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中医学经络学文档资料_第1页
中医理中医学经络学文档资料_第2页
中医理中医学经络学文档资料_第3页
中医理中医学经络学文档资料_第4页
中医理中医学经络学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经络的概念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沟通表里)、运行气血的通路。 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下,沟通内外。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经脉别出的分支。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 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二、经络概念的形成:二、经络概念的形成: 气血气血脉脉经络经络气血气血化生于水谷精微,行于脉化生于水谷精微,行于脉道,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道,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古人称之为生命的特征质,古人称之为生命的特征。脉脉指运行气血的通道指运行气血的通

2、道。经络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运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运行气血的通道。将行气血的通道。将“脉脉”按大小、按大小、深浅不同而区分,是对深浅不同而区分,是对“脉脉”的进的进一步分析。一步分析。源流:最早论述针灸的医著:黄帝内经最早论述针灸的医著:黄帝内经 脉书脉书最早的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最早的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经络学说经络学说 阐述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经络阐述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生理功能、病理与脏腑的关系、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变化、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三、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三、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 经脉经脉 十二经筋十二经筋 十

3、二皮部十二皮部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 经络经络 十五络十五络 孙络孙络 浮络浮络 络脉络脉(一)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1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为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为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亦称十二正经。亦称十二正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 手厥阴心包经 手 手少阳三焦经足 手少阴心经 足 手太阳小肠经三 足太阴脾经 三 足阳明胃经阴 足厥阴肝经 阳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2 . 作用:作用: 内属脏腑内属脏腑 外络肢节外络肢节 运行气血运行气血 濡养全身。濡养全身。3特点特点(分布与相互关系分布与相互关系):(1)有规律的分布、循行)

4、有规律的分布、循行(外行部分)(外行部分) 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阳明经在前阳明经在前 手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少阳经在中四肢外侧少阳经在中 头面躯干头面躯干 太阳经在后太阳经在后 太阴经在前太阴经在前 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厥阴经在中四肢内侧厥阴经在中 胸腹部少阴经在后胸腹部少阴经在后(1)外行部分)外行部分 手三阴手三阴胸胸头部、躯干头部、躯干 足三阴足三阴胸腹胸腹 手三阳手三阳头头 阳明行身前 足三阳足三阳 少阳行身侧 太阳行身后循行走向规律:循行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足三

5、阴经-从足走胸腹从足走胸腹(2)内属一定的脏腑:)内属一定的脏腑:(内行部分)(内行部分) 手太阴手太阴肺肺 手三阴手三阴 手厥阴手厥阴心包心包 阴经属脏阴经属脏 手少阴手少阴心心 足太阴足太阴脾脾 足三阴足三阴 足厥阴足厥阴肝肝 足少阴足少阴肾肾 (2)内行部分)内行部分 手阳明手阳明大肠大肠 手三阳手三阳 手少阳手少阳三焦三焦 阳经属腑阳经属腑 手太阳手太阳小肠小肠 足阳明足阳明胃胃 足三阳足三阳 足少阳足少阳胆胆 足太阳足太阳膀胱膀胱并有属脏者络于腑,属腑者络于脏的并有属脏者络于腑,属腑者络于脏的“属络属络”关系关系(3)十二经逐经相接,形成一个如环无端、)十二经逐经相接,形成一个如环无

6、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十二经脉的衔接)(十二经脉的衔接) 流注交接顺序流注交接顺序 交接部位:交接部位: 阴经与阳经(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阴经与阳经(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 阳经与阳经(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4)表里属络关系:)表里属络关系: 经脉间有脏腑属络关系经脉间有脏腑属络关系 经脉一阴一阳的互相衔接经脉一阴一阳的互相衔接 表里关系表里关系 经别与络脉的沟通经别与络脉的沟通经络:手太阴肺经时时 间:间:3:005:00 (寅时)寅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起于中府穴,止于少商穴 左右各有11个穴位

7、功功 能:能:控制呼吸系统失调时症状:失调时症状:气管、肺不舒服、心悸、 喜吃淡味、耐心差、肤色差经络:手少阴心经时时 间:间: 11:0013:00 (午时)(午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 起于极泉穴,止于少冲穴 左右各9个穴位功功 能:能:控制肺的功能失调时症状:失调时症状: 胸闷、消化不良、气管 症状、眼睛干涩、脸部肌肉充血经络:手厥阴心包经时时 间:间: 19:0021:00 (戌时)(戌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起于天池穴,止于中冲穴 左右各有9个穴位功功 能:能: 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系统失调时症状:失调时症状: 心悸、高血压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手

8、太阴肺经上肢内侧下上肢内侧下缘缘上肢内侧中间上肢内侧中间上肢内侧外缘上肢内侧外缘经络:手阳明大肠经时时 间:间: 5:007:00 (卯时)(卯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 起于商阳穴,止于迎香穴 左右各有20个穴位功功 能:能: 调节消化系统失调的症状:失调的症状: 手臂酸痛、易胖、肩井酸 痛、鼻子不适、口干、口臭、颈肿、便秘、眼睛发黄皮皮 肤:肤:肤色暗陈、斑明显、过敏经络:手太阳小肠经时时 间:间: 13:0015:00 (未时)(未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 起于少泽穴,止于听宫穴 左右各有19个穴位功功 能:能: 控制小肠的功能、营养的 吸收失调时症状:失调时症状: 肩颈酸痛、僵硬、耳部不

9、适、听力减退、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经络手少阳三焦经时时 间:间: 21:0023:00 (亥时)(亥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 起于关冲穴,止于丝竹穴 左右各有23个穴位功功 能:能: 统管免疫系统和淋巴系统失调的症状:失调的症状: 抵抗力低下、易感冒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上肢外侧下缘上肢外侧下缘手少阳三焦手少阳三焦经经上肢外侧中间上肢外侧中间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外侧上缘上肢外侧上缘经络:足太阴脾经时时 间:间:9:0011:00 (巳时)(巳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起于隐白穴,止于大包穴 左右各有21个穴位功功 能:能:调节消化、免疫系统 失调时症状:失调时症状:免疫力下降、过敏、拉

10、肚子、便秘、月经不调经络:足少阴肾经时时 间:间:17:0019:00 (酉时)(酉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起于涌泉穴,止于俞府穴 左右各有27个穴位 功功 能:能:控制全身的功能失调时症状:失调时症状:水肿、尿酸增高、泌尿 系统差、生殖系统差、 血压高或低经络:足厥阴肝经时时 间:间:1:00-3:00(丑时)(丑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起于大敦穴,止于 期门穴 左右各有14 个穴位功功 能:能:控制消化系统、生殖 系统失调时症状:失调时症状:口干、眼力不佳、 消化不良、恶心、 性器官疼痛足足少少阴阴肾肾经经大大腿腿内内侧侧后后方方足足厥厥阴阴肝肝经经大大腿腿内内侧侧中中间间足足太太阴阴脾脾

11、经经大大腿腿内内侧侧前前方方经络:足阳明胃经时时 间:间:7 :009:00 (辰时)(辰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 起于承泣穴,止于历兑穴 左右各有45个穴位功功 能:能: 调节胃的功能、研磨食物失调时症状:失调时症状: 胃部不适、乳房不适、 头痛、瘦、肤色黄、腿痛酸麻、膝盖无力、退 化经络:足太阳膀胱经时时 间:间: 15:0017:00 (申时)(申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 起于睛明穴,止于至阴穴 左右各有67个穴位功功 能:能: 调节呼吸、循环、消化、吸收、泌尿系统失调时症状:失调时症状: 头痛、眼力不佳、腰酸背痛、泌尿系统问题、浮肿经络:足少阳胆经时时 间:间: 23:001:00 (

12、子时)(子时)起止穴位:起止穴位: 起于瞳子髎穴,止于足窍阴穴, 左右各有44个穴位功功 能:能: 与肝相表里,主消化系统失调时症状:失调时症状: 胆汁分泌异常、脂肪代谢差,形成肥胖症、肩部酸痛、偏头痛、失眠、多梦 足太阳膀胱足太阳膀胱经经大腿的正后侧大腿的正后侧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腰侧面及大腿正外侧腰侧面及大腿正外侧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大腿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十二经络气血流注(循行路线) 手太阴手太阴 肺经肺经 3:00-5:00 手阳明手阳明 大肠经大肠经 5:00-7:00 足太阴足太阴 脾经脾经 9:00-11:00 足阳明足阳明 胃经胃经 7:00-9:00 手少阴手少阴 心经心经 11

13、:00-13:00 手太阳手太阳 小肠经小肠经 13:00-15:00 足少阴足少阴 肾经肾经 17:00-19:00 足太阳足太阳 膀胱经膀胱经 15:00-17:00 手厥阴手厥阴 心包经心包经 19:00-21:00 手少阴手少阴 三焦经三焦经 21:00-23:00 足厥阴足厥阴 肝经肝经 1:00-3:00 足少阳足少阳 胆经胆经 23:00-1:00 (手太阴肺经)(二)奇经八脉(二)奇经八脉1含义含义:“奇奇”有有“奇特奇特”“”“奇异奇异”之之意,意, “奇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脉。 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

14、别 道而行道而行”的八条经脉,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2作用作用:对其它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对其它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五、经络的作用及五、经络的作用及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一)(一) 经络的作用经络的作用1 联系内外,网络全身联系内外,网络全身经络系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将人体构成一个有统的联络沟通,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机的整体。2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运行气血,协调阴阳内溉脏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营养全身,保持人腑,外濡腠理,营养全身,保持人体的相对平衡。体的相对平衡。3 抗御外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