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准条款项目要求应提供文件检查记录要索4-质量管理体系4. 1总要求4. 1. 1组织是否按照1s0/ts 16949: 2009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 体系,并形成文件? (4.1)依据 1so/ts 16949: 2009 或 转换矩阵编制的质量手册。按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4. 1.2组织是否按照1so/ts 16949: 2009的要求实施和保持已 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 (4.1).与重要员工会谈。 有效实施的范例。按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4. 1. 3组织是否按照1s0/ts 16949: 2009的要求持续改进其质 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 1.1. 1).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范 例
2、和状态,不是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结果。有持续改进程序符合相关要求4. 1. 4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利和相互作用?c)确定可以用于保持这些过程的运作与控制的有效性的 准则和方法。(4. l.a, b, c).依据 iso/ts 16949: 2009 或转换矩阵编制的质量手查阅了质量手册,符合要求4. 1. 5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 作和监测?b)监测.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c)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 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4. l.d、e、f).评
3、审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 素,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 和有效性。质量成本指标的评审o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出席人 数和充足的频次。行动计划和跟踪活动。查阅了质量成木计划和监控记录、质量 目标的监控记录和业务计划的监控记录 和管理评审计划及实施记录,表明符合要 求4. 1.6组织是否按照tso/ts 16949: 2009的要求管理其质量管 理体系所需的过程? (4.1)查阅了公司编制的体系过程流程图符合 相关要求4. 1. 7组织是否对影响产晶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实施控制?(4. 1)查阅了外包控制程序,供方质量协议符 合相关要求4. 1.8对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的控制,纽织是否在质量 管理体系中
4、加以识别? (4.1)依据 is0/ts 16949: 2009质量手册手册中规定了公司的外包过程要素4. 2文件要求4. 2. 1总则4. 2.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包括以下方面: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4.2.4) (4. 2. 1).依据 is0/ts 16949: 2009 质量手册根据组织的复杂度决定程 岸d勺充分性。.质量管理体系程序。质量记录。杳阅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 手册、相关的程序文件和三级文件符合相 关要求4. 2. 2质量手册4.
5、 2.2组织是否编制并保持包括以下方曲的质量手册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iso/ts 16949- 2009 1 2) 9b)为质量管理体系館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衣述? (4.2.2).依据 is0/ts 16949: 2009质量手册查阅了质量手册,手册屮规定了删剪的合 理性以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4. 2. 3文件的控制4.2. 3组织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 (4. 2.3)文件控制清单或类似的文 件。查阅了程序文件清单和三级文件清单及相 关文件4. 2. 4组织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文
6、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a)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b)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別? 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d)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e)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f)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4. 2. 3)文件批准权限。文件批准 记录。不同场所文件的易于获得.仝件的可获得性。废弃文件的储存和处理。内部和外部文件的通知/ 分发过程。已修订文件的评审利批准。杳阅了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查阅了文件的批准和发放记录以及版木状 态q蓍向了外来文件的登记表和发放记录查阅了作废文件的登记表和销毁记录4. 2. 3. 1工程规范
7、4. 2. 5组织是否建立一个过程,以保证发放和实施所有顾客 工程标准/规范及其基丁顾客要求的女排的更改(包 括适当文件的更新)? (4.2.3. 1)顾幺工程规范更改的通知/分发过程。 实施顾客要求的更改的过程。.工程更改引发的文件更改。外来技术资料已转化为内部文件4.2.6组织是否保存每项更改在生产中实施的h期的记录? (4. 2. 3. 1)实施匸程更改的记录。无工程规范的更改4.2.1记录控制4. 2. 7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 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4.2.4).质量管理体系记录。记录维护体系,包括记录的处理。查阅了质量记录淸单和质量记录 处理记录4. 2
8、.8记录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4. 2.4).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易读性。.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识别。.环境和储存条件淬火参数记录未按规定保存4.2.9组织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 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4.2.4)依据1s0/ts 16949: 2009质量手册。 根据顾客/法规要求规定的记录保存期限.保存欺瞒后,对记录的处理。.包插对废旧文件的标识。.对无效/废旧文件的标识。查阅了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程序 中对相关的标识.贮存.保护、 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进行了 规定4. 2. 10组织是否把记录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并必须依据4. 2.
9、 7和4. 2. 8中提出的要求进行控制? (4.2.4).每一个质量手册中维护和控制的质量记 录的证据。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了控制5管理职责5. 1管理承诺5. 1. 1最高管理者是否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提供证据?(5.1)根据ceo批准的,清楚定义的,可测量 的质量目标而文件化的方针声明。查阅了相关的质量方针和质量b 标5. 1. 2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是否通过以下活动对其持续改迓质 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制定质量方针?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d)进行管理评审?e)确保资源的获得? (5.1)业务计划中说明的顾客定义的
10、口标(顾 客规范)和企业bl的、质量方针保持一 致。.依据1s0/ts 16949: 2009编制的质量 手册。.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出席人数和适当的 频次。.行动计划和跟踪活动。查阅了相关业务计划、会议记 录、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管 理评审计划和通知5. 1. 1过程效率5. 1. 3组织的最高管理者(5. 1. 1)最高管理者对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 的评审。指标和记录。报告过程。杳阅了总经理评价的过程有 效征评价表5.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 2. 1授高管理者是否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 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5.2)客观过程的描述。使用的调查方法。原始顾客数据和范围,如顾
11、客满意度的 反馈(调查,记分卡,奖品,等等)。查阅了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5. 3质量方针5. 3. 1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质量方针:8)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 诺?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d)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5.3)根据ceo批准的,清楚定义的,可测量 的质量m标而文件化的方针声明。.改进的记录。.包含在/联接到业务计划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的范围。为组织内随意选择的员工进行直接交 谈。.定期评审质量方针的证据。.评审质量体系的所有要素,以确保其持 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查阅了质量方针,方针包括 了持续改
12、进和满足顾客要求 的承诺。5. 4. 1质量目标5.4. 1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在纽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 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tso/ts 16949: 2009 技术规范 7. 1 节)? (5.4.1)公司建立了质量目标5.4.2组织的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5.4. 1)质量成本指标和质量指数。.包含在/联接到业务计划的质量目 标。质量目标是可测的5.4. 3最高管理者是否定义了质量目标和测量方法?(5. 4. 1. 1)包含在/联接到业务计划的质量目标。 质量廿标的范围。质量目标的测量方法5.4.4组织的质量目标是否包含在业务计划中,
13、并由最高管理者 使川,以贯彻质量方针?(5. 4. 1. 1)包含在/联接到业务计划的质量口标。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出席人数和适当 的频次。业务计划,业务计划中包括了质 量目标5.4. 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 5纽织的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a)対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 iso/ts 16949: 2009 中 4. 1 节的要求?b)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 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4.2)内部审核结果。内审计划及实施记录齐全5. 5职责,权限和沟通5. 5. 1职责和权限5.5. 1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 定和沟通?(5.
14、5. 1)作业描述,职责矩阵,程序,说明 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公司的职责和权限都得到了定义5. 5. 1. 1质量职责5. 5.2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或过程是否迅速通知给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的管理者? (5. 5. 1.1)从适当的供方中选择的不合格品的例 子,如内部或外部忧虑/抱怨,等等。沟通渠道和及时性。职责和权限的规定明确5. 5. 3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为了纠正质量问题,是否有权停 止生产?(5. 5. 1. 1).生产过程中,谁对质量负责? .如何定义权限。.近期的例子。规定了技术质量部经理、质量主 检和检验员等有权停止生产等。5. 5. 4横跨所有班次的生产操作是否指定负责
15、确保产阳质量的 人员? (55. 1. 1)所在班次中负有确保质量的人员。公司所有的班次均有检验人员5. 5. 2管理者代表5. 5. 5故高管理者是否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 面的职责如何,必须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 持?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 的需求?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耍求的意识?(5. 5. 2)谁主管这项职责?所执行的活动(包括对设计,销售, 制造,交付等适用体系要素的激励) 的证据。.管理评审记录。公司授权胡伯乐为公司管理者代 表,并赋予了相关的职责和权限5. 5. 2. 1顾客代表
16、5. 5. 6最高管理者是否为人员分配职责和权限,以确 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包括选择特殊特性、建立 质量h标和相关的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 品设计与开发? (5.5.2. 1).项目小组中的质量功能代表。质量功能在里程碑,决策点(如牛产放行,工 程放行,)中的参与。.顾客代衣的职责和作业描述(如质杲功能)。公司总经理授权了朱莉芸为公司 顾客代表5.5.3内部沟通5. 5. 7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 工程? (5. 5.3)沟通渠道和及时性。有相关的会议记录5. 5. 8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进行沟通?(5.5.3).沟通渠道和及时性。有相关的会议记录5.
17、6管理评审5.6. 1总则5.6. 1最高筲理者是否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 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 效性?(5.6. 1).评审质量体系的所有耍素,以确保其持续的适 宜性和有效性。.质量成本指标的评审。.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出席人数和充足的频次。.行动计划和跟踪活动。符合5.6.2组织的评审是否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 机会和变更的盂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廿 标?(5.6.1).由管理评审引发的持续改进项口的证据。符合5. 6. 3组织是否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5. 6.1).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的保存期限。符合5.6. 1. 1质量管理体系绩效5.6.4作为持续改进过程的一
18、个重要环节,管理评审是否包括质 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及其在一段吋间内的绩效的评审?(5. 6. 1. 1).评审质量体系的所有要素,以确保其持续 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衡量准则的趋势(业务和顾客满意)持续改进项目的基础。符合5.6.5管理评审是否包括对质量h标进行检测,并对不良质量成 本定期报告和评估(8.4.1、8. 5. 1) ? (5. 6. 1.1)方针,业务计划和顾客满意的衡量准则的 报告。相对丁质量方针tl标的和顾客规定的廿标的 产品结果(质量,成本,时间)符合5.6.6管理评审的结果是否留作记录,为至少以下各项内容提供 证据:-质量方针中规定的目标?业务计划规定的质最目标?-顾客对
19、提供产品的满意度? (5.6. 1.1).衡量准则的趋势(业务和顾客满意) 持续改进项目的基础。.管理评审会议记录。行动计划和跟踪活动。符合5. 6. 2评审输入5.6. 7组织的管理评审输入是否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a)审核结果?顾客反馈?b)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c)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d)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e)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f)改进建议? (5.6.2)为管理评审准备的报告。.管理评审会议记录。活动计划和跟踪活动。.管理评审会议的议程内容。符合5. 6. 2. 1评审输入-补充5. 6. 8管理评审是否包折对实际的和潜在的现场失效及其对质 量、安全或环境的影响的分析
20、? (5. 6. 2.1)管理评审会议的议程内容。符合5.6.3评审输出5.6.9组织的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包括与以下方血有 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述?b)与顾客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资源需求? (5.6.3)管理评审审核报告符合6资源管理6. 1资源提供6. 1. 1组织是否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a)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b)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述顾客满意(6.1)作业描述。 培训记录。质量计划。轮班员工/监捋。 员工的工作量。公u-j为体系运行提供了相关资源6.2人力资源6. 2. 1总则6. 2. 2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
21、验,从爭影响产品质量 工作的人员是否是能够胜任的?(6. 2. 1)用培训记录补充员工在产 品上执行的工作类型。.员工记录。与设计人员会谈。查阅了公司规定的员工岗位入职要求6. 2.2能力,意识和培训6. 2. 3组织是否:a)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b)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c)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d)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 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e)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6.2.2).作业描述。每一个职位的资格。.培训计划。.培训记录。查阅了公司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办公室未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价6. 2
22、. 2. 1产品设计技能6. 2.4组织是否确保负有产品设计职责的人员有能力达到设计要 求和熟练的掌握适用的工具和技术? (6.2.2. 1)补充设计活动类型的培训 记录。 员工记录。与设计员工会谈。本公司无产品设计和开发6. 2.5组织是否对适用的工具和技术进行识别? (6. 2. 2. 1)产品设计所需的工具淸单。 产品设计技能所需的员工培 训。所需工具的p0 (s) o本公司无产品设计和开发6. 2. 2. 2 培训6. 2.6纽织是否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识别 培训需求并对所有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彫响的 工作的人员都进行培训? (6. 2.2. 2)依据 ts0/ts 16949:20
23、09编制的质量手册。有培训计划和已实施的培训记录6. 2. 7对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是否根据所受教育, 培训,技能和/或经历进行资格考(6. 2.2.2)川培训记录补充分配给 员工的任务的类型。.员工记录。与员工交谈。特殊工种人员有培训和培训记录6. 2.8组织是否关注满足顾客特定的要求的培训?(6. 2.2.2)员工的培训满足顾客规 定要求的证据。顾客对公司员工的培训无任何规定6. 2. 2. 3在职培训6. 2. 9対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纽织是否对新 到职或调整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在职 培训,包括合同工和代理工作人员(6. 2.2.3)在新任务中的员工培训 记录。合同制员工的培训记
24、录。查阅了新进员工名单,并查阅了新员工的培训记录部分新员工培训后没有记录6.2. 10是否告知影响质量的工作人员不符合顾客质 量标准的后果? (6. 2. 2. 3)培训内容。未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给顾客带來的后果”告知对质量 有影响的工作人员。6. 2. 2. 4员工激励6. 2. 11组织是否建立了一个促进员工实现质量目 标,进行持续改进,和建立促进创新的环境 的过程? (6. 2.2.4)使用的激励系统。查阅了公司规定的员工激励机制和相关的规定6. 2. 12组织的员工激励过稈是否包括促进整个组织 对质量和技术的认知程度?(6.2. 2.4)员工激励的范围。有规定的激励描施6. 2. 13
25、组织是否具有一个过程测量员工是否清耄他 们的活动和他们対达到质量目标的贡献之间 的关系和重要性的程度? (62. 2.4).员工满意度的测量。此项工作目前尚未实施6. 3基础设施6. 3. 1组织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 要求所需的基础设就? (6.3).依据 is0/ts 16949: 2009 编制的 质量手册。.产品结果-内外部产品失效率。公司提供并维护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 基础设施6. 3. 1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6. 3.2组织是否采取多方论证的方法制定工厂、设 施及设备的计划? (6.3.1).小组必须由跨部门的员工组成。设备设施能力符合要求6. 3. 3组织的工厂
26、的布局是否尽量优化材料的转移 和搬运,以及对场地空间的增值利用,是否 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6.3.1)工程流程分析。.工厂布局(现在的和计划的)。工厂平而布置图与实际布置相符6. 3.4组织是否制定评价现有操作和过程有效性的 方法? (6.3.1)人类工程学,自动化,流水线平 衡,库存级别的衡量准则。有生产过程有效性评价记录6. 3. 2应急计划6. 3. 5组织必须制定应急计划(如公用事业中断. 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和市场退货 等)以在紧急情况下满足顾客耍求(6. 3. 2)应急计划。关键设备的标识。应急计划屮考虑了公川事业中断、劳动力短缺, 关键设备故障,和市场退货等情况6. 4
27、工作环境6.4. 1组织必须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 需的工作环境? (6.4).依据 iso/ts 16949: 2009 编制 的质量手册。牛产和服务控制稈序小规定了产晶生产时所需的 t作环境6.4. 1确保员工安全以达到产品质量6.4.2组织必须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方法,以最人 程度降低对员工造成潜在的危险,特别是在 设计和开发过程和制造过程活动中?(6. 4. 1)设计和过程控制中的预防性活 动。法律知识和应川。风险分析,如fmeao.内/外部审核的结果:-体系认可,-纠正措施。事的录和顾客抱匾有关的安全。员工岗位培训和安全培训记录、以及产品安全培 训1记录可以说明此要求6.4.2
28、生产现场的清洁6. 4. 3组织是否保持生产现场处于有序、清洁的状态,并按杏尹|/利+7产品和制造过程需求述行适当的维护? (6.4.2)牛产车间产品标识清楚、车间清洁7产品实现7. 1产品实现的策划7. 1. 1组织是否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 (7. 1 ).质量策划过程。.新产品的质量策划。有相应的策划方案7. 1. 2产品实现的策划是否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 的要求相一致? (7.1).质量策划的开发。质量策划计划符合为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 隶相一致的要耒7. 1. 3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是否确定以下 方面的适当内容: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
29、件和资源的需求?c)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测、检验和试 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d)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 记录?(7.1).质量策划和设计记录,控制计 划,操作说明,产品批准记 录,资源/设备及任何改善它 们的策划。在设计各个阶段进行设计合理 性评估。质量策划屮过程更改和过程更 新的关系。查阅了新产品的策划记录,记录中包括了产品的 质量目标和要求以及各阶段的验证、检测等活动7. 1. 4组织的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形式是否适于组织 的运作方式? (7. 1)产晶实现的输出的形式和内 容。过程开发的输出的文件和内容是适用于产品实现 的7. 1. 1产品实现的策划-补充7. 1
30、. 5作为质量计划的一部分,产品实现的策划必须 包括顾客要求和对技术规范的参考? (7.1.1)质量计划。 顾客要求。 技术规范。查阅了 63/22-2rs/c3 lht新产品的顾客要求和 顾客输入清单。清单中包括了顾客的要求7. 1. 2接受准则7. 1. 6组织是否定义产品的接受准则,要求时,是否 由顾客批准? (7.1.2).试验说明。具有明确的接收准则的产品确 认试验计划。有接收准则(0, 1),顾客无需批准7. 1. 7对于计数型数据抽样,组织的接收等级是否是 零缺陷? (7. 1.2).试验策划和试验说明中的接收 准则。规程中规定了计数型数据的接受准则是零缺陷7. 1. 3机密性7
31、. 1.8组织是否确保顾客采购的产品,正在开发的计 划和有关的信息的机密性?(7. 1.3)信息访问安全。 产品开发安全。不涉及此项事宜7. 1.4更改控制7. 1. 9组织是否有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包括由任何供方引起的更 改)进行控制和反应的过程?7. 1.4工程更改请求过程。更改记录。无更改7. 1. 10组织是否评定更改的影响?(7.1.4)影响研究,包括专利设计 更改管理过程无更改,所以无评定7. 1. 11组织是否定义验证和确认的活动,以确保与顾客要求相一致?7. 1. 4试验规范具有明确的接收准则的产品确认 试验计划。有明确的接收准则7. 1. 12更改在执行前必须被确认?(4.
32、1.4)产品设计及为产品更改执行的生 产确认试验的证据。无产品设计、亦无更改7. 1. 13组织的影响外形、装配和功能(包括性能,和/或耐久度)的, 具右专利的设计是否由顾客评审,以适当地评价所有影响。 (7.1.4)影响研究,包括专利权设计。更改管理过程。无7. 1. 14组织是否在顾客要求时,满足额外的验证/识别要求,例如新产品 介绍的要求? (7. 1.4)设计和生产确认试验报告。目曲没有,顾客若有此要求, 则会予以配合7. 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 2. 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 2. 1组织是否确定:a)顾客规定的耍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
33、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 的要求?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d)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7.2.1.1).政府,安全和环境法规符合性 过程。组织初内部产品规范。产品技术规范已包含了相应的 要求7.2. 1. 1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7. 2. 2组织是否证明与顾客指定、文件化和控制特殊特性相一致? (7. 2. 1. 1)特殊特性的指定和控制。质量文件:控制计划,规范, 图样,等等都必须报告指定特 殊特性。查产品重要度分级表以及控制 计划.图纸.检验文件和作业 指导书。这些文件屮都仃特姝 特性符号且相互一致。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 2. 3组织是否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
34、之前评审与产品冇 关的要求? (7.2.2).可行性研究。有合同评审,合同评审填写不 规范。7. 2. 4组织是否确保:a)产品要求得到规定?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7.2.2)顾客合同评市。 .产品规范评审。分辨性评定。对顾客要求进行了评审7. 2. 5组织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 (7. 2. 2).合同评审的记录。合同评审按要求保持7. 2. 6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收顾客要求前是否 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7.2.2).标注设计确认和具有接收准则 的牛产确认试验计划。对口头定单进行了评审7. 2. 2
35、. 2组织制造可行性7. 2. 7组织在进行提议产品的合同评审时,是否调查、确认并文件化 该产品的制造可行性,包括风险分析?(7.2.2. 1).可行性研究。.风险分析。新订单都有合同评审、制造可 行性评价记录7. 2. 3顾客沟通7. 2. 8组织是否对以下有关方ifij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女排:a)产品信息?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723).沟通中的通用语言。对顾客提出的信息均进行了登 记和处理和反馈7. 2. 3. 1顾客沟通-补充7. 2. 9组织必须具有用顾客规定的语言、按顾客规定的格式传递必要 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例如:计算机辅
36、助设计数据、电子数据 交换等)?(7. 2. 3. 1)沟通中的通用语言。技术规范和重要文件的通用语 言。顾客/供方edi体系要求和供方 的能力。顾客无指定要求7. 3设计和开发7. 3. 1设计和开发策划7. 3. 1组织是否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 (7. 3. 1)组织领导产品设计和开发活 动。组织管理产品设计和开发过 程。项目记录,如里程碑,决策点都 由组织控制和批准木公司无产品设计和开发,所 以,涉及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部份 不在审核范围内7. 3.2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纽织是否确定:a)设计和开发阶段?b)适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c)设计和开发的职责
37、和权限?(7.3.1).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产品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过 程。.为产品设计和开发员工做的作 业描述。木公司无产品设计和开发,所 以,涉及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部份 不亦审核范围内7. 3. 3组织是否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纽之间的接口实施管理, 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 (7.3.1).内部审核结果。.组织和任务沟通过程接口的评 审。有多功能小组名单利职责表7. 3.4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产品设计和开发策划的输出 是否予以更新?(7. 3. 1).在设计开发中,产品设计与开 发策划的输出更新的证据。本公司无产甜设计和开发,所 以,涉及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部份 不在审
38、核范围内,只是对过程 设计做了相应评审7. 3. 1. 1多方论证方法7. 3. 5组织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进行产品实现的准备工作,包 扌舌:-特殊特性的开发/最终确定和监测?fmea的开发和评审,包括采取降低潜在风险的措施? 控制计划的开发和评审? (7. 3. 1. 1).产品开发小组描述的功能。参与特殊特性定义,fmea和控 制计划的人员。控制计划和fmea,这些工作均由 项目小纽进行确定利评审7. 3. 2设计和开发输入7. 3. 6组织是否确定与产晶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 (7.3.2).设计输入记录和文件。同 7. 3. 47. 3. 7组织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是否包括:a
39、)功能和性能要求?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c)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d)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7.3.2)顾客规范。法律和法规要求。.以前/现存的产品设计信息。.产品标签。同上7. 3. 8组织是否评审其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 宜性?(7.3.2).顾客规范分析。 .可行性合同评审。同上7. 3.9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是否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才质? (7. 3-2)顾客规范分析。 可行性合同评审记录。同上7. 3. 2. 1产品设计输入7. 3. 10组织是否对产品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 包括:-顾客要求(合同评审)?-使用的信息:组
40、织必须有程序展开获得的信息?-产品质量、寿命、可靠性、耐久性、可维护性、时间安排和成 本目标? (7. 3. 2. 1).顾客规范分析。可行性合同评审记录。本公司无产品设计和开发,所 以,涉及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部份 木在审核范围内7. 3. 2. 2制造过程设计输入7. 3. 11组织是否对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別、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 并包括:产品设计输出数据?- 生产率、过程能力及成本目标?- 顾客要求,如果有?- 以往的开发经验? (7. 3. 2. 2)生产率,过程能力,成木目 标。法规。顾客要求,如果有。.以往的开发经验。查阅了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输 入中包括了顾客要求、以往的 开发经验
41、7. 3. 2. 3特殊特性7. 3. 12组织是否识别特殊特性,和:-在控制计划中包含所有特殊特性?-与顾客指定的定义和符合相一致?-识别过程控制文件,包括图样、fmea、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 15,必须标明顾客的特殊特性符号或组织等效符合或记号, 以包括对特殊特性有彩响的那些过程步骤(7. 3. 2. 3)建立特殊特性的过程。设计记录。评审顾客对特殊特性定义和符号的要求控制计划产品图样操作员指导有技术质量部编制的产品和过 程特殊特性清单、控制计划、 fmea、作业指导书等文件。7. 3. 3设计和开发输出7. 3. 13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 方式提出,并在
42、放行前得到批准? (7.3.3)设计输出记录符合设计输入要求 规定的接受准则。有过程开发输出清单7. 3. 14组织的设计和开发输出是否a) 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b) 为采购、牛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c) 包含或引川产品接收准则?d) 规定対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7.33).dv试验报告,说明试验结果,接 收准则。工程图样。本公司无产品设计和开发7. 3. 3. 1产品设计输出-补充7. 3. 15组织的产品设计输出是否以能根据产品设计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的确 认的方式来表示?(7. 3. 3.1).设计输出记录符合设计输入 要求规定的接收准则。本公司无产品设计和开发
43、7. 3. 16组织的产品设计输出是否包扌舌;-设计fmea,可靠性结果?- 产品特殊特性,规范?-产品防错,适当时?- 产胡定义,包括图样、数学数据?- 产品设计评审结果?- 诊断指南,适当时? (7. 3. 3.1).所有适用的产品设计输出文 件的存在。本公司无产品设计和开发7. 3. 3. 2制造过程设计输出7. 3. 17组织的过程设计输出是否以能根据过程设计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和确 认的方式來表示?有关质量、可靠性、可维护性及可测量性数据(7. 3. 3.2)过程说明和图样。过程 fmeaso作业指导书。.过程批准接收准则。质量可靠性性数据。.防错活动的结果。不合格的探测方法。产品/过
44、程验证计划。有过程输出清单、符合耍求7. 3. 18组织的过程设计输出是否包括:- 规范及图纸?制造过程流程图/场地平面布置图?- 制造过程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 过程批准接收准则?-适当时,防鉛活动的结果?产胡/制造过稈不合格的快速探测和反馈方法?(7. 3. 3. 2).所有适用过程设计输出文件 的有效性。过程设计输岀清单包括了图 纸、pfmea、控制计划、作 业指导书、检验文件、流程 图等7. 3. 4设计和开发评审7. 3. 19在适宜的阶段,组织是否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 评审,以便:a) 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b) 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
45、要的措施?(7. 3.4)设计评审策划和记录。设计评定涉及所有受其影响的 功能。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状态的评审 纠正措施到状态评审的联系。过程设计和开发的评审是符 合要求的7. 3. 20设计和开发的系统评审的参加者是否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 施? (7.3.4).纠正措施到状态/设计评审的 联系。评审无更改7. 3. 21组织是否保持评审结杲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7. 3.4).设计评审策划和记录保持。评审记录按要求保持7. 3. 4. 1 监测7. 3. 22组织是否定义并分析在设计和开发特殊阶段的测量,并以概要结果的 形式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7.3.4. 1)所有项目的产品实
46、现过程的 不同阶段的项目评审。方针贯彻的总结性结杲是7. 3. 5设计和开发验证7. 3. 23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组织是否依据所策划的安排 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 (7.3.5)依据策划所做的设计验证 输出和设计要求之间的比较。 基于结果的纠止措施。样件的尺寸检测报告,符合 产品开发中的顾客要求7. 3. 24组织是否保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7. 3. 5)设计验证报告。有样件试制总结报告7. 3. 6设计和开发确认7. 3. 25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耍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耍求, 组织是否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is0/ts 16949: 2009要素7.
47、3. 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7. 3.6).依据用户要求/需求所做的设计确 认。顾客策划和内部开发策划z间的 比缎o设计确认记录。.文件化火效。试牛产的产品的检验记录和 验证记录显示符合顾客的技 术要求7. 3. 26只要可行,纟1l织的确认是否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 (7. 3. 6)在生产之前完成产品确认试验。产品的确认时间是在正式牛 产之前7. 3. 27组织的设计和开发确认是否与顾客要求一致,包括项目时间? (7. 3. 6. 1)依据川户要求/需求所做的设计确 认。顾客策划和内部开发策划之间的 比较。设计确认记录。文件化失效。产品的验证吋间,与顾客要 求的时间是一致。7.
48、3. 6. 1设计和开发确认补充7. 3. 28组织的设计和开发确认是否与顾客要求一致,包括项目时间? (7. 3. 6. 1)依据川户要求/需求所做的设计确认 顾客策划和内部开发策划z间的比 较。设计确认记录。文件化失效。产品的验证时间,与顾客要 求的时间是一致。7. 3. 6. 2样件计划7. 3. 29当顾客要求时,组织是否制定样件计划和控制计划? (7.3. 6.2).标准件设备。.标准伸记录。样件控制计划。当顾客有此要求时,做好相 应的配合7. 3. 30组织是否尽可能地使用与正式生产相同的供方、工装和制造过 程?(7.3. 6.2).设计/样件/生产工装。.必须了解和控制样件实现及
49、试验 条件。样件制造所使川的工装和制 造过程和正式生产相同7. 3. 31组织是否监秤所有的性能试验活动及时完成并符合要求? (7. 3. 6.2).试验记录。记录显示所有的性能均进行 了检测7. 3. 32组织是否对外包服务负责,包括提供技术指导? (7. 3. 6. 2)适当时的分承包方管理。对外加工厂,公司负有相应 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义务7. 3. 6. 3产品批准过程7. 3. 33组织是否符合顾客认可的产品和过程的批准程序? (7. 3. 6. 3 )符合顾客有关产品批准过程的耍求ppap提交资料齐全7. 3. 34纟il织是否应用顾客对其供方规定的产品和过程批准程序? (7. 3
50、. 6.3).供方的产品批准过稈文件和记录。对分供方未做此要求7. 3. 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 3. 35组织是否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其记录? (7.3.7)更改记录。无更改7. 3. 36组织是否在适当时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 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7.3.7).设计更改批准过程。无更改7. 3. 37组织的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是否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 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7.3.7)影响研究,包括专利权设计。 .更改管理过程。无更改7. 3. 38组织是否保持更改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7. 3. 7)更改记录。无更改7.4釆购7. 4.
51、1采购过程7.4. 1组织是否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7.4. 1)组织进货检验。供方检验。在供方现场的审核。查阅了检验计划,计划显示 公司进行来料检验7.4.2组织対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是否取决于采购的产 晶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 (7.4.1)山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 最终产品的影响决定的控制方法查阅了采购材料的a、b、c 分类7.4.3组织是否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 方?(7.4.1).选择系统。.性能等级系统。.组织的供方手册。查阅了供方的评价记录,对 不同的供方有相应的评价7.4.4组织是否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
52、准则? (7. 4. 1)选择系统。.性能等级系统。査阅了供方选择和评价程 序,程序中规定了评价准则7.4. 5组织是否保持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7. 4. 1)由组织的供方的第三方审核结果 批准的供方记录。查阅了供方评价记录7. 4. 1. 1法规的符合性7.4.6组织屮用于零件制造的所有采购的产品或材料均是否满足适用的 法规的要求?(7. 4. 1.1)政府和环境组织的审核结果。 符合的凭证或证书。采购的原材料的法规符合性 资料没有完全提供7.4. 1.2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7.4. 7组织的供方是否通过经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jlso 9001: 2000认 证?
53、 (7.4.1.2)供方1s09001: 2000证书的 复件。对外协加工厂未做此项要求7.4.8组织是否以供方符合iso/ts 16949: 2009技术规范为h的进行供方质 量体系开发?(7. 4. 1.2)供方开发过程。.分承包方开发的证据。对供方无此要求7.4. 1. 3经顾客批准的供方7.4.9若合同屮有规定,组织是否是从经顾客批准的供方处采购产品、材 料或服务?(7.4. 1.3)如果适用,批准的供方清单。如何使用这些清单。无顾客批准的供方7. 4. 10采川顾客指定的供方,包括工装和量具供方,组织是否对确保分承 包的零件、材料和服务质量负有责任? (7.4. 1.3)组织进货检验范围包括由顾客 指定供方处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艺制品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水酒精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旋转式外摆门泵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方形喷砂玻璃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斜咀钳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显钟控全波段收音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自然分娩护理查房
- 畜禽诊断技术
- 美的采购年终总结报告
- 年度工作计划与企业目标对齐
- 支持企业建设中试平台实施方案
- 《蜀相》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永远永远爱你》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 物业项目合作意向书(2024版)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2018容器支座第2部分:腿式支座
-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学情分析
- 【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探究15000字(论文)】
- GB/T 44014-2024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 医院康复信息系统建设需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