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校本课堂探索_第1页
美术校本课堂探索_第2页
美术校本课堂探索_第3页
美术校本课堂探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美术校本课堂探索    刘华金摘 要结合地域民间美术,完善和补充美术鉴赏教学,是把美术教学贴近现实生活的有效形式。美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推动本土民俗文化的发展,保持鲜明地域文化特色,不被外来文化同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关 键 词民间美术鉴赏;校本课堂;过门笺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098-01校本课堂是指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傳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地区的人文和社会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地方

2、特色。地方性的美术教学资源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山东省莒县有着悠久历史和浓厚民俗文化传统,主要的民间艺术有:花鞋垫、蓝印花布、荷包、虎头鞋,布老虎、过门笺等。其中过门笺是莒县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2007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莒县剪纸艺术的代表,家家户户在除夕那

3、一天和春联一起张贴,贴在门楣上的过门笺迎风飞舞,和春联交相辉映。据历史记载,明清时期民间就有过年家家张贴过门笺的风俗,到现在依然保留。一、历史渊源过门笺是我国民间剪纸系列中的一种艺术,俗称挂钱、吊钱或斋牒。民间张贴过门笺历史由来已久。志雅堂杂钞中记载专门制作过门笺的艺人,南宋开始把春幡胜在元旦悬挂于门,这种普及的春幡胜应该是最早的过门笺。又称“过门添子”,取吉祥之意。过门笺是鲁南地区剪纸艺术的代表,农村过春节几乎每家都要贴过门笺。悬挂过门笺有一定的说法,门窗所挂多为奇数,一般一套有五张或七张,每张一种颜色。民间的五色原指青、赤、黄、白、黑,在民俗喜庆节日,忌讳黑、白二色,所以过门笺的五色为大红

4、、粉红、黄、绿和紫色,顺序依次是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粉色)、五紫,取“五子登科”之意,后来又加上蓝色,一套六色,取“六六大顺”的寓意。过门笺融剪纸、刻纸、镂雕于一体,套色丰富,具有色彩艳丽、清新爽目的艺术特点。二、材料准备和制作过程各种刀具、各色纸张、尺子、木板、蜡盘、木槌等。过门笺的刻制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过程:1.设计好过门笺的尺寸,按尺寸画出草稿。2.用厚纸板刻制模板,再按照草稿的线条准备各种形状的刀具,再用木板、石蜡和锯末等做成蜡盘模具,按尺寸裁好彩纸。3.把刻好的模板放在彩纸上,用粗针锥扎眼,把用纸捻固定住的一摞摞彩纸放在蜡盘模具上。4.刻制过程:可以手拿刻刀直接刻,也可用木槌敲

5、击刀具去刻。刻完后去掉刻下的纸屑,整个制作过程完成。三、常识及赏析过门笺一般五张或七张一套,也称“一门”,春节和春联一起张贴。五色通常为大红、绿、黄、粉红、蓝紫或蓝色,又称“三红加黄绿” ;五色排列也有由头,有“头红二绿黄当央”排法,也有蓝紫、水红、黄、红、绿排列。也可以取一单张(色)放大张贴在室内。另外还有一种套色门笺,在各色纸凿成的过门笺中拼色加贴金、银等颜色图案及文字。套色工艺行话为“挖补”或“换膛子”,把五色纸刻出的图案纹饰取出拆开,换位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张过门笺五色焕然的效果,背面贴窄纸条把各色图案粘连。文字内容主要是些过年祝愿或吉利的语言,分为无字或六字。纹样形式主要有:万形纹

6、、鳞状纹、水回纹、花形纹、蝙蝠纹、钱孔纹、菱形纹、网状纹等,形成形式丰富、画面与文字组合、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过门笺这一颇具特色的剪纸艺术,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下,以及特殊地域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孕育形成的,具有朴素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特色,是我们开展校本课堂的“活教材”。把民间当地的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作为校本资源的母本,是基层中小学最贴近现实生活的举措,在各地区丰富的课程资源储备下,美术鉴赏课程积极改进,与现实生活和时代接轨,取得实际的教育成果。其次,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完善美术鉴赏教材的内容,让现实生活中的艺术走进课堂,活跃教学;又可以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留心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增进师生的合作,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热情,拓展思路,从内容到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