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向量的数量积_第1页
平面向量-向量的数量积_第2页
平面向量-向量的数量积_第3页
平面向量-向量的数量积_第4页
平面向量-向量的数量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向量(1)若与垂直,求的值;(2)求的最大值;(3)若,求证:.答案:由与垂直,即,;,最大值为32,所以的最大值为。由得,即,所以.来源:09年高考江苏卷题型:解答题,难度:容易已知向量的夹角为60°,则的值为A.2 B.3 C.D.答案:D来源:09年陕西西安月考三题型:选择题,难度:中档设向量 (1)若与垂直,求的值; (2)求的最大值; (3)若,求证:. 答案:来源:09年高考北京卷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向量与互相垂直,其中.(1)求和的值;(2)若,求的值. 答案:(1)与互相垂直,则,即,代入得,又,.(2),则,.来源:09年高考广东卷题型:解答题,难度:容

2、易PABCDE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DABABC90o,PA底面ABCD,PAABAD2,BC1,E为PD的中点.(1) 求证:CE平面PAB;(2) 求PA与平面ACE所成角的大小;(3) 求二面角EACD的大小.答案:(1) 证明:取PA的中点F,连结FE、FB,则FE/BC,且FEADBC,BCEF是平行四边形,PABCDExyzFGHCE/BF,而BFÌ平面PAB,CE/平面PAB.(2) 解:取 AD的中点G,连结EG,则EG/AP,问题转为求EG与平面ACE所成角的大小.又设点G到平面ACE的距离为GH,H为垂足,连结EH,则GEH为直线EG与平

3、面ACE所成的角.现用等体积法来求GH. VEAGCSAGC·EG又AE,ACCE,易求得SAEC,VGAEC ´´GHVEAGC,GH在RtEHG中,sinGEH,即PA与平面ACE所成的角为arcsin. (3) 设二面角EACD的大小为a.由面积射影定理得cosa,aarccos,即二面角EACD的大小为arccos.向量解法:以A为原点,AB、AD、AP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系.则A(0,0,0),P(0,0,2),B(2,0,0),D(0,2,0),C(2,1,0),E(0,1,1),(2,1,0),(0,1,1),(0,0,2)

4、 设平面ACE的一个法向量为= (x,y,z) , ,Þ令x1,则y2,z2,得(1,2,2) (2) 设点P在平面ACE上的射影为Q,由共面向量定理,设mn(1mn),得m(0,0,2)n(2,1,2)(1mn)(0,1,1)(2n,1m,mn1) ,Þ解得m,n (, ,),|. 设PA与平面ACE所成角为q,则sinq,qarcsin 别解:易得向量在n上的射影长为d=设PA与平面ACE所成角为q,则sinq,qarcsin (3) 显然,为平面ABCD的法向量,cos<,>.二面角EACD的大小为arccos 来源:1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在ABC中,

5、又D在线段BC上,且满足(1)用和表示向量;(2)若和夹角为60°,试用|,|及来表示答案:(1)由及可知(1+(2)由两边取模可知,又与夹角为60°来源:1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向量向量与向量夹角为,且.(1)求向量;(2)若向量与向量=(1,0)的夹角为,其中A,C为ABC的内角,且A,B,C依次成等差数列,试求求|+|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设,有 1分由夹角为,有.3分由解得 即或4分 (2)由垂直知5分由2B=A+C 知6分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平面直角坐标系有点(1)求向量的夹角的余弦用x表示的函数f(x);(2)求的最值.答案:解:(1) (

6、2) 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在,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成等比数列,且cosB=.求cotA+cotB的值。设,求a + c 的值。答案:(I)由cosB=得,于是=(II)由得由余弦定理得,a+c=3来源:05高考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已知a,b都是非零向量,且a+3b与7a5b垂直,a4b与7a2b垂直,求a与b的夹角.答案:解:a+3b与7a5b垂直,a4b与7a2b垂直,(a+3b)·(7a5b)=0,(a4b)·(7a2b)=0.4分 即 两式相减:a·b=|b|2,代入得|a|2=|b|2.8分cos=.=60&#

7、176;,即a与b的夹角为60° 12分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二次项系为m(m0)的二次函数 f(x)对任意xR,都有f(1-x)=f(1+x)成立,设向量a=(sinx,2),b=(2sinx,),c=(cos2x,1),d=(1,2). (1)分别求a·b和c·d的取值范围; (2)当x0,时,求不等式f(a·b)>f(c·d)的解集.答案:解:(1)a·b=2sin2x+11c·d=cos2x+116分(2)f(x)= f(1+x)f(x)图象关于x=1对称1分当m>0时,f(x)在(1,+)

8、内单调递增,由f(a·b)>f(c·d)a·b>c·d,即2sin2x+1>2cos2x+1又x0, x()3分当m<0时,f(x)在(1,+)内单调递减,由f(a·b)>f(c·d)a·b>c·d,即2sin2x+1>2cos2x+1又x0,x0,3分故当m>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m<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0,1分来源:07年浙江省月考四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设两向量满足,的夹角为60°,若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答案:解:,设

9、当时,与的夹角为 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向量(1)当时,求的值;(2)(文科)求f(x)=的值域;(3)(理科)求f(x)=在上的值域.答案:(1), (6分)(2)(文科),f(x)的值域为 (文12分)(3)(理科) , (理12分)来源:08年高考武汉市联考一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 、是夹角为600的两个单位向量,令向量=2+, =3+2. (1)求向量的模; (2)求向量与的夹角.答案:解:(1)6分.(2)、同法得, =,cos<,>=,<,>=1200 12分.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在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一列点,简记为. 若由构成的数列

10、满足,其中为方向与轴正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则称为点列.(1)判断,是否为点列,并说明理由;(2)若为点列,且点在点的右上方. 任取其中连续三点,判断的形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予以证明;(3)若为点列,正整数满足,求证: .答案:(1) , ,显然有, 是点列. 3分(2)在中,. 5分 点在点的右上方,为点列,则. 为钝角, 为钝角三角形. 8分(3)证明 ,. . 同理. 12分由于为点列,于是, 由、可推得, 15分,即 . 16分来源:08年春季高考上海卷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已知(I)求的值;(II)求证:与互相垂直;(III)设且,求的值。答案:(I)解: (

11、II)证明:, 8分(III)解:,又 来源:05北京朝阳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如图,AOE和BOE都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延长OB到C使|BC|t(t>0),连AC交BE于D点.OxyABCDE(1)用t表示向量和的坐标;(2) (理)求向量和的夹角的大小。(文)当时,求向量和的夹角的大小。答案:(t+1),(t+1),2分t,t,又(,),(t,(t+2);(,),4分(,)6分(理)(,),···8分又|·|·10分cos<,>,向量与的夹角为60°。12分(文)由已知t,(,),(,)·8分又|

12、,|10分q11A1B1E1ADBCEqqcos<,>,向量与的夹角为60°。来源:1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向量与满足,且夹角为60°,(。求函数的解析式。当且时,求向量与向量的夹角。答案:f(x)=2x2+15x+7 =p-arccos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向量,.()当时,求|的值;()求函数·()的值域.答案:(); ().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如图,在直四棱柱中,底面是梯形,且,是棱的中点.(1)求证:;(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3)求二面角的大小.答案:证明:连接,是正方形,又,平面,又,平面,(2)解:在平面中,过点作

13、,垂足为,连接,又过点作,垂足为,则为点到平面的距离,在中,有,在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解法2:用等体积法,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在中,为直角三角形,由得,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3)解:取线段的中点,连接,则,再取线段的中点,连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 ,取线段的中点,连接,则,在中,由余弦定理知,二面角的大小为.空间向量解法:(1)证明:用基向量法. 设,即, (2)解: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运用向量的坐标运算.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系.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令,则,得.,求点到平面的距离(3)解: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 ,令,则,得.又设平面的一

14、个法向量为, ,令,则,得.,二面角的大小为.或者,的中点的坐标为, ,二面角的大小为.命题意图与思路点拨:认识多面体中的线面关系,求二面角,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认识多面体中的线面关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二面角来源:1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已知向量()向量是否共线?请说明理由.()求函数的最大值.答案:解:()共线.(1分) , 共线.(5分)()(7分)(8分)又(10分)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 求与向量和的夹角相等,且模为的向量的坐标。答案:解:(2分)又(4分) 与和夹角相等且(6分)故与共线,且(8分)的坐标是和(12分)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设向量=(1+cos,si

15、n),=(1+cos,sin),=(1,0),(0,),(,2),与的夹角为1,与的夹角为2,且12=,求的值。答案:(0,),(,2), ,又, 又且, 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平面向量a与b不共线,若存在非零实数x, y,使得(1)当c=d时,求x, y的值;(2)若的表达式.答案:(1)由条件得: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CDAB四边形ABCD中,BD是它的一条对角线,且,求数量积的值.答案:解:2分由 得 .4分 ADBC .6分 从而 .8分 . 12分另解: .来源:1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向量,且与之间有关系式:,其中k0(1)试用k表示;(2)求的最小值,并

16、求此时与的夹角的值答案:(1)因为,所以, (2)由(1),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所以的最小值为,此时与的夹角为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向量,.(1)当,且时,求的值; (2)当,且/时,求的值.答案:(1)当时,由,得, 上式两边平方得,因此,. (2)当时,由得 .即. ,或 .命题意图与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综合运用,理解平面向量的平行和垂直关系,并合理转化为三角函数变形求值问题。来源:1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a(,),b(,),a与b之间有关系式|ka+b|=|a-kb|,其中k0(1)用k表示a、b;(2)求a·b的最小值,并求此时,a与

17、b的夹角的大小答案:解析:由已知,k0,此时60°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函数的大小.答案:解法一:来源:1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设向量a(cos23°,cos67°),a(cos68°,cos22°),u=a+tb(tR)。(1)求a·b;(2)求u的模的最小值。答案:5分 10分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1,2)()若|,且/,求的坐标;()若|=且与垂直,求与的夹角. 答案:()设 3分 由 得 或 5分 () 6分 () 代入()中, 9分 12分来源:题型:解答题,难

18、度:中档已知锐角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向量(1)求角B的大小;(2)求的值.答案:.解:(I) 2分 6分 (II)原式=(12分)来源:07年石家庄市模拟题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已知,又,且。(1)求;(2)求。答案:(1)由>0,则,。(6分)(2)由,则,由,当时,与矛盾,故舍去。当时,可取。因此 (12分)来源:05武汉调考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设,试求的值答案:sin2x+2sinxcosx-3cos2x=0tanx= -3或tanx=1 (舍去)=来源:06年湖南省三月大联考题型:解答题,难度:容易已知(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2)若,求的最大

19、值和最小值及相应的值.答案: 6分 (1)函数的最小正周期7分 (2)因为,所以,所以当,即时, 10分所以当,即时,12分来源:08年高考辽宁省联考一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设、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1)记那么当实数t为何值时,A、B、C三点共线?(2)若,那么实数x为何值时的值最小?答案:解:(1)A、B、C三点共线知存在实数即,4分则6分(2)9分当12分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ABC的面积S满足S3,且的夹角为()求的取值范围;()求函数的最值及相应的的值答案:() ÷得: 由S3,得 ()当时,;当时,来源:06年北师大附中月考三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1

20、)已知|=4,|=3,(23)·(2+)=61,求与的夹角;(2)设=(2,5),=(3,1),=(6,3),在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23)·(2+)=61,(12分) 又|=4,|=3,·=6.(4分). (5分) =120°.(6分) (2)设存在点M,且 (8分) 存在M(2,1)或满足题意.(12分).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已知向量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求t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法1:依定义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要使在区间(1,1)上恒成立.解法2:依定义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

21、物线,来源:05年湖北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A、B是ABC的两个内角,=cos其中、为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I)试问tanA·tanB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请求出;否则请说明理由。(II)求tanC的最大值,并判断此时三角形的形状。答案:(I),即2cos2 (2分)即 cos(A+B)+1+cos(A+B),cosAcosB=3sinAsinB.tanA·tanB=为定值。(4分)(II)tanC=tan(A+B)=tanCmax=当tanA=tanB=即A=B=30°,C=120°时取到,此时三角形为等腰钝角三角形。 (3分)来源:题型:解

22、答题,难度:中档设两个向量满足,的夹角为,若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答案:60°=1,所以又因为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纯角,则,解到当向量与反向时,令即时,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t的取值范围是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若,,其中,记函数 (1)若图象中相邻两条对称轴间的距离不小于,求的取值范围; (2)若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当时,的最大值是,求的解析式.答案: 故 (1)由题意可知,又>0,0<1 (2) T,1 f (x)=sin(2x)kx 从而当2x即x=时fmax(x)=f()=sink=k1=k= 故f (x)=sin(2x)来源:08年高考南京市

23、月考一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和点,其中. 若向量与垂直,求的值.答案:由,得,利用,化简后得,于是或,.来源:04年上海春季题型:解答题,难度:容易已知锐角ABC中,三个内角为A、B、C,两向量,是共线向量。(I)求A的大小;(II)求函数y=2sin2B+cos()取最大值时,B的大小。答案:解:(1)=(22sinA,cosA+sinA),=(sinAcosA,1+sinA),/(22sinA)(1+sinA)(cosA+sinA)(sinAcosA)=0; ABC为锐角形,sinA=A=60°(2)y=2sin2B+cos()=2sin2B+cos()=

24、2sin2B+cos(2B60°)=1cos2B+cos(2B60°) =1+sin(2B30°) 当B=60°时取最大值2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O为坐标原点,(,a是常数),若(I)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II)若时,的最大值为2,求a的值并指出的单调区间。答案:解:(1)2分 4分 (2)6分 ,解得时,取最大值 由,解得9分 可解得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单调减区间是:12分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在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是上一点,且.(I)求的长;(II)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答案:(I)以为原点建系,易得是的中点;(

25、II)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来源:07年成都市月考二题型:解答题,难度:容易BAxyOCSz如图直角梯形OABC中,SO=1,以OC、OA、OS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求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设OA与平面SBC的夹角(用反三角函数表示);O到平面SBC的距离.()设 . 异面直线SC、OB的距离为 .(注:()只要求写出答案).答案:解:()如图所示:C(2,0,0),S(0,0,1),O(0,0,0),B(1,1,0)4分()6分, ; 12分来源:1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已知二次函数对任意,都有成立,设向量(sinx,2),(2sinx,),(co

26、s2x,1),(1,2),当0,时,求不等式f()f()的解集答案:解析:设f(x)的二次项系数为m,其图象上两点为(1-x,)、B(1x,)因为,所以,由x的任意性得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若m0,则x1时,f(x)是增函数,若m0,则x1时,f(x)是减函数,当时,当时,同理可得或综上:的解集是当时,为;当时,为,或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设向量a(cos23°,cos67°),b(cos68°,cos22°),uatb(tR)(1)求a·b;(2)求u的模的最小值答案:a (cos23°,sin23°),

27、b (cos68°,sin68°),(1)a·b cos23°cos68°sin23°sin68° cos45°(2)a23°23°)1,b68°68°1,|u|u(atb)ab2ta·b,所以当时,|u|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设函数f(x)=a-b,其中向量a=(m,cos2x),b=(1+sin2x,1),xR,且函数y=f(x)的图象经过点,()求实数m的值;()求函数f(x)的最小值及此时x的值的集合答案:(),由已知,得()由()得,当时,的最小值

28、为,由,得值的集合为来源:07年高考陕西卷题型:解答题,难度:容易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已知正方形ABCD和直角梯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CAC,EFAC,AB,EFEC1, 求证:平面BEF平面DEF;求二面角ABFE的大小。答案:解法1: 证明: 平面ACEF平面ABCD,ECAC,EC平面ABCD;连接BD交AC于点O,连接FO,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CBD2; 在直角梯形ACEF中,EFEC1,O为AC中点,FOEC,且FO1;易求得DFBF,DEBE,由勾股定理知 DFEF,BFEF,BFD是二面角BEFD的平面角,由BFDF,BD2可知BFD,平面BEF平面DEF (6

29、分)取BF中点M,BE中点N,连接AM、MN、AN,ABBFAF,AMBF,又MNEF,EFBF,MNBF,AMN就是二面角ABFE的平面角。易求得,;在Rt中,可求得,在中,由余弦定理求得, (12分)解法2:平面ACEF平面ABCD,ECAC,EC平面ABCD;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则,,(2分)设平面BEF、平面DEF的法向量分别为,则 , , .由解得,(4分),故平面BEF平面DEF(6分)设平面ABF的法向量为,解得,(8分)(10分)由图知,二面角ABFE的平面角是钝角,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来源:07年江苏省月考四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AEBCFSD如

30、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正方形,侧棱底面分别为的中点.(1)证明平面;(2)设,求二面角的大小.答案:AEBCFSDHGM解法一:(1)作交于点,则为的中点.连结,又,故为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2)不妨设,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取中点,连结,则.又平面,所以,而,所以面.AAEBCFSDGMyzx取中点,连结,则.连结,则.故为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解法二:(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取的中点,则.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不妨设,则.中点EF又,,EAEF,所以向量和的夹角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cos.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来源:07年高考全国卷二题型:

31、解答题,难度:中档(文)如图3,已知直二面角,直线CA和平面所成的角为. (1)证明;(2)求二面角的大小.答案:(1)证明:在平面内过点C作COPQ于点O,连结OB, 因为,所以又因为CA=CB,所以OA=OB,而,所以,从而BOPQ,又COPQ,所以PQ平面OBC,因为平面OBC,故(2)解:解法一 由()知,BOPQ,又,所以过点O作OHAC于点H,连结BH,由三垂线定理知:BHAC,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由(1)知,所以是CA和平面所成的角,即不妨设AC=2,则,在中,所以于是在中,故二面角的大小为解法二 由(1)知:,故可以O为原点,分别以直线OB、OA、OC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

32、标系(如图)。因为,所以是CA和平面所成的角,即,不妨设AC=2,则,在中,所以则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所以,设是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由得:取,得。易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由图可知,所以故二面角的大小为来源:07年高考湖南卷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如图,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中点。(1)求证:AB1平面A1BD;(2)求二面角AA1DB的大小;(3)求点C到平面A1BD的距离。答案:解法一:(1)取中点,连结为正三角形,ABCDOF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平面连结,在正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在正方形中,平面(2)设与交于点,在平面中,作于,连结,由()得平面,

33、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由等面积法可求得,又,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3)中,在正三棱柱中,到平面的距离为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得,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解法二:(1)取中点,连结为正三角形,在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平面取中点,以为原点,的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xzABCDOFy,平面(2)设平面的法向量为,令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1)知平面,为平面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为(3)由(2),为平面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源:07年高考福建卷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设两个向量、,满足|2,|1,、的夹角为60°,若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析:由已知得,欲使夹角为钝角,需得设,此时即时,向量与夹角为p 夹角为钝角时,t的取值范围是(-7,)(,)来源:题型:解答题,难度:较难已知向量;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