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PCB)检验规范_第1页
印制电路板(PCB)检验规范_第2页
印制电路板(PCB)检验规范_第3页
印制电路板(PCB)检验规范_第4页
印制电路板(PCB)检验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印制电路板 (pcb)检验规范作者:日期:标准修订记录表修订次数处数更改号修订日期修订 人1 bg003790862009/08/29伍宏文2 bg003840882009/09/26陈友桂3 bg004048882010/01/23 陈友桂4 bg00449522 2010/10/21 梁峰5 bg004743982011/03/07梁峰股份有限公司标准qj qj/gd 41.10.020 代替 j12.10.504印制电路板( pcb )检验规范2011-03-14 发布2011-03-14 实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 14 技术要求. 25 试验要求和方法. 66 检验规则. 11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1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电迁移试验方法指导. 13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经确认备案的各种材质覆铜板基材生产厂家. 15附 录 c(规范性附录)外观检验标准. 16附 录 d(规范性附录)检验报告模板. 17前言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是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作为公司内部使用的技术法规性文件。本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完善 pcb 板v-cut尺寸的要求。 完善翘曲度的试验要求和方法。本标准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3、本标准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制冷技术研究院、家用空调技术部、标准管理部、 筛选分厂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茜、欧毓迎、熊斌、刘涛、梁峰。本标准本次修订人:金燎原、梁峰本标准于2009 年 5 月首次发布,第一次修订为2009 年 8 月,第二次修订为2009 年 9 月,第三次修订为 2010 年 2 月,第三次修订为2010 年 10 月, 本次修订为第五次修订。印制电路板 (pcb)检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印制电路板(pcb )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要求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印制电路板(pcb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

4、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677 印制板测试方法qj/gd 12.12.004 环保标识使用管理规定(试行)qj/gd 40.01.011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通则qj/gd 92.00.001 环保产品中有害物质控制管理规定ipc-6012 刚性印制板的鉴定及性能规范ipc-9253 caf 测试板ipc-9254 caf 测试板ipc-sm-840 永久阻焊油墨的鉴定及性能规范ipc-tm-650 测试方法手册3 术语和定义3.1 pcb 印制电路或者印制线路的成品板称为印制

5、电路板或者印制线路板,亦称印制板,英文名称是printed circuit board,缩写: pcb ,以下简称为pcb板。3.2 印制电路绝缘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的印制元件或印制线路以及两者结合的导电图形。3.3 印制板印制电路或印制线路成品板的通称。它包括刚性、挠性和刚挠结合的单面、双面和多层印制板等。3.4 印制元件用印制方法制成的元件(如印制电感、 电容、 电阻、 传输线等) ,它是印制电路导电图形的一部分。3.5 元件面安装有大多数元器件的一面。3.6 焊接面通孔安装印制板与元件面相对的一面。3.7 印制用任一种方法在表面上复制图形的工艺。3.8 导线导电图形中的单条导电通路。3

6、.9 字符印制板上主要用来识别元件位置和方向的字母、数字、符号和图形,以便装联和更换元件。3.10 焊盘用于固定元器件引脚或引出连线、测试线等,焊盘有圆形、矩形等多种形状3.11 丝印为方便电路的安装和维修等,在印制板的上下两表面印制上所需要的标志图案和文字代号。3.12 标志用产品号、修订版次、生产厂厂标等识别印制板的一种标记。4 技术要求4.1 pcb 板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目的,印制电路板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我司发外协制板主要是根据印制板导电结构分类。1)单面印制板:是仅有一面有导电图形的印制电路板,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称这种印制电路板为单面印制板,简称单面板。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

7、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要求在布线时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在简单的电路才予使用。2)双面印制板:两面上均有导电图形的印制板,这种电路板的两个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过孔。过孔是在印制电路板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一倍,而且布线可以互相交错(可以绕到另一面),更适合用在更复杂的电路上。3)多层印制板:一般4层及以上称为多层板,常用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或 6层,复杂的多层板多达十几层,是由多层导电图形与绝缘材料交替粘接在一起,层压而制成的印制板,简称多层板, 要求层

8、间导电图形按需要互相连接,多层板经常使用数个双面板,并在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粘牢(压合)。板子的层数就代表了独立的布线层的层数。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个层。4.2 pcb 板的常用材料4.2.1 pcb 板常用材料的型号1)覆铜箔酚醛纸制层压板,型号:xpc 。2)阻燃覆铜箔酚醛纸制层压板,型号:fr-1。3)阻燃覆铜箔纸芯玻璃布贴面改性环氧复合基材层压板,型号:cem-1 。4)阻燃覆铜箔环氧玻纤纸芯/e 玻璃布面复合基材层压板,型号:cem-3 。5)阻燃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型号:fr-4。4.2.2 各类覆铜板必须使用经确认备案基材生产厂家的板材,正常情况下只能使用

9、优选板材,对于特殊情况下,如果要使用备选板材,由采购中心提交申请给筛选分厂,筛选分厂负责登记记录控制,每月通报一次备用板材使用情况;板面应印有对应生产厂家的商标记号(例如“l”、“ds ”等);具体见附录b。4.2.3除遥控器以及在技术要求里特别注明了“只能使用fr-4 板材” 、“必须使用fr-4 板材”或 “不允许使用cem-3板材”等类似标注的pcb外,其它机型fr-4 与 cem-3的板材可以互换使用。4.3 pcb 板的常用基材厚度要求表 1 常用基材厚度单位: mm基材厚度规格公差主要用途0.6 0.8 0.1 小面积单面板1.0 1.2 0.12 较小面积单、双面板1.5 1.6

10、 0.14 单、双面板等1.8 2.0 0.20 单、双面板等4.4 pcb 板镀层、涂层厚度和表面铜箔厚度要求表 2 pcb 板镀层、涂层厚度和表面铜箔厚度要求单位: m序号板型项目名称技术要求1 双面板及多层板镀金厚度金层厚度要求:平均值0.025 0.10 ,最小值0.02 (测量点为贴片焊盘及金手指任意位置)。2 镀镍厚度3 (最厚与最薄处数值相差不大于10)3 孔铜厚度强电板:均厚25,最小值 20 弱电板:均厚20,最小值 18 4 表面铜箔厚度基材铜箔厚度为0.5 oz 的 pcb板,表面铜箔厚度最小值 33.4 基材铜箔厚度为1 oz 的 pcb板,表面铜箔厚度最小值 47.9

11、 5 单面板表面铜箔厚度基材铜箔厚度为1 oz 的,最小值 27 6 所有板(镀金板除外)抗氧化膜厚度0.20 0.40 7 所有板阻焊油墨厚度5线路角边阻焊油墨厚度27 7线路表面阻焊油墨厚度(uv油) 27 8线路表面阻焊油墨厚度(湿膜感光油)27 注1:有避火槽则为强电板,无避火槽则为弱电板。注2:pcb 板的表面铜箔在基材铜箔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后,双面板的铜箔厚度会增加,单面板的铜箔厚度可能会减少;测量pcb 板的铜箔厚度需测量pcb 板的表面铜箔厚度。注3:盎司( oz )是重量单位,可以转化为微米是因为pcb 的敷铜厚度是盎司/ 平方英寸。所以 1盎司( oz )= 0.0014 英

12、寸( inch ) = 35.6微米(m )4.5 铜箔纯度层压覆铜板(基板)铜箔纯度99.8%;电镀工序铜箔纯度99.5%。4.6 阻焊油墨开窗精度4.6.1 湿膜感光阻焊油墨工艺焊盘左右或上下两侧距离开窗边缘之和6 mil ,相邻焊盘之间必须有阻焊油墨桥阻隔。注 1:“开窗”指阻焊油墨为了让焊盘外露而开的孔。注 2:1 mil = 0.0254 mm = 0.001 inch 4.6.2 uv阻焊油墨工艺焊盘左右或上下两侧距离开窗边缘之和12 mil ,相邻焊盘之间必须有阻焊油墨桥阻隔,同时保证单边焊盘宽度剩余0.075 mm。4.7 阻焊油墨性能1)阻焊油墨的绝缘电阻阻值必须1.0 10

13、12。2)阻焊油墨的电压击穿强度20 kv/mm。3)未体现性能必须满足ipc-sm-840 及 ipc-6012 标准的相关要求。4.8 pcb 板 v-cut尺寸表 3 pcb 板 v-cut尺寸要求单位:mm板料类型板料厚度v-cut余厚公差v-cut角度上下 v-cut深度差fr-4 板厚 2.0 0.5 0.1 305 度不超过 0.2 mm 板厚 1.6 0.4 0.1 板厚 1.2 0.4 0.1 cem-1 cem-3 板厚 1.2 0.65 0.1 板厚 1.2 0.6 0.1 板厚 1.2 0.5 -0.5 fr-1 / 板厚的 1/2 +/-0.1 注: v-cut余厚与

14、 pcb技术条件中的板厚公差无关。v-cut剩余厚度应一致, 不可深浅不一。 要求 v-cut具有一定强度, 在生产过程中不易断裂,而且在分板时容易掰开,保证 pcb板掰开后不变形、不损坏铜箔及元件,v-cut形状如图 1。图 1 pcb 板 v-cut形状4.9 冲孔 pcb板厂家可增加的工艺用孔1)为满足pcb厂家制作工艺需求,pcb厂家可在pcb的对角位置上增加两个定位用孔(孔直径不得大于 2 mm ),定位孔周围还有一个环宽小于1 mm的铜箔。2)增加的定位孔及铜箔必须开在pcb边角无铜箔或靠板边、尺寸大于7 mm 7 mm的空白铜箔位置,要求以该定位孔中心为圆心,半径为4 mm 的范

15、围内不得有焊盘存在;如果pcb板上现有位置无法满足,可自选其它位置,但必须经过相关pcb设计人员确认。3)增加的定位孔及铜箔不得影响控制器的电气连接性能。4)如果存在不可确定的情况,pcb制造商必须请相关pcb设计人员进行相关确认。4.10 pcb铆钉4.10.1 铆钉安装外观要求表 4 铆钉安装外观要求验收级别对应图片对应文字描述良品(合格)1) 翻口分布均匀并且和通孔同心2) 花瓣不超出焊盘的外径3) 翻边撑制足够紧以防止z 轴方向的移动允收(合格)1) 花瓣成型裂口延至板子但未及柱干内壁2) 无环形裂缝或裂口拒收(不合格)1) 翻边损伤2) 花瓣严重变形3) 花瓣缺损4) 花瓣裂口延伸到

16、柱干内壁5) 任何环形的裂缝裂口4.10.2 铆钉材料内层为铜,外层镀纯锡。4.10.3 内径 1.4 mm 的铆钉规格内径 1.4 mm 的铆钉规格如图2 所示,表5 为对应尺寸。表 5 内径 1.4 mm 的铆钉规格图对应尺寸图 2 内径 1.4 mm 的铆钉规格图5 试验要求和方法5.1 外观在合适光照情况下用肉眼直接观察,印制板外观应无明显的缺陷;图形、标志符号清晰,无错印、漏印、移位 , 丝印应不接触、覆盖焊盘和定位孔;表面绝缘绿油层均匀涂抹,无针孔、导线表面裸露现象;插孔应清洁,无影响元件插入及可焊性的任何杂质;导线应无明显的针孔、边缘损伤之类的缺陷,导线间应无残留铜箔等微粒。外观

17、检验标准具体见附录c要求。5.2 一般检查1) 印制板的外形、厚度、材料、版本符合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2) 印制板导线应流畅,无裂缝或断开, 导线的宽度及导线间的间距应与封样一致或与图纸相符。3) 焊盘应无氧化、 破孔, 焊盘与导线连接处应无断裂,焊盘的大小应符合封样或图纸及技术文件的要求。焊孔大小及位置应与封样一致,或符合图纸及技术要求。4) 阻焊油墨开窗精度、pcb 板v-cut 尺寸、厂家增加的工艺用孔、pcb 铆钉应分别符合4.6 、 4.8 、4.9 、4.10 的要求。5) 孔径、孔间距符合技术要求。6) 检查厂家出货报告:厂家每批次供货都必须提供包含涉及本检验规范要求内容的出

18、货报告,并保证出货报告中的检测内容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出货,pcb 厂家对出货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5.3 绝缘电阻测试从印制板绿油层表面任取2 个距离为0.3 mm 的测试点,在两点间施加500 v 50 v 的电压 1 min ,待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印制板表层绝缘电阻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应不小于10000 m。表 6 检查缺陷类别多孔孔内铜厚度不足镀层剥离l1 3.4 0.05mm l2 1.75 0.05mm l3 1.4 0.075mm h1 2.8 0.1mm h2 0.4 0.1mm 少孔孔大小尺寸不对标记错误塞孔丝印错位孔偏位短路板厚超差铜箔厚度不对开路镀金厚度不对外形尺寸不对

19、孔未钻透板材厚度不对用错板材孔内无铜绿油颜色不良露线露铜线路缺口锡面粗糙粉红圈线径、线隙超公差绿油上焊盘崩孔字模糊不清绿油过度渗油非铜孔有铜图形偏移压伤孔内铜壁有大的空洞板材不良板曲绿油起泡、针孔烤板过度5.4 抗剥强度按 gb/t 4677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测量,在测试板上取一个长度不小于75 mm 、宽度不小于0.8 mm的导线,把印制导线一端从基材上至少剥离10 mm ,用夹子夹住整个宽度,以垂直于试样的均匀增加拉力,抗剥强度应不小于1.1 n mm ,测试印制导线不少于4 条。5.5 拉脱强度按 gb/t 4677 检验,取直径为4 mm的非镀覆孔焊盘,孔径为1.3 mm,用一根直径为

20、0.9 mm 1.0 mm的金属丝放入孔内(金属丝至少伸出1.5 mm )2 次重焊(热冲击)后冷却30 min,以 50 n/s 速率垂直于测试板的力拉金属丝,拉脱强度应不小于12.5 n/mm ,焊盘取样不少于5 处。5.6 翘曲度5.6.1 板扭5.6.1.1测试时将pcb板放水平桌面上,压住其中三个板角,记录“翘起最高点”的pcb板下沿高度h(下沿在pcb板贴近桌面的那个面)。5.6.1.2为了找到“翘起最高点”,有时候需要将板面翻转180 度,有时候要换成其它三个点再按,直到找到最高点为止。5.6.1.3板扭百分比 h/s (h 见 5.6.1.1,s 指的是对角线长度)要求板扭百分

21、比为 0.75% 以内,部分要求较低的pcb板(无贴片器件焊盘的pcb板)可放宽到1.0%以内。5.6.2 板曲5.6.2.1 测试时将pcb板放水平桌面上,此时 pcb板四个角应该是同时着地的(否则参照板扭处理),用工具测量pcb下沿到桌面的最大高度d(下沿在 pcb板贴近桌面的那个面)。5.6.2.2 板曲百分比 d/l (d见 5.6.2.1,l 指的是弓曲那个边的边长)要求板扭百分比为 0.75%以内,部分要求较低的pcb板(无贴片器件焊盘的pcb板)可放宽到1.0%以内。图 3 板扭测量示意图图 4 板曲测量示意图5.6.3 经回流焊和波峰焊后的翘曲度5.6.3.1将 pcb光板(即

22、未装任何器件的pcb板)经过回流焊(如有贴片器件焊盘)和波峰焊(如有插装器件通孔)之后测量其板扭和板曲,通孔pcb的扭曲不应超过1.5%,表面贴装pcb的扭曲不应超过0.75%。其中回流焊和波峰焊设备的温度设置分别见表7、图 5和 表 8、图 6。表 7 回流焊设备温度设置值rohs 锡膏( tf97-2 sn96.5ag3.0cu0.5)阶 段温 度时间 / 斜率升温区120 150 1 /sec 3 /sec 保温区140 180 60 s 120 s 再流区217 以上50 s 80 s 230 以上20 s 40 s 冷却区/ -2 /sec -4 /sec 峰值温度max 250 m

23、in 230 图 5 回流焊设备温度设置区间示意图表 8 波峰焊设备温度设置值预热区 1 温度预热区 2 温度预热区 3 温度锡炉温度运输速度100 110 120 260 150 cm/min 图 6 波峰焊设备温度设置区间示意图5.7 附着力5.7.1 镀层附着力取 3m胶带 600,用手指把胶面压到被测镀层上(面积至少1 cm2),并排除全部空气,使接触面无气泡,放置10 s 后,用手加一个垂直粘接面的力从镀层上拉下胶带后,镀层除突沿部分之外,应无其他部分粘在胶带上。5.7.2 油墨附着力取 pcb检验样板。在样板上用刀片上划格,要求在约10 mm 10 mm的面积上划出约1 mm2的格

24、子。在划好格的样板上贴紧3m胶带 600,用力快速向上拉。快速撕取后,样板上的格子完整无缺。5.8 可焊性按 gb/t 4677 检验,导体上的焊料涂层应平滑、光亮,不润湿或半润湿等缺陷的面积不应超过总面积的 5,并且这些缺陷不应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可焊性应满足甲方生产线实际工艺要求。5.9 阻燃试验按照 gb/t 5169.5 的针焰试验方法,试验时间为30 s 1 s 。实验后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1)试验样品无火焰和灼热,并且规定的铺底层或包装绢纸没有起燃。2)在移开针焰后,试验样品的火焰或灼热在30 s 之内熄灭。5.10 耐溶剂及耐焊剂性把样品分为四部分实验:温度 20 25 ,四分之一

25、在10% 的盐酸中浸泡30 min,四分之一在10%氢氧化钠中浸泡30 min,四分之一在三氯乙烯(洗板水)中浸泡60 s,另四分之一在助焊剂中浸泡20 h。试验后各部分印制板应无鼓泡或分层,无印料脱落、溶解、明显变色现象,且标志应无损坏、不消失,能够明确识别。完成后按5.7 测试其附着力。注:因试验溶液挥发很快,所以试验必须在加盖或密封条件下进行。5.11 pcb板材性能pcb板及其使用的板材性能须符合阻燃性能要求,pcb板使用的板材必须通过ul安全认证 (防火等级为 ul94 v-0)。5.12 金手指与绿油层1) 目测及用指甲触摸金手指(凸)与绿油层(凹)是否凸凹不平分布。2) 参照丝印

26、原理把被测pcb板沾上红色印油, 印在平整的白纸上能清晰看出金手指与绿油层处凹凸不平的图案。5.13 有害物质含量若有有害物质含量要求的pcb板,其所有材料应符合qj/gd 92.00.001规定的要求。5.14 耐漏电起痕样品应能承受频率为50 hz、电压为技术图纸要求cti 的最小值,但不得低于175 v 的耐电痕化指数试验而不被破坏。试验方法:两电极间距4 mm 0.1 mm,电解液为100ml 蒸馏水加入0.1 g 0.002 g 氯化铵。电解液在 23 1 的电阻率为395 cm5 cm。滴液高度30 mm 4 0mm ,滴液落间隔时间为30 s5 s,在试样 5 个不同点上试验,每

27、个点应受50 滴的实验。 试验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均认为已发生破坏。a) 两电极的通路流过0.5 a 或更大的电流,过电流继电器延时2 s 动作时;b) 过电流继电器虽未动作,但试样燃烧了。5.15 灼热丝试验仅适用于强电板。试验条件:试验温度850 ,试验时间 30 s 1 s 。试验要求:无火焰或不灼热发红;如果试样产生燃烧或灼热发红,但在灼热丝移动后30 s 内熄灭。5.16 环境试验5.16.1 恒定湿热将 pcb板放在温度40 2 ,相对湿度93% 3% 的环境中放置24 h ,取出充分除去表面水滴,在常温下恢复后测试。试验后,试样应满足润湿要求。5.16.2 高温贮存将 pcb板在 1

28、50 2 高温环境下,放置1 h 后,在常温下恢复后测试,外观无可见损伤,不分层,不起泡,绿油不脱层。5.16.3 球压试验高温 125 2 下的球压试验,钢球压力20 n,试验持续时间1 h ,立即放入水中冷却10 s 到室温,测量钢球压痕直径2.0 mm 为通过。5.17 耐焊接热试验试验要求:试验完成待板充分冷却后,无分层、无变形、无铜箔起泡,线路导通、无异常。板面油墨无变色、无皱褶、无起泡、无针孔,无绿油脱落露铜的现象。试验方法:材料为fr-4 的全玻纤板,将锡炉温度调至288 5 ,将板材涂上助焊剂,然后在锡面上漂10 s,取出后充分冷却,重复5 次。其它的覆铜板,包括cem-1 、

29、cem-3 、fr-3、fr-1 要求温度为 270 以上,将板材涂上助焊剂,然后在锡面上漂10 s ,取出后充分冷却,重复2次。5.18 离子污染试验按 ipc-tm-650 的 2.3.25 表面污染物的离子检测(动态法)(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onizable surface contaminants by resistivity of solvent extract (rose)),用离子浓度测试仪lonograph 500m 对 pcb 板进行离子浓度测试,要求小于8 gnacl/sq .in 。5.19 标志、包装通过视检,应符合7.1 和 7

30、.2 的要求。5.20 pcb板镀层、涂层厚度对 pcb板镀层、涂层厚度(镀金、镀镍、抗氧化膜、孔铜厚度等)进行测试, 相关测试参数应满足4.4 的要求。5.21 pcb板表面铜箔厚度对 pcb板表面铜箔厚度进行测试, 相关测试参数应满足4.4 的要求。6 检验规则6.1 入厂检验根据 qj/gd 40.01.011规定确定抽样方案,入厂检验项目见表9。6.2 型式试验按 qj/gd 40.01.011规定进行,型式试验项目见表9。表 9试验项目序号试验项目入厂检验型式试验aql/ n(ac,re )试验方法缺陷类别1 外观2.5 5.1 d 2 一般检验1.0 5.2 b 3 绝缘电阻1.0

31、 5.3 a 4 抗剥强度3(0,1)5.4 a 5 拉脱强度3(0,1)5.5 a 6 翘曲度板扭板曲3(0,1)5.6 b 7 附着力3(0,1)5.7 a 8 可焊性试验3(0,1)5.8 a 9 阻燃试验3(0,1)5.9 a 10 耐溶剂及耐焊剂性3(0,1)5.10 a 11 pcb板材性能3(0,1)5.11 a 12 金手指与绿油层3(0,1)5.12 a 13 有害物质含量3(0,1)5.13 a 14 耐漏电起痕3(0,1)5.14 a 15 灼热丝试验3(0,1)5.15 a 16 环境试验3(0,1)5.16 b 17 耐焊接热试验3(0,1)5.17 a 18 离子污

32、染试验2(0,1)5.18 a 19 标志、包装2.5 5.19 d 表 9(续)序号试验项目入厂检验型式试验aql/ n(ac,re )试验方法缺陷类别20 pcb板镀层、涂层厚度3(0,1)5.20 b 21 pcb板表面铜箔厚度3(0,1)5.21 b 注 1 :“”表示应检项目。注 2 :缺陷类别“ a、b、c、d”a:零缺陷控制项目(安全/特别故障)b:重要控制项目(会使整机出现主要性能故障)c:主要控制项(一般性能指标)d:次要控制项(外观/ 包装及其它轻微控制项)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 标志印制板上应有清晰的型号规格及生产厂商标志及生产批次号(日期) 且按照 pcb板

33、cdf清单要求丝印相应的认证标示,内包装内应有标识型号规格、生产厂商标志及生产日期的标签。有有害物质含量要求的 pcb板,其环保标识(如rohs标识)应符合qj/gd 12.12.004要求。7.2 包装所有 pcb板厂家来料需要求采用聚乙烯热缩真空包装且放干燥剂。注:因聚乙烯材料会扩散,因此不能长期放在高湿度的环境中。真空包装包装箱内摆放要求:对于长度超过200 mm ,同时宽度超过180 mm的 pcb板,厂家必须对真空包装板采用平放的方式,同时与包装箱的间隙用纸皮填充,防止 pcb移动, 尽可能保证pcb不受外力影响。7.3 运输及运输贮存、仓库贮存的要求7.3.1 运输要求应有合理的包

34、装避免运输及贮存过程中受潮、淋雨或损坏;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不可长期暴露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不可暴露于直接日照的环境。7.3.2真空包装下运输贮存、仓库贮存要求1)温度: 30 ;相对湿度:60。2)无强酸性、无硫、无氯的空气环境中。附录a (资料性附录)电迁移试验方法指导a.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pcb板的电迁移试验试验要求和方法。本附录适用于pcb板的电迁移试验。a.2 术语和定义电迁移( caf ):在基板材料的玻璃束中,当pcb 处于高温高湿及长久外加电压下,在两金属导体与玻璃束跨接之间,会出现绝缘失效的缓慢漏电现象,称为电迁移,又称为 caf(conductive anodic filam

35、ents )。a.3 试验要求和方法a.3.1 测试环境温度环境 85 2 ,相对湿度85% 90% 的清洁环境。a.3.2 测试仪器高阻测试计,量程范围0 1012 ,测试直流电压100 v 2 v a.3.3 测试样品标准图 a.1 测试样品标准注:样品 a尺寸参照 ipc-9253 ,样品 b尺寸参照 ipc-9254 ,具体尺寸取于设计要求。a.3.3 实验前准备a.3.3.1 样品鉴定首先确定每一块测试样板均没有造成污染,如划线等。 标识符号必须远离测试板有效区域。拿取测试板必须佩戴干净手套,并且只能拿取测试板的边缘。a.3.3.2 筛选开短路板对样品进行测试,无以下不合格现象:使用万用表对测试板的线路(无绿油覆盖处)进行绝缘阻值测量以检测出短路板,检测短路电阻设定值为 1 m , 若小于 1 m则认为样品不符合要求;目视或用万用表测试,样品不允许有开路现象存在。a.3.3.3 清洁度按 ipc-tm-650 的 2.3.25 表面污染物的离子检测(动态法)(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onizable surface contaminants by resistivity of solvent extract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