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辅导材料(第二章)一、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3、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教学内容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2、真理与价值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四)思考题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2、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4、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重
2、要性?5、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6、真理的客观性并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7、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及其意义?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真理和价值的辨证关系?1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辨证关系?二、教学要点及板书提纲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1主体的含义:指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和主导的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例解:农民种地中的农民、工人做工中的工人。2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社会人
3、的含义,不是自然人;现实中的人都是社会人:两口子、两娘母、两爷子。2、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个部分。1客体的含义:指在活动中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具有受动性、非主导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例解农民种地的地。2实践和认识的客体:一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例解陆地、海洋、山川河流等等。二是它包括自然客体并非所有自然界都是实践和认识的客体;例解如太阳、土星、社会客体例解国家、政党和精神客体例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部分。3、中介:1含义: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
4、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例解生产工具;机器设备。2构成: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的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例解挖掘机、轿车、望远镜等等;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例解电脑、助听器;三是认识主体认识中介认识客体。它包括物质中介生产工具、观念中介科学理论和语言中介汉语、英语三种。4、认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1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认识主体对于客体的实践把握关系;例解木匠做桌子;主体客体化,即主体的意志在客体上体现出来,客体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主体的意志而改变;例解做方桌,园桌等等。2认识关系:认识和被认识的双重关系,即认识主体对于客体
5、的观念把握关系;例解木匠用泡桐树做桌子,不久,桌子坏了,泡桐树不结实;客体主体化,即客体的本质和属性不断为主体所认识和把握,进入主体头脑之中;例解吃一堑、长一智。3价值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例解木匠做桌子,满足人们需要;人们种果树吃水果。4审美关系:它往往是超功利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和活动的成果感性直观地显示出人类战胜各种困难的创造性、智慧、力量和才能,成为人的自由的感性现实的确证和肯定的时候,就会引起一种精神的愉快,这就是本质意义上的美感;例解超越极限;各种挑战。从本质上讲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5、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环
6、节例解: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承包土地种蘑菇1确立实践目的和方案:2实践活动:3反馈和调节:(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例解科学实验的绕月飞行为认识月球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图形分析;例解测量张三的身高;实践中意识到知识的不足认识深入和发展,书到用时方知少。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三)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促进实践发展例解:伽利略的科学实验促进了实践的发展。2、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发展亚里士多德的断言物体的下落。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1、
7、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例解苹果是红的,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一是主观唯心主义孔子的生而知之;二是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2、不可知论可知论包括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唯物主义反映论又包括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讲解:一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例解孔子的生而知之;二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只从直观的客体一方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认为认识的产生是主体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抹杀了认识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例解机械反映,照镜子一样
8、;。(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例解:科学家的实验照镜子。1、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它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2它有两个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2、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2它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运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
9、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讲解;3认识的两个特点:一是反映具有摹写性例解考试中答题,总是力求与书上一致;画苹果力求与苹果一样;二是反映具有创造性考试中答题的编造一样。4反映具有创造性,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是否拥有思维;例解大猩猩灭火;打结记事,它决定了人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1、感性认识1含义:是人们在实践中前提通过感觉器官中介所获得的关于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定位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
10、地位例解看见一个苹果:红色、圆圆的、清香的。2形式:感觉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结合上例分析、知觉是多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结合上例分析和表象是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睡觉前回想今天吃的苹果。例解:看电影地道战3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结合上例分析2、理性认识1含义: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途径、方法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定位,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地位。例解:商品2形式: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的反映,例解水果;商品、判断是对事物之间联系或关系的逻辑反映;例解汽车是商品和推理是由已知符合规律地推出未知的逻辑反映
11、形式;例解地租不是商品。3特点:间接性、抽象性结合上例分析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一是从认识的内容和顺序来看,人们通过实践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例解,锯子的发明;二是从认识的产生来看,人们实践感性材料分析加工理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一是这是由认识的任务决定的:其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思维,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二是由改造世界的根本任务决定的,例解国王的重赏;三是理性认识又促进感性认识的发展,例解商品现象商品概念分析是否是商品。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如这花是红的、相互包含:一是感性认识包含着理性认
12、识,它要用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结合上例分析;二是理性认识包含着感性认识,它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并用语言或文字的感性形式来表达,例解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三是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4感性认识它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图形分析。5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唯理论和经验论。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1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一是这是前提基础条件;二是例解写文章要查资料。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理性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是这是关键,例解材料分析题;二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内容;三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讲解。
13、3方法论:既要重视理性因素的作用元素周期表的预测作用,也要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它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的作用;关键时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用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例解直觉的作用。(二)从认识到实践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一是认识活动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在实践中形成思想,即第一次飞跃和改造世界在实践中实现思想,即第二次飞跃;图形分析,形成理性认识的目的,就是要完成第二次飞跃,改造世界,例解万有引力规律与抽水机;价值规律与经济发展;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性认识要得到检验,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例解分析唯物论的
14、基本原理。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1理论本身应当是正确的这是前提条件;例解减法的不同方法;2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理论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根本途径;例解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4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实践主体所掌握这是必要条件;讲解;例解马克思主义;5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例解理科中的实验方法:(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发展的总过程1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15、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结合上例分析。2、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来看,当认识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认识就完成了;但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认识运动没有完成,并且永远也不会完成。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a历史的b统一”讲解;例解1具体的统一,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
16、件下的客观实践相适应;例解分析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2历史的统一,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例解对新中国的认识。3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决定了主观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结论: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的原理是我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1从群众中来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例解,到群众中去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工作,化为群众的行动;理性认识实践;例解,这样,不断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2实践认识再实践分析;例解;3群众领导群众分析;例解。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
17、观性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例解太阳从东边升起;地球是园的。2、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例解分析实践的构成要素、过程和结果;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结合上例分析。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3、真理形式的主观性1它要求我们要把真理的形式与它的内容区别开来;2坚决批判有用就是真理的实用主义观点真理必然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分析宗教对剥削阶级巩固统治是有用的,但不是真理;谎言和骗术对骗子来讲有用,但不是真理;魔术有用,但不是真理
18、。4、真理的一元性,反对真理的多元论。(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和无限性,即指真理的确定性、无条件性、无限性。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例解结合上例分析。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例解对地球的认识;。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
19、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有限性。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即真理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而物质世界在内容上、时空上都是无限的;例解天在上面,案例教学认识论9;2真理所反映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即真理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它总是对事物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即它对事物反映的深度总是有限的;例解下雨好不好?3、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1相互区别: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定义不同;讲解,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正确理解;例解分析地球是园的。2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统一统一于真理之中,相互渗透和相互
20、包含的一是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例解价值规律;二是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相对是绝对的一个部分,例解地球是方的地球是园的地球是椭圆的地球是不对称的椭圆;3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它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之中;例解分析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结论。4否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其观点;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例解分析陈独秀和王明和相对主义观点;表现为唯心主义的诡辩论;例解借钱不还结论:1、马克思主义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它的颠扑
21、不破的真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绝对真理例解;2、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相对真理例解。4、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无限性与非至上性有限性1至上性无限性的含义及例解;2非至上性有限性的含义及例解结论(三)真理与谬误根本区别是主观是否符合客观1、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1谬误的含义:它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例解皇帝吐白兔。2二者的关系:一是它们之间是对立的,有原则的界限,例解伯乐相马;二是它们
22、又是相互联系的,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三是在一定的条件性下超出既定的条件和范围;落后于现实或超越于现实;抽出真理的部分内容或割裂同其他内容之间的关系,相互转化,例解;四是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例解;五是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这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形式,例解。2、其方法论:坚持真理,修正谬误例解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关于检验真理标准的不同观点:一是孔子;二是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标准开胸验肺;三是众人意见标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四是实用标准魔术有用,但
23、不是真理。2、实践标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从真理含义的本性来看,一是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二是检验真理的含义: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到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都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分析其原因;例解测量张三的身高;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备联系主观和客观的属性,这只能是社会实践;例解布丁之证明在于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这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实践的特点来看,一是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即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
24、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讲解;例解测量张三的身高;二是实践中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含义;三是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分析和例解;四是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是对实践标准的重要补充其功能;其局限性五是逻辑证明检验了的也要经过实践来检验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的关系,实际验证3真理标准大讨论。(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也就是除了实践标准以外,再也没有检验真理的其他客观标准了。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
25、性的检验的条件性。一是不确定性是由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标准的局限性决定的;是社会历史不断发展实践不断发展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断发展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3、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一是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从而把握实践的总和,以便于实现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例解项目论证;理论需要逻辑思维来证明,如数学公式的正确性;三是逻辑思维给实践以理论根据,例解三峡工程的科学论证。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价值及其特性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1、各自的含义:1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守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讲
26、解;例解分析50年代大办钢铁砍伐森林导致的后果;劈柴不照文,累死劈柴人。2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守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讲解;例解农民种水稻是为了满足吃的需要;人类探索月球是为了寻找人类的第二个故乡等等。3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对比讲;例解:树荫使人凉爽;煤炭给人以能量等等。2、特性: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1价值的客观性:一是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例解分析衣食住行;二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即价值产生的客观物质
27、基础,即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是客观的,例解如水稻、阳光、水等等;三是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例解阳光使人温暖;水能解渴等等;四是人的需要及其需要满足的程度受社会实践、社会历史发展所制约,这是理解价值客观性的关键,例解古代的皇帝不能吃冰淇淋。2价值的主体性:即人的主体性:一是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人是价值关系的中心,例解评价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是根据人的需要来判断;二是价值主体具有创造性,例解木匠做桌子;三是价值的特点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例解分析园桌、方桌、可调节的桌子等。3社会历史性:体现在它的发展性,包括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即需要、
28、实践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社会性和历史性;例解:分析自行车的变化;实践对象在发展陆地、海洋、空中;。4多维性:事物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多种属性,因此,有多种价值;例解分析空气:呼吸、制造尿素肥等等。(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价值评价的含义: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表现为人们对于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出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判断;例解这本书对我考研究生大有帮助;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胜利等等。2、价值评价的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客观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结合上例分析;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
29、的;例解:高考前夕,农民、高中教师、大学教师、高中生对高考试题的价值评价不同;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例解分析对高考模拟试题的评价。3、科学、合理价值评价的标准: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三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标准。例解评价马克思主义(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1、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是作用例解我校评选十佳三好学生1它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例解夏明翰的就义诗;2它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于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例解分析
30、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等等;3它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方向发展,例解分析共同富裕;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例解集体主义、共产主义1价值观的含义: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讲解:分析集体主义的价值观。2价值观的作用:一是它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例解分析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到底是以社会的步
31、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三是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例解分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3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1真理原则是指人类活动必须遵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结构、属性、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所设定的准则和规范,它体现的是物的客观性原则,例解分析抽水机;价值规律的运用;穿珍珠。2价值原则是指人类活动必须遵从由人的需要和“本质力量的性质”所规定的尺度准则和规范,它体现的是人的主体性原则,例解做的意义;三下乡的意义;报考医学院的意义。2、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成
32、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例解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计算灯泡的体积,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价值规律;万有引力定律。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3、方法论: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1真理尺度科学精神及其要求:一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二是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符合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2价值尺度人文精神及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
33、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一切从实际出发1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例解根据树叶识别方向。2理论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3途径:一是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二是承认客观事实;从全面的实际出发;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等等;三是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3、实事求是。(1)历史演变:A.它首先是作为我国古代的治学传统而出现的其词源是: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书中称西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
34、好古,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作为治学思想的实事求是,其含义一是指治学方向上有的放矢,讲求实用,二是指治学态度上严肃认真,反对盲从旧说。B.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命题东汉刘德讲实事求是,指弄清是非、真、假、对、错宋朝的理学中提出了即物穷理触及到事物就要寻求其规律,但朱熹并未把它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清朝时出现了汉学和宋学两个派别,前者主张实事求是,后者主张即物穷理,它们相互争论后来,曾国番出面调停于是,把实事求是上升为一个哲学命题毛泽东通过理学经世派这个中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2)其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
35、是我们去研究。(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一是实事求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理论分析;二是实事求是坚持了辩证法理论分析:三是实事求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四是实事求是体现了自由和必然的统一。总之,一是从实事出发来认识事物,这是唯物主义;二是实事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要透过现象,分析本质,这是辩证法;三是它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实事;是与主观能动性求的统一;四是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是要从必然中获得自由,这又是必然和自由的辩证法。(5)坚持实事求是的途径:a要解放思想;b要与时俱进;c要求真务实。4、解放思想(1)含义: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
36、,解决新问题。(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首先,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其次,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3)其方法论:一要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素质;二要有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勇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1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2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2、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表明:第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认识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无限的发展过程认识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37、。这几点,充分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说明了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僵死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3、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例解;讲解。2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讲解;例解文艺复兴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3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讲解;例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4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讲解;例解。5:其途径:a要进行观念变革,改变
38、传统的落后的观念;b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c要正确理解理论创新;d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e要根据时代和本国实际来创新;f要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g要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1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讲解;图形分析;例解吃一堑、长一智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讲解;例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是:a要吃透理论前提;b要搞清实际关键;c是既要重视理论指导
39、实践,又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内容;d要尊重人民群众,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结果。课堂练习4认识和改造世界既包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它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1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各自的含义讲解;例解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讲解;例解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三、本章涉及到的理论分析图形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4、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客观事物实践感官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实践客观事物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思想) 实践1 认识1 实践2 认识2 (实践中形成思想,第一次飞跃) (实
40、践中实现思想,第二次飞跃)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25、实事求是的历史演变 东汉班固称 宋、明“理学”中 西汉 刘德 “即物穷理” 实事求是指治学态度 方向上有 态度上 的放失、讲 严肃认真 求实用 指弄清是非、真假、对错 考据学命题 但朱熹没有把它与实事求是相统一 汉学 实事求是 清 代 相互争 宋学 即物穷理 论把实事求是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范畴 毛泽东通过理学经世派 曾国藩出面调和 把实事求是上升为哲学范畴 26、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过去的事物及规律 变成了 现在的事物及规律 实 要 实 形 符 事 做 事 成 合 求 到 求 事 就要改变过去的认识 是 过去的认识 就要求
41、形成现在的认识 改变过去的认识、形成现在的认识 这就是解放思想过去的事物及规律 变成了 现在的事物及规律 实 才能 使 形 符 事 我们 的 即做到实事求是成 合 求 认识 符合 事 事物 及规律 过去的认识 变为 现在的认识 这就是解放思想27、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和目的、归属过去的事物及规律 变成了 现在的事物及规律 实 只 实 形 符 事 有 事 成 合 求 做 求 事 到 事 过去的认识 变为 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为解放思想提供 客观 基础 正确的标准 解放思想 左倾 如果我们的思想变到这个地方,思想解放不正确右倾 2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和与时俱进之中 过去的事物及
42、规律 变成了 现在的事物及规律 将来的事物及规律 形 实 形 符 实形 符 实 符 成 合 践 合 成 践 成 合 践 变为 变为过去的认识 现在的认识 将来的认识 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 29、认识的无限性19世纪科学原子论形成?(原子不可分)恩格斯提出原子可分19-20世纪(原子核、电子;电子不可分)列宁提出电子可分20世纪初期电子可分1964年夸克不可分毛泽东提出夸克可分1977年,夸克可分为毛粒子。30、真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客观事物 人脑 正确认识(真理)(本质规律) 不相等 (思想内容) 符合 真理形式是主观的(以理论、理性认识等形式表现) 是客观的 真理内容是客观的(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
43、转移) 不相等 (真理内容与事物实际相符合) 31、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 绝对性 绝对性1492 开普勒定律 20世纪50年代 今天 绝对正确;绝对性 绝对正确;绝对性 绝对正确;绝对性地球是园的地球是椭圆的地球是不规则的椭圆 (只是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没有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只是广度上的相对性)(相对正确;相对性) (相对正确;相对性) (相对正确;相对性) 只是深度上的相对性 认识日益正确和接近实情 (这是绝对的;绝对性)32、价值评价的含义及其理解 满足其需要 (评价性认识) 有必然联系客体 价值关系 主体(人)的需要事物的属性 事实关系 人脑 没有必然联系 (知识性认识) 认识结果
44、33、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真理性认识 实践中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真理) (同一时期讲的)人们 按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去 实践 满足其需要(不同时期讲的) 导致客观事物变化(价值)34、判断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生产方式 其代表是进步被统治阶级 旧政权灭亡(资本主义灭亡) (人民群众) 决定 相互 斗争 阶级斗争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其代表是反动统治阶级 新政权产生(社会主义胜利) 总 和 决定 经济 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价值观 补充图形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表明: 主观 符合 客观检验真理:判断 主观 符合 客观 检验标准: 检验标准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劳动产品满足人民需要的过程补充图形分析:逻辑证明与实践标准实践中规律抽象思维形成思维规律公理逻辑证明检验真理补充图形分析: 促使 满足 促使 满足 需 要 努力生产 需要 新的需要 努力生产 新的需要产 生 产 生现实 新的现实 更新的 现实 补充图形分析 需要主体需要 客体及其属性 满足需要价值的现实构成要素 价值的基础和载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新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合同(2024版)
- 二零二四年度石油天然气采购合同4篇
- 2024年度三人合作开展网络安全业务合同
- 全新虚拟现实游戏开发合作合同20243篇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制造生产线建设合同2篇
- 货物搬运合同
- 2024年度房屋买卖合同:市中心住宅小区房产交易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位租赁合同详细条款2篇
- 2024年度版权质押合同:小说改编电影项目的版权质押3篇
- 树枝修剪服务合同
- 院前急救技能竞赛(驾驶员)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选择题)
- 道法认识生命(作业)【后附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第2课时 守法不违法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册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Reading and Thinking教学设计
- 三方代付工程款协议书范本2024年
- 退休延期留用协议书模板
- 【道法】爱护身体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第二次月考测评卷(5-6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医学课件抗痉挛体位摆放
-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八课 生命可贵 第2课时 敬畏生命 教学课件
- IATF16949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