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序号:序号:37学年论文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金融系班 级:09级1班学生姓名:完成时间:二o二年六月二十九日摘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强。货币政策对一 个国家的货币供求均衡、利率和汇率的合理水平、资本流动及经济发展与稳定 具有支配性的作用。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主要通过控制货币供应 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无论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 的货币政策都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一般性政 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一般性政策工具作为中 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2、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 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 及其现实效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研究中央银行是如何运用这“三大法宝” 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关键词: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传导机制,现实效应abstractWith moder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is growing by. Monetary policy on a the currency of the country of
3、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 nd , in terest rate and excha nge rate of a reas on able level, capital flow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has the dominant role. The central bank as a monetary policymakers, mainly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he money supply to adjust in terest rates and the
4、 whole economy affect inv estme nt and whether the deflati ng mon etary policy or expa nsionary mon etary policy is through the use of monetary policy tool to realize. Monetary policy tools have general policy tools, selective policy tools and other complementary policy tools three categories. Gener
5、al policy tools as the central bank's main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cluding legal deposit reserve discount policy, the policy , and the open market operations, com mon ly known as the “ three magic weap on . This paper mai 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ne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 the transmiss
6、ion mechanism and its practical effect, with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central bank is how to use this “three magic weapon§'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impact the en tire macroec ono mic performa nce.Keywords: monetary policy, “three magic weapon”c
7、onduction mechanism,the reality effect目录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以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主,以选择性政策工具 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为辅。一般性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进行 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 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中央银行正是运用这“三大法宝”对总量进行调节 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从来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 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
8、 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 以收缩或扩张信用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传导机制由于商业银行必须按照法定的比率保留规定数额的准备金,其余部分才能 用作放款,中央银行通过调高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当 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等 存款机构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减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 量减少,在一定程度可以抑制投资和消费进而给经济“降温”;反之,当经济 处于通货紧缩时,中央银行会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上 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减少,其可运用
9、的资金来源就增多,从而导致社会信贷量增 大,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投资和消费进而给经济“升温”。(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个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实施货币 政策的强有力工具,对于货币政策的实行具有重大作用。1 保证了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它强制商业银行等存款 货币机构将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避免商业银行可能受较好贷款条件的诱惑而 将资金大量贷出从而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和清偿力,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使中央银行集中了一 部分信贷资金,可以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办理银行同业之间的清算,向金融 机构提供信用贷款和再贴现贷
10、款,以调剂不同地区和不同银行之间短期资金的 余缺。3 调节货币供给总量。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为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 机构派生存款规定了一个量的界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商业 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从而影响货币乘数。同时,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的调整还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结构。(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 量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但是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 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 它对经济的振动太大,由于整个银行存款规模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将带动法定存款
11、准备金量的巨大变动。我国存款货币银行2004年底非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为239671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1%各使超额准备 金变动2396亿元。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将对货币供给总量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带来经济的强烈振荡。2.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 性困境,为了减少这种冲击力,中央银行被迫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 急需流动性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3. 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 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由于法定存款准备 金政策对经济的极大冲击力,因而中央银行使用时一般都比较慎重
12、。(四)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现实效应回顾我国过去几年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自2007年以来央行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为主。2007年我国处于通货膨胀时期, 国内物价上涨经济发展过热,股票市场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央行上调 了 10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每次 0.5个百分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 9%上调 到14.5%。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复杂,股市低迷投资下降但 经济仍未摆脱通货膨胀的阴影,央行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先上调了6次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4.5%上调到17.5%,后下调了四次,其中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5.5%,中小型金融
13、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3.5%。2010年继续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6次,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8.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至15.00%。自2011年3月起,CPI涨幅均在5%以上的高位,3月、4月分别 为5.4%和5.3%,5月更是达到5.5%,创近两年新高。为抑制通货膨胀,2011 年上半年,央行每月上调一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计6次,每次0.5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到了21.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先上调至18.00%。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持续下滑和增长乏力风险,目前处于滞涨时期,经济
14、增长在今年第一季度继续减速,2012年1月的GDP增速为8.1%,低于2011年 12月的8.9%。2月份的CPI为3.2%并且PPI进入了负值区,3月份的CPI为3.6%, 4月份的CPI为3.4%,显然CPI的持续回落与保增长目标的相违背。货币量量 值太低且持续时间长,不足以支持完成GDP增速为7.5%的目标。目前的经济形势需要积极的经济政策来刺激,紧缩的货币政将面临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是 2012年的主要方向。央行以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形式来实现货币政策的转 向,2012年3月和5月分别下调了 2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20.00%,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定
15、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6.50%。通过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增大社会的信贷量,保证货币供应量的增 长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预计到 2013年经济形势会有一定的好转。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 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 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再贴现政策的传导机制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现代许多国家中央银行 都把再贴现作为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 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 来说,再贴现是出
16、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 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再贴现率的 高低及其变动也影响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期,中央 银行会采取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提高再贴现成本,随之提高贷款利 率,从而抑制资金需求,收缩银根,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起到紧缩信用的 作用。反之,当经济处于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会降低再贴现率,以放宽贴 现条件,降低再贴现成本,从而刺激资金需求,放松银根,增加市场的货币供 应量,起到放宽信用的作用。(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再贴现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相对于法定准备金率来说,比较易于调整, 再贴现政策
17、的制定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大作用。1. 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 从而影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间接的干预 商业银行的融资政策,使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可以影响或干预商业银行的 准备金和市场银根缩紧。2. 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的效果。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不 就能够影响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减,而且还可以调整信贷结构,使之与产业政策 相适应。其方法有二种:一是商业银行可以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决定何种 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二是对再贴现的票据实 行差别再贴现率,从而影响各种再贴现票据的再贴
18、现数量,是货币供给机构与 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相符合。3. 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从而影响 公众预期。挡在贴现率提高时,意味着中央银行将实施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 反之则意味着中央银行将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于引导公众预期具有 重要作用。4. 防止金融恐慌。在发生银行危机的时候,再贴现是向银行系统提供准备 金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通过该渠道,资金可以立即被送到急需它们的银行手里,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而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三)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再贴现政策的最大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央银行的政策用途,
19、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 信贷结构。但它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 从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看,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 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中 央银行能调整再贴现率,但不能强迫商业银行借款。再贴现率高低也有一 定限度,而在经济繁荣或经济萧条时期,再贴现率无论高低,都无法限制 或阻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借款,这也使中央银行难以有效地控 制货币供应量。2. 从对利率的影响看,调整再贴现利率,通常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 只能影响利率水平。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时,市场利 率与再贴现率之间的利差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20、这些波动可 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乃至货币供应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较大波动。3. 就其弹性而言,再贴现政策是缺乏弹性的,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随 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会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 适从;另一方面,再贴现率不随时调整,又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 场货币供应量,因此,再贴现政策的弹性是很小的。(五)我国再贴现政策的现实效应再贴现政策在我国的金融运行过程中,由于实际操作时间短,加上社会信用和票据市场不发达等因素的制约,使其具有特殊的运作机理和特殊的 功能效应。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再贴现业务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 索发展和逐步加快发展的阶段,再贴现政策在我国金融宏观间接
21、调控中的作用 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从1995年到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累计发生额分别为 844亿元、1358亿元、1332亿元和1001亿元; 1998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余额仅为 322亿元。从总体上看,再贴现所占 基础货币的比重偏低。随着制度建设的规范,再贴现业务的规模也发展迅速, 2000年全国商业汇票累计发生额 7445亿元,商业银行累计办理贴现6447亿元, 中央银行再贴现26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7% 158% 132%到了 2003年全 国累计签发商业汇票2.77万亿元,同比增加1.16万亿元,增长72.2% ;累计 票据贴现和再贴现4.44
22、万亿元,同比增加2.12万亿元,增长91% 12月末, 已签发的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余额为 1.28万亿元,同比增加0.54万亿元,增长 73.5%;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余额8934亿元,同比增加3669亿元,增长69.7%。 再贴现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正在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应该逐步扩大 再贴现业务的规模,发挥再贴现工具的作用,以此调节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 模与货币供应量。三、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 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 标的一种政策措施。(一)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机制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工
23、具之一,指的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 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多数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 供给量的重要和常用的工具。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 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 发展,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减 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促使投资减少,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处 于增长过慢、投资锐减不景气的状态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 市场,使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长,使总需求扩 大。(二)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1. 控制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在公开市
24、场买卖有价证券,是中央银行 影响金融市场状况的有效手段。当经济出现萧条,金融市场上资金比较匮 乏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实质是注入一笔基础货币,商 业银行在新增准备金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企业的放款,其结果必然是信用规 模的扩大和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反之,在金融市场货币过多,通货膨 胀抬头时,中央银行可以出售有价证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使商业 银行减少或收回贷款,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减少,从而使通货膨胀势头得到 控制,经济趋于稳定。2. 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直接影响。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变动货币供应 量会改变利率水平,这是一种间接影响。但实际上,公开市场业务还具有 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能力
25、,当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会使 证券的需求额上升,从而推动有价证券上涨,利率则下降。由于利率下降 对借款和消费的刺激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扩张政策的实现。中央银 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不同期限的证券,可以直接改变社会公众对不同期限 证券的需求额,而使利率结构发生变化,这种作用是其它政策工具所不具 备的。3. 与再贴现率政策相辅而行。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率政策的配合使用, 往往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政策效果。例如,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时,商 业银行因拥有一定数额的超额准备而不依赖中央银行的融通,使货币政策 难以奏效。此时若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业务相佐,在市场上卖出证券,则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必
26、然减少,紧缩目标得以实现。由于两者相互配合比使 用单一的工具效果更为显著,许多国家都十分注意它们的相互配合运用(三)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以下优点:(1)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控制得当,这方 面的作用较之其它工具更为有效。(2)公开市场业务能够进行主动性的操作,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 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使其效果无论在质上或在量 上均达到中央银行预期达到的目标,而不象再贴现率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3)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的进行,按较少的规模和较小的步骤操作,使 中央银行能够准确地调整准备金,
27、且不会像存款准备率政策那样,产生过于猛 烈的影响。(4)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因而 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调整的比较理想的工具。(5)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很强的逆转性,当中央银行在市场操作中发现错误时, 可立即逆向使用该工具以纠正错误。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则不能迅速的逆转。公开市场业务最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1)公开市场业务因操作较为细微,所以对大众预期的影响和对商业银行的强 制影响均较弱。(2)公开市场的随时发生和持续不断,使其预告性效果不大。(3)各种市场因素的存在,以及各种民间债券的增减变动,可能减轻或抵销公 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
28、。(4)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配合,因为 交易的成立要取决于双方的意愿。(四)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实效应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 从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 日恢复交易,规模逐 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 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 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 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 积极的作用。到了 2001年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规模达到16781亿元,交易量比1998 年增长了 4.9倍,而且在交易方式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过去主要以回购交易 为主,2001年现券交易量增加迅速。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机构重组合作协议书
- 农业合作社客户授信制度设计
- 健康产品代运营合同
- 学校安全作业规程与管理制度
- 口腔科X线室职业卫生与安全制度
- 建筑项目消防安全责任合同
- 非营利组织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议
- 成立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报告
- LED氛围灯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劳动用工合同
- 钢结构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ktv营销业绩提成合同模板
- 英语-重庆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1月调研试卷(康德卷)试题和答案
- 2024年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 摄影入门课程-摄影基础与技巧全面解析
- 25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导学案)(原卷版)
- XX有限公司人员分流方案
- 安徽理工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语言模型赋能自动化测试实践、挑战与展望-复旦大学(董震)
- 期中模拟检测(1-3单元)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
- 追觅科技在线测评逻辑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