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P5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号: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 XXXXXXXXX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导那么Guidelines for Guangxi sugarcane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desig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1范围12标准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那么45资料收集5自然条件5生产条件6社会经济状况66灌溉水源与工程规模6灌溉水源与水质6供需水量计算和水量
2、平衡分析7工程规模与总体指标要求87灌溉方式与工程布局9灌溉方式9工程布局108设计灌溉制度与技术参数12根本计算参数12质量控制参数13设计灌溉制度159水力设计19管道水力计算19管道设计22管道水锤压力验算2310首部控制枢纽设计24水质净化设施和过滤系统设计24施肥装置设计25计量控制保护装置设计2511水源工程设计26一般规定26泵站工程及其机电设备27机井工程28雨水集蓄利用工程2912附属建筑物设计30首部枢纽中的土建工程30闸阀井和排水井设计31镇墩设计31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设计3113其他相关要求31施工组织设计31水土保持设计33环境影响评价33节能措施设计33工程建设管理3
3、41工程运行管理34投资概预算35经济评价3514设计成果要求36附录A资料性附录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表37附录B标准性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38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导那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西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导那么的总那么、资料收集、灌溉水源与工程规模、灌溉方式与工程布局、设计灌溉制度与技术参数、水力设计、首部控制枢纽设计、水源工程设计、附属建筑物设计、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运行管理、投资概预算、经济评价、设计成果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或更新改造的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包括低压管灌工程、喷灌工程和微灌工程,其中,低压管灌工程包括田间畦灌沟灌、软管浇
4、灌;喷灌工程包括固定管道式、半固定管道式、移动管道式、定喷式机组、行喷式机组;微灌工程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20213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 50085 喷灌工程技术标准GB 50201 防洪标准GB 50265 泵站设计标准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标准GB/T 50
5、510 泵站更新改造技术标准GB/T 50596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标准GB/T 50625 机井技术标准SL 56 农村水利技术术语SL 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4 泵站技术改造规程SL 540 光伏提水工程技术标准SL 588 地面灌溉工程技术管理规程DB45/T 95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导那么关于试行财务基准收益率和年运行费率标准的通知国家水利部水财1995281号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 号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开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效劳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家开展改
6、革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规定2007版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07版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2007版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台时费定额2007版关于对使用现行定额计算农村水利工程单价进行解释的函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桂水定额函20212
7、号关于调整广西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定额人工预算单价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桂水基202118 号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那么。3.1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利用管道为主的输水系统辅以喷灌、微灌等田间灌溉技术建立起来的水利灌溉工程。3.2喷灌 spingkler irrigation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通过喷头喷洒成细小水滴,落到土壤外表进行灌溉的方法。3.3微灌 microirrigation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
8、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3.4滴灌 drip irrigation利用专门灌溉设备,灌溉水以水滴状流出浸润作物根区的灌水方法。3.5微喷灌 microspray irrigation利用专门灌溉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块,通过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微喷头流量不大于250 L/h进行喷洒灌溉的方法。3.6低压管灌 low pressure pipe irrigation输送灌溉水至农田,通过地面灌水方法进行灌溉的输水灌水系统,也称管灌。3.7续灌 continuous irrigation上级管道向下级管道连续供水的工作方式。3.8轮灌 rotational irrigation上级管道向下级管
9、道轮流供水的工作方式。3.9灌溉设计保证率 probility of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在多年运行中,灌区用水量能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3.10灌溉水利用系数 water efficiency of irrigation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有效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3.11土壤容重 soil bulk density单位体积的自然状态土壤包括孔隙的干重。3.12灌溉制度 irrigation regime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3.13灌水定额 irrigation quota 单
10、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3.14灌溉定额 irrigation amount in whole season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3.15灌溉设计典型年 typical year for irrigation design灌溉工程设计中,根据灌溉设计保证率的要求和来水、用水情况选定的代表年份。3.16土壤方案湿润层 designed moisting soil depth旱作物灌水时方案湿润的土层深度。3.17土壤适宜含水量 suitable soil water content for crop growth介于毛管断裂含水量与田间持水率之间且满足作物丰产要求的土壤含水量
11、。3.18土壤湿润比 percentage of wetted soil在土壤方案湿润土层内,滴灌湿润的土体与灌溉区域总土体的比值。3.19灌水均匀度 irrigation uniformity灌溉范围内田间土壤湿润的均匀程度。3.20补充灌溉强度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intensity作物设计耗水强度扣除天然降雨、地下水补充或土壤中原有的含水量后人工灌溉所补给的水量。3.21灌水小区 subunit具有独立稳流或稳压装置控制的灌溉单元。在系统无稳流稳压装置时,同时灌水的灌溉单元即为一个灌水小区。4 总那么4.1 承当广西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应持有水利工
12、程设计资质证书,并在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4.2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方便和平安可靠的原那么,微灌、喷灌等田间灌溉工程和水肥一体化建设须与管护主体的管护能力相适应,确保建设一片、发挥功能一片、收到效益一片的目的。4.3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农村水利、农业开展及生态环境等规划要求,并与灌排设施、道路、供电等系统建设和土地整理规划、农业结构调整及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合理利用水土资源。4.4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应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和管网等系统设计,并提出设计报告,要求到达初步设计阶段成果的应用不小于1/2
13、 000 的实测地形图进行设计,细部工程设计图应用1/2001/500的实测地形图进行设计。4.5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应在充分利用天然降雨的根底上根据灌溉设计典型年和当地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4.6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应充分分析蔗区的具体情况,从水源工程、输水系统到田间灌溉系统及其配套设施等进行全面科学规划,经技术经济比拟,合理确定蔗区的灌溉方式,保障灌溉水源。4.7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保证率主要根据水源条件确定,提水灌溉和以地下水为主的工程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不宜低于90%,其他水源条件的工程区不宜低于85%。4.8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合理确定水源工程、输配主
14、干管网工程、田间灌溉工程及其配套设施的布置,主干管网和田间灌溉管网应结合土地整治和蔗区道路规划进行布置,规模化建设应满足全程机械化和良种良法种植农艺要求。4.9 规模化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应在蔗区完成土地流转或整合、蔗区土地整治和道路建设或取得土地整治和蔗区道路规划的根底上进行,规划工作程序为:完成蔗区土地流转或整合落实良种良法种植农艺、全程机械化要求完成土地整治、蔗区道路建设或取得土地整治和蔗区道路规划建设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4.10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结合工程建设推广应用农田水利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应选用经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和设备,禁止使用未经检测或不合格的
15、产品。4.11 在蔗区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同时,应积极推进蔗区土地流转、土地整合,调动蔗区糖厂、受益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积极推进以糖厂为主体进行集中托管、以广阔农民通过用水户协会等组织形式参与民主管理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4.12 工程区建成后应设置永久性标识标牌。标识牌应按统一规格制作或砌筑,其上应包含工程区简图、工程区根本情况、总投资、工程工程建设、管护运营、监督举报等根本信息。对地埋管道,并应沿管线走向埋设永久性标识桩。4.13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导那么的规定外,尚应符合GB/T 20213、GB/T 50085、GB/T 50485等国家现行有关规程
16、、标准、标准的规定。5 资料收集5.1 自然条件5.1.1 主要收集工程区位置、地形、气象、水源、土壤、作物与周边环境等资料,其他相关情况视工程需要进行收集。5.1.2 位置:地理位置资料包括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区所处的经纬度、海拔高程及东南西北相邻地区,工程区的范围和面积等,应在适宜比例的行政区划图上进行清晰的表达。5.1.3 地形:管网布置图宜用不小于l/2 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水源工程布置图和首部枢纽布置图宜用1/2001/500 比例尺地形图。5.1.4 气象:含降雨、蒸发、气温、湿度、日照、无霜期、风速、风向、气象灾害等与蔗区灌溉密切相关的农业气象资料,降雨资料应
17、收集当地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以及典型年月旬降雨分布,降雨资料年限不少于30年,如缺乏当地降雨资料,可采用邻近气象资料。5.1.5 水源:应收集工程区内、工程区附近的河库溪流、沟渠流量、容量,含能清晰表达蔗区水源的水系图和水源工程地质资料,以及各水源逐年供水能力,年水量、水位变化情况,水质、水温、水生物、泥沙含量变化情况,特别是灌溉季节的供水、用水情况:a) 对于地表水源,包括取水点的水文资料;b) 对于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工程,应收集蔗区内外水文地质资料,含与工程区有关的地下水储量、可开采量、已开采量、地下水位多年变化情况、超采情况、年可供灌溉水量,以及地下水的单位涌水量、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岩性、地下
18、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等;c) 微灌、喷灌工程对水源水质有特殊要求,应对水源的水质进行化验分析,测定水源中的泥沙、污物、水生物、含盐量、氯离子的含量及pH值,以便决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微灌、喷灌工程正常运行。5.1.6 土壤:应收集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区内不同类型土壤的质地、容重、田间持水量、孔隙率、渗吸速度、土层厚度、pH值和肥力等土壤特性资料。缺当地蔗区土壤类似资料时,应取土样进行试验,以取得相关设计参数。5.1.7 作物:应收集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区拟种植的糖料蔗和间种品种、栽培模式、根系分布深度、生长季节、各生育阶段及天数、需水量及其变化规律,各品种种植比例、种植面积、
19、种植分布图及轮作间种方案、田块面积和规格大小,当地或类似条件地区的灌溉试验资料、灌溉制度、灌水经验等。5.1.8 周边环境:收集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区及其周边地区有关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5.2 生产条件5.2.1 主要收集水利工程现状、农业生产现状、能源动力资料和蔗区群众对工程建设意愿等资料,其他相关情况视工程需要进行收集。5.2.2 水利工程现状:应收集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区引水、蓄水、提水、输水和机井等灌溉工程的类别、规模、位置、容量、配套完好程度和效益情况,机井单井出水量、静水位、动水位变化情况,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以及防洪、排涝工程设施情况,及其抗御自然灾
20、害的能力,工程管理利用状况等。5.2.3 农业生产现状:包括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区经营方式,历年种植的作物平均单产,受旱、虫灾、低温霜冻灾害及减产情况,以及糖料蔗品种和间种作物组成、规划种植方式和方向、耕种制度、现状生产水平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糖料蔗品种和间种作物的需水量、需水规律及其对水质的要求等。5.2.4 能源动力资料:包括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区现有的动力、电力及水利机械设备情况(如电动机、变压器、柴油机),电网供电情况以及动力设备价格、电费与燃油价格等。5.2.5 当地材料和设备生产供给情况:包括工程建筑材料和各种管材、设备来源、单价、运距及当地生产的产品、设备质量、性能、市
21、场供销情况等。5.2.6 蔗区群众对工程建设意愿:工程区所属糖厂、群众或经营主体对蔗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意见和要求。5.3 社会经济状况5.3.1 主要收集行政区划和管理、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相关开展规划和文件等资料,其他相关情况视工程需要进行收集。5.3.2 行政区划和管理:包括工程所在县、市、乡、镇、村、屯名称,人口、劳力、民族及文化和农业生产承包方式、管理体制、技术管理水平,当地工农业生产产值、人均收入等。5.3.3 经济条件:包括工农业生产水平,现有耕地、荒地、园地及林地的分布和面积,林草覆盖率,牲畜状况,养殖业概况,缺水地区的范围与缺水程度,产品价格,经营管理水平,组织管理机构的体制
22、及人员配备情况等。5.3.4 交通条件:包括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区对外的交通运输能力、路况和运输价格情况和工程区内机耕道路的布局、完好情况。5.3.5 相关开展规划和文件资料:收集与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有关的流域和地区水利规划、环保规划、农业规划、交通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等行业开展规划和批准文件。6 灌溉水源与工程规模6.1 灌溉水源与水质6.1.1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水源包括江河水、水库水、湖泊水、沟渠水、堰坝水、池塘水、地下河水、泉水、井水,以及经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养殖业废水和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再生水。6.1.2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充分利用地表水,高效使用地下水和再生水。6.
23、1.3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使用再生水时,水量应稳定,且应满足灌溉的水质要求。6.1.4 根据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除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外,使用其他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办理取水许可。6.1.5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水质除应满足GB 50288和GB 5084有关规定外,微灌和喷灌还应满足如下要求:a) 进入灌溉管网的水应经过净化处理,不应含有泥沙、杂草、鱼卵和藻类等物质,以喷、滴头不造成堵塞作为根本的净化要求;b) 范围内;c) 总含盐量不应大于1 000 mg/kg;d)
24、0;mg/kg;e) 总硫化物含量不应大于0.20 mg/kg。6.2 供需水量计算和水量平衡分析6.2.1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总体设计必须对水源水量进行分析计算,并应兼顾环境用水。由已建水源工程供水的工程区,设计供水量应根据工程原设计和运用情况确定;对于新建、重建、扩改建的水源工程,设计供水量应根据水源类型和勘测资料确定,并应通过片区效益分析和片区水量平衡分析论证建设的必要性。6.2.2 分析水源的供水量时,应充分收集工程区内和工程区周边的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的水量、水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等历史和现状资料,并应进行实地调查。6.2.3 工程区以水量丰富的江、河、水库和湖泊等地面汇流为
25、水源时,可不做可供水量计算,但应进行年内水位变化和水质分析,并应说明工程区供水量占水源可供水量或来水量的百分比和工程供水后对下游用水的影响。6.2.4 工程区以小河、山溪和塘坝等地面汇流为水源时,可根据调查资料并参考地区水文手册或图集,分析计算设计水平年的年径流量和年内分配。6.2.5 工程区以井、泉等地下水为水源时,水源水量应根据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本区域地下水源开采条件,并通过对泉水和邻近机井的出水情况进行调查确定。无水文地质资料的区域,应通过打勘探井进行抽水试验确定水源水量。6.2.6 工程区以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为水源时,水源水量应根据当地降雨和径流资料、水池蓄水容积及复蓄状况等分析确定
26、。6.2.7 工程区用水量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a) 工程区用水量应根据设计水平年的降雨、蒸发、糖料蔗种类灌溉定额、种植面积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等因素计算确定。b) 当相应有微灌、喷灌、管灌等的灌溉试验资料时,应由当地确定采用的灌溉方式的灌溉试验资料计算确定灌溉用水量。缺少灌溉资料的地区可参考条件相近地区的灌溉试验资料确定,也可以水面蒸发或产量为参数直接计算,或查阅经鉴定的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确定;如果仍不满足工程区要求,可采用彭曼法计算确定。6.2.8 水量平衡分析计算主要受水源条件的制约,不同水源条件有不同的分析计算方法,工程区进行水量平衡分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a) 水量平衡分析应对应不同水平年的
27、可供水量与需水量进行平衡分析,并应确定生活和生产与环境的需用水次序。b) 工程区内水土资源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宜分区进行水量平衡分析。c) 当水源的天然来水过程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量要求时,应结合工程区条件建调蓄池,调蓄池容量可参照本导那么式2计算计算时应注意毛供水强度只计补水强度,蓄水有效利用系数、复蓄系数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6.2.9 工程区水源供水量和水量平衡分析除依据本导那么外,尚应符合GB/T 50509和GB 50599的规定。6.3 工程规模与总体指标要求6.3.1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规划布置时应首先进行水量平衡分析计算,以确定合理的工程规模。当水源一定时,灌溉面积与设计灌溉补充强度、
28、灌溉系统工作制度等因素有关;当水源水量充足时,工程规模由当地蔗区分布情况和工程投资等因素确定。6.3.2 以井水为水源的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其可灌面积可用式(1)计算: (1)式中:井水可灌面积,单位为公顷每天hm2/d;灌溉水利用系数;水井的出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系统设计日灌水时间,单位为小时h;设计灌溉补充强度,单位为毫米每天mm/d。6.3.3 以塘、坝为水源的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如集流面积足够大,其容积已确定时,可灌面积可用式(2)计算: .(2)式中:塘、坝可灌面积,单位为公顷hm2;塘、坝蓄水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3;塘、坝复蓄系数,=11.5;考虑蒸发和渗漏损
29、失后的蓄水有效利用系数,取;灌溉季节各月的毛供水强度,单位为毫米每天mm/d;灌溉季节各月的供水天数,单位为天d。6.3.4 河、渠类水源,方案灌溉面积确定时,所需的供水流量可用式(3)计算: 或 (3)式中:需要的供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方案灌溉面积,单位为公顷hm2;设计毛灌水定额,单位为立方米每亩m3/亩;系统设计日灌水时间,单位为小时h;灌水周期,单位为天d;灌溉水利用系数;设计灌溉补充强度,单位为毫米每天mm/d。6.3.5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微灌区布置应满足以下总体指标要求:a) 0 ;b) 毛管间距和灌水器间距应符合GB/T 50485的要求,同时满足糖料蔗的灌
30、水要求;c) 过滤设备、施肥设备、控制阀门、量水设施、排气阀、泄水阀等配套齐全。6.3.6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喷灌区布置应满足以下总体指标要求:a) 喷灌 ;b) 工作支管间距和喷头间距应符合GB/T 50085的要求;c) 控制阀门、量水设施、排气阀、泄水阀、给水栓及移动管道系统等配套齐全。6.3.7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低压管灌区布置应满足以下总体指标要求:a) 管道系统;b) 工作支管间距和给水栓间距应符合GB/T 20213的要求;c) 给水栓、控制阀门、量水设施、排气阀及泄水阀等配套齐全。7 灌溉方式与工程布局7.1 灌溉方式7.1.1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根据工程区水源、
31、地形地貌、土壤、间种作物、耕作方式、动力资源以及当地群众意愿和工程建成后的管理水平等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方式。7.1.2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结合以下情况选择灌溉方式:a) 工程建成后为管理比拟粗放的分散农户经营管理的,宜采用管灌方式或半固定式喷灌可配轻小型喷灌机组。其中:供水能力大、用水本钱较低的蔗区,可采用给水栓接沟灌的方式;如果利用管道输水结合施肥、喷药,可采用给水栓接软管浇灌的方式或半固定式喷灌可配轻小型喷灌机组。b) 工程建成后为集中经营管理的,可选择微灌方式或固定管道式喷灌方式。其中:作物单一、采用集中经营管理的蔗区,可采用滴灌;水源水量丰富、套种其他作物的蔗区,可采
32、用微喷灌或喷灌;假设水质难以到达滴灌的要求时,可采用涌泉灌;对于丘陵地区零星、分散耕地,水源较为分散、无电源或供电保证程度较低的蔗区,可采用定喷式机组中的轻小型机组作为补充。7.1.3 微灌工程的灌水器主要有滴头、滴灌管带、微喷头、微喷管带、涌水器等,选用时以灌水器流量不形成地表径流为原那么,灌水器设计工作压力应在灌水器所规定的压力范围之内。 m L/h。7.1.4 喷灌工程的灌水器按工作压力可分为低压喷头、中压喷头和高压喷头,从延长喷头寿命和减少喷灌支管综合考虑,蔗区灌水器一般选用中压喷头。7.1.5 管灌工程的灌水器为给水栓,给水栓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
33、给水栓应按灌溉面积均衡布设,并根据糖料蔗确定布置密度,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00 m , hm20 hm2 ,单向灌水取较小值,双向灌水取较大值。田间配套地面移动管道时,单口灌溉面积可扩大至1.0 hm2 。b) 给水栓的工作水头,应按试验或厂家提供的资料确定,无资料时按3 m5 m选用。c) 给水栓出口可连接地面移动软管,并宜有防冲措施。不连接地面移动软管的给水栓出口应设置防冲池,防冲池宜就地取材,优先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7.1.6 灌溉系统工作制度,应根据系统大小、糖料蔗品种、水源条件、管理模式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合理选择。a) 灌溉面积较小、仅种植糖料蔗的工程区,可采用续灌;b) 灌溉面积较大、
34、集中管理的工程区,宜采用分区轮灌;划分轮灌组时,各轮灌组控制的面积应尽可能相等,且灌水小区内各轮灌组的工作水头差不大于15 m。c) 灌溉面积较大、农户分散经营管理的工程区,可采用分区随机供水,分区面积不宜超过15 hm2。7.1.7 为便于运行操作和管理,一个轮灌组、灌水小区管辖的范围宜集中连片,轮灌顺序可通过协商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7.2 工程布局7.2.1 管网设计7.2.1.1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输水系统和配水系统应分开布设。有条件修建高位水池的尽量采用高位水池方式输水,分区分压设置高位水池;对于兼起调蓄作用的水池,当水池为完全调节时,其容积应满足系统糖料蔗一次关键灌水的要求
35、;当水池为局部调节时,其容积按系统糖料蔗一次关键灌水的需水量与相应时段来水量的差值确定;无调蓄作用的水池,其有效容积取2 h4 h的灌溉用水量设计用水量大时取较小值、设计用水量小时可取较大值。7.2.1.2 首部枢纽通常与水源工程布置在一起,但假设水源工程距工程区较远,也可单独布置在工程区附近或工程区中间;当有几个可以利用的水源时,应根据水源的水量、水位、水质以及灌溉工程的用水要求进行综合考虑,通常在满足灌溉用水水量和水质的要求情况下,选择距工程区最近的水源。7.2.1.3 首部枢纽及与其相连的蓄水和供水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必须有稳固的地质条件,并尽可能使输水距离最短。在需建
36、沉淀池的工程区,可以与蓄水池结合修建。7.2.1.4 规模较大的首部枢纽,除应按有关标准合理布设泵房、闸门以及附属建筑物外,还应布设管理人员专用的工作及生活用房和其他配套设施,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7.2.1.5 灌溉管网应根据水源位置、地形、地块等情况分级,一般应由干管、支管和毛管三级组成。灌溉面积大的可增设总干管、分干管,面积小的也可只设两级。7.2.1.6 输配管网布置应紧密结合水源位置、道路、林带、灌溉明渠和排水沟以及供电线路等统筹安排,主干管道应尽量沿坡、沿路布置,以适应机耕和农业技术措施的要求。7.2.1.7 管道系统布置应使管道总长度短,少穿越其他障碍物。输配水管道沿地势较高位置布
37、置,微灌毛管上级管路垂直于糖料蔗种植行布置,微灌毛管顺糖料蔗种植行布置,喷灌支管沿等高线布置,移动式管道应根据糖料蔗种植方向、机耕等要求铺设,防止横穿道路。管道的纵坡应力求平顺,减少折点和起伏;假设管线布置有起伏时,应防止管道内产生负压。各级管道应尽可能采用双向供水。7.2.1.8 在平原台地区,应充分利用地面坡降,支管应尽量垂直等高线布置;在山丘丘陵区,田间最末一级管道,其布置走向应与糖料蔗种植方向及耕作方向一致。7.2.1.9 支管以上各级管道的首端宜设控制阀,在干、支管的末端应设冲洗排水阀,地埋滴灌的支管控制阀后应设置真空破坏阀,在管道起伏的高处、顺坡管道上端阀门的下游、逆止阀的上游,均
38、应设进、排气阀。对于自动灌溉系统应在支管进口处安装电磁阀。在地埋管道的阀门处应设阀门井。7.2.2 轮灌组、灌水小区划分原那么轮灌组、灌水小区划分应结合以下原那么进行:a) 每个轮灌组控制的面积应尽可能相等或接近,以便水泵工作稳定,提高动力机和水泵的效率,减少能耗;b) 轮灌组、灌水小区的划分应照顾农业生产和田间管理的要求,尽量减少轮灌次数,方便控制管理;c) hm22.0 hm2;d) hm2。灌水小区进口宜设有压力流量控制调节设备。灌水小区未设压力流量控制调节设备时,应将一个轮灌组视为一个灌水小区。7.2.3 管道系统布置7.2.3.1 微灌毛管应结合以下原那么布置:a) 滴灌一般均采用工
39、厂定型生产的毛管和滴头合为一体的薄壁滴灌带或滴灌管,滴头通常等间距20 cm40 cm布设;b) 滴灌带、滴灌管布置主要取决于滴灌糖料蔗栽培模式,滴灌带、滴灌管一般铺设于地表地面式,也可将滴灌带、滴灌管浅埋地埋式,地埋深度在20 cm左右。除压力补偿式滴灌带管外,一般滴灌带管铺设长度不宜大于120 m;微喷带铺设长度不宜大于60 m。c) 从方便机械砍收和有一定植株数量保产量方面考虑,微灌和喷灌宜采用宽窄行种植,满足机械化砍收要求的宽窄行一般为1.201.40m+0.400.50m,布置时应根据当地机械配置情况相应调整。d) 实施科学合理的栽培模式和灌溉制度,糖料蔗与其他作物间种时,在中壤土和
40、粘土上一条微喷带可向四行作物供水。轻质土情况下,一般只设计成一条滴灌带微喷带向两行糖料蔗供水。7.2.3.2 支管应结合以下原那么布置:a) 支管长度不宜过长,应根据支管铺设方向的地块长度合理调整决定;b) 支管的间距取决于微灌的毛管铺设长度和喷灌的喷头射程,在可能的情况下微灌应尽可能加长毛管长度,喷灌充分利用喷头工作压力,以加大支管间距;c) 地面支管宜采用薄壁PE管材;d) 采用PVC-U的支管应埋入地下,并满足有关防损和排水要求;e) 微灌在均匀坡双向毛管布置情况下,微灌支管尽量布设在能使上、下坡毛管上的最小压力水头相等的位置上;f) 喷灌支管布置应充分利用山坡自然水头,按压力分区选配不
41、同压力的喷头。7.2.3.3 干管应结合以下原那么布置:a) 干管级数应因地制宜地确定,加压系统干管级数不宜过多;b) 地形平坦时,根据水源位置应尽可能采取双向分水布置形式;垂直于等高线布置的干管,也尽可能对下一级管道双向分水;c) 干管布置应尽量顺直,总长度最短,在平面和立面上尽量减少转折;d) 尽量少穿越障碍物,不得干扰光缆、油、气等线路;e) 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输水总干管可以兼顾其他用水要求。7.2.3.4 管网布置形式、规格、要求:a) 田间固定管道到支管长度:管灌宜为190 m/hm2250 m/hm2,喷灌宜为300 m/hm2450 m/hm2随喷头间距变化调整,微灌宜为10
42、0 m/hm2150 m/hm2随支管长度和间距变化调整;b) 微灌支管布置间距:单向灌水时宜采用100 m150 m,双向灌水时宜采用200 m300 m;按全程机械化要求布置时,地块周边支管采用单向灌水,地块中部支管采用双向灌水;采用中压喷头的喷灌支管布置间距一般为30 m40 m;c) 系统管网宜采用典型树枝状管网的布置形式;山丘区干管宜沿山脊或中间高顺坡布置。d) 田间灌溉管道宜采用塑料管与塑料管件,管道公称压力应满足设计要求。e) 管网压力分布差异较大时,可结合地形条件进行压力分区,采用不同压力等级的管材,管材内径在300 mm以上的不宜采用PVC-U管。f) 固定管道为PE管、PV
43、C-U管和玻璃钢管等塑料管材时,应埋入地下,管道埋深应根据地面荷载和机耕要求确定,干、支管管顶覆土厚度应不小于70 cm。g) 固定管道为钢管时,应铺设于地表,设置镇墩,镇墩之间安装伸缩节;铺设在松软地基或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地段的刚性管道,应对管基进行处理。h) 移动管、地表管道除应满足耐水压要求外,尚应具有足够的机械硬度。i) 管道连接方式及连接件应根据管道类型和材质选择,连接部件的额定工作压力和机械强度不得小于所连接管道的额定工作压力和机械强度。j) 对于易锈蚀的管道,应进行防锈处理;使用过程中暴露于阳光下的塑料管道,应含有抗紫外线添加剂。k) 管网沿途所设置的进排气阀通气面积的折算直径
44、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1/4 。地埋滴灌的支管控制阀后真空破坏阀的进气量不应小于所在支管控制流量的1/10 。7.2.3.5 管道系统应按以下要求进行综合布置和设计优化:a) 应在标准所规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同时进行干管、支管布置设计;b) 在灌水器选定情况下,根据田块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布设支管,进行灌水小区设计并优化;优化灌水小区布置时,应结合农业生产和田间管理的需求,再次根据一次灌水时间、日工作时间和灌水周期计算确定每一轮灌组中同时灌溉的灌水小区数量;c) 在灌溉工程总体布置的根底上,根据灌溉系统首部枢纽的位置和灌水小区的设计,在地形图上按干管布置的一般原那么进行布置,规划2个3 个布置方案;d
45、) 对规划的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拟,根据工程造价、运行费用、管理是否方便等进行综合比拟,择优选出采用方案推荐方案。8 设计灌溉制度与技术参数8.1 根本计算参数8.1.1 作物设计耗水量即作物蒸发蒸腾量,ETd 应由试验确定,根据近几年我区灌溉试验结果,各分区糖料蔗设计耗水量可按表1取值。表1 广西各分区糖料蔗设计耗水量取值表分区范围设计耗水量mm/d桂南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桂西南崇左市桂中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桂西北百色市、河池市8.1.2 灌溉补充强度是确定灌溉系统最大供水能力的依据,应分别依据当地在微灌、喷灌条件下的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没有试验资料时,假设需要灌溉时没有降雨或
46、地下水补给时,应按公式4计算;当有降雨或地下水补给时,应按公式5计算:(4)(5)式中:灌溉补充强度,毫米每天mm/d;设计耗水强度,毫米每天mm/d;有效降雨量,毫米每天mm/d,应根据灌溉设计保证率对应年份中9月份的降雨量计算;S 根层土壤或地下水补给的水量,毫米每天mm/d。8.1.3 灌水器设计压力水头,应按试验或厂家提供的资料确定,无资料时暂参考以下数据设计,高压喷头50 m,中压喷头20 m50 m,微喷头10 m20 m,滴头滴灌带5 m10 m,给水栓3 m5 m。8.2 质量控制参数8.2.1 定喷式喷灌系统的设计喷灌强度不得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不同类型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
47、可按表1 确定。当地面坡度大于5 %时,允许喷灌强度应按表2进行折减。行喷式喷灌系统强度可略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表2 各类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土壤类别允许喷灌强度mm/h砂土20砂壤土15壤土12壤粘土10粘土8a 注:有良好覆盖时,表中数值可提高20%。表3 坡地允许喷灌强度降低值地面坡度%允许喷灌强度降低值%582091240132060>20758.2.2 。喷灌均匀系数在有实测数据时应按公式10计算: .(6)式中:喷灌均匀系数; 喷洒水深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喷洒水深的平均离差,单位毫米mm。8.2.3 喷灌均匀系数在设计中可通过调整喷头的组合间距、喷头的喷洒水量分布和
48、喷头的工作压力来控制。8.2.4 喷头的组合间距可按表3确定。表4 喷头组合间距设计风速m/s组合间距垂直风向平行风向 R1.0 R R1 R R R R3.45.4 R R R1.0 Rb 注: R为喷头射程;在每一档风速中可按内插法取值;在风向多变采用等间距组合时,应选用垂直风向栏的数值。8.2.5 喷灌的雾化指标可按公式11计算,糖料蔗喷灌的适宜雾化指标应到达30004000的规定值。(7)式中:喷灌雾化指标; 喷灌工作压力水头,单位为米m; 喷头主喷嘴直径,单位为米m。8.2.6 喷头的实际工作压力不得低于设计喷头工作压力的90 %。同一条支管上任意两个喷头之间的工作压力差应在设计喷头
49、工作压力的20 %以内。8.2.7 滴灌系统内同一灌水小区内灌水器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不应大于20 %,灌水器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应按公式(12)计算。(8)式中: 水器流量偏差率,单位为百分比%;灌水器最大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灌水器最小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灌水器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8.2.8 微灌系统宜采用灌水均匀系数进行灌水均匀性评价,灌水均匀系数应按公式(13)计算。(9) (10)式中:微灌系统灌水均匀系数;灌水器流量的平均偏差,单位为升每小时L/h;田间各灌水器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灌水器平均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测的灌水器个数。8.2.9 设计灌
50、水器工作压力均应在该灌水器所规定的压力范围。8.3 设计灌溉制度8.3.1 灌溉定额计算设计灌溉定额应依据设计代表年的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或按水量平衡原理确定。灌溉定额应按公式(11)计算。(10) 式中:作物全生育期内的灌溉定额,单位为毫米mm;第i次灌水定额,单位为毫米mm;全生育期灌水次数。8.3.2 灌水定额计算设计灌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相应微灌、喷灌、管灌条件下的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时,喷灌和田间采用沟灌或畦灌的管灌按公式11计算,微灌和田间末级灌溉采用接软管灌溉的管灌按公式12计算。(11)(12)式中:灌水定额,单位为毫米mm;土壤容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方案湿润层深度
51、,单位为厘米cm;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设计土壤湿润比,单位为百分比%。8.3.3 参考值选择设计灌水定额计算中用到的有关参数,均应根据当地的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地区可参考邻近地区试验资料确定,也可选取以下参考值。e) 土壤容重与田间持水量参考值,见表5。f) 糖料蔗方案湿润层深度参考值,为0 m0.40 m。g) 糖料蔗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参考值,上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 %85 %,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 %70 %。h) 糖料蔗微灌设计湿润比参考值,滴灌、涌泉灌为60 %80 %,微喷灌为60 %90 %。表5 广西主要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
52、量参考值土壤类型容重g/cm3田间持水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砂土16222632砂壤土22303240轻壤土22283036中壤土22283035重壤土1.3522283242轻粘土28324045中粘土25353545重粘土30354050a 注:田间持水量体积分数,%=田间持水量质量分数,%×土壤容重8.3.4 灌水周期计算设计灌水周期和灌水次数应根据当地相应微灌、喷灌、管灌条件下的灌溉试验资料确定。缺少试验资料时灌水次数可根据设计代表年按水量平衡原理拟定的灌溉制度确定;灌水周期可按公式13计算。 (13)式中:设计灌水周期,计算值取整,单位为天d;设计灌水定额,单位为毫米mm;补充灌溉强度,单位为毫米每天mm/d,参照表1取值。8.3.5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8.3.5.1 微灌一次灌水延续时间由公式14确定,对于微灌ns个灌水器绕植株布置时,采用公式15计算: (14) (15)式中: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一次灌溉用水量,单位为毫米mm;灌水器间距,单位为米m;毛管间距,单位为米m;灌溉水利用系数;q灌水器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每株植物的灌水器个数。8.3.5.2 喷灌和管灌一次灌水延续时间的计算公式均为: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关活动策划案例整合
- 教育人事政策宣传周活动
- 小学爱国主题教育课件
- 第8章 书籍装帧中的图形设计
- 安全工作布置会
- 小纽扣找家课件数学
-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金太阳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放疗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 2025年3月22日山东事业单位统考《行测》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深圳市企业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月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中国轮毂电机市场发展状况与投资方向预测报告2024-2030年
- 智慧养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广东汕尾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模)2025年聊城市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卷(含答案)
- 25春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国开-参考资料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培训考试题库500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