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在历史文化建筑复建中的适度运用_第1页
现代技术在历史文化建筑复建中的适度运用_第2页
现代技术在历史文化建筑复建中的适度运用_第3页
现代技术在历史文化建筑复建中的适度运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现代技术在历史文化建筑复建中的适度运用    纪宁摘要:历史文化建筑复建是有特殊地位的传统建筑还原式的保护,在平面布局、空间分割、外观设计以及建筑细部样式等方面都需要符合传统建筑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着把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功能和技术相结合,在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关键词:历史文化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矛盾 现代技术的适度运用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扬州是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国家首批通过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期以来扬州市政府十分重视古城的保护工作。这几年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接触到一些历史文化建筑复

2、建的项目。街南书屋复建工程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位于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扬州东关街的南侧,是扬州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1亿元,占地面积约27亩,总建筑面积约11423平方米,其中修缮建筑面积1982平方米,新建复建建筑面积9441平方米。功能定位是集办公、商业、居住、餐饮、会议、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以及养生美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建筑。历史文化建筑是人类在长期历史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它是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建筑物。这类项目既有别于现代建筑的设计也不同于一般新建传统建筑风格的设计,它以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原有的传统风貌,保存建筑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为原则,但同

3、时内部的使用功能由以前的居住变成了公共活动场所,那么传统建筑的布局方式及局限性就不能满足现在使用功能对于防火、耐久性、舒适度及空间尺度等方面的要求。下面我们结合该项目从几个方面介绍,就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来解决形式和功能、保护和再利用之间的矛盾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一通过合理的建筑消防设计及现代的消防装备的配备来提高建筑的耐火性能由于古建筑采用木构架为主的结构形式,它主要的弱点是怕火。再者,古建筑是以各种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又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庞大的建筑群体,从消防的观点来看,这种布局潜伏着极大的火灾危险。古建筑之间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其中一处着火,一旦得不到有效的扑救,毗连的木

4、结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的燃烧,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还有,由于该工程位于扬州的历史街区,其周边的巷道宽度都较小,不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无法借助外部消防力量进行有效的施救。在建筑风格与消防安全的之间寻找合理结合点,建造适合消防安全规范的建筑物成为建筑设计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以及针对此类建筑的国家消防规范的规定,并且和消防、审图部门的专家也进行了讨论,进行合理有效的消防设计,具体措施有:通过加密室外消火栓布置、配置灭火器、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等措施加强建筑的自救能力。整个建筑群体内的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没有满足国家规定的防火间距标准,我们在设计时将每路住宅定义为独

5、立的防火单元,外墙均为防火墙,防火墙上的门窗的防火等级均为甲级。成片高大的马头墙的使用,能有效起到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将其每路住宅之间的火巷定义为自然排烟的内部走道,每进院落均有通向火巷的疏散门门均为疏散门,疏散门距通向安全出口的距离控制在规范要求的40米要求之内。马头墙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在总平面设计时,结合周边道路情况,在适当的位置开辟出一条4米的能进入建筑群内的环形消防通道,在火灾期间,保证消防车的通行。同时,建议消防主管部门及政府行政部门,研制出适合古城区内使用的小型消防车辆,进一步提高消防施救能力。历史文化建筑的复建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古建筑的消防设施也要心存有“古”,不能对古建筑的

6、结构、形式、装饰等不能有损害。在设计时消防设施的位置和形式都充分考虑到这点并和建筑有机的结合。二运用现代结构体系来满足现代功能对空间的需要扬州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为砖木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小空间的客房、接待、入口等建筑我们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形式,这样建筑细部的尺度、比例、材质能最大限度保留传统建筑的原汁原味。但由于其木材的特性及受力特点,对于大空间,木结构就有困难了。街南书屋的a区是要满足20桌的宴会厅,跨度达16米,大开窗。还有二层楼的f区,用传统砖木结构是无法满足现行规范的。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框架结构和传统木屋架相结合的结构形式,探索出一套符合现代规范的计算方法和自创的节点做法大样,这样

7、从技术上很容易解决了大跨度的问题,使得设计的图纸既满足古建外观的要求又满足建筑功能、安全方面的要求。1. 为了保持扬州古城区特有的城市肌理,平面布局以扬州传统民居院落式的格局为基础上,将天井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封起来,扩大室内了空间。原住宅部分采用两坡屋顶。2.下部采用砼框架,屋面采用木屋架坡屋顶。这样砼框架满足了大空间受力的要求,木屋架屋面只是作为装饰功能满足传统建筑外观的要求。为了使混凝土梁与木屋架有机地相结合,满足结构安全的要求,我院自创的“锚榫法”连接法解决了该问题。如下图使木屋架与砼梁有机相结合,保证了房屋的抗震性能。3. 扬州传统建筑的外墙多为清水砖墙,为了其外观不留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8、痕迹,在结构的外面做了120厚青砖的表皮。构造柱、圈梁、砌块填充墙和砖墙的连接,木柱与砼基础及砖墙的连接我们也作了研究和创新的设计,这种传统材料和现代砌筑方法在扬州得到了推广。三现代新材料的运用及相应的细部构造处理扬州传统建筑是“青砖黛瓦,清水原色的外观特点。为了最原汁原味表现出传统建筑的风味,木、砖、瓦这些传统建筑材料所特有的质感和尺度仍是其他材料无可替代。但同时由于传统材料有易变形,耐火、防水、保温性能差等方面不足的问题,所以设计时我们将传统材料更多的转变为装饰的性质上来,同时合理地利用现代的材料和工艺技术使传统建筑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砖瓦良缘,木石结盟”是对中国古建筑在材料运用上最贴

9、切的形容,但如何将现代材料和传统材料合理的组合到一起,细部构造如何处理,传统的做法是没有的,这就需要尝试新的结构安全、便于施工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1.砖与混凝土砌块传统370砖墙不满足国家发改委关于禁止使用粘土的规定及现行规范关于墙体结构传热系数的要求,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扬州“青砖黛瓦”的外观的特点,我们用120青砖和240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来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通过砖之间的相互咬合及钢丝网片的拉结,保证墙体的整体性。2.砖与钢筋混凝柱、梁为了其外观不留下钢筋混的痕迹,在结构外面做了青砖的表皮。在梁、柱不同的位置,根据结构受力的特点及安全的要求,分别做了不同的处理。3.屋面的木构架和钢筋混凝土

10、屋面搭接,其重点是要处理好屋面泛水的做法及排水的方式,及其节点构造处理如图。4.在屋面做法里增设了保温及防水层扬州传统屋面的做法基本上是以小青瓦屋面为主,瓦直接座浆铺设在望砖和望板上,其防水、保温性能都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我们在屋面构造组成里增设了保温及防水层,提高了建筑的使用质量。同时,由于保温及防水层的设置,减少了材料之间摩擦,增加了瓦下滑的可能性。自从扬州市内出现了几起瓦下滑的情况后,我们结合小青瓦瓦材的特点,对瓦下滑可能性比较大的,屋面坡度大于30度的二层高的瓦屋面的构造做法做了改进。木门窗为了提高传统木门窗的气密性及保温性能,采用了5+6+5的双层中空玻璃,由于双层玻璃增加了门窗的厚度及重量,所以对传统木门窗的细部构造也做了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