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知识目标:(1)知道运动、相对静止和规律的含义;(2)懂得物质和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3)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理解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
2、义和诡辩论的错误。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运动的承担者。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基本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联系。 2.规律是,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
3、类。 1.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一事实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绝对运动过程中的事物不存在静止A.B.C.D.2.“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下列说法与该观点相一致的是()。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B.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C.满眼风
4、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3.在轨道上运行,“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将保持每小时28440千米的速度绕地球运转。卫星必须围绕地球不停地运转,才能保持平衡而不被地球吸引撞向地球。这说明()。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B.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1 / 5C.运动就是指物体在位置上的移动D.物质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4.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注:货币单位1法郎=100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先生立即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
5、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那就请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布朗目瞪口呆的原因,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静止的相对性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否认了运动绝对性A.B.C.D.5.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木减少,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进人退”趋势若得不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的
6、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B.C.D.一、如何理解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理解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误区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二、如何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1.区别(1)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主要有两方面
7、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2)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联系(1)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3.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三、规律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1.含义2.特点(1)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的运动和
8、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普遍性主要表现为:自然界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2)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不可违抗性。(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材料一微观物体在不断运动着,有的显著,如斗转星移,江河竞流,马驰羊奔等;有的缓慢,如泰山升高几百米花了100万年,珠穆朗玛峰升高1600米用了50万年。微观粒子也在不停地运动,许多粒子从出生到“衰变”,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材料二英国哲学家毕尔
9、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和尚慧能认为一切运动都不过是人主观意识的变化。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很为诧异。材料三赏析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2)结合材料二,说明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3)结合材料三,用运动和静止的知识,赏析回乡偶书(一)。二、坎多尔胡德是马尔代夫北部的较大岛屿,是经过五年时间、耗资数百万英镑而改造出来的。印度洋大地震引发了海啸后,这里一下子变成了“不适宜人类居住”
10、的地方。岛上的居民伤心地说:“我们毕生的心血都打了水漂。”实际上,早在人工造岛开始之前,这一项目就遭到了国际环保专家和国内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人工造岛的结果不但不会改造好现有的环境,还可能破坏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在遇到大灾时反而会成为破坏力量。 请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分析材料。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
11、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材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中国经济形势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形势的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事物的基本性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A.B.C.D.3.2015年春季,浓浓雾霾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改造和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A.B.C.D.4.据专家分析,日环食的形成是由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遮挡太阳光所致。但是由于
12、月球接近远地点,同时地球刚经过近日点,月球距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就形成了日环食。这说明()。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事物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一种无条件的固有的联系A.B.C.D.参考答案第2课时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知识体系梳理变化和过程运动物质绝对的相对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普遍的条件和形式预习检测1.B2.B3.D4.A5.D重点难点探究一、(1)体现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
13、质。(2)不能。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者精神的运动,是典型的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3)诗人年轻时离开家乡,到回故乡的时候,已经老了,头发就疏落变白了,从哲学角度说明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诗人的根本性质没变,乡音无改,他的家人、故友肯定还有认得诗人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二、(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也有其固有的规律。 (2)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人工造岛的结果不但不会改造好现有的环境,还可能破坏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在遇到大灾时反而会成为破坏力量。 (3)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也可以改造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当堂检测1.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中的哲学道理,材料强调的是运动的无条件性、绝对性,A符合题意;B与题意不符;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C表述错误;D强调的是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与题干要求不符,故不选。2.B材料说明中国经济形势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书制作原理与技巧考核试卷
- 西安工业大学《国内外音乐教学法与音乐活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师范学院《云计算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机器人学引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书法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市遂昌县2025届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思南县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土壤与生物地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检测技术及控制仪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完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
- 精神专科医院护理查房方案
- 15D502 等电位联结安装
- 试用期人员转正考核表
- 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策略
-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
- 鼻前庭囊肿摘除术后护理查房
- 幼儿园中班美术《疯狂的头发》课件
- 2023自然语言处理导论
- 南京文化与历史课件
- 半月板损伤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