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发展历程_第1页
宋词的发展历程_第2页
宋词的发展历程_第3页
宋词的发展历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寻宋词之宋词发展历程提起中国文化, 古今中外的学者都会倾服于它的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在几千年 的历史发展中, 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创新,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 再到元曲明清 小说,直至现在的网络文学, 就如百花齐放一般, 各具魅力。 尤其是唐诗、宋词, 这是绽放在中国文坛上的两朵奇葩, 一个优美绝伦, 一个豪迈大气, 独具风骚的 影响了一代代的文人学者。 因此, 对唐诗宋词的研究也成了文人学者的爱好, 可 知每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都有其来源和逐步的发展历程,当然,作为 中华文明灿 烂的长卷之中最为绚丽的华章之一的宋词也有其漫长的发展历程, 下面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一 页页篇章。篇章一:序幕“词”

2、的来源 词,正如我们所知,兴盛于宋,所以后人提起词才会直接称为宋词。但追述词的 发展历史, 可源自五代十国, 甚至更早, 不过真正作为一种文体出现则是形成于 唐,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 )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 由于燕乐的广泛流传, 使得人们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 创作或改编出 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之后又出现了“敦煌曲子词” ,这就是所考究来的最早 的词了。不得不提的是,词,在唐代还衍生了几种别称,除了“曲子词”外,还 被称作“诗余”,“长短句”等等,这些我相信我们都可以从词的特征得出一些命 名的规律。尽管我们对唐代的印象是停留在唐诗, 但词作为唐代形成的一种

3、新文体, 虽然没 有像诗歌那样得到文人的重视, 但词在中晚唐时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尤其 是对于那些我们广为熟悉的唐代诗人,诸如李白、白居易、温庭筠等,尽管他们 中大部分的人的造诣主要在诗歌上, 但对于词的创作, 也都做了尝试, 特别是白 居易,虽然词量不多,但首首脍炙人口,比如忆江南三首: “江南好,风景 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尽管依然带有点诗歌的韵味, 侧重于描述浪漫文风, 但已渐接近民间口语。 至于 有唐词之冠之称的温庭筠

4、,其在词上的造诣,就不用多说了。篇章二:初露风采北宋前期的宋词如果说唐代的词只是昙花一现, 没有形成一股追捧潮流, 那么宋词则以它的集大 成精华,成就了宋代最出色的文化。 之所以宋词在宋朝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文 化,也有它自身发展的历史因素。 首先,宋朝经济上的繁荣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历史, 宋初的政治统治稳定, 正如 我宋初的宋初城市经济也颇为繁荣,对应的市民阶层兴起,于是与社会经济繁荣 相适应的艺术文化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 其中特别是形式简短 , 以歌唱为特色, 且容易被市民 阶层所接受运用的宋词,就 如同盛唐之诗 , 得到了非常突出的发展 .其次, 教坊与歌楼的设立。 + K"

5、 - P6 。为了适应当时统治者的娱宾遣兴 , 歌舞升平的需要 , 不但宫廷 内设有教坊 , 大城市中都有歌楼妓馆 , 贵族豪绅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 这都促使以曲为 调的宋词更加普遍地发展 . % y1 V+ r) l 7 A最后,也是根本因素,文学本身的发展 一诗歌发展到唐末,无论长篇短制,古体律绝,都达到 成熟的阶段 , 作家再难有新的突破 , 另一种文体代之而兴 , 而词正是代诗而起的新形式 . 词 在晚唐五代专门描写闺情 , 而在宋代 , 词则成为士大夫享乐的一部分 . 由於晚唐五代的词境 界狭窄 , 这便给宋代作家留下充分驰骋才情的广阔天地 . 他们运用自然而通俗的腔调 , 表达

6、着真挚而坦率的感情 , 因此词的题材越加广阔 , 词的体制也逐渐完备 ,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 多样化 , 可谓进入词的黄金时代。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宋词开始大量出现。北宋前期 / w: z1 u& D" |! K7 1 t北宋前期词坛的上层文人 , 一般来说都是承袭南唐二主和冯延巳等人的词风 , 并无多 少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词作家有晏殊 ,欧阳修,张先,晏几道,柳永,苏轼等, 而以柳永 ,苏轼 成就较突出 .晏殊词内容主要抒发歌乐宴饮以及惋惜时光流失的衰迟落寞之感 , 其词作闲雅而 有情思 , 词风典雅清丽 , 语言工巧 , 音调和谐 , 较有艺术特色 . 其浣溪沙

7、一曲新词酒一 杯 ,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等 , 都是为人传诵的名篇 .欧阳修词题材狭窄 , 多写女子体态风姿 , 男女恋情 , 离愁别绪 , 交游饮宴等 , 喜以 俗语入词 , 清新自然 , 情意真挚缠绵 , 其踏莎行最能代表这种风格 .柳永词的出现 , 使北宋的词风为之一变 , 他在创作中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和文人 词的优良传统 , 以其朴素自然的词风 , 给婉约派词带来了新的面貌 , 还发展了慢词的体制 , 对后来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轼对词作进行了革新 , 以诗为词 , 使词诗化,散文化,议论化, 扩大了词的题材 提高了词的意境 . 其词意境豪放雄壮 , 使北宋词在形式 , 内容和

8、风格上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 , 为宋词开辟了一条健康而广阔的道路 . " Z D( G4 h- Q9 O" Z- y" b北宋后期北宋后期词坛 , 在意境 , 声律方面有所开拓 .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 是婉约派词人秦 观, 格律词派的始创者周邦彦 , 其次是词风与秦观相近的贺铸 .! i4 R# G6 S" u% h6 H1 w秦观词内容多写柔情 , 男女恋情 , 离愁别绪 , 亦有感伤身世之作 , 如踏莎行 郴州 旅社,满庭芳 山抹微云等, 皆感情真挚 , 风格纤弱 , 语言工巧 , 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周邦彦精通音律 , 能自度曲 , 所作词格

9、律法度极为精审 , 为后世词人的轨范 , 影 响巨大 .南宋前期北宋末年 , 北方女真贵族建立的金国 , 占领了宋朝统治的北方广大地区 .宋高宗 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偏安的小朝廷 , 是为南宋 . 为了维持偏安局面 , 他向金国称藩称臣 . 当时 有正义感 , 有民族气节的人民和士大夫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精神, 这种伟大精神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 , 就汇成文学思潮中的爱国主义 . 1 B. D9 e# Y- h南宋前期的词作家不少 , 较著名的有李清照 ,张元干,岳飞,陆游,张孝祥,辛弃疾, 陈亮,刘过等.李清照是南宋初年的杰出词人 , 其词婉约清新 , 在她颠沛流离的晚年作品中 , 有意兴阑珊的消极

10、情绪和感伤调子 , 也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辛弃疾是一个爱国志士 , 他既有文才 , 又有武略 , 其词慷慨豪放 , 唱出了处在民 族危难中的一个英雄豪杰奋发激越的恻怀 , 表达了当时人民反抗女真入侵者的愿望 .辛词抒 情, 写景 , 记事, 说理 , 无往不宜 , 可说是当时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张元干词长於抒发悲愤之感 , 为南宋爱国词人开辟了广阔的创作道路 . 他的贺新 郎 梦绕神州路 , 石州慢 雨急云飞等都是为人传诵的佳作 . 其词豪宕悲壮 , 直抒胸怀 . + I"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 , 被奸相秦桧所陷害 , 死於狱中 . 其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 是一首千古不朽的英雄诗篇 ,

11、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岳飞词风格粗犷 , 音调激越 , 感情 真挚 , 其他如小重山 昨夜寒蛩 , 满江红 遥望中原等 , 也流传后世 . 6 B0 T" L/ t) H0 v/ + w* v3 D-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 亦长於词 . 其词内容多抒发强烈的爱国思想 , 杀敌报国的雄心 , 及对腐朽朝廷的不满,女口诉衷情,卜算子 咏梅等t'南宋后期南宋后期 , 统治集团因宋金南北对峙局面的相对稳定而更加习於苟安和享乐.当时文坛上逃避现实 , 雕章琢句的作品日益增多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 兴起了以姜夔 , 史达祖, 吴 文英为代表的格律词派 .姜夔以清刚冷隽

12、的词笔开创了体制高雅的格律词派 , 是南宋婉约词派的重要作 家, 他的词对后世 , 尤其是明清词坛 , 影响极大 . 9 4 n0 K% k! y0 h- A& C; O: c/ z吴文英的词音律和协 , 字句研炼 , 但过於重视形式 , 喜用典故 , 令词意晦涩难 明. 其词内容贫乏 , 多写统治者的豪华生活 , 或抒发颓废感伤的情绪 . 其少数作品有一定的 社会意义 , 意境也较高 , 如八声甘州 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北宋前期词人张先 , 喜作慢词 , 对词的形式起过一定的作用 , 而柳永则是文人中 第一个大量创制长调词的词人 . 此后,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词人也创作大量的慢词 .在他们 的努力下 , 北宋词就由小令发展到慢词的成熟阶段 . 由於慢词的出现 , 丰富了词的表现力 , 能够把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尽致 , 所以它不仅影响了婉约词风 , 也影响到豪放词的 风格.周邦彦讲究词的格律一格律派词的创始者周邦彦则善於巧妙而自然地融化古人诗句入词, 尤其注重词的雕琢, 章法的严整和声律的谐美, 於是形成了含蓄蕴藉 , 工整典雅的艺术风格 . * P- U; I& A, 7 o# h8 f/ 李清照词婉约中带豪放2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