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研究_第1页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研究_第2页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研究_第3页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研究_第4页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办学中处于中心地位。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方面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特色专业稀缺的问题。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理念,高职专业建设应从专业供给端的有效性、综合性、高水平性入手,实施基于市场需求的、突出质量要求的、引导需求的专业改革,推动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专业建设。要优化专业结构,准确把握专业培养目标,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抓好专业群建设。【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专业建设g717 【文献标志码】a 1005-6009(201

2、6)55-0028-02【作者简介】陈春艳,湖南师范大学(长沙,410000)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一、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一)专业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专业结构不合理的倾向:一是高职院校盲目扩大专业规模,增加专业数量,人才培养成效低、无特色,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出现“结构性浪费”;二是高职院校忽视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不能增加劳动力市场上急需的专业种类及数量,而对于处于市场边缘即将被淘汰的专业,不能及时停办,专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出现“结构性缺失”。(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较难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

3、许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不重视对社会需求的调研,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专业发展规划,仅仅从有利于获得生源的角度出发,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而这些专业在经历了一定热度后进入专业倦怠期,继而遭到搁置。这样盲目地设置专业,致使高职院校输送的人才无法与当前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也使未来的毕业生无法满足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研制与开发的要求。(三)特色专业稀缺,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区域经济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专业带头人短缺、专业建设团队成员不足、资金短缺、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校、市、省、国家级特色专业与社会认同特色专业极度匮乏,导致高职校出现

4、“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发挥,还使专业建设脱离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难以打造区域特色经济。二、高职院校适应供给侧改革专业建设的重点与关键(一)要树立基于市场需求的专业建设有效供给观当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作为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支配下,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经济发展动向,及时调整专业种类与结构,开发市场所需的专业,提高人才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切实做到以市场化带动专业建设的有效化,提高人才有效供给的水平

5、,做好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二)要树立突出质量要求的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观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时,掌控数量的同时还要严把质量关,尤其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评价建设等方面。同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涉及范围广,只有在每个方面把握好改革质量关,才会产生“1+1>2”的综合效果,才能够设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专业,培养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的劳动力。(三)要树立加强引导需求的高水平专业建设观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建设时,既要重视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又不能忽视超越现实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未来人才储备。此外,还

6、要在空白领域积极开发新专业,做到“人无我有”,引领新的人才需求,注重产需对接,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台,减少供需不对称。只有这样,高职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服务的作用。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加强高职专业建设的對策(一)高职院校要优化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升级与新兴职业需求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专业目录的新要求,对专业进行精简、整合、调整,敏锐地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精准建设符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专业。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新增一批新兴专业,如顺应“互联网+”增设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移动应用开发等新兴专业,构建适应产业升级的专业体系。同时,在专业结构的

7、指引下,高职院校还要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提高他们对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兴职业的需要,填补劳动力市场的人才空缺。(二)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专业培养目标,突出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之初应该做好充分的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专业建设目标。目标定位一般要比学术型本科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更具体、更贴近实际需求,推进以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战略,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此外,高职院校要紧贴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培

8、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高技能人才结构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填补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促进高职人才供给链与社会经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三)高职院校要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专业设置紧跟市场步伐高职院校应该通过信息化平台做好与用人单位的专业交流工作,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机制,在加强主干专业、长线专业建设的基础上辅以短线专业、热门专业、新兴专业开发,跟踪经济社会发展对岗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向,加强对高职专业设置、标准制订、课程开发的动态研究,构建专业开设、课程实施与招生就业的协调机制,在学校和产业行业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9、。(四)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现有资源,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紧密结合产业结构的需要,实行重点专业突破战略,集中力量培育壮大特色专业,积极建设一批满足当地行业产业发展要求的特色专业,既有利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又有利于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形成自己的特色,全力把特色专业打造成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乃至国际知名品牌专业,以品牌求生存,再通过这些品牌的衍生、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五)高职院校要秉承资源共享的理念,精心抓好专业群建设通过与其他高职院校、企业的合作办学,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打破地区、部门、学校、专业的限制,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资源并在专业群内进行交互共享,降低教育成本,提升教育质量,使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根据产业链的变化趋势,科学地规划专业布局,将分散的专业有机联系在一起,以原有优势专业为基础,把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