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药技术应用施药技术应用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8524251890 08524251890 农艺师农艺师 刘霞刘霞湄潭县植保植检站湄潭县植保植检站 一、科学使用农药的目的一、科学使用农药的目的 做到有效、经济、安全。所谓有效,即要求在施药后能有效地控制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危害,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经济,就是要求投入最低的农药成本,取得高的经济效益;安全,即要求把农药使用的副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就是认真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平衡、人畜安全和农林作物产品安全等因素。科学使用农药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关键的技术措施。 二、科学使用农药应着重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二、科学使用农药应着重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2、措施正确选择药剂防治农作物病、虫、杂草,但是其种类很多,其发生危害规律和特点有很大差异,同时对农药的反应也不同。农药品种很多,其防治对象和作用特点也不同,每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防治方法。施药前对病虫害诊断和杂草鉴定要及时、准确,根据防治对象的种类、危害特性和农药的作用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农药品种、剂型和方法,才能达到对症下药的良好效果。 (一)明确防治对象(一)明确防治对象1、防治害虫、防治害虫必须掌握其以何种虫态危害,危害习性如何,尔后选用作用特性适宜的药剂。如危害后造成作物缺口、折断、或只剩下表皮斑孔状的,应选用胃毒剂或触杀剂;如造成蛀孔、潜道的,应选用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品种;如造成叶
3、色斑黄、皱叶、畸形等危害状且从叶表危害的,选用触杀剂、胃毒剂均可;如从叶背危害的,或具假死性害虫,应选用具内吸传导作用的品种或熏蒸剂。 2、防治病害、防治病害必须根据病原物种类传播途径、病害潜伏期以及是否可重复浸染蔓延危害等特点选择药剂品种。如防治水传、土传、种传病害,应选用拌种剂和土壤消毒剂,对风传病害应选用保护剂;病害发生初期应选用治疗剂;对虫传病害应选用适宜杀虫剂杀死虫媒必须了解田间杂草群落组成类型,掌握哪些杂草是危害的优势种群,并根据杂草发生消长规律以及作物安全性,选择杀草谱相对应的除草剂才能有的放矢;或选择不同除草剂混用,以达到广谱性杀草的效果。同时,必须根据杂草不同繁殖方式和生活类
4、型选择药剂品种。如防除以球茎、块茎、鳞茎、匍匐茎繁殖的杂草,应选择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效最佳;以种子繁殖的杂草,选用触杀剂或内吸剂均可获得良好除草效果。 3、防除杂草、防除杂草(二)用药量要准(二)用药量要准施药要适时适宜的用药量与适时施药是发挥药效的关键技术。用药量应根据农药使用说明书推荐的剂量,结合害虫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病害所处危害阶段来确定,做到单位面积内施用的农药剂量达到效果最佳。施用量少了,防治效果差;施多了,将造成浪费、污染环境,甚至产生药害或二次中毒。适时用药是保证农药发挥作用的重要技术环节。害虫、杂草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病原菌在不同侵染阶段,对农药的抵抗力(耐药力)有很大差别。如
5、害虫的幼龄期、若虫期的抗药力低于蛹、卵子、高龄幼虫和成虫期;如防治蛀孔性、潜道性、卷叶性和幼龄群集性害虫,应在其蛀入、潜入、卷叶、分散危害前施药最佳。对日伏夜出的害虫应选傍晚或日出前施药最好,对夜伏日出活动危害的害虫,选其活跃危害时段施药。在病害方面,应根据病原菌孢子萌发抗药力低于病原菌孢子休眠期、发病初期抗药力低和初侵染抗药力低于再侵染的特点选择施药适期。同时,根据病害的不同传播途径选择施药适期十分重要,对水传、种传、土传病,必须选择药剂拌种和土壤消毒,一旦时机错过就无法弥补;对虫传病害,一发现虫媒就应立即扑灭,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杂草种子萌发初期和初生阶段(单子叶1.5叶期、双子叶
6、4叶以下)组织幼嫩,对除草剂较敏感,以后生长阶段抗药力逐渐增强,甚至不敏感,因此,用同一种除草剂防除同一种杂草,因施药时杂草所处的生育阶段不同而出现防除有效或无效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施药期应根据以往田间的作用杂草发生情况结合实际调查观测结果,并根据选用药剂的作用机理来确定。如土壤处理,必须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或杂草出苗前施药,绝不能苗后施药;茎叶处理剂必须在杂草幼苗阶段或开花期(药剂向下传导的品种)施药才能发挥药效,绝不能苗前施药。 (三)提高施药质量(三)提高施药质量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药械),提高施药质量。应根据农药作用机理、传导途径、剂型和病、虫、杂草危害特点与作物生育阶段,选择适当的施药
7、方法和施药次数。无论选取哪一种施药方法,都要针对防治对象(靶标)施药,做到均匀施药。均匀施药必须选择适宜的药械、适量的载体(对水、沙、土、肥数量)和认真操作,才能保证药剂覆盖密度和分布均匀度,以确保药剂应有的防治效果。三、农药的使用方法三、农药的使用方法(1)要根据不同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2)根据防治对象的发生情况,确定施药时间。(3)掌握有效用药量,做到适时施药。(4)根据农药特性,选用适当的施药方法。(一)常用施药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常用施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1、喷雾法、喷雾法是防治大田农作物病虫草害最常用的一种施药方法。利用喷雾药械将液状使用的农药制剂,加水稀释后, 喷洒到作物
8、表面,形成药膜,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喷雾需要喷雾器、水源和良好的水质。2、喷粉法、喷粉法 用喷粉器产生风力将农药粉剂喷撒到农作物表面。适于缺水地区,工效较高,但粉剂粘着力差,飘逸性强,防治效果一般不如喷雾法,易污染环境。3、泼浇法:、泼浇法:是把定量的乳油。可湿性粉剂或水剂等,加水稀释,搅拌均匀,向植物泼浇或用水唧筒进行喷雨。主要用于稻田害虫的防治,用水量比喷雾多出2-3倍不适用于多数病害的防治。4、撒施法、撒施法适用于施用颗粒剂和毒土。制作毒土时,药剂为粉剂时,可直接与细土按一定份数混合均匀; 液剂时,先将药剂加少量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到细土上拌匀,撒毒土防治植株上的害虫应在雾水末干时进行,
9、防治地下害虫应在雾水干后进行。对剧毒农药,不能做成毒土撒施。5、土壤处理法、土壤处理法结合耕翻,将农药利用喷雾、喷粉或撒施的方法施于地面,再翻入土层,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线虫、土传性病害和土壤中的虫、蛹,也用于内吸剂施药,由根部吸收,传导到作物的地上分,防治地面上的害虫和病菌。6、拌种法、拌种法将一定量的农药按比例与种子混合拌匀后播种,可预治附带在种子上的病菌和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7、种苗浸渍法、种苗浸渍法利用一定浓度的药液浸渍种苗木的方法,一般应用的农药为水溶剂和乳油,用于防治附带在种子苗木上的病菌。浸渍种苗要严格掌握药液浓度、温度、浸渍时间,以免产生药害。8、毒饵、毒谷法、毒饵、毒谷法将
10、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与害虫鼠类喜食的饵料、谷物拌匀,施于地面,用于防治地面危害的害虫害鼠,配制毒谷应先将谷物炒香或煮半熟,晾成半干后再拌药。 9、熏蒸法、熏蒸法是利用具有挥发性的农药产生的毒气防治病虫害,主要用于土壤、温室、大棚、仓库等场所的病虫害。10、熏烟法、熏烟法主要应用烟剂农药,将农药点燃后产生浓烟弥散于空气中,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温室、大棚、仓库等密闭场所的病虫害。 11、涂抹法、涂抹法将具有内吸性的农药配制成高浓度的药液,涂抹在植物的茎、叶、生长点等部位,主要用于防治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和钻蛀性害虫,施用具有一定渗透力的杀菌剂来防治果树病害。1、乳油 由不溶于水的原药加
11、一定量的乳化剂和有机溶剂互相溶解配置而成。乳油的渗透性强,分散性好,加水稀释即成为乳剂。其施用方法有: (1)喷雾法。将乳油加水稀释配制成所需的浓度,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或其它防治对象上。施药量以叶面充分湿润而药液又不从叶片上流下来为准。 (二)农药的剂型有以下几种:(二)农药的剂型有以下几种: (2)浸种法。将乳油加水稀释成一定浓度浸泡种子。浸种时可把种子放在粗布袋或纱布袋里,先放在清水中预浸,然后沥干水再浸入配好的药液中。浸种时要注意掌握好浸种浓度、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 (3)拌种法。将药剂与种子均匀混和,从而杀死种子上的病菌、害虫。拌种时要边喷边拌,喷完后继续翻动至种子全部湿润,然
12、后盖膜闷若干小时后再行播种。 2、粉剂 将农药与粘土或陶土混和粉碎而成。粉剂不易被水湿润,不能分散和悬浮在水中,故不可对水喷雾。其施用方法有: (1)喷粉法。用喷粉器将药粉均匀地喷施在作物或防治对象上。粉粒能在空中飘扬,故喷粉应在晴天无风时进行,清晨和傍晚一般风小是喷粉的最佳时间。喷粉要适量均匀,用手摸叶片略有粉感,但看不到叶面有粉层。在作物生长的幼苗期,不宜采用喷粉法。(2)拌种法。将一定量的粉剂农药按比例与种子混合拌匀后播种,可防治附带在种子上的病菌和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 (3)毒土法。将粉剂与细土混和成毒土,进行沟施(播种沟)、撒施(播种面)或与种子混合播种。施于地面时要求土壤湿润。3、
13、可湿性粉剂 由具有水溶性的原药、可湿剂加填料共同混和粉碎而成。可用水稀释成一定浓度的乳液,其药效比粉剂持久,但比乳剂差。其施用方法有:喷雾法(同前);浸种法(同前);泼浇法:把-定量的可湿性粉剂加入较大量的水中,进行泼浇。 4、水剂 又称水溶剂,是由可溶于水的原药直接溶于水中再加少量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水剂不易储存,湿润性较差,植物表面不易附着,使用时加水喷雾施用。 5、颗粒剂 用原药加入颗粒载体,外加水溶性包衣制成的颗粒状药剂。颗粒剂粒度大,下落速度快,受风影响小,适合土壤处理和水田撒施;颗粒剂逐步释放出药剂,药效期长,用药量也较小,因此还可用于多种农作物的心叶施药。 6、烟剂 由农药原料、
14、燃料、氧化剂、助燃剂等混制而成。其施用方法为点燃熏蒸。由于烟遇风会很快消散,因此只能在仓库、温室和大棚等密闭或较密闭的无风环境中使用。四、农药合理混配与交替间断施四、农药合理混配与交替间断施用用 科学混配与交替间断施用,是当前国内外农药研制者与应用者都非常重视的一项技术,它具有如下优点:(1)扩大防治对象。如病害和虫害同时发生时,选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不同种类杂草相伴发生时,选择有针对性的不同药剂混用。此外,不同杀草谱的除草剂混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混用等,这些措施均能达到兼治不同有害生物的效果,而且节省劳力投入。 (2)提高药效。如不同作用机理药剂混用,药效高于各自作用的总和;短效期与长效
15、期药剂混用,速效性与持效性药剂混用,可优势互补,能延长有效控制危害期。(3)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和扩大安全施药期幅度。如选用安全性高的药剂与安全性较低的药剂各自降低剂量混用。(4)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和杂草危害优势种群演替。如在一个生长周期,采用不同有效成分、不同作用机理药剂混用或轮换或间断施用。五、农药的现场混用应注意如下技术要点五、农药的现场混用应注意如下技术要点 (1)周密计划、严格试验。根据农药特性、防治对象、施药条件等方面的相关性选择合理配方,经严格试验后,证实不影响药剂理化性质、无产生拮抗作用、毒性不增大、不产生药害、能提高药效的,方可大面积施用。 (2)认真了解农药混配条件。如一般有
16、机酯类农药不宜与碱性农药或碱性物质混用,酸性农药一般也不宜与碱性农药或碱性物质混用;许多含铜、锰、锌的农药不宜与酸性农药或酸性物质混用;含铜制剂和含硫制剂之间不宜混用。(3)混用方法要科学。混用时必须先将配方中的其中一种先加入填充料中(水、沙、土、肥)充分搅拌均匀后,再逐一加入其他农药搅拌均匀,同时,必须现配现用。(4)安全用药 在使用农药时,首先,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每一种具有3种号(登记号、标准号、准产号)的农药使用说明书,是经专业人员多年试验后总结而成的,具有指导安全用药的作用。在了解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产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技术、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和注意事项后,根据作物生育
17、特性和防治对象的发生危害规律适时用药,这是安全用药的基本条件。其次,应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应特别遵守禁用期和禁用作物的规定,以防止污染农副产品。第三,应注意保护环境和有益生物,如鱼、虾、鸟、兽、家禽等,施药时应根据农药毒性说明,防止污染水系,农药包装物不得随地丢弃,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施药区要立标志牌。多数农药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因此,施药前应做好防护工作,戴上口罩或眼镜,以免药雾吸入或溅入眼中。如药液溅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皮肤沾染药液,应脱去受污染的衣服,并用清水冲洗;如吸入中毒,应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停止呼吸者应进
18、行人工呼吸,并立即送医院治疗。如误服中毒,除了可根据该农药的特性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如服用解药、有些农药可催吐)外,应抓紧时间送医院抢救。施用农药时,操作人员严禁吸烟和进食。农药的存放地点应远离家畜和火源,存放处应选阴凉、干燥、通风且儿童不宜触及的地方。农药的分类:按农药防治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杀虫、杀螨、杀螺剂;杀鼠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六大类。经销商错卖农药造成农户损失后,农户该怎样救助:一是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二是到农业局执法大队投拆,通过农业局执法大队协调解决;三是到法院起诉,通过法院裁决。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六、存在的主要问题盲目用药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选择药剂的
19、盲目性。由于农民对病虫的识别能力差、防治上很难做到对症下药,在选择药剂上多数靠经销商推荐和广告的宣传,部分凭自己的经验,只有极少数农民请教技术人员。农民选择药剂的一大误区是他们普遍认为毒性越高,效果越好,至于药剂的防治对象、登记作物、适用范围则不太关心,因而造成剧毒、高毒农药使用频率高,甚至在果树、蔬菜上频繁使用,就连杀虫脒等国家明文规定禁用药仍在生产中广泛使用。(一)盲目用药现象普遍有些农民不管田间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定期打保险药;有些则看见别人施药,自已也跟着施药;部分农民不管是否达到防治指标,见到田间有病虫就施药。多数农民不能掌握在害虫低龄期或病害始见期施药,当他们发现田间有病虫为害症状
20、时,田间虫龄已高,病害已开始流行,此时用药已晚,效果自然不太理想。对于安全间隔期,农民也不加理会,作物当天施药,第2天收获的现象屡见不鲜。(二)用药时间的盲目性在药液配制中使用量器准确量取药剂的农民微乎其微,多数用瓶盖随意量取,大多超过了推荐剂量,甚至是成倍使用,他们往往认为药剂量用的越大,效果会越好。 (三)用药剂量的盲目性农民使用农药中混配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他们不懂农药的作用机理、酸碱性质和复配制剂的成分,也不懂混配的原则,经常将作用机理相同的农药混用,或者是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混用,有的将复配制剂混以本已含有的单剂成分,混配中经常出现沉淀、分层,效果下降等现象。以上种种不合理用药的做法,都
21、是农药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造成害虫抗药性迅速产生,农产品农药残留远远超标,环境污染严重,中毒事件和作物产生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混配的盲目性(1)农民在使用农药时,缺乏安全用药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忽视阅读农药标签,对农药使用注意事项不理解或不重视;喷雾走向错误;在30以上高温下施药;1天内连续施药6小时以上,连续施药多天;施药时穿着短衣裤、拖鞋或赤脚,不穿防护服,不戴口罩;有的农民还一边施药,一边抽烟;喷雾后没有彻底清洗就开始饮食;农药保管不善,乱摆乱放。 (2)农民环保意识较差,他们普遍的心态是:只要用药后产品耐看价高,不管毒性高不高,残留重不重,而且经常将废弃农药或药
22、液乱排乱倒,将农药包装袋(瓶)随意扔丢,根本不考虑环境问题。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很多农民看重自身经济利益,不顾他人身体安全,只顾当前得到实惠,不考虑长远利益。 (五)安全意识淡薄我县农民传统使用的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质量低劣,喷头单一,雾化效果差,使用寿命短,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造成喷雾时药液大量流失,防治效果差,用药成本增加,环境污染严重,同时还导致了许多生产性中毒事故的发生。劣质药械也给安全用药造成一定的威胁。(六)劣质喷雾器急需更新换代农药抗性是对农业挑战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人类的用药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控制着抗药性的发展速度和严重程度。由于人们对抗药性的发展缺乏了解,化学防治中农药
23、的滥用和乱用加速了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当防治效果不理想时,人们习惯上采用加大用药量,增加用药次数等办法来提高防效,这必然导致用药成本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同时更加速了抗药性的发展速度。有害生物抗药性不仅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会导致某种作物种植体系的解体,并且大大增加了新农药合成的难度。在我县,由于农民对抗药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好的农药品种长期单一频繁使用而不注意交叉轮换,导致许多害虫对多种农药产生抗药性。另外,从田间防治效果看:小菜蛾、甜菜夜蛾也对一些农药产生了较高抗性。(七)对抗药性的危险性认识不足(1)由于农药销售市场混乱,假冒伪劣农药充斥市场,农民上当受骗后只认老品牌,对新农药多
24、持怀疑,抵制态度;(2)农民长期的不良用药习惯难以纠正,他们认为农药毒性越高越好,要求农药喷施后几分钟见效,而对一些低毒农药、生物农药和昆虫生长调节剂之类的农药,他们感觉效果慢、打不死,因而不愿意接受,导致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其生物制剂难以推广开来。(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难度大七、农药七、农药防效不理想防效不理想的的其原因及其原因及问题有下列几点:问题有下列几点:1防治对象不明确,尤其在几种病虫同时发生时,不了解各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习性而滥用农药,如用拟除虫菊酯防红蜘蛛,甚至用杀虫剂防病害。2. 喷药时期不适合,错过了有效防治时期。 3随意加大喷片孔径,甚至将喷片去掉,使得药
25、液喷洒不均而似雨滴落下,叶面只剩少量药液,不足以杀死病虫。4对用药效果的错误认识,许多果农认为某药使用后2-3分钟见虫死,则认为该药或该浓度有效,否则便拼命加大药量,或选毒性极强的药,结果使病虫很快产生抗药性。3随意加大喷片孔径,甚至将喷片去掉,使得药液喷洒不均而似雨滴落下,叶面只剩少量药液,不足以杀死病虫。4对用药效果的错误认识,许多果农认为某药使用后2-3分钟见虫死,则认为该药或该浓度有效,否则便拼命加大药量,或选毒性极强的药,结果使病虫很快产生抗药性。八、八、克服抗药性的措施克服抗药性的措施有以下措有以下措施施:1。农药的混合使用把不同种类、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混用,不仅能克服和延缓抗药性
26、,而且能起到兼治病虫害、增强药效、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成本等作用。2农药的交替使用交替用药能推迟和克服抗药性的发展,但必须考虑害虫的交互抗性问题,选择没有交互抗性的药剂,进行交替使用,例如:把有机磷和有机氯杀螨剂交替使用,是防治果树红蜘蛛,阻止抗性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 3改换农药品种 从防治的角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对抗对硫磷及内吸磷的柑橘红蜘蛛,可改用石灰硫磺或鱼藤制剂防治。但开发新药剂费用大,时间长,而且换用新农药后,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仍可能产生抗药性。因此,对农作物、果树害虫的主要害虫必须进行系统的抗性测定,及时发现抗性种群,及早设法解决。4.增效剂的使用 增效剂多是能抑制、促使杀虫剂
27、分解酶系的一些化合物,从而能增加杀虫剂的生物活性,提高药效。例如对抗有机磷和西维因的害虫,可以加入除虫菊酯增效剂如胡椒基化合物来防治5避免随意加大用药量。九、九、农药的混合技术农药的混合技术 : 混合用药不仅能克服和延缓抗药性,而且能起到兼治病虫害、增强药效、减少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等作用。一般中性和中性,酸性和酸性,碱性和碱性,中性和微酸性农药可混合使用,如乐果和敌敌畏,多菌灵和井岗霉素,瑞毒素和代森锌,三氯杀螨醇和石油乳剂等,但混用农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药剂 间不能具有交互抗性,要具有一定增效作用,药剂混合后不加速分解,毒性不增高。目前,有很多农药混配品种,只要三证齐全,根
28、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参照使用说明进行农药使用即可。十、十、现配现用也是混合用药的一现配现用也是混合用药的一种方法,但必须切记如下几点:种方法,但必须切记如下几点:高毒农药品种不能混合使用;一般药品种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现配的农药品种不宜长期保存;不同剂型农药一般不能混合使用;具有交互抗性关系的农药不能混合使用。混合农药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作用,而应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且每次使农药的总量不得超过单剂使用的总和。十一、十一、农药稀释时的注意事项农药稀释时的注意事项粉剂农药的稀释方法:一般粉剂农药在使用时不需稀释,但当作物植株高大、生长茂密时,为了使有限的药剂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可加入一定量的填充料
29、(草糠等)进行稀释。稀释时,先取一部分填充料,将所需的粉剂农药混入搅拌,这样反复填加,不断拌匀,直至所需的填充料全部加完。在稀释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做好完全防护措施,以免发生中毒事故。可湿性粉剂的稀释方法:通常也采取两步配制剂,即先用少量水配制成较浓稠的母液进行 充分搅拌,然后再倒入药水桶中进行最后稀释。因为可湿性粉剂如果质量不好,粉粒往往团聚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粒,如直接倒入药水桶中配制,则粗粒团尚未充分分散便立即沉入水底,这时再进行搅拌就比较困难。这两步配制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所用的水量要等于所需用水的总量,否则,将会影响预期配制的药液浓度。颗粒剂农药的稀释方法:颗粒剂农 药其有效成分较低。大多
30、在5以上,所以,颗粒剂可借助于填充料稀释后再使用,可采用干燥均匀的小土粒或同性化学肥料作填充料,使用时只要将颗粒剂与填充料充分拌匀即可。但在选用化学肥料作为填充料时一定要注意农药和化肥的酸碱性,避免混后引起农药分解失效。 液体农药的稀释方法:要根据药液稀释量的多少及药剂活性的大小而定。防治用液量少的可直接进行稀释,即在准备好的配药容器内盛好所需用的清水,然后将定量药剂慢慢倒入水中,用小木棍轻轻搅拌均匀,便可供喷雾使用,如果在大面积上防治需配制较多的药液量时,这就需要采用两步制法,其具体做法是:先用 少量的水,将农药稀释成母液,再将配制好的母液按稀释比例倒入准备好的清水中,搅拌均匀为止。十二、在
31、施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十二、在施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题药械故障药械故障 及时维修及时维修田间施药田间施药 注意防护注意防护喷施农药喷施农药 注意天气注意天气防治病虫防治病虫 科学用药科学用药适期用药适期用药 避免残留避免残留高毒农药高毒农药 果菜禁用果菜禁用剧毒农药剧毒农药 严禁喷雾严禁喷雾保护天敌保护天敌 减少用药减少用药施药现场施药现场 禁烟禁食禁烟禁食农药包装农药包装 妥善处理妥善处理施药地块施药地块 人畜莫入人畜莫入施药完毕施药完毕 洗澡更衣洗澡更衣农药中毒农药中毒 及时抢救及时抢救十三、在茶园上禁止施用的农药十三、在茶园上禁止施用的农药化学防治是当前茶树病虫害综合治理中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32、,正确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有效防治茶树病虫害、提高茶叶品质和增加茶园经济效益的关键。部分农药由于性质稳定、残留高,有的具有强异味,有的尚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在茶园施用将会严重影响到茶叶品质和出口贸易,还会污染环境并危及人体健康。这类农药不适合在茶园中施用,属于茶园禁用农药。为了引起广大茶叶生产者的重视,现根据有关资料钭茶园禁用农药简介如下: 1、六六六、滴滴涕(ddt) 这两种农药可以防治多种害虫,但药剂稳定性强,不易分解。 田间施用后会影响茶叶品质,严重污染环境,并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在肝、脑、肾脂肪等组织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影响人体健康。两种农药长期使用将大量伤害大敌,增进害虫抗
33、药性,导致害虫猖獗为害。农业部于1972年禁止在茶叶生产中使用这两种高残留农药,1984年我国政府宣布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这两种农药。 2、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 属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它们在农林害虫特别是粮、棉害虫防治上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它们经口服、皮肤接触或呼吸道吸收均易引起中毒。3、甲胺磷、乙酰甲胺磷 、甲胺磷属于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在水中溶解度很高。在泡茶饮用时,大部分残留农药会浸出在茶汤中。由于甲胺磷具有急性毒性和水溶解度高的特点。乙酰甲胺磷中等毒毒性,但它进入茶树叶片后,能氧化成甲胺磷。在茶树上喷施乙酰甲胺磷,在叶片中除了有乙酰甲胺磷残留外,还有甲胺磷残留,因此也禁止在茶叶生产上应用。
34、4、内吸磷是良好的内吸杀虫剂,选择性较强,杀虫力高,残效期长。但它对高等动物剧毒,国际对内吸磷允许残留限制极严。同时,它对天敌的杀伤作用亦强,因此禁止在茶叶上使用。 5、三氯杀螨醇是低毒有机氯杀螨剂,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条件下不易降解,其化学结构和滴滴涕非常似。我国的三氯杀螨醇产品中含有3%10%的滴滴涕,因此使用三氯杀螨醇后除了本身残留外,还会有滴滴涕残留。6、氰戊菊酯(杀灭菊酯、速灭杀丁)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条件下降解缓慢,在茶叶中易形成残留。是目前我国农药残留量超标率最高的一种农药。农业部于1999午11月明文禁止在茶树上施用氰戊菊酯和其他类似农药如来福灵、马氰
35、合剂等。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应认真贯彻执行我国茶花园禁用农药有关规定,积极开展茶树病虫综合治理,大力推广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促进无公害茶叶生产发展。 十四、蔬菜上不宜施用的农药和十四、蔬菜上不宜施用的农药和化肥化肥不宜施用到蔬菜上的农药1、有机汞制剂如西力生、赛力散、富土隆、升汞等,这类农药对人、畜有剧毒,使用时,如农药与皮肤接触。特别是与破伤处接触或喷药时从鼻孔吸入,容易积累在人体内不易排出,以致造成积累性中毒。如1065、3911、飞拌磷等,这类农药对人、畜毒害较大,它能直接通过口腔进入体内,使人中毒,也能通过皮肤渗透和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而中毒。 2、有机磷制剂 如1065、3911、飞拌磷等,这类农药对人、畜毒害较大,它能直接通过口腔进入体内,使人中毒,也能通过皮肤渗透和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而中毒。 3、有机氯制剂 如滴滴涕这种农药的毒性较低,但因其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及土壤内不易分解,经常食用施过这种农药的蔬菜,其残毒在人体内不断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以一位数题综合作业题带答案
- 江苏农林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银行春招考试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单元检测设备项目建议书
- 公司材料采购合同样本
- 个人房车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综合能源站项目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智慧环保引领未来生活污水处理创新方案
- 个人合伙合同标准文本标准文本
- 乡镇房屋买卖合同样本博客
- 小型雕刻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英语演讲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课堂PPT)
- GB/T 5224-20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实施细则
- 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指导ppt模板
- 2023福建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卡word版可编辑
- 化学入门-给小学生讲化学
- 绵竹事业单位招聘2022年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
- GB/T 39711-2020海洋工程用硫铝酸盐水泥修补胶结料
- GB/T 34685-2017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评价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