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_第1页
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_第2页
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_第3页
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_第4页
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支持性文件文件编号jt-wi-007-2005-01 第 1 页 共 11 页第 0 次修改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2005 年 12 月 12 日发布2006 年 01 月 01 日实施1. 目的为规范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业务工作,确保结果的公正和准确。2. 适用范围适用于液体化工品的检验鉴定业务。3. 要点3.1 作业安全须知为保证检验鉴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求必须遵守如下规定:3.1.1 检验鉴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系统全面的安全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化工品安全说明书(msds)中有关化工品的安全防护知识。3.1.2 检验鉴定人员出入码头、厂区、罐区、船舶等场所执行

2、检验鉴定任务时,应遵守所在场所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3.1.3 对危险品货物检验、锚地检验及夜间检验等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尽量由两人共同进行。3.1.4 检验鉴定人员进行鉴定取样等户外工作时,如遇大风、雷电、暴雨或其它不适于上述工作的情况,在不影响现场检验及取制样的条件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如雷电天气时,应避免在罐顶、船舶甲板等危险区域进行作业)。3.1.5 检验鉴定人员在登轮、上下岸罐及槽车时,应扶紧扶手,并注意扶梯是否完好;在上下舷梯或软梯过程中,应注意风浪以及交通艇的颠簸等情况以免发生意外。3.1.6 在适载检验、空舱鉴定和残损鉴定等工作中,鉴定人员如需进入船舱或槽车、岸罐等内部施检,

3、应先查明情况,并做好相关安全工作,并和有关方共同进行。一般情况下由对方人员先进入,鉴定人员随后,并有专人在外部监护和保持联络。3.1.7 对散装液体化工品等有毒有害货物进行鉴定、取样工作时,应注意了解船舱内是否会因高温或保护性气体而存在压力,如有必要须由有关方安全卸压后方可进行工作;如货物毒性较大,要配戴防毒面具;对高温(如石油沥青、硫磺)、液化气体(如lpg、vcm 、丁二烯)、强腐蚀性(如苯酚、硫酸)货物进行鉴定、取样工作时,应配备防烫或防冻器具,并小心操作。支持性文件文件编号jt-wi-007-2005-01 第 2 页 共 11 页第 0 次修改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2005 年

4、12 月 12 日发布2006 年 01 月 01 日实施3.1.8 对腐蚀性或有毒有害样品,在取样后如样品瓶外表面有残液,应小心进行适当处理。3.1.9 样品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颠簸;对易燃易爆品,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晒,并禁止在运输过程中吸烟。3.1.10 样品进出样品间要轻拿轻放,样品间消防设施必须进行定期检查以确定有效。对于强腐蚀性(如苯酚、硫酸)样品,应与其它样品分开存放、分开处理。3.1.11 对新产品,在开展鉴定取样等工作前,应首先了解其化学物理特性和安全防护知识。3.2 重量鉴定鉴定人员接到鉴定任务后,应仔细阅读委托书、合同、信用证、发票、提单等资料,了解货物品名、申报重量、运载

5、工具信息及计划到达时间和地点、相关储罐等信息,确定委托鉴定项目及应采用的鉴定标准或鉴定方法,做好到现场鉴定的准备。3.2.1 岸罐计量a) 鉴定人员应主动了解船舶的靠泊时间、装卸计划和装卸流程,确定计量岸罐,并查阅岸罐是否具备计量条件,岸罐的检定证书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b) 岸罐测量前应查明岸罐及相关管线内的存货情况,确认相关管线处于“空”或“满”两种明确的状态。并对管线阀门等其他旁流进、出口处施加封识,确保装卸货时货物无其他流向。c) 液高 空距测量应会同罐(港)方计量人员共同进行。d) 液高 空距应在岸罐容量表规定的计量口或检测点(基准点)测量,如岸罐有一个以上计量口时,应在各计量口逐一测

6、量,取其算术平均值。e) 测量时应做到下尺稳、触底轻、读数准,当尺锤触及罐底的瞬间即可提尺。检尺应连续测量二次,差值不超过1mm 时,以第一次检尺数为准;如差值超过1mm,应增加检尺次数,取二次相同的结果;当差值超过2mm 时,应暂停测量。f) 在测量油高空距的同时,应测量罐底游离水的高度。g) 液温测量应在停止加温、搅拌后进行,并须在液高空距测量结束后立即测量。h) 液温测量应根据储罐内化工品液位高度测一个或几个测温点的液温,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支持性文件文件编号jt-wi-007-2005-01 第 3 页 共 11 页第 0 次修改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2005 年 12 月 12

7、日发布2006 年 01 月 01 日实施液高在 3m 以下,测液高中部一点。液高在 3m 至 5m,在液面以下 1m,罐底以上 1m 各测一点,取算术平均值。液高在 5m 以上,在液面以下 1m,罐底以上 1m 及液高中部各测一点,如其中一点温度与平均温度相差大于1,则必须在上测量点与中测量点、中测量点与下测量点之间各增加一测量点,取其算术平均值。i)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经过加温液体产品的温度时,温度计在液体产品中至少停留15 分钟;测量不加温液体产品的温度时,温度计在液体产品中至少停留10分钟。j) 用电子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等温度计示值稳定后读数。k) 重量计算利用实际测量的液高空距和

8、游离水的高度,从岸罐容积表和静压力容积修正表中可以得到当前温度下岸罐内货物的总观测体积(tov)和游离水的体积( fw) ,并按容积表规定的方法计算出当前温度下的毛观测体积(gov) 。gov=(tov-fw+vj)ctsh;其中vj 为静压力容积修正值;ctsh 为罐壁温度修正系数。重量计算一般有体积修正和密度修正两种方法,产生争议时以体积修正法为准: 体积修正法:货物重量w (t标) gov 【 1(t标t测) f 】密度修正法:货物重量w gov 【t标- ( t标t测)】其中为空气浮力修正值, f 为体积温度系数,为密度温度系数,t标为温度 t标度下真空中货物的标准密度。如果岸罐为浮顶

9、罐,则还应考虑浮顶的影响,具体请参考。支持性文件文件编号jt-wi-007-2005-01 第 4 页 共 11 页第 0 次修改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2005 年 12 月 12 日发布2006 年 01 月 01 日实施l) 输出或输入货物的重量输出货物重量由前尺计算结果减去后尺计算结果得出。输入货物重量由后尺计算结果减去前尺计算结果得出。3.2.2 槽车计量a) 接到鉴定任务后鉴定人员应仔细阅读铁路部门提供的停靠计划和委托单等资料,了解货物品名、申报重量、发货地、合同号等信息。认真检查所用的计量器具,核准检定证书号,确认准确无误后和收 / 发货方共同测量槽车内货物的液高和液温,测量要

10、求同岸罐。b) 货物重量计算:用实际测量的液高空距和游离水的高度,从槽车容积表中查得当前温度下槽车内货物的总观测体积( tov)和游离水的体积( fw) ,并按容积表规定的方法计算出当前温度下的毛观测体积( gov) 。govtovfw 重量计算方法同样有体积修正法和密度修正法,请参考岸罐重量计算。3.2.3 船舱计量a) 鉴定人员登轮后,向大副了解核实本航次所载货物的各种情况,包括拟装 卸货舱位、数量以及装卸程序,查阅计量所需的船舶图表资料是否齐全、有效,查明测量管、检尺点的部位,船舶配备的计量用仪器仪表是否符合计量要求,了解上航次承载何种产品及洗舱情况等,查阅并留存有关资料 ,包括 “ s

11、hip s particular, stowage plan, ullage report, time sheet, last three cargo and washing method, vessel s experience factor ”等。b) 液高 空距测量会同船方代表查看船舶吃水和横倾仪,记录船舶的纵倾和横倾。会同船方代表测量各舱空距液高。测量时应做到下尺稳、触底轻、读数准,当尺锤触及舱底的瞬间或者测量空距的尺锤进入液面瞬间即可提尺,检尺应连续测量3 至 5 次,差值不超过20mm 时,取其算术平均值;超过20mm,则应适当增加测量次数;当超过40mm 时,应暂停支持性文件文件

12、编号jt-wi-007-2005-01 第 5 页 共 11 页第 0 次修改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2005 年 12 月 12 日发布2006 年 01 月 01 日实施测量。对于浮标式液位计测得的空距液高,应按照舱容表要求作液体密度修正。测量液高 空距时,应同时测量游离水的高度。c) 液温测量逐一测量每个船舱内货物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测量液高 空距后应立即测量该舱液温,温度计的投放位置与下尺位置相同。各舱测温点的布置等要求同岸罐计量。d) 重量计算:根据实际测得的液高空距经纵倾和横倾校正后,从船舱容积表中查出总观测体积(tov)和游离水的体积( fw) 。则该温度下货物体积gov=t

13、ov-fw 重量计算同样有体积修正法和密度修正法两种方法,请参考岸罐计量。e) 卸出或装入货物的重量卸出货物重量由前尺计算结果减去后尺计算结果得出。装入货物重量由后尺计算结果减去前尺计算结果得出。f) 计算完毕后将各舱货物实测重量与装货港计量结果相比较,如果存在较大差异,应仔细检查和分析原因,确保无差错后, 填写“ ullage report”并与船方会签。如船检数与提单数差异超过0.3%, 应填写“ letter of protest ”。如果船方对我方工作设置障碍甚至拒绝我方合理要求, 可视影响大小填写“letter of protest ”直至离轮以示抗议。3.3 适载检验适载检验是指根

14、据有关标准、规程、运输契约的规定和委托申请人的要求,结合拟装货物的特性,对拟装货物的船舱、 岸罐和槽车等承载工具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适合承载拟装货物。3.3.1 船舱: a) 向船方确认前三次装货记录、洗舱方法及本次拟装载舱位。支持性文件文件编号jt-wi-007-2005-01 第 6 页 共 11 页第 0 次修改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2005 年 12 月 12 日发布2006 年 01 月 01 日实施b) 按照下列要求和程序对船舱的适载性进行检验:清洁:船舱、管线及油泵等与装货有关的设备应无杂物、污物、粉尘、纤维和铁锈,无盐分及洗舱用的洗涤剂残液、水垢、晶体和凝

15、固物等。无异味:无特殊气味(除同种货物外的其他残留货物的味道)或仅有轻微的气味,但不致影响货物品质,但是对装载食用或医药用液体化工品货物,舱内各部位必须达到无异味。干燥:可以通过目视以及白手套擦拭等方法检验船舱、管线及油泵等部位,确认无汗水,达到拟装货物的干燥要求。无毒害无污染:对拟装食用、医药用的液体化工品(如食用乙醇等)的船舱,若前航次为某些特定货物,则不得装载。具体规定可参考相关资料。船舱材质涂料适载性:拟装货物应与该轮船舱材质、涂料适载表要求相一致;涂层无脱落。c) 检验结果的判定经检验,凡符合清洁技术要求者,则船舱具备了装载条件;经检验不合格者,船方要求重新整理后,再检验符合清洁技术

16、要求的,则船舱可视为合格。d) 检查完毕后,完整填写“船舱检验记录单”。3.3.2 岸罐:a) 鉴定人员接到任务后,了解拟检岸罐及相关管线的清洗时间、清洗方法、岸罐材质、前三次装货记录、拟装货物等情况。b) 适载检验应和罐方共同进行, 入罐检验时, 罐顶人孔必须打开, 并尽可能在有鼓风机通风的情况下进行检验。c) 检验程序和要求:同船舱检验。3.3.3 槽车:检验方法同船舱检验。3.4 取样根据委托方要求, 取样人员要严格按照astm e300、gb/t 6680 的适用部分或者委托方指支持性文件文件编号jt-wi-007-2005-01 第 7 页 共 11 页第 0 次修改液体化工品检验鉴

17、定工作规范2005 年 12 月 12 日发布2006 年 01 月 01 日实施定的取样标准进行作业,确保样品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3.4.1 取样人员在取样实施前须制定取样计划,了解货物的装载情况和物理化学特性,准备足够的取样器具和安全用具,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外部环境对样品的有效性产生影响。3.4.2 到达现场后,取样人员对货物的包装情况和存放情况进行现场核实。如经核实满足取样要求,则取样人员实施现场取样,并详细填写“取样原始记录”,记录取样方法、取样人、环境条件、取样地点等。3.4.3 根据货物性质和承载情况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取样作业:a) 船舱取样要求船方提供空距报告或配

18、载图,询问船方有无提交检验机构的随船岸罐样和船样,如有必须带回。确认同种化工品装载舱位,以确认货物装载情况。在船方配合下,打开拟取样船舱的舱盖,以取样产品清洗取样器和取样瓶三次后,根据产品特性和取样标准要求实施取样操作,一般可以分为分舱样、平均样、法兰口样和一英尺样。分舱样将取样瓶置于笼式取样器中,先以货物洗涤取样瓶内壁三次,然后将取样器置于货物液面以下后,以一定速度放送至船舱底部以确保取到全程样品,拉回取样器,倒出少量样品后,盖好内塞和外盖,取出取样瓶。如上重复至取完所有船舱。平均样将定点取样器用货物洗涤三次后,再舀取货物洗涤取样瓶内壁三次,放送取样器到一定深度后拉回取样器,倾倒出少量上部样

19、品,然后将一定量的样品倒入取样瓶中。若只有一个舱,则需取上、中、下三点定点样,等量混合制取。若有多个舱,则取各个舱的中部样按每舱数量比例混合制成。法兰口样要求操作方降低流速后,打开取样口,用货物洗涤取样瓶三次后接取样品至规定量。通常船上法兰口样的取制一般在开泵两分钟后进行。支持性文件文件编号jt-wi-007-2005-01 第 8 页 共 11 页第 0 次修改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2005 年 12 月 12 日发布2006 年 01 月 01 日实施一英尺样在货物装至船舱一英尺深度时取制的样品,一般仅在出口时要求取制。取样要求同分舱样。b) 岸罐取样。通常取制的样品有定点样、平均样、

20、全程样。用笼式取样器取样的,洗涤方法同液体化工品分舱样取样要求;用定点取样器取样的,洗涤方法同液体化工品船舱平均样取样要求。取样时,注意记录岸罐号和货物液位高度或数量。定点样按取样标准要求,将定点取样器放至岸罐相应位置取制。平均样由定点取样器取制等量上、中、下部样混合制成. 全程样方法同液体化工品船舱分舱样取样方法。c) 其他包装取样时,按astm e300、gb/t 6680 取样标准适用部分进行。3.4.4 取样完毕后应立即在容器外加贴样品标识,如有必要应同有关方(船方、罐方等)做好会签,以保证样品在整个过程中具有可追溯性。标识内容应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取样人姓名、取样日期和时间、样

21、品来源或取样地点、取样部位和取样方式等。3.4.5 取样作业结束后,取样人员应尽快将样品运抵目的地,保证样品的原有属性。3.4.6 制样原则上应在样品处理室进行。样品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送实验室供测试用,一部分留在样品室封存,其中留样量至少应为检测需要量的两倍,保留时间一般为三个月。3.5 驳船过驳3.5.1 在卸货前应对驳船船舱进行适载检验。同时要对大船和驳船之间的连接软管进行清洁检验,并检查管线连接是否正确、相关管线的旁通阀和排污/空阀等是否关闭,对各管线阀门进行加封,以防止货物串管串线。3.5.2 开始卸货后,应检查进出管线是否有泄漏。在卸货过程中,根据时间表(“time sheet

22、”)上的内容,记录各相关时间,如有异常情况应如实记录,造成操作延误的,则要记录时间和原支持性文件文件编号jt-wi-007-2005-01 第 9 页 共 11 页第 0 次修改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2005 年 12 月 12 日发布2006 年 01 月 01 日实施因,必要时应出具“letter of protest”给相关责任方签收。3.5.3 驳船装货后应在舱盖、洗舱盖(人孔) 、观察孔、泵阀、进出口阀等处加封,并详细记录。还应取制各舱平均样给船方,并发出“ sample receipt ”给大副签收。3.6 记录检验的全过程要做好详细记录,相关记录格式可参考“5. 相关记录”。

23、3.7 证书/报告证书/报告的出具按照质量手册第十二章检查证书/报告 (jt-qm-2005-01 )和程序文件证书/报告格式(jt-pd-19-2005-01 )的要求执行。4. 相关文件4.1 程序文件记录控制程序 (jt-pd-02-2005-01 )4.2 质量手册第十二章检查证书/报告 (jt-qm-2005-01 )4.3 程序文件证书 /报告格式(jt-pd-19-2005-01 )5. 相关记录见附件“ a. 原始记录单”部分。6. 附件a. 原始记录单岸罐:6.1 shore tank measurement report nb-rd(007)-001-2005-01 6.2

24、 岸罐清洁检验记录单nb-rd(007)-002-2005-01 船舱计量:6.3 ullage report nb-rd(007)-003-2005-01 6.4 时间表( time sheet )nb-rd(007)-004-2005-01 6.5 船舱清洁检验记录单nb-rd(007)-005-2005-01 6.6 空舱记录( after discharge report)nb-rd(007)-006-2005-01 支持性文件文件编号jt-wi-007-2005-01 第 10 页 共 11 页第 0 次修改液体化工品检验鉴定工作规范2005 年 12 月 12 日发布2006 年

25、01 月 01 日实施6.7 船舱取样记录单( sampling report)nb-rd(007)-007-2005-01 6.8 抗议信( letter of protest)nb-rd(007)-008-2005-01 槽车:6.9 槽车计重记录单 nb-rd(007)-009-2005-01 6.10 槽车清洁检验记录单nb-rd(007)-010-2005-01 抽样:6.11 液体化工品取制样记录nb-rd(007)-011-2005-01 过驳:6.12 驳船签封记录单 nb-rd(007)-012-2005-01 b. 报告:6.13 槽车容量计重报告nb-rd(007)-013-2005-01 6.14 时间表( time sheet )nb-rd(007)-014-2005-01 6.15 干舱报告( after discharge report)nb-rd(007)-015-2005-01 6.16 取样报告( sampling report)nb-rd(007)-016-2005-01 6.17 vessel tank ullage report nb-rd(007)-017-2005-01 6.18 shore tank measurement report n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