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振幅调制概要_第1页
正交振幅调制概要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二O三二O四学年第一学期学号_姓名_班级_电子工程系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41 1 QAM 简介. 4第二章 正交振幅调制. 52. 1 MQAM 信号的星座图. 52. 2 QAM 的调制解调原理. 6第三章 16QAM 调制解调系统实现与仿真 . 63.1 16QAM 调制模块的模型建立与仿真 . 73.1.1 串并转换模块. 73.1.2 2/4 电平转换模块. 93.1.3其余模块与调制部分的结果 . 103.2 16QAM 解调模块的模型建立与仿真. 113.2.1相干解调

2、. 113.2.2 4/2 电平判决与毛刺消除仿真电路 . 113.2.3 并串转换与最终解调结果对比 . 13第四章 仿真结果分析及总结 . 153.2.2 仿真结果分析. 153.2.3 总结. 15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3-第一章 绪论1.QAM 简介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频带利用率问题越来越被 人们关注。在频谱资源非常有限的今天,传统通信系统的容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用户的要 求。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 n)以其高频谱利用率、高功率谱密 度等优势,成为宽带无线接入和无线视频通信的重要技术方案。正交振

3、幅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 n)是一种频谱利用率很高的调制方式,其在中、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网络高速数据传输、卫星通信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 用。在移动通信中,随着微蜂窝和微微蜂窝的出现,使得信道传输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国际上移动通信技术专家十分重视的一种信号调制方式之一,正交振幅调制(QAM在移动通信中频谱利用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正交振幅键控是将两种调幅信号(2ask和2psk)汇合到一个信道的方法,因此会双倍扩展有效带宽。正交调幅被用于脉冲调幅,特别是在无线网络应用。正交调幅信号有两个相同频率的载波,但是相位相差90度

4、(四分之一周期,来自积分术语)。一个信号叫I信号,另一个信号叫Q信号。从数学角度将一个信号可以表示成正弦,另一个表示成余弦。两种被调制的载波在发射时已被混和。到达目的地后,载波被分离,数据被分别提取然后 和原始调制信息相混和。QAM是用两路独立的基带信号对两个相互正交的同频载波进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利用这种已调信号的频谱在同一带宽内的正交性,实现两路并行的数字信息的传输。该调 制方式通常有二进制QAM(4QAM、四进制QAM(I6QAM)、八进制QAM( 64QAM、,对 应的空间信号矢量端点分布图称为星座图,分别有4、16、64、个矢量端点。电平数m和信号状态M之间的关系是对于4QAM当两

5、路信号幅度相等时,其产生、解调、性能及相 位矢量均与4PSK相同。正交振幅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是一种频谱利用率很高的调制方式,其在中、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网络高速数据传 输、卫星通信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二章正交振幅调制MQAI 信号的星座图正交振幅调制(QAM)是一种矢量调制,它是将输入比特先映射(一般采用格雷码)到一个复平面(星座)上,形成复数调制符号。正交调幅信号有两个相同频率的载波,但是相位相差90度(四分之一周期,来自积分术语)。一个信号叫I信号,另一个信号叫Q信号。从数学角度将一个信号可以表示成正弦,另一个表

6、示成余弦。两种被调制的载波在 发射时已被混和。到达目的地后,载波被分离,数据被分别提取然后和原始调制信息相 和。这样与之作幅度调制(AM)相比,其频谱利用率高出一倍。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4-QAM是用两路独立的基带信号对两个相互正交的同频载波进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利用这种已调信号的频谱在同一带宽内的正交性,实现两路并行的数字信息的传输。该调 制方式通常有二进制QAM(4QAM)、四进制QAM(16QAM)、八进制QAM(64QAM)、, 对应的空间信号矢量端点分布图称为星座图, 分别有4、16、64、个矢量端点。目前QAM最高已达到1024QAM。样点数目越多,其传输效率越高。但并不

7、是样点数目越多越好,随着样点数目的增加,QAM系统的误码率会逐渐增大,所以在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环境, 不能使用较多样点数目的QAM。对于4QAM,当两路信号幅度相等时,其产生、解调、性能及相位矢量均与4PSK相同。Ai = (2i -1)Bj = _(2j -1)其中,i,j=1,2,,L,当L=1时,是4QAM言号;当L=2时,是16QAM言号;当L=4在信号空间中MQAMI号点(Ad仁BJZ丄)MQAI的星座图是一种矩形的MQAMI座图。时,是64QAM言号。选择正交的基本信号为1(t)=A coswt TBMQAI信号表示式可写成SMQAM(t)=T2B(Aicoswet Bisinwc

8、t)其中,Ai和Bi是振幅,表示为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5-MQAMI号星座图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6-为了说明MQAM比MPSK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图2.1.2示出了16PSK和16QAM勺星座图,这两个星座图表示的信号最大功率相等,相邻信号点的距离di,d2分别为:2DPSKdi:2Asin0.39A16结果表明,d2d1,大约超过1.64dB。合理地比较两星座图的最小空间距离应该是以平均功率相等为条件。可以证明,在平均功率相等条件下,16QAM的相邻信号距离超过16PSK约4.19dB。星座图中,两个信号点距离越大,在噪声干扰使信号图模糊的情况下,要求分开两个可能信号点越容

9、易办到。因此16QAM方式抗噪声干扰能力优于16PSKMQAI的星座图除正方形外, 还有圆形、三角形、矩形、六角形等。星座图的形式不同, 信号点在空间距离也不同,误码性能也不同。MQAM口MPSK在相同信号点数时,功率谱相同,带宽均为基带信号带宽的2倍。16QAM即16进制正交振幅调制,它是一种振幅/相位联合键控(APK)体制。16QAM的产生有2种方法:(1)正交调幅法,它是有2路正交的四电平振幅键控信号叠加而成;(2)复合相移法:它是用2路独立的四相位移相键控信号叠加而成。16QAM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作为两个独立的参量同时受到调制。故这种信号序列的第k个码元可以表示为:Sk(t)=Akcos

10、(wot+抵)kTt气k+1)T式中,k=整数;Ak和如分别可以取多个离散值。式(1-1)可以展开为:Sk(t)=Akcos抵coswot-AksinQkSinwot Xk=AkCOSk16QAM(1-1)(1-2)(1-3)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7-Yk=-Aksin旅(1-4)将式(1-3)和式(1-4)代入式(1-2)得:Sk(t)=XkCOSWot+Yksinwot(1-5)由上式可见,16QAM信号可以由两路独立的正交4ASK信号叠加而成,因此,这里采用正交调幅法。正交幅度调制是利用多进制振幅键控(MASK)和正交载波调制相结 合产生的。2. 2 QAM 的调制解调原理MQAM

11、勺调制解调框图如图2.2.1所示。在发送端调制器中串/并变换使得信息速率为Rb的输入二进制信号分成两个速率为Rb/2的二进制信号,2/L电平转换将每个速率为Rb/2的二进制信号变为速率为Rb/(2lbL)的电平信号,然后分别与两个正交载波相乘,再相加后即得MQAMI号。在接收端解调器中可以采用正交的相干解调方法。接受到的信号分两路进入两个正交的载波的相干解调器,再分别进入判决器形成L进制信号并输出二进制信号,最后经并/串变换后得到基带信号图 2.2.1 MQAM 调制解调框图MQAI 调 制 9MQAM 勺解调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8-第三章 16QAM 调制解调系统实现与仿真根据第二章

12、的16QAM调制解调原理的讲解,画出16QAM的调制解调框图如下所示:图 3.1 16QAM 的调制解调框图 3.2 16QAM 调制解调电路框图16QAM 调制模块的模型建立与仿真通过对图3.1中16QA碉制原理框图的分析,16QAMP个码元所携带的信息为log 2M即4bit,是一般基带数字调制(QPSK码元携带信息量的2倍。而且16QA碉制是由两路相互独立的信号进行调制,一个16QA码元宽度是基础信号的2倍。以下我将对系统仿真框图中的各模块进行简单的介绍:串并转换模块信号源通过串并变换,将原来的一路信源信号变成两路信号,分别为上支路信号和下支路 信号,独立地进行调制和解调。Rb/2输入通

13、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9-串并变换的规则是根据序列编号的奇偶行,将编号为奇的 码元编成一路信号,将编号为偶的码元编成一路信号。经过串并转换后,并行输出的每一 路码元传输速率降为原来的一半即Rb/2.输入d:-1 1 -1 1 1 1 -1 -1上支路d_NRZ1:-1-1 1-1下支路d_NRZ2:1 1 1-1串/并转换实现的功能是将码元速率为10b/s的二进制基带码元序列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信号可通过直接用采样频率为5HZ的采样器对该二进制基带码元序列进行采样获得。要获得另外一路信号,需要先将该二进制基带码元序列延时一个码元周期,再用采样频率为5HZ的采样器采样。为了使这两路信号在时间上

14、同步,还需要将第一路信号也延时一个码 元周期。这样就将原二进制基带码元序列分成两路速率相同的二电平信号。具体电路图如 下:图 3.3 串/并转换模块电路图采样器的采样速率为5,采样点时间宽度为0,采样时间偏差0.(2)采样延迟的延迟点数为1.图 3.4串并转换各路信号图由图可以得出经串并转换之后,并行输出的每一路码元传输速率降为了原来的一半,这 也正是实际中所要求的。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0-3.1.2 2/4 电平转换模块对于2/4电平的转换,其实是将输入信号的4种状态(00,01,10,11)经过编码以后变为相应的4电平信号。这里我们选择的映射关系如下表所示:映射前数据电平/V00

15、-301-1101113表312/4电平映射关系表根据以上映射关系,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出它们之间的一个数学关系。这里输入信号为两路二进制信号, 假设它们是ab,则在a=1时让它输出一个幅度为2的信号,当a=0时输 出幅度为-2的信号。同理当b=1是让它输出一个幅度为1的信号,当b=0时输出幅度为-1的信 号。如此一来便可以得到下面的结果:进行串并转换,每路信号做一个简单的判决,再用一个相加模块便可。实现2/4电平的转换 功能。具体电路如下所示:图 3.5 2/4电平转换模块(1)因为是再一次的串并转换,采样器的采样速率为2.5,采样点时间宽度为0,采样时间偏差0.采样延迟的延迟点数为1.当ab

16、=00时输出:y=-2 + -1=-3;ab=01时y=-2 + 1=-1;ab=10时y=2 + -1 =1;ab=11时y=2 + 1 =3;上所示我们可以得出:再设计2/4电平转换模块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将输入信号再次由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1-对于59,其inputO为61提供,61为正弦函数,设定频率和相位为0,幅度为2,取cos输出接至59inputO。另一个inputl由60提供,幅值为-2。59的控制端为并行输出的第一路,也就是原理中的a。对62与59设置相似,但是其inputO和1分别由提供-1和1的正弦信源提供。我们假设57和58输出为11,那么根据电路中的逻辑关系,

17、得到的就是59输出-2,62输出-1,经过65的相加器,其输出就是-3.这样就完成了24电平转换。*-A 通甲祁I EiMJR2IP.1 V1.1匸1 1 11 1 1|II I|Mtfr11E121*1 fe| a | m Tno*-=驛my1 2a jID1 fei.ILI_1 11Tdfeh khSHCMKiciZ1.41 -bi t图 3.6 2/4 电平转换模块各点波形由图可见,完成了2-4电平的转换。3.1.3 其余模块除以上所述的两个子系统外,调制阶段还包括正余弦信号发生器、加法器、乘法器、 频谱示波器和离散时间信号发散图示波器等。3.2 16QAM 解调模块的模型建立与仿真16

18、QAM解调原理框图如图3.8所示,解调器实现的核心在于4112电平判决模块及并串转换模块。在本次仿真中,载波恢复输出的同频同相波是直接由调制模块中的载波提供 的。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2-3.2.1 低通滤波器图 3.9低通滤波参数设计4/2 电平判决由于前面采用的是模拟低通滤波器,所以在4/2电平判决之前得到的是一个模拟的4电平信号。之后要想得到2电平的数字信号,需经一系列的抽样、量化和编码。这里我们再 次使用子系统这一概念,假设上述模块输入为x,输出分别为为y、z1、z2,则它完成的功能是:_3; x 兰-2_ 1; 2:x _ 0 1;0cx 兰 23;x20; y = _3zl

19、T0;y=jI I;y = i1; y = 30; y一3z2;y0; y = 11; y = 3便完成了以下映射关系,也最终实现了4/2电平的转换。图 3.8解调部分总电路这样两路二进制信号经并串转换后,参数设计如下所示: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3-映射前数据电平/V-300-101110311表3-2 4/2电平映射关系表42电平判决子系统如下图所示:图3.10 4/2电平转换模块1、 对于电平判决,我们可以将四电平分成两级,第一级为门限值为0V的一级。这一级将四电平分为正值和负值,正值时两位二进制输出的第一位为1,负值时两位二进制输出第一位为0。第二级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判决门

20、限为2V,在第一级输出为1的前提下,如果第二级大于2V时输出第二位为1,小于2V时输出第二位为0;同样在第一级 输出为0的前提下,如果第二级大于-2V时输出第二位为1,小于-2V时输出第二位为0。该部分的功能是有电路中97,5,99实现的。2、101是完成对第二级输出的组合。由于第二级输出的二进制由5和99产生,所以必须在第一级确定的情况下对第二级输出进行选择。101实现的就是这个功能。101的输入控制端由97提供,也就是第一级输出的二进制控制。在第一级输出为1时,我们控制5的结果输出即可,所以101的input0与5输出端相连,input1与99输出端相连。从而完成了第二路(就是并行数据第二

21、路)的数据输出。并串转换并串转换是串并转换的逆过程,并串转换的目的是将两路四电平信号合成一路四电平信号,从而还原出原基带序列。具体方法是:用一个脉冲宽度为其周期的一半的脉冲串分 别与这两路四电平信号相乘进行采样,并将第二路信号延时一个脉冲宽度。然后将这两路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4-信号相加,再经过采样保持即恢复原基带序列。具体电路图如下:3.11并串转换电路采样脉冲串的幅度为 1V,频率为分别为 2.5Hz 和 5Hz(因为前面经过两次 串并转换变为四电平信号,所以当要经过并串变换时,也要经过两次)延迟器的延迟时间分别为 0.2s 和 0.1s。采样器的采样速率为分别为 5Hz 和 10Hz,采样点时间宽度为 0,采样时间偏 差 0。(4)采样保持器的增益为 1。最后解调端输出的波形为:统tH 5&3.12输出波形通信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5-3.14加了噪声的星座图第4章仿真结果分析及总结4.1 仿真结果分析(1)从图中基带信号波形和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