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_第1页
《体育》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_第2页
《体育》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_第3页
《体育》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_第4页
《体育》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级体育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 日期: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一、 说 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体育是技校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课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我校体育课程开设四个学期(第一,二,三,四学期),总计144学时,每学期36学时,第一学期(篮球和田径),第二学期(足球和羽毛球),第三学期(体操),第四学期(武术太极)。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课程任务:1.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

2、常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的水平,积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真正达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运动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真正掌握一、二项独立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促其终生受益。 4.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学

3、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并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注重“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处理好与运动技能学习的关系,同时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定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时间表,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能积极参与到运动学习中,发展自

4、己的运动能力,既注重身体健康的锻炼,同时也要具备挑战困难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主动关心他人,积极参加各种学校体育活动,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体育和健康 梁道松 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04564863, 本课程课时为150课时。二、 学时分配章 节名 称总课时理论训练实习理论篇理论篇4400第一章 田径141400§1-1短跑6600§1-2跳跃4400§1-3投掷4400第二章 篮球181800§2-1篮球运动概述1100&#

5、167;2-2篮球基本技术101000§2-3篮球基本战术6600§2-4篮球竞赛规则简介1100第三章 武术383600§3-1武术运动概述2200§3-2基本功和基本动作6600§3-3太极拳30000第四章 体操383800§4-1体操运动概述2200§4-2基本体操101000§4-3技巧运动121200§4-4健美操基本步法141400第五章 足球202000§5-1足球运动概述2200§5-2足球基本技术101000§5-3足球基本战术6600§5-4足

6、球竞赛规则简介2200第六章 羽毛球181800§6-1羽毛球运动概述2200§6-2羽毛球基本技术101000§6-3羽毛球基本战术4400§6-4羽毛球竞赛规则简介2200 合 计15015000三、 课程内容和要求 绪论教学要求:1 了解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2 了解体质和健康的区别和联系;教学内容:1、 课程概述1 课程性质2 课程内容3 课程任务2、 理论篇1 体质与健康2 生命在于运动3 职业劳动与体育锻炼4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5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6 体育运动中的误区7 终身体育8 体育锻炼促进戒烟9 奥林匹克运动简介10

7、体育竞赛欣赏教学建议:1.让学生带着“什么是体质?什么是健康?什么优势亚健康?”等问题进入本章节学习。2.体质与健康是指人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状况,都可以根据形态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等指标来衡量。3.通过本节学习,你不仅对体质与健康会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且还能科学地认知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第一章 田径教学要求:1.了解科学参加田径锻炼的原则,积极参加田径类运动并养成良好的田径锻炼习惯。2.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锻炼目标、制定锻炼计划并按计划坚持田径锻炼;能用简单方法了解自己的体能变化并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体能测试结果。 3.通过收听或观看有关体育节目或阅读报纸或上网等手段,对国

8、内外重大体赛事了解,懂得竞技运动与健身运动与体育锻炼的区别,认识田径运动对身体、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价值。4.了解田径运动中出现的创伤、扭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1 短跑1.跑技术点: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途中跑(腿的蹬、摆和蹬摆配合,上体姿势和髋的前移,臂的摆动等练习,直弯道的中跑和快速跑);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直道、弯道站立式、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终点跑和撞线动作。2.接力跑技术点:慢跑和快跑中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传接棒的时机和标志线的确定。§1-1 跳跃1.跳高(背越式+跨越式)技术点:助跑(

9、沿同直径的圆圈慢跑,加速跑,快跑,确定助跑跑弧线);起跳(弧线助跑起跳后用头或手触高物并做单手反手投篮动作练习,弧线助跑在竿前做起跳练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过竿及落地(仰卧向上挺髋练习,做“桥”背对垫子,跳箱或横竿挺髋练习);短程和全程助跑背越式过竿。2.跳远技术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两臂摆动的各种单脚跳跃练习、原地放脚和配合两臂摆动、走动和跑动中做起跳练习);腾空及腾空后的姿势(蹲踞式:收腿时间,落地动作;挺身式:摆腿、放腿、收腿举腿落地);丈量步点及全程助跑跳远。§1-3 投掷1.推铅球技术点:握、持球方法;利用各种器械最后用力的专门练习;原地推铅球;滑步的专门练习和滑步推球;

10、圈内滑步推铅球。教学建议:1 通过讲解法、演示法、问题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具体开展具体教学。2 因材施教,根据具体上课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到技能。3 在田径运动的学习和锻炼中,让学生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培养拼搏,竞争,自我挑战的精神。第二章 篮球教学要求:1了解篮球运动发展史。 2熟练掌握原地及行进间运球技术。 3熟练掌握原地及行进间传接球技术。 4熟练掌握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 5掌握单手肩上投篮(男)、双手胸前投篮(女)技术。 6掌握变向、变速运球技术。 7了解基本进攻战术(传切、突分、策应

11、、掩护等配合)。 8了解基本防守战术(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等配合)。 9了解简单篮球竞赛规则。教学内容:§2-1 篮球运动概论;1.篮球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2篮球基本技术与战术理论;3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2-2 篮球基本技术1移动技术:攻守的基本姿势和脚步动作;跑、跳、跨步、交叉步、攻击步、后撤步、滑步;起动、急停,转身。2进攻技术:传、接球技术:原地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和行进间单手肩上传接球;运球技术:原地高、低运球,行进间直线、 曲线运球,各种变向运球;投篮技术: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单手低手投篮,运球急停

12、单手肩上投篮;持球突破技术:交叉步持球突破,同侧步持球突破。3个人防守技术:防有球队员,防无球队员。4抢篮板球技术:双手抢进攻篮板球,双手抢防守篮板球。§2-3 篮球基本战术1战术基础配合: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防守战术基础配合:关门配合,穿过、挤过、绕过,交换防守配合。2全队战术配合: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半场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212”区域联防,“131”进攻区域联防。§2-4 篮球竞赛规则简介1.违例 带球走 非法运球 脚踢球和拳击球 球回后场 违反时间规则的违例2.犯规教学建议:1.根据

13、在校学生的基础情况分为初级和提高班,初级班:学习掌握篮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战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勇敢、拼搏的品质。 2.提高班:巩固篮球基本知识和技、战术水平,学习各种篮球战术并能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基本掌握篮球比赛裁判法,并会简单运用。培养校篮球运动骨干,为参赛打下基础。3.掌握大部分篮球规则,能够运用到比赛中。第三章 武术-太极拳 教学要求:1 熟悉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生理、心理、机能水平的提高。2 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3 了解武术的简单规则、术语,懂得武术运动对大学生体质的有利影响,提高对武术运动的兴趣。4 掌握贯彻教书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集体

14、主义思想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学内容:§3-1 武术运动概述1.了解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在学练基本功、长拳、太极拳及散手的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3-2 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1基本技术 (1)基本手型、步型 手型:拳、掌、勾 步型:弓、马、仆、歇、虚 (2)手法:单云手、双云手 (3)步法:进步、退步、左右移步  (4)武术健身推手运动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战术。 §3-3 太极拳1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原理、基

15、本技术、战术。 2基础知识 (1)简介太极拳的历史 (2)介绍太极拳流派、风格特点 (3)讲解太极拳的技法特点。 (4)讲解太极拳基本动作和方法、规则、术语等。3专项活动能力 (1)力量素质 (2)速度与速度耐力 (3)灵敏素质教学建议:1.初学者先不要盲目的马上着手学,先到处去看看,多观察、多留心,注意太极拳的技巧,达到全身心的学习效果。 2.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性格特征来接受太极拳的学习和练习。3. 在教学中应采取强化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拳法。 第四章 体操教学要求:1.了解使学生较

16、系统地掌握体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2.掌握体操教学规律,学会运用体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科学锻炼方法和开展群众性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做到会讲、会做、会教,能胜任中等学术体操课程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工作。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中等学校的教学、指导课余训练和课外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内容:§4-1 体操运动概述1体操运动的简介与发展简况 2体操运动中的动作术语 3体操的保护与帮助 4基本体操 5体操教学 6体操动作技术分析 7体

17、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 §4-2 基本体操 1队列、队形   (1)队列、队形的概念、意义   (2)队列练习、队形练习及实践运用  §4-3 自由体操(技巧运动)   (1)自由体操的特点、规律、技术分析和要领 (2)前滚翻、鱼跃前滚翻、前滚翻直腿起、手倒立前滚翻 (3)单腿跪撑平衡、俯平衡、侧平衡 (4)后滚翻直腿起、侧手翻、 (5)成套动作组合 3素质训练   (1

18、)力量素质训练 (2)协调素质训练 (3)灵敏素质训练  (4)柔韧素质训练 (5)心理素质训练 §4-4 健美操基本步法1.并步2.交叉步3.“1”字步4.“V”字步教学建议:1.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2.初步掌握体操教学规律,学会运用体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科学锻炼方法和开展群众性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做到会讲、会做、会教,能胜任中等学术体操课程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工作。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中等学校的教学、指导课余

19、训练和课外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五章 足球 教学要求:1 了解足球运动的发展史。 2 熟练掌握踢球、停球技术。 3 熟练掌握运球技术。 4 掌握头顶球技术。 5 掌握抢截球、掷界外球技术。 6 了解守门员技术。 7 了解足球基本进攻战术。 8 了解足球基本防守战术。 9 了解简单足球竞赛规则。;教学内容:§5-1 足球运动概述 1足球运动概述(包括技术理论学习) 2足球战术理论 3足球裁判法 4足球竞赛组织与编排方法 §5-2 足球基本技术&#

20、160; 1身体素质(1)基本素质(2)足球专项素质 2基本技能 (1)足球基本技术  球性 脚的各部位推、拨、扣、拖、拉控球 脚背正面颠球  踢球技术   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   脚内侧踢空中球技术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   脚背正面踢球技术   脚背外侧踢球技术  接球技术  脚内侧、脚底、正脚背接地滚球、反弹球、空中球 大腿、胸部接空中球 运控球技术   脚的各部位运球 运球过人 抢截球技术 正面抢截球 侧面抢截球 头顶球技术&#

21、160; 额正面原地、跑动头顶球 额侧面原地、跑动头顶球 守门员技术  守门员移动、接球、发球 守门员扑球§5-3 足球基本战术  1个人攻防战术        (1) 摆脱 跑位、接应(2)策动、选位、盯人2局部攻防战术(1) 二过一配合(2) 传切配合3 .整体攻防战术  (1) 边路进攻、中路进攻(2) 盯人防守、区域防守4. 定位球战术(1)足球教学比赛及裁判实习  §5-4 足球竞赛规则简介1. 教学比赛规则    (1) 五人制比赛规则  (2) 七人制比赛规则2. 裁判实践 (1) 裁判员哨音、手势、旗示(2) 裁判员跑动与配合教学建议: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足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和战术,还应掌握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足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性疾病、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并了解足球运动中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2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