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产业规划_第1页
沿海产业规划_第2页
沿海产业规划_第3页
沿海产业规划_第4页
沿海产业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沿海产业规划目 录总 则.1第一章 发展条件与基础.3一、发展背景与条件.3二、产业发展基础.5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7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9一、沿海开发的总体思路.9二、沿海地区的战略定位.10三、发展目标.11四、战略路径.13第三章 县域生产力布局框架.15一、县域空间适宜性分区.15二、县域总体生产力布局框架.16第四章 沿海产业布局框架.19一、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19二、沿海用地结构与产业用地空间布局.20第五章 主要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25一、产业发展方向择定.25二、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25三、一般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29第六章 乡镇产业分工与沿海重要区块布局重点.

2、34一、乡镇产业发展方向.34二、沿海重点工业区发展方向.38第七章 综合交通支撑体系建设.44一、建设目标.44二、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与布局.44第八章 规划实施与配套政策.48一、规划实施.48二、配套政策与措施.491总 则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江苏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沿海开发的战略构想。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加快如东沿海地区发展的关键。如东县东临黄海,有102 公里的海岸线,并具有开发建设深水大港的得天独厚优势,在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将大有作为。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产业比选与合理布局,促进沿海地区的科学开发、协调开发和联动开发,则是如东沿海产业发

3、展布局规划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划范围:如东县域地区,国土面积1873 平方公里。其中重点针对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包括栟茶镇、洋口镇、丰利镇、苴镇、长沙镇、大豫镇和兵房镇等七镇,面积约738 平方公里(统计年鉴),占县域总面积的39.4%。沿海地区2006 年总人口40.52 万人,占全县的37.82;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62 亿元,占全县的31.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81 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本规划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行业选择和空间的集聚、集约和集群引导,阐明产业布局总体框架、行业布局导向以及政策取向,是“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东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和空间落实与优化的引导

4、性和控制性文件,是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的重要依据。规划既是预期性的,也是约束性的,其中,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等内容是预期性的,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行为实现;产业功能定2位及空间布局等内容是约束性的,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都必须严格执行。规划依据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并参考如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如东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2-2020 ) 以及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概念规划( 2005-2020)、如东经济开发区东安工业集中区产业布局规划(2006-2020)等规划编制而成。以2006

5、 年为基期,2007-2010 年为基本规划期,远期展望到2015 年或更长时间。3第一章 发展条件与基础一、发展背景与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海洋经济正蓬勃发展,如东沿海发展面临着国家“十一五”沿海布局与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同时处在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及远洋运输等为主的海洋经济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沿海地区成为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沿海滩涂的开发主导方向逐渐由农业转向工业开发和东部沿海逐步成为以加工配套和重化工业为主的国际资本投资重要区域的重大发展背景之下。如东利用其处于沿江产业带与沿海产业带交汇的有利区位,洋口深水大港建设,依托苏通长江大桥、沪通铁路及沪崇

6、苏过江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江海联动全面展开的带动下,逐步放大沿海优势,并按照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逐渐发展成为江苏黄金海岸上快速崛起的一个增长点。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海港建设已经起步。随着交通区位的改善,如东由原来长三角边缘区向核心区转变,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苏通大桥和沪崇苏通道以及沿海大通道建成,使得如东从交通末梢正在成为东部沿海承南启北的交通要冲,融入上海2 小时都市圈范围。洋口港的建设,更使得如东的区位发生根本性变化。如东拥有海岸线102 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10.7。具备建设10-20 万吨级深水大港的条件,并且洋口港临近长三角运量需求旺盛地区,发展潜质较大,依托深水大港条件,完全有

7、可能成为上海航运4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和长三角区域性的资源配置中心。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建港可行性研究工作,为洋口港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 年洋口港陆岛跨海通道黄海大桥如期开工,标志着洋口港建设进入起步阶段;江苏省沿海开发规划把洋口港列入江苏省第二大海港,LNG 项目正式立项并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代表着洋口港建设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发展前景看好。自然资源较为富足,相互匹配较好。如东基本为平原、工程地质条件状况较好,不断淤长的滩涂提供了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现有滩涂面积104 万亩,分别占江苏省和南通市滩涂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和三分之二,至2004 年围垦36.1 万亩,拥有低产盐田1.6

8、 万亩,是南通市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储备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土地开发剩余量上,如东在全省65 个县市(区)居第10 位。全县淡水资源总量14.72亿立方米,境内有5 条骨干河道,与长江相连,引水距离45 公里,较为便利。良好的水资源供给条件与丰富的土地资源匹配较好。可渔水域范围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浅水贝类50 余种以及多种海鲜产品,是全国最大的文蛤生产和出口基地。风能资源丰富,沿海102 公里海岸线大多位于风能丰富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大于200 瓦/平方米。基础教育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如东重视教育事业,基础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水平先进。2005 年教育支出财政额达到18356万

9、元,占27 个一般预算支出项目总和的22.6;注重教育工程建设,所有镇均通过省教育现代化镇验收,县内综合水平最低的中学排名也5在江苏省900 所中学的前275 位,2004-2007 年,本科上线率、生均总分等均列全省第一,素有“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东”之称。全县共有职业学校8 所,每年培养专业技术人员3700 多人;注重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2006 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3272 人,转移就业2615 人;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623 个,培训50463 人次,从整体上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生态状况良好,环境容量较大。广阔的滩涂具有调节气候、减缓洪水灾害和净化环境等功

10、能,潮流通畅,风速大,水、气环境的扩散和自净能力较强,排水通畅,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构成沿海优良的区域环境容量本底,环境容量大。人口密度较低,特别是沿海七镇地区人口密度仅549 人/平方公里,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较小。相对较大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为发展大用地量、大用水量的基础工业提供了新的空间,为临港产业、沿海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二、产业发展基础经济增长迅速,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如东经济增长迅速,县域经济竞争力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02 亿元,与1978 年相比翻了4 番;比2005 年增长15.3。工业总产

11、值达到2651 亿元,在2005 年基础上增长50。其中沿海地区经济同样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 年实现6地区生产总值54.62 亿元,20002006 年年均递增13.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1978 年三产增加值比重为62.1:17.5:20.4 呈现“一、三、二”的产业结构;而2006 年为17.2:49.6:33.2,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制造业主体发展格局形成,特色农业显现。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以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电子机械为主的制造业发展格局。2006年,四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分别为54.9、52.6、4.2 和31.1亿元,占全县的50%以上。农业作为传统优势行业

12、,结构日趋优化,形成蔬菜、高品棉、生猪和海产品等四大特色产业,产业化势头初步显现。基本形成沿路方阵式和沿海块状式产业布局态势。企业主要布局在沿334 省道和223 省道等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分布,沿路方阵式发展态势明显。以如东经济开发区为主体,企业初步呈现集中布局态势。沿海地区,基本形成了洋口港开发区、小洋口沿海经济开发区和东安工业集中区为主的据点块状开发态势,正在逐步凸显沿海开发的巨大潜力和集聚优势。沿海开发园区建设起步,特色初显。洋口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和东安工业集中区,作为沿海新兴的开发园区建设已经起步,特色初显。洋口港开发区、洋口港作为南通港的国家一类扩大开放口岸进入国家“十一五”口岸

13、发展规划,将形成以大项目促进港口建设、以港口建设推动临港大项目发展的格局,是如东乃至整个江苏省沿海经济增长的新核心。小洋口沿海经济开发区以集中全县化工企业,统7筹招商为特色,建设以农药及中间体为主体的“高科技、专业化、生态型、园林式”精细化工产业园区。东安工业集中区利用如东盐场的土地资源,采用对外承包、规划设计和运营的模式,未来将形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工业等为主要产业体系的轻工业集中区。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总体经济实力不强,沿海更为薄弱。2005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38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545 元,工业总产值185.5 亿元,分别在沿海14 个县市区中居第7、

14、8、10 位,南通6 县市中居第6、5 和6 位。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更弱。2006 年,沿海乡镇以占全县37.82的人口和39.40的土地面积,仅实现全县31.2%的地区生产总值、20.2的工业总产值、27.4的规模以上企业数、17.1的工业增加值。丰利、洋口、栟茶、兵房、大豫、长沙和苴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县各乡镇排序中分别居第6、7、9、12、13、14 和15 位,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洼地,沿海开发的优势尚未体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撑不足。民营资本较为薄弱,2005 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315 家,实现总产值118.58 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116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

15、6.65 亿元,均在南通6 县市中排第6 位。高技术产业以及高技术应用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2.87 万元,仅占南通6 县市总和的13.7。仍以劳动力密集型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业为主,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但劳动8力数量少、劳动力外流严重和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使得要素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园区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分工不够明晰。园区数量过多,集聚效应不明显。全县15 个乡镇共有乡镇企业园区39 个,新店镇最多达到22 个,进园企业5305 家,仅占全部企业的9.29。各园区产业较为单一,缺乏有效分工,大部分园区均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化工产业为主,除新店镇,其余镇均有纺织服装业,而且有

16、九个镇(开发区)以纺织服装业为首位产业,产业分工不够明晰。沿海开发园区港、工、城缺乏良好互动。2006 年,洋口、长沙和大豫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3.8、2.9 和3.5 亿元,对沿海经济开发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和东安工业集中区三个开发园区的支撑服务能力有限。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县港口建设和临港经济的重要区域,与县城区之间的联系不顺畅;镇区应远离化学园区发展,化学园区又需要镇区的服务带动,布局存在较大的矛盾;东安工业集中区远离大豫和兵房镇区,缺乏城镇支撑,总体上,开发园区城镇发展与工业发展相互匹配较差,港、工、城缺乏良好互动。9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沿海开发的总体思路以

17、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沿海开发及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江海联动的战略部署为指导,依托海洋、土地及区位等优势,树立全球战略思维,把握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及洋口深水港口开发的有利契机,凸显重化工业和物流的主导地位。以空间适宜性分析为基础,强化各类产业空间的管制,重点建设洋口港开发区、小洋口沿海开发区和东安工业集中区,以产业链构建为引导,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和集约发展,强调工业开发、海洋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和互动并进,强县与富民相统一,实现沿海资源的协调有序开发,使沿海地区成为如东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撑区。依据发展思路,沿海产业发展还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统筹全局谋划与重

18、点开发。从县域、市域、甚至江苏省域角度进行全局谋划,统筹考虑沿海与内陆、如东和南通及整个江苏之间的关系。但是,沿海开发不可能全线推进,从现实发展基础、自然条件与资源等方面所客观存在的差别以及生态安全等因素出发,选择最适宜工业和城镇开发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兼顾长期效益与短期利益。从长期发展效益出发,沿海开发应该走大开发、大项目、大环保的发展道路,但大项目的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的论证和基础投入、存在较大的风险和机会成本。为积累基础投入资金、集聚人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在开发的初期阶段,也需要引10进一些与预期大项目相配套的,在短期能有明显见效的中小项目。因此,在时空配置上应注意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

19、在为重点发展的大项目预留优良发展空间的同时,划出一定的近期空间,围绕预期大项目,按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方式配置中小项目。协调工业开发与海洋养殖。沿海地区是重化工业发展的最佳地域,也是发展海洋渔业和养殖业的重要空间。沿海工业的发展必然挤占一定的农业发展空间,这种趋势在如东初显端倪。较之2000 年,2006 年沿海地区农业产值和渔业产值均有所下降。在沿海开发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工业区和养殖区之间的缓冲空间,避免相互冲突;注重工业污染的治理,减少对养殖区域的环境影响;同时在一些重点养殖区划出一定的保护空间,禁止工业开发。均衡空间竞争与利益分配。沿海开发是一种据点式开发,在空间上属典型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20、,一些地区以工业开发为主,一些地区则以农业和生态保护为主。这种空间重组必然会造成利益的分配不均。沿海开发需要在分配制度上进行创新,通过统筹协调,实施公共品的均等投入和必要的财税补贴制度,实现沿海各乡镇的福利相对均等。二、沿海地区的战略定位长三角北翼沿海重化工业新兴成长区。凭借资源丰富和环境容量大等优势,如东沿海地区能源与化工等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重化工业特色。依托洋口深水大港的开发和洋口港开发区的建设,利用国际重化工产业和资本转移及长三角内部产业和资本北移的机遇,11该区域完全具备大力吸引和集聚发展化工、能源、钢铁、造船等基础产业的优势,成为长三角北翼沿海地区重化工业的新兴成长区。江苏沿

21、海地区面向国际的重要物流枢纽。洋口港的开发及其疏港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使洋口港将成为“海上苏东”的重要支撑和江苏省重要的海洋门户。以深水港口、便捷的集疏运条件及丰富的后方陆域土地资源为依托,临港重化工产业发展为基础,南通乃至江苏沿江地区为直接腹地,服务于整个长江流域,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成集运输中转、信息服务、仓储交易、流通加工、公铁水联运等于一体的、江苏沿海地区面向国际的重要物流枢纽。南通沿海开发的先导区。如东海岸线占南通市域海岸线的近一半,且具有建设深水海港的最优岸线,港口开发及产业发展都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及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突出重点,协调开发,促

22、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如东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南通沿海开发的示范区。如东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撑区。在沿海开发的大背景下,如东沿海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和核心作用将逐步显现。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沿海开发建设,不断拓展产业和城镇空间,提升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与质量,在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经济,提升二产对经济的贡献率。12围绕如东沿海地区的总体定位,合理、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和空间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需大幅度提升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及其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优化其产业结构,另一方

23、面应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空间格局,并促进重化工业在沿海地区的集聚集群发展。总量扩张目标。预期县域2006-2010 年间GDP 年均增长20左右,2010 总量达360 亿元,其中二三产业比重达90以上。同期沿海地区GDP 年均增长25左右,2010 年总量达130 亿,占全县比重达3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5 亿元,占GDP 总量的50,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降为15左右,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2010-2015 年间县域GDP 预期年均增长14左右,2015 年总量达700亿元,沿海地区预期年均增长20,2015 年总量达320 亿元左右,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达45以上,一产比重持续下

24、降,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8、52和40左右。空间格局目标。2010 年县域初步形成由掘港洋口港产业集聚核、沿海产业轴和沿S334 产业轴构成的“一核两轴”格局。沿海产业轴内三次产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二三产业主要集聚于沿海经济开发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和东安工业集中区,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形成各具特色的三大产业板块。主导产业扩张目标。县域形成纺织服装、化工、机电、清洁能源等四大支柱产业,沿海地区重点发展化工、清洁能源及物流等基础产业。预计到2010 年,沿海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达到50 亿元左右,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达80%左右;2015 年达170 亿左右。13四、战略路径以港口开发为契机,实现港

25、工城的互动发展。抓住洋口深水大港建设带来的机遇,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大港口开发吸引大项目进驻,同时立足于大项目巨大的运输需求促进港口的起步和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新城建设,通过新城建设提供配套,支撑港口和产业发展,形成港口、临港工业、临港新城互促发展的良性局面。以适宜性分区为依据,实现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沿海地区开发适宜性分析为基础,根据一二三次产业及其内部各种行业发展的不同空间需求,结合产业发展优先序列,合理确定不同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港条件优良、生态环境容量较大的海岸线将重点保障港口和工业利用,海洋养殖(育种)效益突出或地位重要的海域及岸线重点保障海

26、洋渔业利用。以开放开发为动力,实现大项目和中小项目的并进发展。以全方位的开放开发为动力,在积极寻求国际及国内大资本大项目转移的同时,也应重视中小项目的引进及本土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主动做好承接大项目进驻的准备,并为未来大项目的引进预留部分优势资源,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导向的中小项目,以集聚人气和部分财力,从而缓解这一阶段人气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压力。以产业链招商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实现产业的集聚和集群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项目,鼓励进行产业链招商,延伸产业链,发挥专业化的优势,降低产业的综合生产成本;积极进行制度创新,谋求14合理的财税分配方案和政绩考核体制

27、,打破沿海乡镇各自为政的局面,引导各类企业向相应园区集中,实现沿海一盘棋布局,形成产业的集聚和集群发展态势,提升沿海产业带的综合竞争力。15第三章 县域生产力布局框架根据各区域空间开发的适宜性,将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空间优化配置,促进城镇、产业和生态用地的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提出区域空间开发格式和土地利用的引导方向和管制要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效率,以最小的土地耗用,获取最大的经济产出。一、县域空间适宜性分区根据自然资源基础、现状开发强度、空间开发效益和交通便捷程度等四大类共12 项指标,选用面积为4 平方公里(2000m×2000m)的网格作为基本的空间评价单元,根据如东的经济社

28、会发展实际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需求,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导向的空间适宜性分区方案。工业化开发区域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需求,区位优势明显,现状开发基础较好,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和建设,在这类地区布局更多的工业用地。根据这一空间供给要求,未来如东工业发展的首选地区是在沿海地区,包括沿海的洋北垦区、洋口垦区、如东盐场和长沙镇东部等地区土地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强,工业开发不占用耕地指标,是大规模工业发展的适宜地区,可以发展大运输量、环境容量需求大的临海和临港产业。中心城区北部的新区及334 省道沿线区域也为一级工业适宜区,这些地区现状开发强度较高,未来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产业的升级与优化,原则上应布局环

29、境友好型的传统制造业,16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其次,较适宜进行工业开发和建设的地区,包括中心城区、新区及重点镇的周边地区,主要分布于苴镇南部、掘港镇西部、洋口镇东部、丰利镇西北部和兵房镇的东部和南部等地区。一些区域包括栟茶镇东北部、河口镇东部、丰利镇南部和东北部、洋口镇西南部、掘港镇东北部、马塘镇东北部、苴镇北部和兵房镇西部等地区。现状开发基础较差,区位优势不突出,居民点密集,耕地分布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未来发展以生态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等为主,控制建设用地和人口规模,限制工业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实行有限度的工业发展其他区域主要分布在如东的西北部,具体包括袁庄镇、栟茶镇西南

30、部、河口镇西部、岔河镇西北部、双甸镇北部、洋口镇中部、大豫镇中部和掘港镇东南部,工业开发的需求很弱,是最适合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和未来农业发展的首选区域。同时,沿海中心渔港、水库、防护林区、黄沙洋、烂沙洋水道顶端的滩涂都应作为生态保护区域加以保护,尽量维持其原生自然状态,严禁无关的建设行为。二、县域总体生产力布局框架根据适宜性分析结果,按照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总体思路,构筑如东县域尺度“一核两轴”生产力布局框架。掘港洋口港产业集聚核。由如东经济开发区、新区以及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构成产业分工明晰的县域产业强集聚核。从港城工互动的17需求出发,不断密切掘港和洋口港的发展关系,使之成为带动全县产业

31、发展的最重要集聚核。不断扩大掘港的发展规模,提升县城服务功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发展和港口建设;洋口港充分依托掘港城市条件,完善配套建设,加快发展;增强如东经济开发区与洋口开发区的产业联系,逐步形成物流重化工业加工制造的产业链关系。沿海综合产业轴。范围包括沿海乡镇的大部分。充分利用沿海深水港口、滩涂和后备土地、风力、海洋生物产品和旅游等资源优势,按照宜港则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开发思路,以洋口港开发为龙头,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和东安工业集中区等为据点,抢抓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以及全省新一轮沿海开发的机遇,突出临港临海工业的主体地位,努力提升沿海传统产业,形成三次产业互动并进

32、的发展格局,努力推动沿海产业带的全面快速崛起。沿S334 线产业轴。范围包括S334 线沿线及如泰运河和即将建设的S334 线新线沿线地区。S334 沿线地区纺织、机械、化工、医药等产业已初具规模,依托如东经济开发区和新区及陈高、马塘、银河、双甸等镇工业集中区,优化提升现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并充分利用其辐射带动作用,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空间;依托如泰运河和即将建设的S334 线新线,拓宽S334 线产业带范围,重点发展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轻工食品等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产业配套、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沿S334线产业带。18图1 如东县域生产力布局框架19

33、第四章 沿海产业布局框架一、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根据自然资源基础、现状开发强度、空间开发效益和交通便捷程度等四大类共12项指标,选用面积为0.25平方公里(500m×500m)的网格作为基本的空间评价单元,进行沿海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分析,对工业化开发适宜性进行如下分区:工业开发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沿海的洋北垦区、洋口垦区和如东盐场,土地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强,地块连续,工业开发不占用耕地指标,是大规模工业发展的适宜地区,适宜发展环境容量需求较大的临海和临港产业;此外,长沙镇东北部、大豫镇东部和洋口镇北部等地区,现状开发基础较好,也是适宜工业开发的重点区域,可以发展大运输量的传统制造业和为沿

34、海港区工业配套的产业等。工业开发较适宜区。主要分布334 省道、221 省道和223 省道沿线地区,交通便捷程度较高,又靠近城镇建成区,工业开发的适宜性也较高,可依托城镇和交通区位优势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洋口镇东北部、大豫镇东南部、兵房镇西部、栟茶镇西南部和苴镇南部等地区。工业开发不适宜区。现状开发基础较差,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不适宜进行高强度的工业开发。主要分布在栟茶镇西部和东北部、洋口镇西南部、苴镇北部、丰利镇南部和大豫镇南部和东北部等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农业生产空间的保护,积极促进农业生20产的发展,提高土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工业开发最不适宜区域。是优质耕

35、地集中分布的区域,绝大部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应严格限制工业建设,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主要分布在洋口镇的东南部、丰利镇中部、大豫镇中部和长沙镇中部。同县域空间适宜性分区相同,将沿海中心渔港、水库、防护林区、黄沙洋、烂沙洋水道顶端的滩涂划为本类区域。二、沿海用地结构与产业用地空间布局根据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合理科学拓展建设用地。为避免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减少对生态空间压力,在建设用地扩张和占用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具有较高开发适宜性土地。城镇与工业开发适宜性好的区域,进行较大规模的建设用地扩展;不适宜和较不适宜区,尽量少建设用地的拓展,更多以农用地保护为主;在沿海地区,适宜性一般的区域,适当增加养殖水

36、面,以保护沿海渔业资源。据此调整和优图2 工业化导向的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21化沿海地区用地结构,规划在现有的围垦状况下,城镇工业集中区约在15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90平方公里是利用围垦新增用地;远景仍有90平方公里左右围垦用地,部分可以继续作为工业用地,这样未来的城镇工业集中区约在200平方公里以上;耕地保持在400平方公里左右,农村居民点缩减为80平方公里。根据沿海地区空间适宜性分区和产业发展方向,在空间布局上将其按主体功能划分为工业发展区、物流区、风能发展区、城镇发展区、旅游发展区、海洋水产养殖区、特色农业发展区及生态保护区等。工业发展区。其中重化工业主要集中于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和沿海经济开

37、发区洋口化工园区。其中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大型石化、新能源等基础产业;洋口化工园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一般工业集中在东安工业集中区,以发展轻污染和无污染工业为主,保留栟茶工业集中区和兵房工业集中区一、二类工业集中区。其他镇保留以绿色产品加工为主的小型工业集中区,限制化工及二类工业的布局。物流区。包括洋口港国际物流园、小洋口化工物流中心及东安工业集中区物流中心。洋口港国际物流园布局于洋口港,在用地上包括港口中转物流区、临港工业专业物流区及洋口综合物流区三部分。小洋口沿海开发区化工物流中心及东安工业集中区物流中心分别布局于小洋口沿海开发区及东安工业集中区内。风能发展区。一期二期主要布局于凌洋垦区

38、、洋北垦区和环港外滩,三期布局东凌外滩。城镇发展区。以现状城镇分布为依托,重点发展长沙新镇区、洋22口镇,积极发展小洋口和东安城镇配套区,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和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提供强有力的城镇支撑。旅游发展区。包括小洋口镇北部的旅游发展区和中心渔港、洋口港旅游发展区、栟茶镇、丰利镇和苴镇旅游发展区。小洋口旅游发展区以国家中心渔港、乡村俱乐部等为依托,以休闲、海鲜餐饮等为特色;洋口港旅游发展区以海上迪斯科和蒙古风情园等旅游项目为依托,以体验和民族餐饮为特色;栟茶镇以文化旅游、丰利镇和苴镇旅游区以观光农业旅游为特色。海洋水产养殖区。包括丰利镇、苴镇沿海以紫菜为主的养殖区;大豫镇沿海地区,以综合养殖和育

39、种为主;大豫镇和长沙镇的高涂养殖区。特色农业发展区。沿海地区具有发展优势的特色农业包括出口蔬菜、高品棉、家禽养殖等。其中外向蔬菜分布于丰利、洋口、大豫、苴镇、长沙、兵房等镇;高品棉种植区集中于兵房、大豫、长沙、丰利、苴镇等镇;家禽养殖包括栟茶镇和洋口镇的草三黄鸡,大豫镇和长沙镇的白羽鸡;此外,栟茶的桑蚕养殖,栟茶、丰利、洋口等镇的双低油菜及兵房镇的优质果品等特色农业也具有一定的地位。生态保护区。包括沿海中心渔港、洋口港平原水库、沿海防护林区、黄沙洋、烂沙洋水道顶端的滩涂等。23图3 沿海地区用地结构24图4 如东沿海地区产业空间布局25第五章 主要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一、产业发展方向择定根据产业

40、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产业发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具有强劲的市场需求、促进地区内产业关联与协调、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大、体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的选择原则,分别按照自然区位条件、市场需求、产业基础、竞争优势几个方面对如东石油化工、物流、新能源、海洋生物及养殖、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发展条件,如东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体系中,重点发展化工、物流、新能源,积极发展纺织轻工和海洋养殖。其他乡镇则以纺织、机械电子、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二、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石化及精细化工。按照“一体化、园区化、大型化和绿色化”的原则,建设长三角北翼沿海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基地。优良的建港条件是如东沿海地区

41、发展石化产业的主要优势,近期从中下游基本有机原料做起,考虑与未来发展方向的衔接,通过原料进口,建设一批石化中下游加工型和具有临港工业特点的石化项目;待港口发展初具规模时,依托进口原油及LNG,建设以炼油乙烯一体化为主体的石油化工综合基地,做大中下游产业,完善扩充产业链。精细化工产业以沿海经济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农药及其中间体、氟化工系列、医药及其中间体、染料中间体等系列产品,鼓励发展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颜料、涂料、纺织印染助剂等产品;整合内地现有化工企业,26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其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并鼓励内地化工企业有计划地向沿海经济开发区集中,发挥集群发展优势,建成产品之间高度关联的科

42、技型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到2010 年,石化产值规模达到100 亿元,精细化工产值规模达到150 亿元;2015 年两者产值规模分别达300 亿元和250 亿元。石化集中布局于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集中布局于沿海经济开发区。清洁能源。依托沿海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及LNG 接收站,以合理的电源点和电网布局为支撑,形成风电、燃气发电为重点的清洁电力能源生产体系。风电项目主要布局于凌洋垦区、洋北垦区、环港外滩(一期、二期)及东凌外滩(三期),注重处理与工业区的布局关系,加快风电一期、二期及配套接入系统工程施工进展和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到2010 年形成100 万千瓦发电能力。燃气发电项目布局于洋口港经

43、济开发区,由LNG 接收站提供气源,积极推进燃气电站建设进程,到2010 年形成240 万千瓦燃气发电能力。同时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开发,对沿海地区秸秆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和垃圾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预期到2010 年清洁能源产值规模达170 亿元,2015 年达250 亿元。现代物流。依托洋口深水大港建设及日益完善的水陆综合交通网络,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建成层次明晰、功能互补的空间物流节点体系;积极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构建既直接服务于沿海产业发展,又服务于广阔腹地物流需求的现代物流体系。如东沿海地区现代物流的发展在空间上形成由洋口港国

44、际物流园、小洋口沿海开发区化工物流中心及东安工业集中区物流中心构成27的一园两中心格局。洋口港国际物流园布局于洋口港区,以港口开发为重点,构建多样化的港口集疏运系统,以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为支撑,近期主要服务于临港产业及周边地区的物流需求,随着港口及集疏运网络、信息网络的完善,最终建成既满足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服务于江苏及周边省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现代化国际港口物流园。洋口港国际物流园由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功能上相互衔接的港口中转物流区、临港工业专业物流区及洋口综合物流区三部分组成,港口中转物流区布局于人工岛,是货物水水中转及港口与后方陆域货物流通的中转基地;临港工业专业物流区在临港工业区内沿主要

45、疏港通道布局,主要为临港工业区提供原材料及产成品的储运和配送服务;洋口综合物流区结合港口集疏运系统的运输节点布局,以集疏运货物为主要服务对象。小洋口沿海开发区化工物流中心布局于小洋口沿海开发区,以化工原料及产成品的运输、仓储、交易和配送为主,主要服务于本地开发区产业的发展。东安工业集中区物流中心布局于东安工业集中区,主要服务于当地及周边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产生的运输、仓储、交易和配送等需求。28图5 如东沿海地区重点行业布局29三、一般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纺织服装及印染。紧紧抓住原料、面料和终端产品等环节,形成以高档服装为主,融纺织、印染、面料、服装于一体的产业链。内外并举,开拓市场,做大棉纺等特

46、色传统产品规模,加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纺织原料和服装面料以及化学纤维的开发生产,着力发展装饰用纺织品,积极开发产业用纺织品。以提升档次和品质为重点,拓展产品系列,扩大氨纶包芯纱、色纺纱、弹力布、防静电布等特色品种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适应时代潮流的的中高档服装,积极开发紧密纺等高档纱线、仿真丝光等及高仿真化纤等高等新型面料。推广纳米、生物酶、无化工自然液染色及梭织布印染等特种染整技术,不断提高染整水平;着重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纺织服装及印染装备的技术水平。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提升现代纺织服装业竞争优势,构筑特色产品集群,努力实现纺织服装及印染行业的跨越

47、式发展。到2010 年,实现产值规模80 亿元;2015 年,实现产值规模150 亿元。棉纺织服装业主要布局在栟茶、丰利、苴镇等中心镇区和东安工业集中区,印染及高档服装等主要布局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和洋北工业园。食品加工。发挥沿海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特色水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紫菜、文蛤、梭子蟹、对虾、河蟹等海洋经济加工产业;依托良好的畜禽业基础,积极发展家禽和家畜深加工;稳定发展果品加工、优质稻米深加工、木材加工、茧丝绸加工等,重点发展三水梨和银杏等优质品种。进一步整合资源,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扶持骨干企业发展,争创30品牌产品,重点支持东港集团

48、、昌华集团、中荣水产等水产品加工企业和东海(南通)冷冻等食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到2010 年,实现产值规模30 亿元;2015 年,实现产值规模80 亿元。水产品加工业主要集中布局在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兵房、大豫镇等镇沿海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布局在苴镇等中心镇区内。机械电子。改造提升基础机械、汽车零部件产业等机械制造业,重点发展阀类制动件、结构件、发动机配气系统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稳定提高汽车轮系装饰件、随车工具等产品生产水平,扩大ABS生产规模,提高配套生产水平。大力发展整机制造业,做强石油机械、巩固塑料机械、仪表车床等整机生产,积极发展风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建成风电设备

49、科技产业园,加快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进程,提高整机生产水平。巩固发展电子产业,提升电子产业质量和档次,大力发展光电通信产业,重点发展OPGW、ADSS、海底光缆等特种光缆和铝包钢线、铝绞线等电力电缆,开发复合海底光缆、倍容量导线、射频电缆等新产品。到2010 年,实现机电产业产值规模40 亿元;2015 年,实现产值规模150 亿元。基础机械、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产业主要布局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和兵房镇,风电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业主要布局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和洋北工业园。水产养殖与海洋渔业。深入实施“科技兴海”、“科技兴渔”战略,盘活海生万亩滩涂,积极发展堤外滩涂养殖、围垦田养殖,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与加工,加快发展沿海渔业、海洋滩涂农林牧业和海洋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