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精编版)_第1页
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精编版)_第2页
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精编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摘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薄弱环节,结合具体实际, 提出自己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其中包括如何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背景、如何更新学生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自己在山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行 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词:“学困生”背景教法学法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 展,为了“学困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 提高数学质量, 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是当前每位教师迫切解决的课题。农村小学的“学困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基础差、知识面不 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 在教

2、育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有这样的同感: 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竟然。 针对这一现象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 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现就如何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 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一、确立“学困生也能成才”的教育观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未能达到同其智力水准相称的学生。数学“学困生”是指个人的智力属于正常范围内,在同类群体中, 数学水平低下, 能力缺乏, 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简单地说, 数学“学困生”就是那些智力正常,但是却在数学标准化测试中失败的学生。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拥有

3、潜在的七种智能, 只是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各异、优势领域不同而已。学生仅凭单一的数学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并按数学考试分数的高低将他们排队, 据此给他们贴上优胜或“学困生”的标签,这是不对。分数并不代表一切, 数学考试分数主要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数学中的逻辑智能方面的表现情况, 其他智能方面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个体智力的差异在于智能的不同组合,一个有很高的某一种智能,却不一定有同样程度的其他智能。学生与生俱来就不同,他们没 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但有自己的智力强项。 环境和教育对于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每一种智能通过恰当的教育和训练都可以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因此,“学困生

4、”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即使考试成绩极差的学生, 他们有自己的闪光点, 只要我们发现每个“学困生”的优势智能,就会找到教学转化的策略。如德国大诗人海涅在学校里是尽人皆知的“学困生”,老师常常骂他“一窍不通”;大诗人拜伦在阿巴小学读书时,成绩也是全班 倒数第一。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不少。据中国少年报刊 载:一个六门功课“挂红灯”的学困生, 居然心灵手巧,能熟练地拆装多种规格的电视机。 作为数学教师, 除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个人智能组合的技艺外,一方面, 应利用学生的智能强项,使学生在教室内能够专心于学习;另一方面, 更应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

5、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自己的专长, 增强了自信心, 从而使他们对自我有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估,重树自尊与自信。这是数学“学困生”转化的主要基础。二、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农村小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学校)的“学困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 现象等一无所知, 因此, 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 育儿女, 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子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 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

6、流,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 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 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 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 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另外,还要针对那些: 由于数学成绩差,就认为自己天生愚笨, 不是学数学的料,对自己全盘否定,自暴自弃的“学困生”。作为数 学老师,一方面, 应该使他们认识到一个人的智能有多种,每一种智能在生活中都是必需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逻辑推理;另一方 面,还应使数学“学困生”充分认识

7、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的智 能也是无限的, 人的智能也是可以培养和训练得到提高的,从而使学生改变“我不能学”的错误观点,变为“我能学”的正确观。三、积极营建“学困生”转化的教学氛围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能、 求知的渴望、上进的心理,都希望得到尊重和关注。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困难, 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要求与进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对“学困生”的关注、关爱、帮助太少。数学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 困生”的实际,其中包括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和学习方法,及每个 学生的智能特点,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打 破从课本本位出发,让学生去适应一成不变、整齐划

8、一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困生”将优势智能迁移到弱视智能领域,从而促进数学“学困生” 由“我怕学”变为“我能学”。1、尊重和接纳“学困生”,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学生强项领域中的典型表现是“认真”“自信”“专注”,而弱视领域内, 其特征是“注意力分散”“易冲动”“勉强参与”。数学“学困生”由于数学成绩差, 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也肯定是“注意力分散”、“勉强参与”,甚至于“不参与”数学活动。一般来说,他们 是怕上数学课的,怕老师提问,怕自己回答问题出错。更槽糕的是, 有时的回答只要与老师的答案不符,就会被判为错误;有的“学困生”“因答错而遭到批评。这样势必会造成紧张、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压抑数学“学困生

9、”的思维, 转化“学困生”更无从谈起。 因此, 数学教师应尊重“学困生”、接纳他们,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 平等的尊重,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入学生心里,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 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 或是嫌弃、 斥责、批评、挖苦、打击他们,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 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 下降。其次,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

10、题时,随之对“学困生”投入一 个充满信任并且亲切的目光、 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学困生”,“学困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 生感情上的一致性, 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 这样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2、创设机会,让“学困生”积极参与 “学困生”学习注意力容易转移,靠压解决不了问题,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问、板演的机会全包给优秀生,使“学困 生”当了“陪客”, 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这样必然挫伤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致了他们自暴自弃。 因此要给“学困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

11、动口,多动手,多动脑,以培养他们的思维。对 于擅长与他人沟通合作的“学困生”,数学教师应充分运用他们人际关系智能教强的特点,多接触他们,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取 得数学“学困生”的信任和尊重,使那些原来怕学数学的“学困生”,逐渐接近数学教师而喜欢学数学。3、打破传统的教学教法, 尝试不同的教学教法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 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 “导”就是引导, 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

12、变的将 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各种教学方法。上课 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留给 学生一定时间练习。 讲授速度要适合“学困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应该放慢镜头。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4、了解农村“学困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教学背景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 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我们山区的农村小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农村不具备的物品。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 的实际情况,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如数学课本中提出的一个

13、关于踢足球的问题,学生根本不知怎么踢足球, 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地将此背景巧妙地进行创改,如将上述问题改为:打篮 球的问题(本地区的学生都打过篮球) ,就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经过创改后学生多数都能理解,效果非常的明显。四、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比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学习。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 农村小学的多数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学困生”更是如此。 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化枯燥为有趣

14、,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 为生动有趣的问题。例如:在教小学一年级的“小猫吃鱼一课”时, 教师给每个学生带一个苹果。上课时教师可以说: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奖苹果吃”然后依次把苹果分给学生,每分一次问学生“给xxx 一个老师手里还剩几个?”让学生数。 直到苹果分完。最后问学生:“老师手里有没有苹果了?”学生回答“没有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认识“ 0”这个数字了。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加减法学会了。2、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

15、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教学立体图形时,我先后设计了猜一猜、摸物体等游戏。学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长、正方体的认识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体的的形状种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让一部分学生闭上眼睛, 另一部分学生把眼睛睁开, 然后同时翻动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说出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明确了, 正方体不论怎么翻动, 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利用正方体的这个特点,来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较容易 地学到了这个知识。3、尝试成功,激发学

16、生学习兴趣成功是一种荣誉, 更是一种激励学生上进的精神动力。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困生”创设更多地尝到成功的甜头。如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使“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感到吃力, 逐步尝到成功的喜悦。 又如在考试中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考试前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 可使他们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 逐步改变他们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外,对“学困生”要做到提问优先,板演优先, 游戏活动优先,注意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从而达到 转化的目的。五、强化“学困生”的学

17、法指导,教会其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都学会学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渗透,帮助 学生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达到“教”而为了“不教”的目的。1、指导学生预习,掌握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小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 , “学困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 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 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 应教

18、会他们“打记号”, 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2、指导学生听课,掌握听课的方法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 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 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第二,抓重点, 做笔记。在上课时, 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 做到先思考后再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不懂之处,多想多问。六、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地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也可以结合具体问题指导“学困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学困生”的学习目的。 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设计的提问或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定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另外,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榜样对“学困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能起最好的示范作用, 这种作用往往能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萌发出“我也要象他们一样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