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_第1页
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_第2页
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_第3页
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_第4页
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境合作尝试评价” 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我有幸被评为区第一届课改之星,在各级领导的督促、培养、指导下,我也对高效课堂有了自己的粗浅的认识。在深入推进高效课堂的今天,总感觉高效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公开课、观摩课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常态课中提升自己、反思自己也成为自己的一种快乐。总结近期在常态课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我以“创境、合作、尝试、评价”八字为依托,有效打造和谐自能高效课堂,收获了许多的感悟和做法。一、创境源头活水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

2、、只是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情境是链接学生经验和数学世界的纽带,是学生探究数学之神奇的源头活水,因此在我常态教学中依据数学知识的线索,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努力创设良好的、合适的情境,并充分的挖掘情境背后的数学关系,引发认知冲突和教学思考,为教学目标服务, “数学地”理解情境,让情境多一点数学味。教学低年级的学生,可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教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可选取贴近孩子生活的事件。 整个课堂通过一个大的情景连起来,同时里面又有一些小的情景进行链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情景串” ,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情境串”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

3、一)搭建数学学习基石的旧知情境新课程实验教材用“丰富生动的情景图”代替了旧教材中的“复习铺垫” ,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于是,在新课程想复习铺垫不能用,只要你用就是走老路。但是, “万丈高楼平地起” ,数学教学是循序渐进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新知识是基于旧知识的重新建构,新旧知识是处于同一个认知系统的,所以我可以创设一个有复习铺垫意义又有学习新知的情景,寓复习铺垫与新知学习中,两者交融互相利用,从而实现新知的自我建构。比如,在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中,本节课的开始播放山区孩子艰苦学习的画面,给学生以深刻的震撼,激发学生由衷地想为山区孩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的

4、心理需求,从而积极的投入到捐书活动中:购买百科全书送给孩子。然后出示购买图书的场景提出问题:每套百科全书 562 元,买 3 套,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计算三套百科全书的总价,有效地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进行了再现,唤起学生的旧知,为学生由旧知迁移到新知扫清了障碍。这样,教学中链接旧知,把复习铺垫寓于情境创设之中,情境赋予旧知更丰富的内涵,使单纯的复习旧知的铺垫过程不在枯燥,更是对传统的复习铺垫的继承和创新。(二)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情境数学课堂上的情境不应该只指现实的生活情境,也应该包括较为抽象的数学情境,对于有些内容,直接从数学的问题情境引入,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

5、比创设一下看似热闹活泼而却缺乏数学内涵的现实情境好得多。比如,在教学“ 0 的乘法”时,如果通过创设现实情境或通话情境,从若干个0 相加仍然等于 0 的事实,归纳出 0 和任意一数相乘都得0 的结论,但是效果一般。如果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0 和任一数相加仍然等于该数,任意一数减去0 仍等于该数)入手,直接提出亟待解决的数学问题“ 0 和一个数相乘,结果怎么样?”这样,老师营造了一种学生迫切学习的需求氛围,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已有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大大提高。(三)链接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数学现实的重要源泉。因此,情境创设应该是一种基于特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

6、容的需要,以学生的经验为着力点,以数学初始条件的创设和生活素材的选取为主要环节的信息加工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平台。比如,在教学排列与组合时,设计了去看乒乓球比赛的情境,从学生票的付款方式、运动员的号码牌、赛场上的握手礼仪、比赛的场数、预测冠亚军的姓名等,整个的教学蕴含在这丰富情境中。情境创设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它是调动、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核心。学生在这种喜闻乐见的活动的引领下以积极愉悦的状态,投入到教学的探究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感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关注和活动的“情”,引导

7、学生浸润于探索、思维和发现之“境” ,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二、合作集思广益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就道出了合作学习的真谛,也阐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思广益,挖潜增效呢?(一)科学分工:小组合作的基石学习小组的合理构建,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合作成功的基本保障。我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类

8、,然后进行合理搭配:前后 4 人为一组,思维灵活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相对各方面比较弱的学生为一组,做到优势与劣势的整合。组与组之间的学生水平相当,同时还要兼顾同桌同学为一组。有的内容是需要同桌两位学生就可以合作完成的,因此同桌学生的搭配也要科学:能力最强的学生要与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合作。我在小组划分完后,在一学期内相对稳定,但是在每月的调位后,针对本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发展情况和能力对个别学生可以适当的微调。 这样保证各个学习小组之间水平和力量均衡,学生容易产生凝聚力,培养团队意识,评价容易操作。(二)领头雁:小组合作的核心人物现行课堂上小组合作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学生分组围成了一团,

9、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合作的作用。我组织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找准它的牵头人小组长。我选取有较强的责任心,成绩、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同学任组长,教给小组长管理学生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能够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不同层次的问题指定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使人人有“事”干,人人有“话”说。小组长能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当组员回答正确时予以肯定;出现意见分歧时各自说出理由,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有冷场现象时,小组长应起表率作用,带头先发言;有“开小差”或“坐享其成”的同学,小组长要起监督作用,引导大家共同

10、学习。小组长在合作学习完要带领组员归纳学习成果,让每位成员都能勇敢的代表小组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汇报。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三)习惯养成:小组合作的屏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要靠学生良好的习惯来维持。数学学习过程会使学生面临种种问题解决策略,需要通过相互帮助达成共识。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时,学生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同时,要学会倾听他人发言,使发言者增强自信,而倾听者能得到启发,以触类旁通,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在实践操作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又是与人交流的良好机会。如:教学数学实践活动

11、我长高了时,量学生的身高、头围、胸围、臂长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学生很自然的分组合作:两个学生测量,一个学生记录,轮流交换,合作完成了任务,比单看教师测量摆弄效果好多了。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挖掘了学生的数学潜能。(四)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小组合作要选择合适契机教学时,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的。上面的例子中量臂长,统计1 分钟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等,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自然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具有探究性的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合作学习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从第一棵树到第6 棵树相隔了多少米?(每两棵树间隔都是9

12、 米)有的学生说是:6 ×9 ,有的说是5 ×9 ,学生有争议。把这种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下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在相互启发中学生真正的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有12 个萝卜,平均分几次运,每次运几个正好运完?这道题实际上是让学生想一想:12 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先让学生各自思考一会,然后让大家带着问题进入小组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每个人都要倾听别人怎么说,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讨论交流就会很踊跃、主动。在展示交流时,各种方法都得到展示。如:可以把 12 个萝卜,平均分成 12 次运,每一次运一个正好运完。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

13、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集体的力量才能展示各种结论。在一些讲课比赛中,讲课的教师都是选部分好学生参加讲课。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仍然掩盖不了“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事实。举起小手的所谓的“差生”们没被选中,无缘参加这样的场面,心理伤害可能是经常被我们忽视的。我在小组合作实施中,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参与,对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让每个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用“放大镜”去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激励,使其能扬起自信的风帆,从而主动参与小组学习。鼓励优秀生主动帮

14、助学困生,在小组内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感受学习的乐趣。经过长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三、尝试溯本求源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起着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证明: “学生的尝试活动不但是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正由于学生存在两种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且这两种发展水平可以互相转化,学生的尝试活动才会是能够成功的。 ”尝试教学是把尝试引入到教学中来,它既是尝试活动,又是教学活动。尝试教学是实质是让学生先试一试,不是先由教学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

15、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尝试,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先尝试,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这种尝试正是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正是为了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当然,尝试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关键在于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虽然少数后进生有可能发生错误,但是经过教师及时矫正和指导,再给予第二次尝

16、试机会,使他们第二次尝试能够成功。比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时,在情景引领后,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计算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提出 42 ÷2 的问题时,学生们有的在认真思索,有的在摆弄小棒,有的在用笔算。学生充分的浸润在自己思维的灵动中。于是在交流时,充分的凸显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性:生 1 :我这样想的: 40 ÷2=20 ,2 ÷2=1 , 20+1=21 。生 2 :我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到讲台上,在展台上为同学们演示。先把每捆10 根的 4 捆分成两份,再把剩余的 2 根分成了两份,和原来的两捆和在一起。生 3 :我是试着用竖式的方法计算的。

17、可是我说不清楚,只能写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操作:)还有几个同学上台展示,大约有三种类型的竖式。2 12 14 22)4 22)4 2÷ 24 2 42 10220又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课前我非常担心: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 这种方法学生肯定想不出来。但是事实证明我多虑了, 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得出: 一个长加宽的和算出后,还有一个长加宽就不用算了,直接乘2 就可以。虽然有时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并不是很准确,但是只要你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一定会献给你一份惊喜。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

18、能力。因此,我让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探究。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较稳定的学习方式,所以我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发现和感悟,无论学生感悟的程度如何,最起码都在他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了思考,进行了探索研究,行走在思维发展的道路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思维“徘徊”处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这是聪明老师之所为。尝试教学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力。四、评价锦上添花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因此,教师在学生

19、交流、评价、反思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亮点”,让学生在不断的赏识、激励中获得前进的动力,“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体验到一份成功的激情。(一)评价及时:评价要有时间性,延迟的评价反而起到画蛇添足的不良效果。每次小组活动之后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合作的过程、方法、态度。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

20、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对小组的集体进行评价,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可以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集体智慧奖”“共同进步奖”等。(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有机结合。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很多时候我并不能对每位学生和每个小组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这时我可以发挥小组的作用,采用小组内的相互评价,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教室前面黑板的左下角设立了今日评比栏,画上表格,每一个方格代表一个组,方格的四个角代表组内的四个成员。针对自己课堂的

21、表现、今日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背诵等等,在自己的固定位置画上规定的符号。每天采取不同的符号代表奖励,如、等。每天下午放学时,教师只要大体浏览评比栏,就可以了解学生今天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小组全部完成非常棒,得面小红旗”“××小组还有一位同学没有得到奖励,要加油了” ,我随手在完成较好的小组的方格中间画上小红旗或是笑脸,这些小组的同学就会露出胜利的微笑。没有得到奖励的同学就会在小组同学督促下完成本次任务,第二天也会在小组成员的提醒下有所提高。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也带动大家的共同学习。根据每一周成绩的汇总,评出“优胜小组奖”和“共同进步奖”。(三)书写评价是教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是数学课,但我兼顾教学质量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的书写质量。我设计了学生作业评比表,学生的各类作业分书写和质量两项评比,设、A 、B、C、 D 五个等级。无论书写还是质量, 只要是学生得到, 就可以在评比表中自己的位置画上一个。学生在自己添画时,都是面带微笑自信的跑到讲桌前来的,还自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