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材泵构建型线预设和功能剖析_第1页
轮材泵构建型线预设和功能剖析_第2页
轮材泵构建型线预设和功能剖析_第3页
轮材泵构建型线预设和功能剖析_第4页
轮材泵构建型线预设和功能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轮材泵构建型线预设和功能剖析1工作原理凸轮泵属于回转式容积泵,主要由泵体、转子、泵盖、密封装 置、同步齿轮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组成。泵体内2个凸轮转子同步反 向啮合转动。随着2个转了的转动,流体通过泵入口吸入转了腔,并 在转子腔内获得一定能量后在泵的出口处以一定的速度排出,从而产 生一定的压力和流量。凸轮泵能否产生压力,能否达到设计排量,转 子之间的啮合是关键。泵体内的2个转子是一对共辘的形状相同的转子。转子型线设 计要求在2个转了的同步啮合转动过程中,任一瞬时,两转了理论廓 线只有惟一接触点。转子理论型线除满足共轨条件外,凸叶形状应具 有良好的几何对称性、互换性;泵腔容积利用系数尽可能大;转子

2、凸 叶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处于理论型线下的转子是相互啮合的,实际工作中,为保证泵 的正常运转,防止凸轮泵转子相互摩擦磨损,根据所泵送的流体介质 不同,在两转子之间、转子与转子腔内壁间都设计有一定的间隙。因此还应在理论型线基础上再求出实际型线。常用的转子端面型线有渐开线、摆线。渐开线型的转子腔容积 利用系数高,在鼓风机转子中用得较多,在凸轮泵中也有使用。摆线 型转了型线为最常用的型线。转了型线设计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直角坐 标法、极坐标法等,设计公式烦琐,容易出错。本文以摆线型转子为 例,采用复极矢量函数法进行设计分析,设计分析的方法同样适用于 渐开线等型线的转子。2转子型线设计摆线凸轮泵转子型线一

3、般由叶峰和叶谷2部分组成。叶峰位于 节圆之外,是段圆弧,叶谷位于节圆以内,是与另一个转子的叶峰 圆弧共轨的曲线即摆线。下面以三凸叶转子凸轮泵为例建立数学模型 进行设计分析。2. 1坐标系的建立女口 1, ok 02分別为转子1、2的回转中心,叶峰圆弧半径 为叶峰圆弧分布圆半径为b.xo2y为一固定坐标系,动坐标系x 1 01 y 1固定在转子1上 随转子1转动而转动,轴x 1的起始位置与轴x重合;动坐标系x 2 0 2y2固定在转子2上随之转动,轴x 2的起始位置与轴x的方向重合。 当转子1的叶峰圆弧从初始位置(中细实线圆弧)随着动坐标系x 1 0 lyl起转动,转过角度至图示方位时,转了 2

4、也转过角度(如1 )。2.2理论型线根据啮合的基本定律,2个转子的传动比与其连心线被其啮合 的两廓线在其接触点的公法线所分成的2段的长度成反比,即i 12=1/2=o2p/o1p,由于2个转子同步反向啮合转动,故有il2=l /2=1,即节点p为一i古i定点,且o 2p=01p=r(r为节圆半径)。 又因为公法线必过节点p,故公法线上转子2与转子1的接触点为此 刻的啮合点即为所求的转子2上与转子1叶峰圆弧共辘的点m.根据型线设计耍求,应使两转子具有良好的几何对称性、互换 性。先确定叶峰叶谷界限的角度2 = /z(式中:z为转子凸叶数; 对于三凸叶转子,=/6),并定义线段pn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5、。如 1,根据几何关系,由 0 1 n p 可得 pn 二 r 2 + b 2 - 2rbcos( 1 )= arccos bsin pn ( 2)在|古i定坐标系x02 y中,将啮合点m与0 2、p组成 的三角形看成一个封闭矢量多边形,得到复极矢量方程:ao2m = a 0 2 p + a pm ( 3)式中:ao2p = rej0 = r,是常量;a pm = pm ejo 1 pm= (r-pn ) ej (2 +) o故可得固定坐标系x0 2 y中ao 1 m的复极矢量函数表达式: ao2m = r+ (r-pn ) ej (2+)(4)根据啮合情况,式(4)表达的就是啮合点叩动点 m

6、在固定坐标系xo 2 y中的轨迹,是一条连续曲线。将a 0 2 m从 固定坐标系xo2y变换到动坐标系x2o2y 2中得转子2的叶谷曲 线r谷:只谷=ej ( 5)此即凸轮转子2第1个叶谷曲线的复极矢 量函数表达,是一个参量方程,参量是。转子2的叶峰为已知圆弧,在转子动坐标系x2o2y 2中亦可 用矢量函数来表达:r峰=ej ( + ) ( 6)式(5)、(6)表达了转 子2第1个凸叶的完整廓线。另外2个凸叶的形状与第1个相同,但须分别变换120、240,即乘以 ej (23)、ej (43)。因此可用6个分段函数来表达转子2的完整理论型线r12o转 子1的理论型线r 11与转子2完全相同,只

7、是在安装时须与转子1 错开120的周向相位。2.3实际型线处于理论型线下的转子是相互啮合的,实际工作中,两转子之 间、转子与转子腔内壁间须有一定的间隙。间隙确定之后,即可在理 论型线的基础上,求出理论型线上各点的法线方向,然后沿此法线方 向向理论型线内部偏移/2,得实际型线。由前述r1可求出理论型线的导函数r1 = dr 1 dt = dr 1 d dt = dr 1 d, r1仍然是一个关于参量的复极 矢量函数,此复极矢量函数r1的相角即为r1曲线的切线方向角,曲线的法线方向角则为复 极矢量函数r1的相角顺时针旋转90,即r1 + /2.如1,在动坐标系x2o 2y2中,将转了 2上的点m沿

8、上述法线 方向向理论型线内侧移动/2,得点ml (中未示出),将点02、m、 m1组成的三角形看成一个封闭矢量多边形,ao2m1即为转子实 际型线复极矢量函数rs: rs = ao2m 1 =rl + amm 1 (7)式中: r 1为前述理论型线的复极矢量函数;a mm 1的矢径为/ 2,极角为 r1在m点的法矢方向角即r1 + /2.故所求转子的实际型线的复极矢量函数rs可由式(7)得出。3排量计算及性能分析3.1理论排量及容积利用系数只要选定了凸轮泵的基本设计参数(节圆半径r、叶峰圆弧分 布圆半径b、凸叶数z和转子轴向宽度b),就可计算出理论排量的 精确值。对于直叶转子的凸轮泵,其理论排

9、量为q=120abn (8)对于 扭叶转子的凸轮泵,其理论排量为q = 120abn/ cos (9)式中:q 为泵的理论排量,m3/h; b为转子轴向宽度,m ; n为转子转 速,r/ min;为转子扭叶螺旋升角;a为一个转子凸叶间回转1圈 扫过的面积,m2。a= ( r + b) 2-s (10)式中:(r+b) 2为转子旋转1周转 子凸叶顶圆扫过的面积;s为转子横截面积,可在前述理论型线的 复极矢量函数的基础上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利用软件编程求得。转子2每个微扇形元的面积:ds = 1 2|rl|2drl (11)转子2 横截面积:s =ds (12)转子横截而积s的计算精度取决于计算ds

10、时所取d 的步长。例如d的步长取0.4,横截面积s就可精确到0. 5 mm 2,偏 差不到理论积分值的万分之一,完全能满足工程设计分析的精度要 求。且数值积分运算量小,计算精度高。当仅考虑单个转了时,凸轮泵的容积利用系数等于转子的面积利用系数:=(as) /a (13)3.2 2个转子啮合的压力角传动机构压力角等于从动件所受力的方向与其运动速度方向 之间的夹角。假设转子1为从动件,啮合点处型线的法线方向即为受 力方向,m点处垂直于01m的方向为速度方向。这里仅分析2个 特殊点的压力角。女n, =o时,转子1叶峰圆弧顶点与转子2共轨曲线(摆线) 的谷底啮合,根据压力角的定义,显然此时刻的压力角1

11、=90.当=时,根据几何关系,由式(2)得2 = arccos bsin pn = arccos bsin30 r 2 + b 2 2rbcos30。其余各啮合点的压力角介于1和2之间,转子凸叶圆弧顶部附 近压力角接近90.显然靠这样的啮合传递扭矩是不可能的,故凸轮泵 都设计成由同步齿轮传动分别驱动2个转子啮合转动(如图1),2个转子的啮合转动只实现流体的泵送。4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例及分析笔者结合凸轮泵转子啮合规律, 应用matlab软件开发出凸轮泵转子型线的设计分析平台,用于转子 型线的分析求解十分方便。转子实际型线如,转子凸叶间回转1圈扫过的面积s = 6. 873 1 % 10 4 mm 2,面积利用系数=0. 475 3,压力角 1 =90、2 = 23.084. 设计条件是:节圆半径r= 150 mm,叶峰圆弧分布圆半径b = 139 mm, 转子间的间隙二0. 3 mm,凸叶数z= 3.设计中发现:b/r的比值k对转子理论型线是否存在和泵有效 容积都有直接影响。当k取值不合适时会导致型线自交或过渡部分不 光滑。对转子凸叶数z= 3的凸叶泵,当k 1. 3时,型线无自交但叶 峰圆弧与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