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斜疝症状及治疗方法_第1页
小儿腹股沟斜疝症状及治疗方法_第2页
小儿腹股沟斜疝症状及治疗方法_第3页
小儿腹股沟斜疝症状及治疗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腹股沟斜疝症状及治疗方法小儿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多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 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男性多见,右 侧较左侧多23倍,双侧者少见,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腹股沟斜疝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1. 一般症状和体征多数在2岁以内发病,一般在生后数月出现症状与体征, 生后1月内甚至在出生后第1次啼哭时即发病者并非鲜见。最初主要表现是腹股 沟区可还纳性包块,当哭闹或其他原因致使腹内压增高时,包块可明显增大,安 静、平卧、睡眠后包块可缩小或完全消失。一般不妨碍活动,不影响小儿正常发 育。除非发生疝内容物嵌顿,很

2、少有痛苦不适。年长儿可口述有坠胀感。主要体征为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包块大小不等,光滑柔软;包块较小者, 多位于腹股沟管内或由腹股沟管突出到阴囊起始部,呈椭圆形;大者叮突入阴囊, 致阴囊肿大。无论包块位于阴囊内或精索处,其上界与腹股沟管、腹股沟内环均 无明显界限,似有蒂柄通向腹腔内。内容物多为肠管,用手轻轻向上推挤,包块 可还纳腹腔,还纳过程中有时可闻及肠鸣咅。疝内容物还纳后可触及外环增大、 松弛。刺激婴幼儿哭闹或嘱年长儿咳嗽的同吋,将手指伸入外环可感觉有冲击感。 以手指尖压住腹股沟管内坏处,包块不能再膨出,移开手指后肿物再度出现。对 继往有腹股沟区包块突出史、就诊时检杳并未发现疝块的小儿,仔细

3、检查局部可 发现患侧腹股沟区较对侧饱满,疝内容物能坠入阴囊者其患侧阴囊较对侧大。将 食指放在外环处在精索上方左右滑动时,可触及患侧精索较健侧增粗,并有两层 丝绸摩擦的感觉(图8)。图8小儿腹般沟斜疝資体此外,体格检查吋应注意检查对侧是否亦有疝的存在。2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infantile incar cerated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的临床特点(1) 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以疝囊颈细小、或外环比较狭小的初发疝、 或小婴儿疝更易发生。国内学者报告524例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婴幼儿占 90%,其中新生儿6例,婴儿111例,幼儿360例,学龄前至儿童仅47例

4、。(2) 与成人相比,发生肠管绞窄、坏死者少见,而且出现的时间较晩。(3) 易导致睾丸萎缩及坏死,发生率10%15%。(4) 多在一阵剧烈哭闹、咳嗽后,疝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回纳并有触痛。 嵌顿的疝内容物以肠管居多,嵌顿后可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梗阻的症状。就诊较晩已发生绞窄者,阴囊可有水肿、发红、皮温增高、触痛等 表现。并且有体温升高、门细胞增高、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中毒性休 克等全身表现。3早产儿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of premature infant) 的临床特点(1) 发病率高:据统计,早产儿的发病率可高达9%11%

5、,而足月新生儿腹 股沟疝的发病率仅为3. 5%5. 0%;双侧腹股沟斜疝的发生也较一般足月新生儿 常见,文献报告低出生体重儿患者屮约55%为双侧腹股沟斜疝,早产儿患者屮约 44%为双侧腹股沟斜疝,而成熟婴儿双侧疝仅为总发生率的8%10%。疝嵌顿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据统计,早产儿嵌顿疝的发生率为年长儿 的25倍,年龄小于3个月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睾丸梗死的发生率为30%,显著 高于一般小儿难复性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睾丸梗死的发生率(7%14%)。尤以腹股 沟斜疝伴发隐睾,未降睾丸恰好位于腹股沟内环外侧者更易发生睾丸梗死。部分 女婴的卵巢或输卵管可因疝囊压迫,或生殖器官口身扭转导致卵巢缺血梗死。(3)肠管

6、嵌顿和绞窄是其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肠管嵌顿,全身症状 重笃。可冇胆汁性呕吐、明显腹胀等表现,疝入脏器呈黑色或暗蓝色。腹部x 线平片示小肠梗阻征象。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冇中毒症状,如心动过速(脉 率160次/min),白细胞计数15x109/l、核左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4女性腹股沟斜疝(female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的临床特点(1)发病率较男性低:虽然大约有30%的女婴在出生34个月后nuck管仍 未闭塞,但女性圆韧带通过的腹股沟管远较男性狭小,女性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 显著低于男性。美国lichtenstein等报道6321例腹股沟疝中,男性占9

7、4%,而女性只占6%。 国内童鹤翔等报告72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女性56例,占7.7%。而日本学者堀 隆报告19761984年日本红十字医疗中心小儿外科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2211 例,男孩1274例(占57. 1%),女孩937例(占42. 9%),男性发病率虽仍高于女性, 但女孩发病率则明显高于其他学者的报告比率。他认为既往文献和学者报告女孩 发病率低的原因可能是:既往报告仅包括手术病例,若将未于术病例统计在内, 则女孩发病率高于过去报告数;女孩腹股沟斜疝症状轻,未能引起家长的注意, 未到i欠院诊治;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检查方法不当导致漏诊;外科医师对女孩 手术持消极态度,未对其手术治疗;有自

8、愈的可能性;手术延期者居多等。他 对同时出生1个月后就诊的237例腹股沟斜疝婴儿进行为期19年的调查,结 果142例男孩中133例(占93. 7%)已行手术治疗,而95例女孩中仅62例(占65. 5%) 行手术治疗。对儿童期亦冇本病的136例母亲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儿童期手术者 仅37例(占27. 2%),自愈者92例(占67. 6%) ;92例自愈者中成人后又发病者34 例(占37%),其中妊娠期发病者23例。(2)嵌顿疝的比率高:女性腹股沟管狭小,故发生嵌顿的几率高,而且易导 致欧顿的了宫、卵巢、输卵管绞窄坏死,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有人报告未满1 岁的267例女婴腹股沟斜疝屮,133例冇卵巢

9、疝入。(3)滑动疝的比率高:由于反复嵌顿、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女孩斜疝容易 发生粘连并形成滑动疝。据统计,女性滑动疝占腹股沟斜疝12. 5%,男性仅占 0.9%。女孩滑动性疝的临床特点有:发病年龄小,包块易脱出,外坏口较大而松 弛,包块大、形态不规则,在女婴及女童滑动疝小附件及子宫多见而且易嵌顿, 卵巢嵌顿时局部症状重而全身症状轻,肠管嵌顿时则全身症状重。(4) 女性病儿因腹股沟区的特殊解剖结构,除嵌顿疝外多无症状:大部分病 儿就诊时往往无包块存在,但有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病史。发生嵌顿后,患侧腹股沟区可见包块。如内容物为卵巢,有吋可触及实质性 轮廓。部分病儿其包块常不显著,仅见外环口有一隆起。直肠指诊,患侧内坏较 饱满或可以触及索状物。典型斜疝冇述纳现象或述纳的丿力史者诊断无困难。不能述纳或部分述纳者, 首先应与睾丸鞘膜积液鉴别,主要鉴别方法可靠透光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