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混凝土外加剂合成技术复配技术的工程应用在众多咼性能减水剂中,具有梳形分子结构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由于其具有减水率高,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小,掺量低。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外加剂研究与幵发的热点13。本文在总结现有聚羧酸系减水剂合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新的合成途径,试验合成了一代号为NKY的聚羧酸系减水剂。1现有的合成方法根据现在公幵报道的文献, 可以把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方法简单地归结为两类:一是先缩合后共聚;二是先共聚后缩合。1.1先缩合后共聚所谓先缩合后聚合就是先将脂肪族羧酸单体,通常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单体,与聚乙二醇醚进行缩合反应,在聚醚上引入活性双键,缩合成分子量在200至3000之间的
2、活性大单体,然后由该大单体与各种羧酸单体共聚而得。T . Hirate等人网采用不同链长的甲氧基聚乙二醇醚与甲墓丙烯酸缩合,再由该大单体与甲基丙烯酸共聚而得一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很好的外加剂。M Ki-noshitam等人先合成了甲基封端的聚氧乙烯丙烯酸酯,然后与丙烯酸钠、烯丙基磺酸钠在水溶液中共聚,制得水溶性共聚物,作为混凝土外加剂使用时, 只需添加0. 01% 0. 2%,便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清华大学的李崇智3则用过量的丙烯酸与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部分酯化,得到系列的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再与(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磺酸钠共聚,所合成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1h基本无
3、变化。华东理工大学包志军等的6 合成方法如下:第一步在四口烧瓶中依次按配比加入聚乙二醇单甲醚、对苯二酚、对甲苯磺酸和甲基丙烯酸,加热搅拌,并升温至110C,反应5h,得到大分子单体(MAMPEC;第二步同时滴加MAMPEG丙烯酸和过硫酸铵水溶液经 共聚反应后得成品,该产品在 08掺量,时的减水率达 25 1 。国内的研 究者大多采用此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各官能团的摩尔比率可任意调节,分子设计多样性。但缺 点也是很多的,其一是功能性大分子单体的合成难度大,未形成商品化生产, 如何保证双羟基的聚乙二醇只有一个羟基与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比较困难,工 艺复杂,控制不好则会交联成网状高分子而失去流动性
4、。其二 (甲基)丙烯酸活 性较大,极易发生聚合,所以在缩合反应时,必然要加入阻聚剂。此时,若阻 聚剂含量过小,则聚合在第一步就会发生,使得一部分单体酯化不完全,产物 分子量、侧链都会相对减少,这必然会影响到流动性;若阻聚剂量过大,在第 一步中虽然能充分起到阻聚作用,但过量的阻聚会影响之后的聚合,使得产物 的转化率和分子量都会降低,从而减小流动度。另外,该方法中间产物需经分 离提纯后转入第二个反应釜进行共聚合反应,工艺比较复杂,操作不方便,成 本较高,影响了该成果转化为工业化生产。1.2 先共聚后缩合先共聚后缩合是指第一步将一种或几种羧酸类单体在溶液中均聚或共聚成 高聚物,分子量由几千至几万不等
5、,第二步由该高聚物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醚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在高分子主链上引入聚醚侧链。Grace 公司用烷氧基胺作反应物与聚羧酸接枝, 由于聚羧酸在烷氧基胺中是可溶的,酰亚胺化比较彻底,反应时,胺反应物加量一般为-COOH摩尔数的10%-20 %,反应分两步进行,先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高于150C,反应1. 53h,然后降温到100130C,加催化剂反应1. 53h即可得所需产品。国内的研究 者采用此种方法的不多, 文献中只见有同济大学的王国建 8等采用该途径, 具体 步骤如下:在带有搅拌器和冷凝管的三颈瓶中,加入配方量的丙烯酸、苯乙烯 和丙烯酸丁酯,以醋酸乙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
6、发剂,加热回流反应 6h, 得到黄色共聚产物。在共聚产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端羟基聚氧乙烯基醚及适量催 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反应过程中常压蒸馏出醋酸乙酯和水的共沸物反应 4. 6h, 得到棕黄色接枝产物。在接枝产物中加入适量的醋酸乙酯,并在常温下滴加浓 硫酸进行磺化反应,滴加结束后反应 2h,得到深棕色磺化产物。再加入一定量 的Na0H溶液快速搅拌直至磺化产物完全溶解,得到最终产品。该合成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 所有反应在一个反应釜中完成, 且操作方便, 成本低。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难题是难于找到一种合适的溶剂作为聚合 反应的介质。如以水为溶剂,则难于保证所有单体都溶于水,另外水也是活性 较大的链
7、转移剂,而且由于缩合反应是一可逆平衡反应,反应本身要生成水, 大量水的存在不利于反应进行。采用有机溶剂尽管能解决上述问题,但同时也 抹杀了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成本低,同时,对环境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 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也是该方法没有被国内众多研究者采纳的主要 原因,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如果我们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该合成方法的前景是 非常广阔的,由该方法合成的减水剂较之萘系减水剂的竞争力会大大提高。2聚羧酸减水剂NKY的合成途径本文在第二类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原材料本身作为聚合合成反应的介质,不 添加任何有机溶剂,经试验合成了代号为NKY的聚羧酸减水剂,其合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合成的减水剂
8、集高性能化以及经济性和环保性于一体。 2 1 实验用主要原材料甲基丙烯酸:化学纯,上海五联化工厂; 单官能团聚醚:自制; 甲基丙烯磺酸钠:工业品; 引发剂:分析纯,上海久意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催化剂:化学纯,上海五联化工厂; 链转移剂:化学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水泥:海螺普硅 425 级,比重 3 15; 砂:南京产河砂,比重 263,细度模数 275; 石子:南京产碎石,比重 272,粒径 5-20mm。22 合成方法 在四口瓶中加入单官能团聚醚、引发剂、链转移剂,在氮气保护下滴加甲基 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滴加完毕在5090C反应14h,升温至105150C,加入催化剂进行缩合
9、反应 5-8h ,此过程不断除去缩合而成的水分,用碱调节 pH 值至中性,即得代号为 NKY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3 NKY 混凝土性能试验31 减水率与掺量的关系图1为NKY日本同类产品及萘系高效减水剂三者的减水率随掺量而变化的 情况,图 2 则是在同一减水率下三种产品的掺量比较。由图1可见,NKY与日本产品性能接近,相同掺量下减水率略低于日本产品掺量为9. 1%时,减水率为10%;饱和掺量为0. 3%,此时减水率为30%; 最佳掺量为0. 2%-0 . 3%,减水率为20%30%。而奈系产品掺量在1. 7%时 达到饱和,最大减水率为 26%。由图2可见,要达到相同减水率,NKY的掺量略大于
10、日本产品,两者均远低于奈系产品的掺量。减水率在10%时,NKY与奈系掺量之比为1: (34);减水率在18%时,掺量之比为1: 6;减水率在26% 时,掺量之比为1: (7 8)。这说明了在高减水率的要求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 应用成本将会低于奈系减水剂成本。005 I.Q不同掺量下的混凝土减水率处图1图2同一减水率的掺量3. 2抗压强度比按照GBJ81-85规定的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混凝土配合比及拌合物部分性能见表1。各龄期下掺不同减剂混凝土的强度比较见图3。表1混凝土试验配合比及性能编号水胶比砂率水(kg /卅)水泥(kg /卅)小石(kg /中石(kg /卅)减水剂减水率坍落度mm品种
11、掺量10.55 0.41833307281092- - -9020.44 0.41463307451118FDN 1.4209030.44 0.41463307451118NKY 0.23209040.39 0.41283307641146NKY 0.303088与空白组相比,达到相同坍落度时,掺减水剂组由于降低了水的用量,混凝土强度均明显增加,强度增加幅度与水胶比的减小幅度接近线性关系。4#与1#相比,3d强度增加59%, 7d强度增加42. 9%,28d强度增加34. 2%,说明NKY的加入并没有延缓混凝土早期强度 的发展。掺FDN(20)和掺NKY(3#)相比,减水率同为20%,坍落度都
12、为90mnfl寸, 强度却有较大的差别,掺FDN混凝土 28d强度为38. 5MPa而掺NKY混凝土 28d 强度为43. 4MPa.图3不同试验编号的混凝土抗 压强度 4结论(1)用原材料本身作为共聚反应的介质,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进行聚羧酸减 水剂的合成,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高性能化与经济性和环保性的统。(2)本文所述方法合成的减水剂性能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对混凝土后 期强度有所提高,但不影响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商品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预制件混凝土等,现已大量使用外加剂。怎 样经济、高效的使用外加剂,不单是节能、低成本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技术 问题。同时是我国外加剂今后发展的导
13、向问题。因我国外加剂市场资源相对充 沛,买方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外加剂的性能受买方技术要求的支配。外加 剂的技术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怎样科学、合理的使用外加剂,使其发挥应有 的作用,现对外加剂生产一一工程应用,作一些浅析。1 、以满足商砼运输、泵送为目的的外加剂。这类外加剂主要表现为掺量低 (萘系减水剂及复配品)掺量在1沪1.5% (液 体)左右。 其特点是相对减水率较低,但缓凝保塑效果较好。购方使用这样的 外加剂一股给的水灰比都较大,或所用水泥蓄水量较低。其购价也较低。水泥 用量及混凝土集料成 本较高。与不掺外加剂的空白混凝土相比(同塌落度)增 强不大。2 、以满足商砼要求,有减水要求的外
14、加剂。这类外加剂掺量(液体)一般在22.5%,购方所使用的水泥蓄水量较大, 或品种较多。商砼集料价位适中,可选用一部分质差价低的材料。商砼强度与 空白(相同塌落度)相比有所增强3 、以满足市场需求,供应高强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为使用目的的外加剂。这类外加剂掺量一般为 2.53% (不含抗渗、抗磨、抗冻等其它功能),这 类外加剂水灰 比较低,购方对沙、石含泥量、细度、粒径、石粉含量、吸水等 都有要求。同时对外加剂的减水率和易性、泌水率、增强性、保塑性、商混外 观等有一定要求。这类 外加剂具备了同强度要求下,调整、改变配合比,选择 集料的可行性。4 、以满足特种工程需要的外加剂。这类外加剂一般为多品
15、种复合的外加剂或聚羧酸类减水剂,这类减水剂各 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设计施工需要,可生产高质、耐久高强的混凝土。综上所述,外加剂是按市场需求分类,在实际中,外加剂供应商不可能按 照自己的标准来生产外加剂。满足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生产、研究外加剂技术 性能是外加剂厂的主导发展方向。二、外加剂生产应用中的几个模式1 、 复配型外加剂复配厂从合成减水剂厂及其它所需材料厂家购进原材料,进行功能 性的叠加复合,加入 载体后,供应给商砼站、工程使用单位。这类厂投资少、见效快,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在外加剂行业中占60%以上。这类厂的技术差异较大,究其原因是 复配组方技术、检验检测方法、商砼知识、原料采购方面 的差异
16、2 、合成复配型国内部分减水剂主料合成厂拥有自己的复配技术,可把自己的产品进行调 整、复合,然后直供 商砼站或 :程中使用。这类厂在行业中占有 30%左右。技 术上的差异在于合成工艺、 配方、原料及所掌握的同类产品中先进程度的工艺 配方。单一产品的厂家和多品种产品厂家也有一定的差异。3 、复配使用型这类企业大多属于商混站自建外加剂复配厂,白配白用,可节省部分外加 剂使用资金,以增强 企业商砼的竞争力。经济效益较好。也有施工单位自建外 加剂厂的,目的为了节约资金和保证工程质量。这类企业由于自产白用对商砼 集料相对熟悉,技术较简单。 使用中可用外加剂解决商砼配合比问题,同时也 可用调整商砼配合比解
17、决外加剂的问题。在行业中商砼站(公司)建外加剂厂 (复配、合成)的不足 10%.这种模 式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也正是因此使的复配 型企业经营更加困难,技术要求更高。并逐步建立自己的小型、多品种合成厂。4 、生产(合成、复配)经营、科研型在国内有少数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的外加剂企业,这些企业在技 术上位于前沿,有开发新产品、完成特种工程所需外加剂供应的能力。是外加 剂行业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代表性企业,也是我国外加剂发展方向所在。三、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中的性价比简而言之就是以最少的价格获得最高质量的外加剂或商砼。性价比有广义的性价比和狭义的性价比之分。广义的性价比以较广泛的范围来综合评定某种外
18、 加剂。如高性能混凝土所使用的高性能外加剂,价格一般 都较高,单方混凝土成本也较高,但构成的建筑使用寿命则有大幅度增加。无 论外加剂或商砼若按使用寿命 计算,建筑成本则很低,实际上这类外加剂及商 砼则单价并不高。国内重要工程建筑都以追求建筑的耐外性为目标,对外加剂 质量也有严格要求, 价位相对也较高, 追求高性能外加剂,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建设高质量工程建筑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高性能外加剂在普通商砼中销售也遇到了困难,市场竞争激烈,关注近期 利益的现象普遍存 在。生产、使用一般性能的外加剂成为了普通现象。由于外 加剂材料成本、 工艺等因素使减水率在 14 25%以的外加剂、 萘系减水剂占有主 导地位。使一些高性 能的外加剂少量进入这一市场。 狭义的性价比狭义的性 价比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减水组份的组织一般在 2 种以上的减水材料,有的泵 送剂采用三元、四元复配技术,各种减水剂用量的合理组配,是 按单一减水组 份对某水泥的适应性而定的。同时还需对复合后效果进行检验、分析。各组份 叠加有着一套试验方法,选择外加 剂品种,合理配量是组织减水组份的原则。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同一品种外加剂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对某水泥而言有优 劣之分。确定一个减水剂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验证承包协议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折返站和终到退乘作业课件
- 2025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R2证考试题库
- 中国交通文化课件英文版
- 中专职业形象课件下载
- 地下车位买卖合同模板规范
- 员工股票期权授予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供暖工程承包合同
- 购销合同完整模板
- 股权转让协议书2025
- 围墙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性发育异常疾病课件
- 动态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 清水河储能电站施工方案设计
- 从汽车检测看低空飞行器检测发展趋势
-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件-3短视频中期拍摄
- 中铁投资公司招聘笔试题
- 2024年十堰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 中药热奄包在急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观光小火车方案
- 《资本论》思维导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