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学教案9篇_第1页
有关科学教案9篇_第2页
有关科学教案9篇_第3页
有关科学教案9篇_第4页
有关科学教案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he kind of people who blindly look forward to but never act are a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plagu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有关科学教案9篇 科学教案 篇1本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平衡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目标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2、。活动准备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活动过程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师: 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他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有落下来呢?探究活动: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出示书中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1、讨论探究方案(1) 提出活动纸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

3、使杠杆尺保持平衡。(2) 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4)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学生汇报交流。2、进行探究实验(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3、 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

4、等)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谁能用我们了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拓展活动: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学生交流。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板书设计:跷跷板物重左右一样距离科学教案 篇2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区分树的种类。2、了解树木的多种用途,培养思维力,想象力。3、初步形成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准备:带领幼儿参观周围人们植树造林的情况。认识几种树木的种类。活动过程:一、启发式提问。1、你见过哪些树木?能说说

5、它们的名字吗?2、你能说说树木的用途吗?二、讨论树木与人类的关系。1、树木能净化、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弥漫,防止水灾,保持生态平衡。2、调节气温,防风遮阳。3、树木能制成家具等,生活中不能没有树木。三、幼儿应如何做。1、学会保护树木。2、积极栽种树木。四、向幼儿讲述爱护树木的重要性。使幼儿懂得不能随意损坏小树苗,也不能乱砍树木,不能在树林中和旁边生活,以免烧毁树木。科学教案 篇3教材分析(一)背景和目标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

6、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_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成三类: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省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通过杠杆

7、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科学术语及在生活中的联系掌握比较少。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操作比较少。组织教学上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教学目标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教学难点

8、: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科学教案 篇4活动目标:1、 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2、 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3、 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积极参与活动。活动准备:1、 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2、 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土豆、泡沫、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1、 孩子们刚才我接到电线宝宝的电话,说要到我们班上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你们欢迎不欢迎呀?有谁能说说电线宝宝它长什么样?2、 好我们有请电线宝宝。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1、 今天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数“一、二、三”它就变了。2、 看看它变成了

9、什么形状?像什么?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1、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好玩的电线,小朋友在和电线变魔术时可要注意安全 。2、 教师观察指导。3、 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1、 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电线宝宝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2、 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3、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们可以

10、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4、 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五、跳一跳,保持探索兴趣1、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2、电线宝宝说啊,它很想看看小朋友们用身体变出各种造型,你们会不会变呀?3、时间不早了,电线宝宝该回家了,它想对小朋友说,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科学教案 篇5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水的沉浮。3、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来表达,发展幼儿讲述。活动准备: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绵、沙

11、、棉花、小石块、积木、朔料玩具、白纸、一个熟鸡蛋一生鸡蛋。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1、出示两个大盆,里面装有水让幼儿自由在周围用玩具舀水玩。2、把各种积木、朔料玩具一一投放入水里,老师:这些东西怎样?它们有没有沉到水下?为什么会漂浮在水上?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3、把小石块、沙投放到水里,老师:这些东西又怎样呢?为什么会沉到水里?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试。4、把棉花、海绵投放到水里,引导幼儿观察。(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1、幼儿人手一篮积木、朔料玩具、小石子等尝试。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探索过程。(三)讨论、扩展经验。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样

12、啊?为什么浮在上面”老师慢慢用水弄湿白纸,看看白纸慢慢沉到水里。2、老师出示一生鸡蛋,投放到水里,看看它怎样?又出示一熟鸡蛋问:它会怎样呢?(四)小实验:会游泳的蛋宝宝。科学教案 篇6本次活动借助有趣又神秘的大纸箱,以“小猫”和“猫妈妈”开心地玩“躲猫猫”的游戏贯穿始终。 “猫妈妈”和“小猫”间的互动问答让孩子有了主动开口的机会,丰富了孩子的语言。“小猫躲猫猫”是托班新教材中的一个内容,在新教材原有素材的基础上,我们依据托班孩子容易被多变、好玩的情景吸引的特点,增添了简单但能引发孩子参与互动的多媒体场景,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将他们一下子引入到活动情景中,为其顺利进入游戏活动作好铺垫。对托

13、班新教材中孩子们躲藏的大纸箱,我们重新设计并将其装饰成红、黄、蓝三种颜色和大小不同的房子,这样增加了“躲猫猫”游戏的趣味性,使孩子们更加投入游戏。孩子们在颜色、大小不同的房子中躲藏,自然地进行应答,初步积累了分辨颜色和大小的经验。活动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尝试区分颜色和大小。2喜欢参与活动,并能在游戏中自然应答。活动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房子各一幢(大小不同)、猫妈妈胸饰、多媒体课件等。活动过程:(一)环节一:看看、说说,激发兴趣多媒体课件导入游戏情景:晴朗的天气,大大的绿色草地,还有可以和孩子打招呼的太阳、蝴蝶、小鸟等。重点提问:宝宝们,你们看这里有什么?(观察要点:孩子是否愿意与

14、多媒体课件进行语言、动作上的互动。)小结:这里真漂亮,有太阳公公、美丽的蝴蝶,还有小鸟!(二)环节二:玩玩、躲躲,体验快乐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猫妈妈”和“小猫”,开始玩“躲猫猫”游戏,在游戏中注意区分房子的不同颜色和大小。1参与游戏,发现房子有颜色和大小的区别。重点提问:告诉猫妈妈,你们躲在哪里?(观察要点:孩子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房子有颜色、大小的不同。)小结:宝宝们看得真仔细,三幢房子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2自然应答,能够区分不同颜色的房子。重点提问:你们躲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观察要点:孩子能否自然应答,并清楚地说出自己躲藏的房子是什么颜色的。)小结:小猫们都能说清楚自己躲在什么颜色

15、的房子里,这样猫妈妈很快就能找到小猫啦!3按照指令,找到相应的房子躲起来。重点提问:请小猫们听仔细了,要按照猫妈妈说的要求去躲。(观察要点:孩子能否听清教师的指令,找到颜色或大小符合要求的房子躲起来。)小结:小耳朵听仔细,一定就能找到小猫要躲的房子啦!活动建议:第一,本活动可反复进行,但活动开展时首先要以满足托班孩子的情感需要为主,在开心、开口的同时引导其初步尝试区分颜色和大小的不同。第二,本活动可和托班新教材中的“小乌龟和妈妈”以及“宝宝自己走”等活动内容链接起来,如小动物们一个跟着一个走,和动物妈妈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戏等。在区域活动中可创设“摸箱“找礼物”等相关的活动内容。第三,还可以邀请父

16、母一起在室外进行“躲猫猫”游戏,如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躲藏游戏,可以孩子躲、父母找,也可以父母躲、孩子找,并各自说说躲在哪里等,在互相寻找、应答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进情感。科学教案 篇7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西方传入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等,新闻报纸、出版事业也在中国出现)2.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洋务运动时期:申报b.维新变法时期: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c.辛亥革命

17、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南风报(中国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d.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每周评论e.五四运动期间:京报、晨报等)【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这些报刊都是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其实,比这些报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布置学生阅读112116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着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组织学生学习

18、和探究新课】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早,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调到前面作为范例进行探究)1.怎样学习有关魏源的历史知识?(通过设问,启发学生从生活时代、代表作或创造发明、主要内容、成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解:a.生活时代:鸦片战争期间b.代表作:海国图志c.主要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良好的道德品质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强烈的创新意识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2.有关严复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a.生活时代:戊戌变法时期b.代表作:译着天演论c.主要内容:“物进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

19、进,后胜于今”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主张救亡图存;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既学军事,也广泛涉猎西方政治学说;强烈的创新意识为译着加按语,叙述己见,警醒世人,宣传变法。)【教师小结、过渡】向西方学习,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基本走向;爱国主义则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以这些思想为支撑,科学家们在各自领域内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你知道当年建立这项伟业的人物事迹吗?(组织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a.人物姓名:詹天佑b.重要贡献:自行设计和建成京张铁路干线c.年代:19051909年d.突出成就:居庸关、八达岭隧道e.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学成

20、本领,报效祖国;科学教案 篇8活动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三角形的相关物体。在教室四周有意识地放置一些三角形的物品。各种颜色和大小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若干,八个篮子,录音机一台。活动目标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能从周围生活环境中找到与三角形相似的物体。认识三角形,能从多种图形中把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找出来。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坐成半圆。2、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请幼儿分享自己带来的三角形物品,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三角形的特点:有三个角和三条边。3、游戏:小鸟找食。玩法:音乐响起时,小鸟跟妈妈可以飞来飞去,音乐停时,妈妈说:"宝宝请找出三角形的食物吧",小鸟们找出三角形的"食物"放入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