币将贬值。反之,预期外币贬值将导致外资的流入,本币将升值。四、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于货币持有者而言,货币的价值在于其所具有的购买力,因此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应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由于货币的购买力可以通过物价水平来加以表现,因此不同货币的兑换率(即汇率)就是各国物价水平的比率。购买力平价理论两种形式:静态角度的绝对购买力平价和动态角度的相对买力平价。五、相对购买力平价和绝对购买力评价公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公式 e= P/ P* ,即汇率取决于两个国家
31、的价格水平的比率。说明了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基础。 相对购买力平价则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化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率(即通货膨胀率)的差额。即: 若本国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外国物价上涨幅度,则本国货币贬值,e>0;相反,则意味着本国货币升值,表现为e<0。六、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 当货币可以在各国间自由兑换时,货币持有者会选择持有收益率高货币,这种选择所引起的各国货币间不断兑换的结果使得持有各国货币的收益率最终趋于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预期变化率就会等于两国国内利率之差。七、有抛补的利率平价公式和无抛补的利率平价公式有抛补的利率平价理论的基
32、本形式: 当持有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预期收益率相等时,外汇市场就会达到均衡,这一均衡条件就是利率平价, 其中: r为人民币的利率水平,r*为美元的利率水平。 为预期远期汇率, 为汇率预期的变化率。无抛补的利率平价公式: 如投资者在套利活动时没有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外汇,而是利用自己对未来汇率走势的预期而自愿承担风险进行投资活动,即为无抛补的套利。投资后,将外国收益折算成本币时所采用的汇率不是远期汇率,而是未来的即期汇率(投资者事先不知)。假设投资者预期未来的即期汇率为: ,上面的公式变为该式表明,预期的远期汇率变动率等于两国利差。预期的即期汇率变化率等于两国利差。八、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33、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 相对通货膨胀 相对利率水平 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 政府干预与政策调整 其他因素(如失业 政治 新闻等)第10章国际收支调整一、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货币分析法)三种方法的区别弹性分析法:研究的是在收入不变动的情况下,运用汇率和进出口相对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节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所以被称为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又称为支出分析法,他针对弹性分析法仅强调贬值对改善国际收支的价格效应而忽略收入效应这一缺陷,提出:只有当一国的本币贬值所引起的商品、劳务产出的增加(收入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
34、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货币分析法(1)国际收支是与一国货币供求相联系的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失衡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失衡;(2)国际收支是一国货币供求关系的自动调节机制。(3)只要一国货币供给的增长稳定在与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的同一水平上,国际收支就会自动达到平衡。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国际收支吸收法、货币分析法的区别(1)研究重点上:弹性论、吸收论侧重商品市场,主要通过贸易收支或国民收入方程式解释国际收支变化,并 假设资本流动为零。货币论重点研究货币和资本市场,通过官方储备变动解释国际收支。(2)分析方法上:弹性论、吸收论采用流量分析,注重短期和中期均衡条件的考察。货币论采用存量分
35、析,注重国际收支长期均衡考察。(3)政策主张上:弹性论、吸收论主张通过调整汇率来调整国际收支失衡;吸收论主张通过加强总需求管理和合理运用支出转换政策、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赞成政府干预;货币论则主张通过货币供求调整来寻求国际收支长期平衡,不赞成政府干预。二、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以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充分必要条件 。 公式: | exd + emd | 1 进口需求弹性+出口需求弹性1需求弹性: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进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商品价格上涨,则需求量下降;商品价格下跌,则需求量上升。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当 DX +DM1 时,dCA/de>0,表明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
36、支;当DX + DM 1 , dCA/de=0,国际收支状况不变;当DX + DM 1 , dCA/de<0,表明本币贬值恶化国际收支;只有当DX DM>1,即马歇尔勒纳条件满足时,本币贬值才能改善国际收支。三、“J曲线” 效应及存在原因.J曲线效应: 通过汇率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要有一个时滞,因此会出现国际收支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 此过程用英文字母J 来形容,称为 J曲线效应。出现时滞的原因:大多数进出口合同在前几个月签订,在贬值最初几个月中,进出口额反映的仍是以前依据老汇率作出的购买决定,导致收支恶化。新交易要完全适应相对价格变动也需要时间。首先从生产方面讲,建新厂、投资和招聘
37、新员工,国内生产者调整技术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其次,从消费上看,买外国产品的消费者需要时间寻找国内替代品,本国出口品增加也要建立发达的销售网络等。四、货币贬值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效应1 闲置资源效应:在国内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货币贬值(马歇尔勒纳条件满足) X增加,M减少Y增加(乘数效应),使国际收支改善。但同时Y增加会引起A增加,因此CA=Y-A=(1-a)Y-A0取决于a:若a>1,A的增加大于Y的增加,国际收支恶化;若a1,则A的增加等于Y的增加,国际收支实现均衡;若a<1,则A的增加小于Y的增加,国际收支改善。2 贸易条件效应:本币贬值后,贸易条件恶化; 会使实际收入先下降,从而吸收水平随之下降。五、货币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效应CA<0货币贬值(马歇尔勒纳条件满足) X增加,M减少,但Y不变(因为经济中没有闲置资源),此时只能通过A来调整BP,有三个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效应:贬值 X增加,M减少,但Y不变通货膨胀由于货币供给量不变,公众手中所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为了将手持的实际货币余额恢复到愿意持有的水平,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防器材智能化改造升级服务合同2篇
- 2024租赁合同签订程序及条件
- 2025年拓展训练合同范本大全:企业团队凝聚力提升计划3篇
- 二零二四年度2024年三人健身产业合作合同6篇
- 2025年洗车场车辆停放管理及承包合同3篇
- 2025版航空航天专用铝合金采购合同书4篇
- 二零二四年云服务器租赁与智能运维合同3篇
- 个人汽车租赁合同样本 2024年版版B版
- 2025年度临时临时设施租赁合同标准范本4篇
- 2025年无偿使用政府办公楼场地举办会议合同范本3篇
- 非诚不找小品台词
- 2024年3月江苏省考公务员面试题(B类)及参考答案
- 患者信息保密法律法规解读
- 老年人护理风险防控PPT
- 充电桩采购安装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医院科室考勤表
- 镀膜员工述职报告
- 春节期间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注意安全生产
- 保险行业加强清廉文化建设
- Hive数据仓库技术与应用
- 数字的秘密生活:最有趣的50个数学故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