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分析1、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
2、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1)材料1、2、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2)材料3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答:(1)材料1、2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3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
3、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材料一、2010胡锦涛、材料二、温家宝、材料三、住房回答1,材
4、料1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并具体阐述 2,材料2、3揭示了唯物辩证法什么原理,体现了怎样的工作方法 答:(1)材料1 揭示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之间既有广泛的合作利益,需要不断的巩固和加强相互联系,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差别和斗争。 在没一对矛盾中既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有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也存在着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在当前合作,团结,共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抗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只有团结协作
5、,才能实现共同发展。(2)材料2揭示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事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有事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如实地分析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3、 材料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材料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材料三、民为贵,社稷次之 回答1、材料1、2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有关原理对材料三的“民本”思想进行分析和评价。答案要点:(1)说明量变和质变的
6、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即超越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辩证否定的本性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在实践中贯彻辩证否定观,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辩证地看待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重民”、“爱民”思想,看到人民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进步意义,但其归根到底是为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服务的。4、 材料1,2010年5月6日国务院. 材料2、南昆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问:材料1体现了什么哲理 材料2南昆铁路建成说明了什么问题(1)材料一 说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意识
7、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意识还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材料二 说明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5、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材料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材料2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材料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请回答:(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
8、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3)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正确道路。答案要点:(1)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2) 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恩格斯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3) 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必须辩证地
9、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方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于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认真研究、掌握自然规律,改变破坏自然环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不短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6、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思想。(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答案(1)上述故事涉及的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因果关系具有复杂多样性。“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即同果异因,因果关系中还存在
10、着同因异果和多因多果等复杂现象。华佗通过望色,诊脉,透过现象揭示了本质。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现象,而本质则要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2)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批评“杀鸡取蛋 ”的荒唐行为,因为他违背了“养鸡生蛋”的规律。(1)材料中得“短期行为”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那些基本原理?(2)怎样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
11、导,在领导工作中克服“短期行为”?答案: (1)第一,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短期行为的种种表现都是违背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第二,集体主义是一切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杀鸡取蛋”的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违背集体主义思想的,领导者不顾人民的长远利益,只从个人捞取政绩出发,其实质是个人主义的表现。(2) 克服“短期行为”,首先要克服领导干部的个人主义思想,以集体主义行为准则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其次,要以对立统一的原理为指导,正确处理长
12、期与短期的关系。长期和短期是辩证统一的,没有短期就没有长期,没有长期就无所谓短期;长期是无数短期的积累,长期寓于短期之中,把长期和短期辩证的统一起来。第三,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反对“一刀切”。8、 材料1、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北京科技馆举办一次大型科普展. 材料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 材料3、印度圣雄甘认为,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1.材料一的精巧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2.如何理解“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家不和第三部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
13、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答: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如果不顾虑自然规律,为所欲为,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二章 1、材料1“我们给
14、我们自己建造事实的图像。”而“图像是实在的一种模型。”材料2“任何观念,只要有助于我们在理智上或在实际上处理实在或附属于实在的事物;只要不使我们前进受挫折,”材料3“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请回答:(1)材料2与材料1的真理观有什么不同。(2)残料3与材料2的根本区别何在,阐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答案要点:(1)材料1认为,真理是和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正确认识,属于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材料2把“有用”与“真理”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是唯心主义实用真理观。(2)材料2以真理的有用性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材料3蕴含着真理是
15、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的思想。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为: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价值的形成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具有价值性;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相互制约、相互促进。2、关于理性、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的观点,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笛卡尔:关于观念。材料二:“只要是科学,理性就不可能是普适的,非理性也不能加以排除。材料三: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事愚蠢的偏见。材料四: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1)材料一和材料二观点的区别。(2)分析材料3、材料4的观点,并回答非理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答:1,材料一属于只看到理性因素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的唯物论;
16、材料二夸大了非理性的作用。2,材料3、材料4说明,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对于认识活动的发生和停止、对主体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控制和调节作用。科学发现要受到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3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材料2: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的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材料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下落的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2)材料3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答:(1)材料1与材料2的观点不矛盾。材料1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17、;材料2在肯定时间标准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的同时,指出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厉害要就经受实践的检验。(2)材料3说明不能把实践标准抽象化、绝对化,实践的历史性、条件性决定了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以及逻辑证明的重要。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重要补充,但不是与实践并列的两个标准,归根到底,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4、材料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材料二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材料三 假如我能比别人瞭望的略为远些 1.上述材料反应了什么原理?试述,读万卷书 与 行万里路 的认识论含义。 2.材料2、3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材料3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 :1. 上述材
18、料反应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直接经验是经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从书本或向他人学习获得的知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读万卷书 属于间接经验 行万里路 属于直接经验。 2.材料二侧重说明直接经验的重要性。材料三侧重说明间接经验的重要性。指导意义是: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继承性,学兴间接经验非常重要,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5、 材料1、“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蒂由经验而来” 材料2、“感觉对于我们的一切现实认识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足以向我们提供全部认识” 材料3、认识人
19、对自然的反映.回答:1】说明材料123各自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不同态度。 2】运用所学知识,简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1、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用问题上,材料1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因而属于经验论,材料2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而忽视了感性认识的作用,属于唯理论;材料3的观点则正确地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另一方面,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
20、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6、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答1. 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之所以发生错误,一是他对成仿吾的认识缺乏直接经验;二是占有材料不全;三是没有抓住反映成仿吾品格的主要事实;她从已有观念出发进行推论。因而她的想象缺乏客观的现实基础,势必造成他对成仿吾的想象与实际脱节。 2. 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做到:第一,经过实践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
21、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特别要抓住表现事物本质的主要事实,第三,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深化,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7、 闻一多又一次给学生上课. 1】在数学领域2+5=7是颠仆不破的,但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答: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人是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
22、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 2、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突破千人的成果及思维方式。 第三章1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爱尔维修说:我们在人和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教育。材料2:物质生活
23、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 材料1为什么从“认识环境的产物”的观点出发却得出了“意见支配世界”的结论?(2) 结合材料2,说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观点。(3) 请说明材料1和材料2的根本分歧。答:(1)由于爱尔维修把环境主要归之为法律,并认为能制定完善法律是天才人物,法律完善与否取决于天才和伟大君主,于是就导致了“意见支配世界”的结论。(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3)根本分歧在于社会存在与社
24、会意识谁决定谁。材料1是社会意识决定谁会存在的唯心史观。材料2是社会存绝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有人依次为理由提出“创造者创造历史”的“新英雄史观”。材料2党的十六打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名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请回答:(1) 材料1思想的错误倾向(2) 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观点(3) 根据材料2,说明新时期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答:(1) 材料1否认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夸大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抹杀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不懂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和杰
25、出人物的作用是一致的;否定了无产阶级领袖在有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变革中的历史作用。(2) 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3)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3对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有着不同的观点,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害,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材料2科学悲观
26、主义者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唤醒污染、失业、战争材料3科学乐观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决绝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材料4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材料5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请回答:(1) 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2) 材料1与材料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3) 根据材料4、5,谈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对我们有何启示?答案要点:(1) 材料2和材料3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科学至上论,只不过材料2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材料3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
27、科学。(2) 材料1的观点不同与材料2,、材料3,。材料1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与使用工具的人,材料2和材料3则只见物不见人。(3) 材料4,、5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其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发展与实现,要通过社会基本矛盾来展开,同时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对我们的启示是: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
28、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4、材料1、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材料2、仓廪实而知时节,衣食足而知耻辱 材料3、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 回答1】材料1-3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当今中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1、材料1、2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材料3体现了社会意识仅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2、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时间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连。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能动作用,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当代中国,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
29、进文化,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才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5阅读下列有关历史观的一组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最终原因材料2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材料3 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请回答:(1) 材料1、2的基本关单(2) 怎样理解材料3中“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这句话的观点与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区别?答案要点:(1) 材料1、2表明,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每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必然有他的物质基础,灭亡也必定有他的客观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30、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2) 材料3认为宗教的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的变迁,是唯心史观。材料3与材料1、2的区别在于对决定社会形态和历史变迁的根本力量的,材料3认为是宗教,材料1和材料2都认为是物质生产力,这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6、材料1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材料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摘自饮冰室文集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 ,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问题; (1) 指出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2)
31、分别指出材料2,3的思想倾向。(3) 指出材料2,3的共同点。 答案要点:(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力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就是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2)材料2是主观唯心注意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第四章1材料:自国际金融危机八法以来,西方各国政府加大对有问题银行和大型企业的救助力度针对这一现象,请回答:(1) 从市场经济条
32、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角度,论述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2) 结合本次金融危机的现实论述西方国家经济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并谈谈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答案要点:(1)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但是,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
33、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价值规律(市场机制)自身局限性的存在,市场调节机制具有盲目性、事后性和自发性,也说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机的基本矛盾,既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
34、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大之大,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它已经并正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2阅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材料1 出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材料2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请回答:(1)生产要素再生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
35、关系是什么?(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答案要点:(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已在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他们任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他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2)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解释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
36、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3、材料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解释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材料2、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材料3、我们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材料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结合材料回答:(1)马克思主义经但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包含哪些内容?(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什么理论和实践意义?(3)结合材料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有哪些?答案要点:(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包括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
37、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机、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2) 首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其次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理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解释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3) 第一,申花队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
38、出新的界定。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在当今社会,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大高于简单劳动。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行程中的重要作用;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在世纪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
39、之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申花队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一切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圆圈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面积法权社会创造活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 材料1、孩子与母亲的对话. 材料2、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 材料3、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大危机期间. 材料4、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
40、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大体是10年左右爆发一次 材料5、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 材料6、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回答:1】材料1-3中这段话表现了资本主义什么经济现象?其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4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特征 3】应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是否意味着经济危机是难以避免的? 4】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答:(1)、这段话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当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相比的绝对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
41、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点,是社会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
42、新激化,这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3)、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是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危机爆发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通过破坏生产力这种强制性方式实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暂时平衡,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继续。但是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矛盾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即使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也并不意味着经济危机使可以避免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4)、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说明了世界需要一个积极的中国,中国也承担起了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国际金融秩序的
43、责任。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积极姿态,彰显了中国责任大国的形象,展现了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展现了阔步前进的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5.材料1 资产阶级平时喜欢分权制,特别是喜欢代议制,但资本在工厂法典中却通过私人立法独断地确立了对工人的专制。材料2 当立法权与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者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的执行这些法律。材料3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44、,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问题:(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本质。(2) 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3) 我们对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态度。 答案(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势,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2)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有三个权利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它们直接左右着国家政权的运行;由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实力上的差别和利害关系的存在,资本主
45、义国家内部的冲突不断推动其政治制度的变化。(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对于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而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需要而有意编造出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6.材料1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
46、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材料2 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问题:(1) 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并分析原因?(2) 根据材料2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及原因。结合你所学的原理说明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答案:(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会产生价值增殖。(2)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因为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主
47、义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中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7、材料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际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高出50%. 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答:.(1)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
48、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表面上,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在于,它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等。劳动力价值的特点在于,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到自然条件、民族特性和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3)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主要是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
49、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提高整个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经济文化发展的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 第五章1、 材料、1234567 (1)什么事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是什么? (2)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后果?(3)结合材料4-7,为什么说对于国际金融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可独善其身?”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说明。根据这一原理评价我国对金融危机的做法和态度。(4)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全球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怎样的历史趋势? 答:(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
50、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分化,生产的社会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时间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锅地区的范围而想和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坚实的基础,特别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
51、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设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能够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52、发展中国际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量问题,已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一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扩大。二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还有可能同时发生。三是各国特别是落后国家各方面面临全球化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经济全球化是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3) 因
53、为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发生的。经济全球化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二,任何事物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其他事物有一定的联系。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今世界是开发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所以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全面把
54、握当今世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种全球化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交往,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4) 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走向更高阶段。生产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当今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把生产社会化推到更高阶段。在造成西方国家财富不断增加到同时,也使这些财富愈来愈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准备了更深厚的基础,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
55、亡。2、材料一2008年以来,中国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和自然界严峻挑战材料二2008年四季度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1)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说明了什么问题?(2) 面对没过次级贷款危机,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何种措施积极应对?答:(1)此次发生在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说明:第一, 经济全球化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功能扩展到世界范围,造成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周期性波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世界。第二, 经济全球化把资本主义的追求最高利用率的动机和目的扩展到世界范围,使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第三, 经济全球化把一国资本主义经
56、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世界范围,对发展中国家形成新的经济霸权和威胁,损害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的正常发展。第四, 经济全球化把一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极分化扩展到世界范围,使一些国家和一部分人走向了贫穷化。(2)面对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国政府的选择第一, 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四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减少,给中国经济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外需不足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切实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切实维护本国经济安全,尤其是金融安全。要正确处理有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消费和积累的关系问题、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问题,努力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和资本市场稳定,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 要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 医院设备绩效管理方案
- 园区合同履约细则
- minus-Epigallocatechin-Gallate-d4-EGCG-d-sub-4-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办公场所消毒管理制度
- 换届选举安保应急预案
- 质量保证规章制度
- 2024年中小学校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
- 青年志愿者表彰大会方案
- 电动给水泵施工方案
- 健康中国行动知行大赛理论试题及答案
- 月老合婚真经
- 小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课件
- 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
- 农民专业合作社课件
- 2022年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 课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课件 第15课 专注的力量
- 民法典 婚姻家庭编课件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新)5100字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居民村民委员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