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社区和农村基层警务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推进社区和农村基层警务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推进社区和农村基层警务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推进社区和农村基层警务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推进社区和农村基层警务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推进社区和农村基层警务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关于推进社区和农村基层警务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中,笔者立足于松原工作现状,深入分析制约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开展的突出因素, 对深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岀一 些的想法和相应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对实际工作 有所裨益。思考之一:要打破思维定势,立足现实,不拘形式,谋求警力部署、警务室设置和群众治安需求的有机统一当前,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面临的基本现实是警力总量少、治安任务重、勤务模式不科学,必须基于这个现实 去谋划,去研究、去开展。而首要的,则是破除一些观念 上的局限和思维定势。1、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主体

2、不仅是派出所的社 区(驻村)民警,而是对巡警、交警、刑警等警务力量的 科学整合。社区和农村警务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一种警 务模式的变革,即从发案一投入一破案的被动反应型向投 入一预防一减少犯罪的主动进攻型转变。这种警务模式要 求,派出所、巡警、交警、刑警、治安、国保等警务力量 都要把工作的倾注点放在警务区,最大限度地警务前移, 共同以维护警务区治安为己任,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实 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警民和谐的目 标。因此,在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中,要对各种警务 力量作通盘考虑,科学布警。基本设想是:以警务区为立 足点,科学整合警务资源,既要考虑各部门、各警种的业 务特点,实

3、行分层次管理,更要从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大 局出发,推进派出所、巡警、国保、禁毒、交警进驻警务 区开展工作,实行捆绑式办公,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形 成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合力,实现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由 过去社区警"单打独斗”向各警种“齐抓共管”的转变。2、警务室设置的依据不仅是地理区划、人口数量,更 主要的是依据警务区治安复杂程度,实行分类设置。这种 主导思想主要是为了避免平均用警、机械性地设置警务室, 而是将警力投放、警务室设置到公众最需要、最易发案的 时空,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到面,既缓解了派出所警力紧张 问题,又节约了警务室建设的成本。基本设想是:在治安 复杂的警务区、撤乡并镇的原乡镇

4、政府所在地以及重点企 业、重点学校等处,设置一类警务室。一类警务室在硬件 建设上要有标牌标识、基础簿册、工作制度、警务公开图 板、警务装备、便民设施,达到规定的“六统一”标准; 软件上要实现多警种联勤,24小时值班备勤,治保会、联防 队、保安队、司法办等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开展矛盾 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防范、打击犯罪等工作。在治安相对 平稳的开放度较高的杂居区、“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设 置二类警务室。在二类警务室即警民联系点,可以依托社 区和村委会,合署办公,也可以租借房屋,在硬件上要有 标牌标识、警务公开板、基础簿册、必要的办公设备,达 到“四统一”标准;软件上要整合各种综治力量,开展治

5、安联防。在治安稳定的以纯居民住宅为主的生活社区和村 屯,设置三类警务室。三类警务室即流动警务车,利用节 假日、双休日、夜晚和群众聚集时段,定期巡回,开展便 民利民服务和治安宣传,提高见警率。3、社区(驻村)民警勤务方式、勤务时间不是固定的, 而是弹性的,是由群众的治安需求决定的。基本的时间要 求是:一类警务室要保持24小时有人值守,开门接待群众。 社区(驻村)民警每周不少于三个半天在警务室工作;二 类警务室要保持工作日有人开门接待群众,社区(驻村) 民警每周不少于两个半天在警务室工作;三类警务室要每 周组织12次巡回,社区(驻村)民警不少于1个半天的 接待群众时间。基本勤务方式是采取入户走访和

6、巡逻盘查 相结合、群众工作与敌社情动态搜集研判相结、服务群众 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相结合等,工作方法要灵活、措施要 管用,工作成效要进一步凸现。思考之二:突破警力瓶颈,必须在优化警力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着力于警员素质的提升、科学用警和民力开掘警力不足是制约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瓶颈性问题, 也是当前公安机关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事实证明,通过增加警察编制,提高装备水平,并不能有 效遏制犯罪率上升、案件高发态势,而受财力的限制,增 加编制、提高装备水平的空间很小。社区警务理论认为, 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遏制犯罪的根本力量也在社会。 就社区而言,警察人数的增减与发案数、破案数没有绝对

7、的正比关系,抑制犯罪的关键在社区而不在警察。因此, 社区和农村警务必须处理好公安机关内部挖潜与促进警务 工作社会化的关系,通过深化警务改革,密切警民关系, 不断改善社区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1、立足自身,内部挖潜,对警力配置、警员素质、警 务机制等诸要素优化组合。优化警力资源配置,人尽其用。 一方面,要按照"做精机关、做强基层”的思路,使机构 设置科学合理,警力配置集约优化,充分考虑民警个人素 质特点和队伍整体需要,注意新老强弱合理搭配,优势互 补,提升社区(驻村)民警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基层公 安机关要根据现有警力状况,从治安需要出发,将新增警 力优先保障警务区警力需求,使之与承担的

8、职责任务相适 应。提升警员素质,人尽其能。深入开展苦练基本功活动, 采取集中培训、远程视频教学、专家授课、以会代训、典 型示范、编撰社区民警工作实用手册等行之有效的方 法,重点抓好人口管理、群众工作、情报信息、安全防范、 调解民事纠纷、办理案件等业务技能和体能训练,使民警 的政治、业务、体能素质得到提高,实现"一警多能”。科 学用警,人尽其责。立足日益动态化的治安形势与传统的 协作配合机制不相协调的矛盾状况,进一步完善警务协作 机制。在纵向上,机关科室与派出所实行工作捆绑,把业 务指导与直接参与结合起来,把对上考核与对下考核结合 起来,综合评定工作绩效,达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在 横

9、向上,实行相邻派出所片区联动机制。以治安复杂、人 口流动性较大的中心集镇派出所长为片长,集中指挥调度 片区内警力,联合处理片区内的重大警务活动,从而节约 时间,节约成本,缓解派出所的警力紧张,做到警力跟着 警情走。2、开掘民力,外部挖潜,对各种群防群治力量进行科 学整合,促进社区和农村警务社会化。要依托警务区、社 区(村屯)小组、居(村)民户三层治安力量,建立一个 打防并举、攻守兼备、动静结合的警务区治安防控体系。 按照警务区自治的原则,把公众希望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 境的意愿转化为参与、支持治安工作的热情,编织起以自 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调节为特色的群防群治网络,形 成维护治安我有责,我为治

10、安多出力的局面。健全治安防 范网络。建立以派出所为主体,以社区(驻村)民警为骨 干,以治安中心户为依托的警务区防范网络,组织群众开 展以“防盗、防火、防事故”为主要内容的治安防范工作, 减少可防性案件和事故的发生。建立法制宣传教育网络。 组织党团群组织、宣传部门和司法单位,通过定期与不定 期的深入警务区,举办法制讲座,送法上门,提高警务区 群众的法制意识。建立民事调解网络。建立警务区纠纷调 解组织,最大限度地消除警务区不和谐因素,减少民转刑 案件发生。建立健全违法青少年和“两劳”回归人员帮教 网络。帮教违法青少年,帮助“两劳”回归人员就业,减 少社会隐患。此外,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发公益岗

11、 位,利用专职治安员协助警察开展巡逻救助、防范宣传、 调解纠纷等非执法活动,置换警力,也不失为一条警力向 民力延伸的有效途径。思考之三:归结制约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深入开展的 诸多因素,最根本的还是缺少一种向基层倾斜的利益导向 机制和规范化工作流程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关键是民警要沉入警务区, 贴近群众,服务社区。而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社区民 警“怎么下、怎么干、怎么考”的问题。1、建立向基层倾斜的利益导向机制,解决民警不想下、 不愿下的问题,形成栓心留人的“洼地效应”。搭建工作平 台。即加强警务室建设,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因 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条件建立规范的警务室,既改善 社区(

12、驻村)民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又便于群众报警、 办事、求助。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民警执法权益保护,对 民警依法履行职责给予强力支持;在表彰奖励上向基层一 线倾斜,每年要对社区(驻村)民警进行评先选优,对业 绩突出、长期从事警务区工作的民警,在提拔任用时优先 考虑;心系民警的安危冷暖,千方百计地改善他们的办公 条件,关注他们的家庭和生活,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落 实装备配备。尽快按标准将基层一线民警所需的必配装备 配发到位,尤其是边远地区驻村民警的交通工具,要因地 制宜、抓紧落实,保证和推动各项工作正常进行。2、建立规范化工作流程,解决民警干什么、怎么干、 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形成科学、严谨、有可操作

13、性的工 作规范。进一步完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规范,明确社区 (驻村)民警的人口与阵地管理、巡逻防控、搜集处理敌 社情信息、处警办案、联系与服务社区等工作职责,使其工作内容具体化;加强警务区实有人口、流动人口、重点 人口、要害部位、重点行业、出租屋的管理,将管理融入 服务之中,从发案中查找漏洞,在回应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上做文章,使其工作操作程序化;把发案少、秩序好、社 会稳定做为衡量工作的根本目标,以群众满意率定优劣, 使其工作指标数字化。3、建立公平公正的考评机制,解决“怎么考、怎么用、 怎么奖”,形成“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奖先罚后”工作导 向。现在的考评方法过多偏重于簿册登记记录,实地随机性抽查考核不够,结果往往不能客观反映不同警务区之间绩效的优劣高低,甚至挫伤部分民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