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书宋元明考古笔记_第1页
自书宋元明考古笔记_第2页
自书宋元明考古笔记_第3页
自书宋元明考古笔记_第4页
自书宋元明考古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书宋元明考古笔记条列一、制造业1、 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2、 六大窑系:定、钧、耀州、磁州、景德(青白)、龙泉(青)窑系;3、 八大窑系:耀州、磁州、景德、龙泉、建阳、越州、定、钧;4、 窑系:是指各窑其产品在造型、釉色、装饰、工艺等方面互相模仿认同大体相同的许多窑的群体。陶瓷史家常用多重次要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制瓷业发展的面貌;窑系在宋代形成,元代继续发展;5、 耀州窑:中国北方青瓷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始于唐而盛于宋,金元继续烧制明代衰落,耀州窑瓷器影响面大,耀州窑系为六大窑系之一,多青瓷,亦有黑釉、白釉、酱釉,多盘、碗,以三角支垫叠烧,代表器物为五代青釉提梁倒注壶;6、 涩圈叠烧:入

2、窑烧制前,在上号釉的器物胎底部去除一圈釉,使其露胎,然后将叠烧的另一器物的底爹置其上(底无釉),多个重叠,入窑烧成;7、 宋代陶瓷业特点:数量大增;民窑兴起;五大八大;外销瓷增加;工艺增加(覆烧、涩圈叠烧、支烧);装饰胎釉并重;南宋南方制瓷业迅速发展;8、 元代制瓷业特点: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新品种(元青花、釉里红、枢府釉瓷);9、 青花瓷:根据目前发现始见于唐代,宋辽金未发现,元代达到鼎盛,元青花成为其时最杰出的代表,为以钴料为着色剂之原料绘制之高温一次烧釉下彩瓷器。10、 明清制瓷业特点:制瓷业达到顶峰,多;普及;远销世界;中心转向景德镇;彩瓷发达;11、 宋代钱币特点:年号多;大小不一

3、;字体多;铜铁并用;纸币;12、 交子:发行于北宋仁宗时期的货币,曾作为官方货币流通,在四川使用最久,最早是一种存款凭证,由于铜铁钱携带与使用不便而产的,最早由商人发行,后政府发行,三年一届,便于货币的交通与使用,具有某些货币的职能,虽与现代的货币有所不同,但被认为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3、 宋代铜镜特点:形式多样化;题材集中;细线浅浮雕;商标字号;14、 宋代铜镜类型:素镜;缠枝花草镜;花鸟镜;神仙人物故事镜;八卦镜;纪年号明镜(湖州镜、饶州镜、成都镜);蹴鞠纹镜、海舶镜;15、 湖州镜:南宋时期产于湖州之铜镜,多为素面,形状多葵花形,亦有圆形和方形,背后有铸造的商标性铭文,如“湖

4、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远销海内外;16、 金代铜镜的特点:主题纹饰多样化;边缘錾刻官府验记文字和押记;官铸私铸铭文;17、 金代铜镜类型:双鱼镜;历史人物故事镜;盘龙镜;瑞兽镜;瑞花镜;18、 元代铜镜类型:缠枝牡丹纹铜镜;神仙人物故事镜;双龙镜;铭文镜;素镜;2、 墓葬1、 七帝八陵:制北宋在巩义之帝陵,北宋九帝,徽钦二帝为掳,故祖宗真仁英神哲七帝在此,由宣祖之陵在此,安昌熙定昭厚裕泰,故为七帝八陵。2、 北宋帝陵特点:面山背水,南唯少室山北为伊洛河,南高北低;按照“五音利姓说”选择吉地,安排陵位;帝后同茔合葬单独起陵园,袝葬帝陵之西北;设陵邑,建寺院;规模不及唐陵,帝王去世七月建成,平地起

5、陵;神道上的石像生规制,帝陵为31对;3、 棺床小账:辽代贵族墓葬容纳石棺之器,是中国古建中少见的木作建筑实物,棺床即是帐座,上面的建筑为帐头和帐身,为房屋样式,小帐放在一张外有围栏的须弥座式木棺床上,棺床遍施彩绘。为辽代契丹葬俗和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发现,也是契丹贵族着力仿学中原文化制度的一个重要物证。4、 中原北方宋墓:简单的装饰墓;仿木结构装饰墓(雕砖家具、壁画)早期官员使用,后期平民使用,官员不再使用仿木结构装饰,演变为毫无装饰;5、 北宋中原地区墓葬分期:第一期,北宋开国到仁宗天圣以前(960-1022),材料少,未有华丽的平民墓;第二期,仁宗天圣元年到哲宗元祐元年以前(1023-10

6、85),平民小型砖室墓墓出现仿木斗拱,出现夫妇对坐、伎乐、出行场面,墓室均为方形或者圆形;第三期,元祐元年以后(1086-1127)仿木砖室墓大量出现,多角型墓和方形多角顶墓占统治地位,壁画华丽,仿木斗拱复杂;墓主人夫妇对坐、伎乐、杂剧、升仙装饰十分流行,平民墓的石棺椁都在这一时期;徽宗朝在各地发现漏泽园墓。6、 南方地区宋墓的分期与分区:长江下游地区:第一期建国到真宗;第二期为仁宗到北宋灭亡,前段为仁英神三朝;第三期为南宋时期,前段为高宗到宁宗,后段为理宗以后;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第一类为土坑墓;第二类为长方形砖室墓;第三类为石室墓;第四类为悬棺葬,分为悬棺葬、岩棺葬、洞棺葬;闵广地

7、区,北宋为一期,南宋以光宗为界分两期。地区分期形制陪葬特点长江下游地区第一期(北宋早期祖宗真)竖土、砖室、砖石混铸多随葬越窑青瓷,陶俑,少铜镜晚唐五代风第二期(北宋中后期仁宗之后)前段(仁英神)砖室石顶流行越窑瓷器不见,多青白瓷,精湛,陶器减少,铜镜多形成宋墓特点后段(哲徽钦)竖土、砖室石顶、出现石室青白瓷主体、瓷质小盒普遍、出现黑釉碗多素面镜并列双室墓增加第三期(南宋)前段(高到宁)多石顶砖室墓,壁龛青白瓷大减,黑釉盏罐增,陶瓷漆少,较多金银首饰必出湖州镜铁镇墓地券后段(理宗后)长方形双室墓为主,石顶少券顶增加或以水银松香防腐、陶瓷器减少,或大量锡明器竹木器,少龙泉窑瓷器重视尸体保护,或为石

8、藏子影响长江中游第一期(英宗前湖北,西北部受到北方影响,东南受到长江中下游影响江西,近长江下游,随葬品有特色,俑类明显;湖南:中小型墓为主,多角罐和堆塑坛必出变化不如长江下游明显第二期(神宗后第三期(南宋)7、 南方宋墓体现的文化特点:最有特点的是普遍使用各种俑类,包括墓主人夫妇坐像、男女侍俑和神煞俑;与北宋最大的区别在于墓室的营建,北方追求近乎阳宅的华丽居室,南方强调坚固密封保存尸体。8、 石藏子:宋元时期的一种墓葬形式,周围以砖石构成,顶部以石条覆盖,类似于类椁式墓,以张士诚母曹氏墓为代表,不注重外在的形式大小,讲究密封和坚固,南宋帝陵攒宫或亦为此制。9、 白沙宋墓:北宋赵大翁及其家属的三

9、座墓葬,位于河南省禹县白沙镇北,分为前后室,前室扁方形,后室六角形,中间有过道,前室和过道作宝盖式逯顶藻井,后室作宝盖式截头六角攒尖顶;门楼、瓦脊、斗拱等雕砖仿木结构,上有彩画,四壁亦有壁画;甬道两壁画身背钱串手持囊壶酒瓶与牵马之侍者,西壁墓主夫妇对坐宴饮的开芳宴,后室壁画变现内宅的情况;后室棺床上有迁葬的骨骸两具,有买地券,陪葬品很少。10、 开芳宴:夫妻二人对坐欣赏散乐杂剧的一种特定宴席,旁边有侍者等候服侍,室内家居一应俱全。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元代没落,多见于北方中小墓葬中,是宋辽金墓葬中的常见装饰题材,展用来表现墓主人夫妇的和睦和恩爱,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理想的家庭模式和正统的道德

10、。11、 辽代帝陵特点(永庆陵为例):布局上从前到后为神道、陵门、享殿、朵殿、陵墓。均为东南向;陵墓唯前中后室和四个侧室;墓壁和顶用砖,墓内及墓门皆抹石灰并彩绘壁画,通道为券顶,墓室均为穹窿顶;出土有小木作梁柱,有彩画;墓道、甬道、墓室、仿木雕砖皆有壁画,绘有仪卫、侍从、汉契丹官员、伎乐山水、瑞兽花鸟等图案。12、 辽代契丹贵族墓葬分期特点:一期为景宗以前(907-983);二期为圣宗至兴宗时期(983-1055);三期为道宗至天祚帝时期(1055-1125)。分期墓道与墓室葬具装饰陪葬一期前段斜坡墓道、方形或圆角形墓,砖或石制单室墓墓门前天井、石房、房上砌出棺床、可能有床帐备马和侍奉图、妇人

11、启门和厅堂图、花鸟屏风人物故事陶瓷器、铁器、马具和武器;白瓷、酱色绿色陶器,少景德镇影青和耀州窑青瓷;鸡冠壶、经瓶、凤首壶和长颈注壶;成套生活用具,马具级部分铁制工具、兵器,剑、铜镜、匕首、铁刀、铁矛【驸马赠卫国王墓】后段斜坡墓道中小型竖土、大型为多室,以方为主少圆木质小账和木质尸床配合使用单室无装饰,主要装饰在墓室和石房的壁面二期圆形墓盛行,少量方形,出现多角墓,阶梯墓道,天井、小龛木质小账和石棺、木护墙、尸体上有金银铜网络和面具仿木建筑和壁画增多,壁画分布有规律,或有仿木雕砖生活器物、马具和少量铁制工具,成套配置,后世配备金银漆玉玻璃饮食用具少量弓箭武器、马具明器化、鸡冠壶提梁式圈足【耶律

12、延宁墓】三期多角型墓葬大行,相当数量的长方形小墓并存,也有少量圆形墓;以砖铺地,流行镶嵌木护墙、藻井砖制尸床上铺木板或木棺敛葬普遍;木质小账石和棺不再流行,面目网络或火葬,小棺,佛;中小型墓葬少装饰壁画;或木护墙及墙壁皆壁画、对坐鎏金、铜铁生活用具、契丹游猎风气的消失和强烈的汉化,马具和兵器都已消失,经瓶已极为少见;鸡冠壶高而瘦;三彩大行【耶律弘本墓】13、 明代帝陵分布:明祖陵;明皇陵;明孝陵;明十三陵;金山陵区、明显陵。14、 明帝陵形制布局:大红门为陵园大门,门前有石牌坊、下马碑,门内为诸神路通向各陵;神路中央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周围有4个石华表,两侧除了石柱外,有石兽24个,石人

13、12个,均用整块白石雕成;陵园内有无字碑,门内有祾恩殿,殿后有牌楼门、石五供。再后有宝城环绕,宝城上建有明楼,楼内立石碑,刻着皇帝的庙号、谥号。15、 明定陵:万历皇帝朱翊钧墓葬,同葬孝端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位于陵区中部偏西;墓室位于陵园后部宝城之下,距离地面深达27米,由前中后殿和左右配殿组成,全部用石材垒砌起券,总面积1195平方米;各殿之间以石门相通,门上有汉白玉仿木结构小木作,自来石顶门;后殿最大,中有汉白玉棺床,放置万历皇帝及其两个皇后的棺椁,各为一棺一椁,有装有随葬品的红漆木箱26个;出土谥册、谥宝、瓷器、金银器、锦缎衣服若干。16、 明帝陵对前代的变革和发展:在陵园布局上,十

14、三陵有了一体的规划;明陵的领取不再有陪葬墓;陵园的布局采取了方城明楼式A陵城从方形变成长方形B取消了唐宋的下宫,祾恩殿成为主要祭祀之所,兼具献殿和下宫之作用C增设明楼,内置谥号、庙号碑D坟丘成了圆形,并在四周砌砖,成为宝城;地下玄宫有了较大变化,成为大型多室的砖、石墓室,是仿照皇帝生前所居住之宫殿所建,分为前中后殿和左右配殿;明陵的风水与宋陵大不相同,不在讲究“五音利姓”而更接近于汉唐的依山面水的观念。3、 城址1、 宋元明时期城址的特点:古今叠压;范围大,不便发掘;数量众多。2、 宋代都城五: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南宋临安府;3、 平江府图碑: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

15、29)平江府郡守李寿朋重整坊市后所刻的平江府平面图碑,是现存最早的苏州城地图,也是流传下来的宋代都城图中最详细的一副。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是研究宋平江城的珍贵资料。图以北为上,有外城、子城两重城墙,东两门,西北南均为一门,门皆为水陆并用,各门不相对,街道均为东西或者南北向,呈丁字或十字相交。图不是按照比例绘的。4、 辽五京: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5、 四时捺钵:捺钵,行在也,辽代国君的行营,辽代虽然设置五京,但日常不在京城而是在各地,因为四时有不同的所在,故称为四时捺钵。6、 金五京:上京会宁府、中京大兴府、南京

16、开封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7、 元二都:元上都、元大都8、 明三京:名北京城、南京城、中都;9、 东京城的布局特点:反映在礼制上对皇权的强化和商品经济大发展后城市所具有的商业与经济中心的特点;取消了封闭的里坊和市场,代之以开放的街巷制;更加突出中轴线,注意严整的对称;对防卫的重视;结合城市建筑修造人工山水园林;10、 辽上京的特点:其最大影响就是两城制,在皇城之南设汉城,事辽的都城特有的体制,汉成具有外郭城的性质;注重防御,马面、城壕、看楼、寺院;保留了一些契丹民族的习俗和游牧习俗(内部西北部为禁苑,城东北部空地上有帐幕);11、 辽中京的特点:整个布局以北宋东京城为模式,为三重城结构;

17、保留了一些唐代的风格,外城南部有了里坊,主要为汉人居住和手工作坊,集中管理,士兵把守;辽上京两城制的延续;注重对居民的防范,衙署、寺庙安插与人民生活区;城内发现建筑基址很少,说明此时固定建筑很少,尚有契丹的风貌;12、 金上京特点:仿照辽上京,分为南北二城,部族分制南城包含工程;北城先建,根据瓮城判断,南城当为后来建宫殿“工”字形台基,当是受到北宋以来之影响;城内遗散布局,没有统一的规划,比较自由;13、 金中都特点:强化中轴线,;宫殿中突出了阁;宫廷建筑园囿化;14、 元上都特点:不对称,自由分布;园囿、殿、亭、阁、榭各具特色,或近邻沼池,或开渠引流,或亭阁相连;注重宫城的防御,包砖、瓮城、

18、角楼;宫城、皇城四角有庙宇;城外关厢地带,居民区、工商业区和仓库;15、 元大都特点:三重城墙的重城结构,宫城在南部;标准的纵街横巷式街网布局;中轴对称;严格的等级制度;注重对外的防范;16、 宋元明时期地方城市的类型与布局:方形或长方形十字街式布局(大同);方形或长方形丁字街式布局;长方形纵街巷式布局;不规则形布局;军城、山城。17、 金界壕:界壕为金朝为了防止北部和西北的部族的侵袭后期防止蒙古族的袭扰而修建的防御工事、堑壕和堡寨。这项工程东北起嫩江右岸,西南抵大青山之北,横跨约2500公里,总长7000余公里,分为北线和南线,北线为金早期修建,南线的明昌新线为主体南线分为两线,堑壕地步一般为5-6米宽,深2米,不同地段的界壕组成不同,一般有主墙、外壕、副墙、内壕构成,界壕上有马面、烽台等防御工事,也有附属于界壕的边堡和小城。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18、 明长城:是明代为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而修建的防御工事,亦称边墙,规模宏大绵亘万万里,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绵延六千多公里,各地的材质不尽相同,有与之配套的城堡、墙台、烟墩并设立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