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_第1页
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_第2页
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摘要: 采用调查问卷、 根据需要设计了两份问卷: 学生调查问卷和体育教师调查问卷。逻辑分析法、运用分析、 综合、类比、归纳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研究资料和统计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对全校 200 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从中选定厌学体育的学生进行研究,对学生厌学体育课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与整理。旨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较浅的认识。关键词:体育心理 学校 师生关系 厌恶体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你想过师生关系对你授课的质量影响很大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

2、,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欢乐。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 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想就在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 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对全校 200 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从中选定厌学体育的学生进行研究, 对学生厌学体育课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整理。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体育心理学、 教育学等专著;通过网

3、络查阅有关中学体育教学、体育教师素质、学生学业负担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 为进一步研究我校学生厌学体育课程影响因素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问卷调查法:根据需要设计了两份问卷:学生调查问卷和体育教师调查问卷。逻辑分析法:运用分析、 综合、类比、归纳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研究资料和统计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二、研究结果与分析1、中学厌学体育课程学生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书籍文献, 同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 认为厌学体育指的是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厌倦、逃避、怠工、懒惰、自卑等情绪的综合心理现象。在研究中,将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分为5 种类

4、型:很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讨厌。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汇总情况, 把不喜欢和讨厌体育课程的学生界定为厌学体育课程的学生, 并对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在体育课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研究与分析。学生对体育课程态度情况调查表二年级三年级97651710100很喜欢 20喜欢26一般40不喜欢讨厌122总计98总计 字串 429331052912198如表所示,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很喜欢体育的学生29 人,占总人数的 14.6%;喜欢体育的学生有 33 人,占总人数的 16.7%;对体育持一般态度的学生有105 人,占总人数的 53.03%;不喜欢体育的学生有29 人,占总人数的 1

5、4.6%;讨厌体育的初中学生有12人,占总人数的 0.61%。学习压力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热情的影响字串 1198 人影响152%76.8不影响46%字串23.2如表所示,在厌学体育的学生中共有152 人认为学习压力影响他们参加体育的积极性,占总人数的76.8%,超过了学生人数的一半。同时通过谈话访问,笔者了解到,这些学生也会因为没有时间和就业的压力而不能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更不要说对体育课程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了。因此,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已经深深的影响到学生对体育的兴趣。2.在以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中, 体育学科是一个被忽视、 被挤压的学科,一是应试教育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英才教育,

6、以升学考试为目的, 以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二是应试教育在考试指挥棒的舞动下,考什么教什么, 上行下效,只用应付考试的一种模式来教育学生, 结果忽视、压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爱好与体育特长的发展。三是由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因而一切围着少数有可能升学的学生转, 置多数学生于不顾,严重挫伤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3.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 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 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

7、联系的动机, 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 他们看到,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正在做各种活泼的游戏, 一场激烈的精彩的篮球赛在进行着时, 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 即直接的学习动机。 但是, 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 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 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 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学生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 由此可见, 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

8、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所处的位置和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出现一些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 就需要师生双方都自觉地运用道德手段加以调节。 作为教育的主导者, 教师就应先端正思想, 热心地关怀每一个学生, 对出现的问题要耐心、 冷静、 公正、合理地处理。一般体育教师性子急,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认真分析病根, 而只就外在表现加以处理,有时难免主观、片面、不公正,更有甚者体罚学生,这样往往会加剧师生间矛盾,而导致教学失败。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对待师生之间的矛盾不认真检讨自己的缺点, 而指责学生。这样的教师将

9、失去威信,让学生反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相反,一个善于自省的体育教师,本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处理师生关系,就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上好每一次课。 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该注意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征, 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 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 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4.树立勇敢、活泼、积极、主动、互助、互爱、坚韧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 体育教学的特点表明,体育教学活动以室外进行为主,使学生受到日光、空气、水的磨炼,使学生耐寒抗暑,锻炼意志,使抵御疾病的能力。另外学生的身体练习既要相互竞争和比赛,也要克服个人的心理恐惧,体验成

10、功和失败, 还要处理与集体的关系。学生的情绪、行为、 个性等都会得到充分体现,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杜绝一切不良因素的影响。 如在体育活动中, 相互之间竞争和比赛使小组和小组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这能让学生体验到互助友爱、活泼、积极、主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同时在竞赛中经常会遇到困难, 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很强, 也能激起学生勇敢、坚韧的一面,从而锻炼意志,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5.以教材的内容为主线, 穿插体育游戏活动,既挖掘出体育知识的深度, 又拓展了愉悦身心的广度 体育游戏具有自身的特点,如趣味性、普及性、竞争性、娱乐性、智能性和

11、知识性等。 体育游戏的易行性为体育设施差的学校提供了弥补劣势的方法和手段。 体育游戏内容广泛,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游戏的内容。 而且场地器材可多可少, 简单易行, 只要你去做就能达到, 便于普及和开展。 同时, 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赛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和直观性, 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 因而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体力、 智力、品行的发展及非智力的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6. 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 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

12、的时候,就会专心专意去做。注意也能引起兴趣,若经常注意某一事物,也能引起对该事物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听到自由体操那种悦耳动听的伴奏音乐时, 引起了他们对表演的注意。当看到运动员那种优美、惊险的动作时,便逐渐对体操发生了兴趣。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 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 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篮球和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篮球比赛,再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 进行正确示范,这样,就能大提高学生学习这个教材的积极性,能够很好地启迪学生的心智, 吸引

13、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 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上好每节体育课及课外活动。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分寸,避免和防止仅与少数学生交往。因为,这种个别的、小范围的关系往往会危及体育教师的威信和集体的团结。 为此,体育教师应该敞开心扉和所有学生交往,尤其对体育后进生更应多关心、多交往,使他们信任你、尊敬你,进而喜欢你的课,打消他们厌恶体育课的情绪。 做良师一定要先成为学生的益友, 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课,自觉参加体育锻炼。7.加大在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力度, 使其了解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状况和课程改革情况,学习新的专

14、业知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及时转变体育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创新能力和教改意识;认真组织体育老师,严格按照新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说课、上公开课、 观摩课、教师间互相评课等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强化科研意识, 鼓励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使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 相互融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个学校还要注意加强体育老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对体育老师的理论知识的考核,加强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考核, 共同建立一支自身心理健康,道德高尚,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又能熟练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的体育教师队伍。 只有这样,体育老师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才有助于厌学体育的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改消极应付为积极参与。三、结语三、结语每个人的体育意识形成有先有后, 有好有坏,新课程的指导思想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在校园形成的体育氛围, 对于全体学生,尤其是对一些体育意识薄弱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