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淋巴瘤动态增强ct的诊断价值_第1页
肝脏淋巴瘤动态增强ct的诊断价值_第2页
肝脏淋巴瘤动态增强ct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肝脏淋巴瘤动态增强ct的诊断价值_第4页
肝脏淋巴瘤动态增强ct的诊断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肝脏淋巴瘤肝脏淋巴瘤:动态增强动态增强ct的的诊断价值诊断价值陆蓉 周建军 李敏 周康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28卷第2期医学影像中心 史震山肝脏淋巴瘤是起源于肝脏淋巴组织和残留造血组织的少见恶性肿瘤笔者搜集11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肝脏淋巴瘤的ct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1例中,8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为霍奇金淋巴瘤男7例,女4例,年龄5276岁,中位年龄59岁临床表现为发热6例,体重下降5例,腹痛3例术前均经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扫描层厚510 mm,间隔510 mm,螺距1。对比剂为优维显(omnipaque 或nycome

2、d 300 mg/ml) ,剂量1. 52. 0 ml/kg体重,注射流率3ml/s动脉期于对比剂注射后3035 s开始扫描,门静脉期于对比剂注射后7080 s开始扫描由3位高年资医师共同阅片,确定病变特征、浸润范围、病变强化程度等共发现18个病灶,位于肝脏左叶7个,右叶5个,肝门区5个,尾状叶1个病灶呈类圆形14个,地图形4个15个病灶位于门静脉左右支邻近,3个位于肝脏周边。肝内病灶直径2.116. 5 cm,平均5. 7 cmct平扫肝内病灶密度均匀,动脉期呈轻至中度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呈中度均匀强化各期ct值分别为平扫21.832.2hu,动脉期24.947.3 hu,门静脉期36.463

3、.7 hu。4例病灶内可见形态正常的肝脏血管肝门部病灶表现为肝门静脉周围软组织影,包绕但不压迫门静脉肝脏多发淋巴瘤肝脏多发淋巴瘤 a.平扫示肝脏左叶和尾叶略低密度灶,密度均匀,平扫示肝脏左叶和尾叶略低密度灶,密度均匀,形态不规则;形态不规则;b.动脉期病灶呈相对高密度,强化相对均匀,肿瘤动脉期病灶呈相对高密度,强化相对均匀,肿瘤内隐约可见血管影;内隐约可见血管影;c.门静脉期肿瘤呈相对低密度,密度均匀,门静脉期肿瘤呈相对低密度,密度均匀,汇管区结构不清,肝左叶胆管扩张。汇管区结构不清,肝左叶胆管扩张。肝脏多发淋巴瘤肝脏多发淋巴瘤 a.平扫示肝脏左叶不规则低密度灶,密度均匀,境界不清平扫示肝脏左

4、叶不规则低密度灶,密度均匀,境界不清 b.动脉期病灶呈相对低密度,强化不明显,肿瘤内隐约显示肝脏血管影动脉期病灶呈相对低密度,强化不明显,肿瘤内隐约显示肝脏血管影 c.门静脉期肿瘤呈相对低密度,密度均匀,隐约可见边缘环状强化门静脉期肿瘤呈相对低密度,密度均匀,隐约可见边缘环状强化 d.门静脉门静脉期另一层面显示汇管区肿瘤浸润期另一层面显示汇管区肿瘤浸润肝脏单发淋巴瘤肝脏单发淋巴瘤 a.平扫示肝脏左叶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平扫示肝脏左叶低密度灶,境界清楚;b.动脉期动脉期病灶呈低密度,强化轻微,肿瘤中心可见坏死区;病灶呈低密度,强化轻微,肿瘤中心可见坏死区;c.门静脉期肿瘤门静脉期肿瘤呈相对低密度

5、,除中央点状坏死区外,密度均匀呈相对低密度,除中央点状坏死区外,密度均匀肝脏单发淋巴瘤肝脏单发淋巴瘤 a.平扫示肝脏左叶低密度灶,密度均匀,境界清楚平扫示肝脏左叶低密度灶,密度均匀,境界清楚;b.动脉期病灶呈低密度,强化相对均匀,肿瘤中心可见小坏死区;动脉期病灶呈低密度,强化相对均匀,肿瘤中心可见小坏死区;c.门静脉期肿瘤呈相对低密度,除中央点状坏死区外,密度均匀门静脉期肿瘤呈相对低密度,除中央点状坏死区外,密度均匀肝脏淋巴瘤的病因:免疫抑制治疗、器官移植、获得性免疫综合征(aids) 患者发病率高,与免疫抑制治疗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淋巴组织增生有关丙型肝炎病毒刺激b 淋巴细胞慢性多克隆增殖,

6、导致肝脏淋巴瘤发病率增加肝脏继发淋巴瘤中,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比例差异不大,与其他脏器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不同笔者所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近10年病例统计显示,无论肝脏原发和继发淋巴瘤都罕见多表现为单发性占位,多发少见;肝脏继发淋巴瘤表现多样,可表现为单发、多发或弥漫浸润性无论原发或继发,病灶分布于门静脉主要分支附近,部分病灶直接浸润汇管区,表现为汇管区门静脉周围密度均匀软组织影ct平扫多表现为单发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类圆形病灶,与肌肉密度相仿或略高于肌肉密度,境界清楚多发病灶一般见于继发淋巴瘤,病灶形态和密度与单发病灶相仿继发肝脏淋巴瘤可伴有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动态增强在肝脏淋巴瘤诊断中的

7、价值动态增强在肝脏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肝脏淋巴瘤为典型乏血供肿瘤,大多数病灶动态增强呈进行性轻至中度延迟强化,动脉期强化轻微,门静脉期呈轻至中度强化,强化相对均匀 其他强化方式包括部分肿瘤出现一过性、境界模糊的病灶周边淡片状强化;部分肿瘤出现向心性充填现象;部分肿瘤可见较薄的边缘强化弥漫浸润型淋巴瘤 肝脏组织和淋巴瘤组织强化都不明显由于淋巴瘤起源于肝脏间质,增强扫描时,部分肿瘤内可见肝脏固有血管,但血管形态相对正常,形成所谓“血管漂浮征”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少血供转移瘤多有原发肿瘤史,多发病灶常见,肿瘤一般中等大小,且多数位于肝脏周边,坏死区一般较大,无“血管漂浮征”胆管细胞癌多位于肝左叶,一般单发,瘤内常见胆汁聚积形成低密度区,动态增强为向心性强化,强化较肝脏淋巴瘤显著,瘤内常见异常胆管,一般无“血管漂浮征”结论结论肝脏淋巴瘤好发于门静脉左右支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