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个人所得税法》操作实务(doc 38页)_第1页
试谈《个人所得税法》操作实务(doc 38页)_第2页
试谈《个人所得税法》操作实务(doc 38页)_第3页
试谈《个人所得税法》操作实务(doc 38页)_第4页
试谈《个人所得税法》操作实务(doc 3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

2、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个人所得税法操作实务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一)关于薪水、薪金所得的计算1、一般薪水、薪金所得的计算。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找适用税率计算。需要注意的是,一月内的收入必须进行合并,然后找

3、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额免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税法准予扣除的捐赠额(1)收入额为一月内工薪收入总额,即合并后的收入额。(2)免税收入额:“三费一金”(以前简称的“四金”)(或其中的几项)和国家规定免于纳税的所得。(3)费用扣除标准:1600元或4800元(4)准予扣除的捐赠额:(1)(2)(3)×30%确定适用税率,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对照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确定速算扣除数:根据税率确定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关于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根据国税发(2005)9号文件的规定计算。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

4、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对原有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文件出台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总体上此政策降低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受到社会欢迎。:(1)适用范围和时间规定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而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薪水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薪水,都可以适用通知规定的方法计算纳税。纳税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薪水、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按

5、照新的办法,纳税人只要是在2005年1月1日以后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无论其属于哪一个年度的奖金收入,都可以按照新办法计算纳税。同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纳税人可以自由选择采用该计税办法的时间。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计税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2)具体计算按照新的办法,应先将纳税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应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纳税人当月取得薪水收入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薪水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

6、除数。也就是说,如果当月薪水高于1600元,就直接将奖金除以12后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当月薪水低于1600元,就将一次性奖金收入与当月薪水合并扣除1600元后,再按前述方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例如 一个人某月取得奖金14400元,当月薪水为1500元。费用扣除额1600元与薪水的差额为100元(16001500),奖金减去这个差额后的余额为14300,14300除以12等于1191.67,对照税率表,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额:14400(16001500)×10%251405(元)如果该纳税人当月薪水为2000元,就直接将一次性奖金额除以12,余额

7、为1200,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全年奖金应纳税额:14400×10%25=1415(元)当月薪水的应纳税额:(20001600)×5%0=20 (元)最后,该纳税人合计应纳税额:141520=1435(元)采取上述计算方法,主要是考虑在不违背税法按月征税和便于计算以及利于征管原则的前提下,结合企业薪酬发放的实际,通过降低适用税率,适当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不是将奖金分摊到全年计算纳税。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那种认为如果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后的余额低于法定的费用扣除额就不应该纳税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纳税人的费用扣除额在薪水中已经扣除,用全年奖金除以12,

8、主要是为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不是将奖金分摊到全年计算纳税,更不能作为判断是否纳税的依据。3、两处以上(含两处)取得薪水、薪金所得的计算两处(含两处)以上取得薪水、薪金收入的纳税人,在实行单位代扣代缴的同时,纳税人应将其多处取得的“薪水、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扣除一次费用后,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对单位已扣的税款,可凭完税根据在应纳税款中抵扣。例1 刘某在甲、乙两家企业任职,每月从甲企业取得薪水、薪金收入1700元,另从乙企业取得薪水、薪金收入1800元,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700+1800)-1600=1900(元)应纳税

9、额=1900×10%-25=165(元)例2 李某在甲、乙两家企业任职,每月从甲企业取得薪水、薪金收入2000元,另从乙企业取得薪水、薪金收入2500元(甲企业已代扣个人所得税款20元,乙企业代扣个人所得税款65元),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00+2500)-1600=2900(元)应纳税额=2900×15%-125=310(元)应补交税款=310-(20+65)=225(元)4、对个人取得的“双薪”收入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实行“双薪制”后(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位为其雇员多发放一个月的薪水),个人因此而取得的“双薪”,应

10、单独作为一个月的薪水、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对“双薪”所得原则上不再扣除费用,应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纳税,但如果纳税人取得“双薪”当月的薪水、薪金所得不足1600元的,应以“双薪”所得与当月薪水、薪金所得合并减除1600元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国税函2002629号例3 张某月薪水2000元,2006年2月,单位根据年终考评情况,对张某增发一个月薪水2000元,请计算张某2006年2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分析:因张某薪水已超过了1600元,因此,单位加发的2000元薪水应单独作为一月薪水不扣除任何费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计算过程如下: 1月薪水、薪金应

11、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0016004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00×5%020(元) “双薪”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000×10%25175(元)因此,张某2006年2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7520195(元)例4 以上为例,假设张某月薪水为1500元,2006年2月取得的“双薪”收入也为1500元,则张某2006年2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应纳税额:(150015001600)×10%25115(元)(二)关于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对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先后三次发文给予明

12、确国税发(1999)179号、国税发(2000)77号和财税2001157号。目前焦点是扣除3万元,还是3倍的问题。2000年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在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0)77号文件时,结合四川当时的薪水收入水平实际,提出了3万元的扣除额。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到2003年底,全省企业职工年平均薪水已达到12300元。为了实事求是,在2004年全省所得税工作会议上明确:从2004年1月1日起,对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收入,在全省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薪水的3倍数额内,免征个人所得税。(2004年全省职工平均薪水为14063元)现举例如下:例如 某职工2005年6月被单

13、位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取得经济补偿金80000元,该职工在此单位工作时间为8年,故该职工就此一次取得的经济补偿金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第一 按照国税发(1999)179号文件,首先计算出个人的月薪水收入(视为月收入)月薪水收入:(8000014063×3)÷84726.38(元)第二、计算当月的个人所得税月应纳税额:(4726.381600)×15%125343.9(元)第三、该职工工作8年(视为8个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为:应纳税款343.9×2751.2(元)(三)实行内部退养人员取得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

14、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规定,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薪水、薪金,不属于离退休薪水,应按“薪水、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征税规定:1、确定适用税率。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薪水、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2、计算个人所得税。将当月薪水、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薪水、薪金”所得,

15、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薪水、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例 张某所在的单位在2005年进行机构改革,对部分人员实行内部退养的办法,张某是其中之一,他于2006年2月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按有关规定,单位一次性发给张某2万元,自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起,张某还有20个月才到法定退休年龄,张某月薪水为2000元,请计算张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解:(1)张某取得的2万元收入应按“薪水、薪金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将张某取得的2万元收入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于月份进行平均,并与当月薪水合并减除规定费用扣除标准后确定适用税率。2000

16、0÷201000(元)1000200016001400(元)14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元,因此,张某取得的一次性收入适用的税率为10%。(3)计算张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020001600)×10%252015(元)因此,张某2006年2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015元。若张某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后,重新受聘于另一家公司,月薪1200元,则张某应将重新受聘每月取得的1200元与原2000元的薪水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即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35元),并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四)关于董事费和法律顾问费的计算问题1、董事费。个人由于担

17、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性质,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国税发199489号)。如是按月领取,则按月扣缴;如是按次领取,则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按规定扣缴。一般应以企业和当事人所签合同为准,无合同的,则以实际出现的情况为依据扣缴个人所得税例 某人担任某企业的董事长每月领取董事费50000元,则应扣缴个人所得税为:50000×(120%)×30%2000=10000(元)2、法律顾问费与上面原则相同例 某人担任某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每年一次领取常年法律顾问费80000元,则应扣缴个人所得税为:80000×(120%)×40%

18、7000=18600(元)(五)关于财产租赁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1、政策规定(1)征税范围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应按此税目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的财产转租收入,属于“财产租赁所得” 的征税范围,由财产转租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实际征税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财产租赁所得的纳税人不明确的情况,对此,在确定财产租赁所得的纳税义务人时,应以产权根据为依据;无产权根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产权所有人死亡,在未办理产权继承手续期间,该财产出租而有租金收入的,以领取租金的个人为纳税义务人。(2)适用税率财产租赁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

19、租的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自2001年1月1日起,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财产租赁所得一般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依次扣除以下费用:(国税发1994089号,国税函2002146号)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在确定财产租赁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可持完税(缴款)根据,从其财产租赁收入中扣除。2)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对于被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如纳税人能够提供有效、准确根据,证明确实由该纳税人实际负担的,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准

20、予从财产租赁收入中扣除。允许扣除的修缮费用以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在扣除以上两项费用以后,按税法规定,还可定额或定率扣除一定的费用。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每次(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每次(月)收入额×20%的费用4)应纳税额的

21、计算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20%对于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住房取得收入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10%例 张某从2005年1月起将其自有的200个平方米的门面出租给王某作为饭馆使用,每月租金5000元,租期一年。张某按月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250元,教育费附加7.5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7.5元。2005年6月份,因下水管道堵塞请人修理,发生修理费支出900元,修理部门为其开具了正式发票,请计算张某2005年出租门面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解:1、先计算张某每月应缴

22、纳的个人所得税。月应纳税所得额:5000-250-7.5-17.5-5000×20%=3725(元)月应纳税额:3725×20%=745(元)2、计算6月、7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因为6月份发生了修缮费支出,且该项支出超过了800元,其余额要延续到7月份税前扣除,因此,上面计算出的月应纳税额不适用6、7两月,要单独计算。(1)6月应纳税所得额:5000-250-7.5-17.5-800-1000=2925(元)6月份应纳税额:2925×20%=585(元)(2)7月应纳税所得额:5000-250-7.5-17.5-(900-800)-1000=3625(元)7月应纳

23、税额:3625×20%=725(元)3、计算张某全年应纳税额张某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745×10+585+725=8760(元)2、“次”的认定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3、纳税方式、纳税地点及纳税时间(1)纳税方式财产租赁所得,按次计征,以支付租赁收入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分笔取得一次财产租赁收入以及取得租金收入时,支付单位(或个人)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2)纳税地点财产租赁所得,由扣缴义务人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自行申报的纳税人,应向取得所得的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3)纳税

24、时间扣缴义务人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4、优惠政策对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财税2000125号)(六)关于律师事务所从业律师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49号)文件规定:1、对兼职律师从律师事务所取得的薪水薪金性质的所得,律师事务所应按照“薪水、薪金所得”项目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不再减除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以收入全额(取得分成收入的为扣除办理案件支出费用后的余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

25、所得税。兼职律师应于次月7日内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的薪水、薪金所得,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费用扣除:按30%的标准扣除(国税发2002123号)。对作为律师事务所雇员的律师,其办案费用或其他个人费用在律师事务所报销的,不能进行30%的费用扣除,而应按法定费用进行扣除(1600元)。(川地税函2003346号)例如 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小王4月在律师事务所取得办案收入5000元,(费用包干),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0005000×30%1600)×10%25=165(元)(七)关于律师事务所投资者或合伙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关于律师事务所投资者或合

26、伙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根据财税(2006)44号、财税(2000)91号以及国税发2000149号文件的规定:1、律师事务所投资者或合伙人个人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2、费用扣除: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参照“薪水薪金”的扣除标准(每月1600元,一年19200元),在计算其经营所得时,出资律师本人的薪水、薪金不得扣除。例1 某律师事务所投资人2006年取得收入200000元,成本费用开支100000元,那么他一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0000010000019200)×35%6750=21530(元)例2 某律师事务所投资人2006年7月

27、取得收入15000元,成本费用开支6800元,假定2006年1-6月份已预缴4000元,那么他当月应预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因为个体工商户适用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是按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设计的,因此,在每个月预缴个人所得税时,要将本月应税所得折算成全年应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月份÷当月月份(1500068001600)×12÷7=11314(元)(2)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1314×20%1250=1013(元)(3)当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当月月

28、份÷全年月份)1013×7/12=591(元)(4)当月应预缴税额:当月累计应纳个人所得税月累计已缴个人所得税591×74000=136(元)(5)年终结算时: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实际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补(退)税额=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已预缴税额(八)税款负担人不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由于个人所得税计算比较繁琐,在税款计算上,因税款负担人不同以及理解上的差异,往往带来税款上的不一致。在实际工作中,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负担税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在计算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负担税款时,一定应按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文件规定,严格执行政策,确保税款

29、不流失。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由扣缴义务人缴纳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此笔税款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8107号文件规定,由企业(雇主)全额负担税款。1、雇主(单位或个人)为雇员(纳税人)全额负担税款的情况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4)089号文件规定,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时,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1)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如 李某在2006年4月收入40

30、00元,由企业负担税款。套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如下:应纳税所得额:(40001600125)÷(115%)2676.47(元)应纳税额:2676.47×15%125276.47(元)2、雇主为雇员负担部分税款的情况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征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 199号文件规定,雇主为雇员负担定额税款的,应将雇员取得的薪水、薪金所得换算成为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薪水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例如 某外资企业一外籍员工月薪金15000元,企业为其负担1000元税款。该员工应纳税额计算如下:应

31、纳税额;(1500010004800)×20%375=1865(元)、雇主为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的薪水应纳的税款,或者负担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纳税款的情况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6)199号文件规定,雇主为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的薪水应纳的税款或负担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纳税款的,以其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收入额换算成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 例如 某合资企业一员工月薪金人民币12000元,雇主负担其薪水、薪金所得30%部分的应纳税款,其当月应纳税款

32、套用此公式计算如下:应纳税所得额:(120004800375×30%)÷(120%×30%)7539.89(元)应纳税额:7539.89×20%3751132.98(元)4、企业或个人为纳税人的劳务报酬代付税款的情况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计算公式的通知国税发1996 161号文件规定,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的,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1)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既含税收入额为4000元)以下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800)&#

33、247;(1税率) (2)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既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注: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例如:某企业支付一职工劳务报酬所得30000元,企业负担其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款。该职工本次应纳税款用公式计算如下:应纳税所得额(300002000)×(120%)÷130%×(120%)29473.68元应纳税额29473.68×30%20006842.10元5、关于纳税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34、的情况 (国税函2005715号)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第十四条的规定,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含税奖金计征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方法为:(一)按照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查找相应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二)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速算扣除数A)÷(1适用税率A);(三)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重新查找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四)应纳税额=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二、如果纳税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

35、金收入的当月薪水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先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当月薪水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部分后,再按照上述第一条规定处理。三、根据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现行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个人支付的个人所得税款,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九)关于发放职工住房补贴的个人所得税处理问题。在国家政策尚未出台前,按财税字(1997)144号文件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十)关于转增股本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政策1、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还规定:股份

36、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红股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国税发1997198号)2、1998年,国税函1998289号明确规定:资本公积金是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将此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分配个人所得部分,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3、1998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盈余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8333号)再次规定:对股份制企业将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实际是该公司将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

37、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对属于个人股东分得并再投入公司(转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应征税。4、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个人取得的量化资产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60号)规定:对集体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时,个人取得的量化资产征收个人所得税作出规定,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仅作为分红依据,不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待个人将股份转让时,就其转让收入额,减除个人取得该股份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支出和合理的转让费用后的余额,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企业量化资产

38、参与企业分配而获得的股息、红利,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0539号)明确,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将历年积累的盈余公积金的一部分,以职工原始投入资金及投入时间按比例用股票形式分配给职工,增加职工个人股本,实际是企业以红股的形式分配股息和红利,不属于国税发200060号文件规定的资产量化,不能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6、2003年,省地税局在批复乐山关于对民营企业资产评估增值转增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川地税函2003205号)明确: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

39、限公司),符合上述条件均可按前面的政策规定办理。7、关于非货币性资产评估增值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问题考虑到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和目前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个人将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后投资于企业,其评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资取得企业股权时,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投资收回、转让或清算股权时如有所得,再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其“财产原值”为资产评估前的价值。(国税函2005319号)二、有关政策的把握1、如何划分薪水、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一般来说,薪水、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动所得。所谓非独立个人劳动,是指个人所从事的是由他人指定、安排并接受管理的劳动,工作或服务于公司、工厂、行政事业单位

40、的人员均为非独立劳动者,他们从上述单位取得的劳动报酬,是以薪水、薪金的形式体现的。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薪水、薪金所得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劳务报酬所得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2、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生活补助费具体指的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所说的从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予以免税,具体指的是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下列收入项目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范围,应当并入纳税人的薪水、薪金收入计征

41、个人所得税:(1)从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2)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3)单位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 (国税发1998155号)3、单位自筹资金发放的公务员补贴、菜篮子津贴是否属于“执行公务员薪水制度未纳入基本薪水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庭成员副食补贴”而不征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明确规定“执行公务员薪水制度末纳入基本薪水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不属于

42、个人薪水、薪金性质收入,不计征个人所得税。四川省根据全省职工薪水水平的实际情况,由省人事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确定为全省统一执行的标准为56元加上省政府的30元菜篮子补助,即86元。除此之外,凡税法没有明文规定免税的补贴均应纳入薪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单位自筹资金发放的公务员补贴和菜篮子津贴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发放的各种补贴,均应并人薪水、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4、实行差旅费包干的企业,其职工定期按一定的定额取得的差旅费用收入是否免征个人所得税?目前,有的单位为节约工作经费,对职工出差的交通、住宿、差旅费津贴等实行费用包干,以现金形式发放给职工,节约归己,对职工取得的差旅费性质的收入在计征

43、个人所得税时,应按以下原则确定:根据现行税法对职工取得的差旅费津贴不征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对职工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实支根据(如车票、船票、机票等)的部分,允许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据实列支,对按国家规定的差旅费补助标准按实际出差天数计算的差旅费津贴允许在税前扣除,在扣除以上项目后,(扣除限额为职工取得的差旅费性质的收入)将职工取得的差旅费津贴并入当月薪水、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5、个人取得的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近年来,某些企业和机关单位对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进行改革,根据职务不同,按一定的标准用现金给予补助,对个人因为该项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

44、务费用后,按照“薪水、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薪水、薪金”所得合并后计征个人所得税。公务费用的扣除标准,由省级地方税务局根据纳税人公务交通、通讯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调查测算,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确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国税发199958号)6、职工个人从单位取得的车辆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1)2002年,省局在批复稽查局的请示时明确:对单位为职工个人购买的车辆应视为个人取得的实物所得,纳税人应在取得当月,按照有关根据上注明的价格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并入其薪水、薪金所得,依照一次取得数月奖金征税的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川地税函2002328号)

45、(2)国家税务总局在批复辽宁省局关于企业为股东个人购买汽车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2005364号)规定:企业购买车辆并将车辆所有权办到股东个人名下,其实质为企业对股东进行了红利性质的实物分配,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考虑到该股东个人名下的车辆同时也为企业经营使用的实际情况,允许合理减除部分费用;减除的具体数额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省局在转发此文件时明确(川地税函2005136号):考虑到股东个人名下的车辆同时也为企业经营使用的实际情况,可根据车辆实际折旧年限、公务用车时间、公务用车费用等具体情况,允许按照不超过实际购买车辆发生费用总额40

46、%的比例费用扣除,具体扣除比例由主管税务机关视具体情况确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及有关规定,上述企业为个人股东购买的车辆,不属于企业的资产,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折旧。7、烤火费、降温费等是否属于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补贴范围?税法所说免税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具体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烤火费、降温费等补贴国家未明确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应在发放当月并入薪水、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他特殊行业的补贴、津贴应否免征个人所得税,要根据国家具体发放文件规定的内容来确定。8、企业发放的补充养老保险金如何计征

47、个人所得税?对于企业发放的补充养老基金,取得该项收入的职工应按“薪水、薪金所得”项目并入发放当月的薪水、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对离、退休职工取得的该笔所得,应单独作为一个月的薪水、薪金收入,按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国税函1999615号)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年金,由于现行政策没有明确的免税规定,因此应按“薪水、薪金所得”项目并入发放当月的薪水、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对企业为员工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应在企业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即落到被保险人的保险账户)并入员工当期的薪水收入,按“薪水、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企业负责代扣代缴。(国税函

48、2005318号)单位为职工个人购买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等,在办理投保手续时应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薪水、薪金所得”项目,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因各种原因退保,个人未取得实际收入的,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回。 (财税200594号)9、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按照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49、。其中,对企业雇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与当期的薪水薪金合并,按照“薪水、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其他人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从2004年1月起执行。(财税200411号)10、个人兼职和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收入如何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影视演职人员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385号)的规定精神,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退休人员再任职取

50、得的收入,在减除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薪水、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退休人员再任职的认定:受雇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契约),存在长期或连续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受雇人员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时,仍享受固定或基本薪水收入;受雇人员与单位其他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训及其他待遇;受雇人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由用人单位负责组织。1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利息、股息、红利的所得税处理问题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收入总额,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按有关规定计算每个投资者分得部分,分别按“利息、股息、红利”应税项目单独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合伙企业名义对外投资分回利息或者股息、红利的,应按合伙契约约定的分配比例或者按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确定各个投资者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别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国税函200184号)12、个人投资者以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其他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以及相关人员支付消费性支出及购买家庭财产的处理问题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以及相关人员支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