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_第1页
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_第2页
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_第3页
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_第4页
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英文题目: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e in Jiang Su Province姓 名:XXX学 号:XXXXXXXXXX学 院:国际商学院专 业:金融学年 级:2010班 级:10704指导教师:XXX职称:副教授2014 年 5 月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特此声明。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农村金融

2、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其含义、产生背景与原因。然后对农村金融的现状深入剖析,主要是以江苏省农村金融为例从正规与非正规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农村金融的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和发展农村金融的具体对策,如从法律上明确农村金融的地位,规范农村金融,加强和完善监管制度,强化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化,规范正常农村金融活动政府首先要承认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农民的自身的综合素质等。文章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全文得出了以下结论:即正规金融体系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但农村金融的存在促使其不断完善自身,而且农村金融的正规合法性应受到

3、相关部门的理解和重视。关键词:农村金融;现状;对策研究ABSTRACTFirstly, the country's rural finance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ing the meaning, the background and causes of rural finance. The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finance, mainly taking the rural finance of JiangSu Province for e

4、xample, from the formal rural finance to informal rural finance two aspects. Specific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finance, specifically from the legal status of private finance, regulate private finance in rural areas,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regu

5、latory system,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private finance, the strengthening of civil sca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governments regulate the normal activities of private finance must first recognize the positive role of priv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

6、tutions, privat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ir own farmers, and so on. 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 paper and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formal financial system status is irreplaceable, but the exist of rural finance has prompted it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

7、es, the formal legitimacy of rural finance should be understanded and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s well.Key words: rural finance;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researchI目 录一、引言1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概述1(一)我国农村金融的含义1(二)我国农村金融产生的背景2(三)我国农村金融产生发展的原因3三、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4(一)江苏省正规金融现状分析6(二)江苏省非正规金融现状分

8、析7四、江苏省农村金融存在的不足7(一)正规农村金融存在的不足7(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不足8五、农村金融的规范与发展9(一)立法正名,规范引导9(二)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10(三)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10(四)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化,规范正常农村金融活动11(五)提高农民的素质12六、结语12参考文献:14II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一、引言近年来,在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农村金融发展速度之快,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理论界和管理层也开始关注此问题,因此研究农村金融问题的文献逐渐多起来。然而对农村金融所持有的态度,各类学术研究和官方言论、政策则褒贬不一。同时,农村金融虽曾屡遭治理

9、整顿,但它却始终存在和发展着,这阐明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农村金融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规范引导,使之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因江苏省地处我国沿海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13年江苏省金融方面增长速度较快且较平稳,而且相关数据表明:2013年末,江苏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560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比年初新增10094.1亿元,同比多增332.3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6183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比年初新增7207.8亿元,同比多增657.1亿元, 数据来源于证券时报网()这些足以说明江苏金融发展速度之快。因江苏省比较有代表性,所

10、以本文就以江苏省农村金融为例对农村金融问题做一些深入的分析。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概述(一)我国农村金融的含义农村金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农村资金的融通,包括正规农村金融与非正规农村金融两部分,而农村正规金融主要表现为农村合作基金会与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两种形式。农村合作基金会作为一种社区金融系统的补充,在性质方面来看并不是真正的金融机构,前身是一种新型社会保障组织。它的存在便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正规金融体制下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得到缓和。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相比,正规金融中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并且在农村金融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农村合作基金会却没有固定场所,但是它被国家承认并认可处于国家监管范

11、围以内。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在国家监管和批准之外存在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由于处于国家监管之外,因此有可能出现洗钱、黑市交易等非法行为,但是其主要是为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个人与企业直接服务的。具体的讲,农村民间金融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非正规农村金融活动没有固定的场所;第二、交易的主体均是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渠道获得资金的农户与个人;第三、发生借贷关系时一般不用书面协议,口头协议较多,即使是书面协议也都是十分简单;第四、交易的金融工具均是正规金融机构不采用的,而且都是以货币资金为基础的。(二)我国农村金融产生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金融就产生了,这个时期是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

12、市场经济体过渡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失衡发展使得农村正规金融更加不能满足对农村金融多样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金融才获有得以施展的广阔空间。一方面,农村正规金融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业,而另一方面,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几乎都把农村非正规金融称之为地下金融,并不对它进行理性的看待,也不对其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一直是残酷的打压。然而农村非正规金融却是在被整打击之后又背地里暗自积攒力量,它的存在说明有其存在的理由,农村广大的金融服务市场需求使得其愈演愈烈,农户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那里获得融资,而在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资金却可以

13、轻松快捷的获得,所以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经济主体都是有益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国家仍进行行政管制,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市场力量不断壮大,因此其在发展上因资金供求之间的尖锐矛盾就产生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今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不断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收益供给和较大的融资需求,正因为有供求所以才能形成市场。(三)我国农村金融产生发展的原因 1.资金供求之间的矛盾 资本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长和生产,包括农药、化肥、种子和农用机械,资本数额相对偏少自然而然效益相对偏低,商业银行一般情况下不倾向于农业,使农业农村发展比较缓慢;二是非农业生长生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不断的完

14、善和更新以及线代化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很多生产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机械化,大量的农户搁置自己的土地不在从事农业生产,很多农民外出打工甚至成为个体工商业者和民营企业家,创办自己的产业和业务他们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然而他们不具备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三是生活消费需求,婚丧嫁娶、购房买车、医疗以及子女教育都需要大笔资金,因还款来源没有保证,所以很难从银行贷款,这些都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大量资金的闲置近年来大量惠农政策的推广,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由于投机意识淡薄,这些资金就大量闲置。与此同时农户、个体工商业者及中小民营企业者资金缺乏者,又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贷到款,然而,农村经济主体的

15、资金需求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农村金融活动因资金的供需矛盾快速地成长起来,这就更滋生了农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3.正规金融机构萎缩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条件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体制改革之后大量向发达地区和城市转移,在县乡的贷款限制条款增多,这种情况下,县乡需要贷款者只能求助于农村金融机构。而我国现有的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要难以从正常金融渠道得到满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村收入的增长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农村金融自身具有优势一是低交易成本;二是不用抵押;三是程序简单方便。因为农村金融其本质性的特点,以及它的成本、信息优势使得农村民间金融在缓和资金供需矛盾,尤其是在加快农村经济增长和增加农村

16、经济主体的收入,并在满足难以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的需要方面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三、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我国农村金融形式种类繁多,如私人钱庄、农村合作基金会、民间集资、合会、民间借贷、农村信用社等众多形式,其中农村合作基金会与农村信用社属于正规金融机构,而剩余的多种形式,如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合会、民间借贷则被归之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因此,本文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对农村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而这种分析是通过对农村金融借贷规模的比较来完成的。因江苏省地处我国沿海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因此比较具有代表性,所以本文就选取了江苏省的部分数据对江苏省的农村金融进行研究分析。下表是从江苏年鉴

17、中节选出的两项内容绘制而成的。表1 江苏省农村正规金融贷款数据与非正规金融贷款数据(单位:亿元)年份江苏省农村非正规金融贷款总额江苏正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1996163.26 1480.80 1997208.84 1777.80 1998220.76 2218.15 1999231.08 2875.39 2000291.91 3840.74 2002313.02 4454.56 2003318.58 5063.57 2004358.10 5535.15 2005310.26 5967.66 2006366.62 6671.74 2007382.12 8234.58 2008434.06 11

18、299.55 2009486.94 13480.98 2010549.77 15396.59 2011649.07 18485.02 2012711.79 22092.10 注: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江苏统计年鉴 图1 江苏省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规模折线图图2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增长比率柱状图(一)江苏省正规金融现状分析通过表1与图1可以看出正规金融仍居主体地位,而且是不怎么受非正规金融的影响,但是从图2还是能看出正规金融的增长速度却不快,而且增长速度即将被非正规金融赶上。农村正规金融主要就是农村合作基金会与农村信用社两种形式,而农村信用社又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唯一一个有固定场所的

19、机构,因此就从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年末余额进行分析,见表2。 表2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年末余额 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年末余额(亿元)指标199920042008200920102011各项存款522.301170.471884.591582.921652.051724.12各项贷款403.62745.681318.461110.951165.051265.72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图3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与正规金融贷款柱状图 图3由表2与表1贷款总额相同年份对比绘制而成由表2和图3可看出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额逐年缓慢增长,而其在正规金融贷款总额中所占比例则不断下降,这说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融资的作用在

20、不断减弱,其他不明的存在形式在不断崛起。(二)江苏省非正规金融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形式有很多,如私人钱庄、农村合作基金会、民间集资、合会、民间借贷等众多形式。农村金融借贷规模大有资料显示,现在的农村民间借贷规模每年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基本上将与正规金融持平,从图2就可看出,而且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民间借贷的大力支持。而且,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利率很高,利率总体水平比信用社、银行同档贷款利率高。因为民间借贷利率基本上是由双方决定,有的会比银行同期利率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一些民间借贷就有可能变成高利贷,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危害。农村非正规金融利率富有弹性,具体每笔借贷的

21、利率水平又与借款人信誉、期限等因素密切相关,信誉好、用款时间短的可以相对降低利率。农村民间融资利率的弹性则更好地反映了农村资金供求状况和农村民间借贷的风险性。4、 江苏省农村金融存在的不足(一)正规农村金融存在的不足 1. 农村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如今,各种农村金融机构只拥有单一的金融产品,贷款金融工具均是最基本的、比较类似的,覆盖面较窄,且缺乏创新,农村市场的各种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存款、贷款、结算三大传统业务依旧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手段。就拿农村信用社来说,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如结算业务、票据、代理、汇兑等是它当前拥有的金融产品。而对于理财、工具、金融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基本上没有,

22、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2. 农村金融机构准入受限一是金融机构较高门槛的设定,使得适应多层次经济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缺失;二是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受到严格管制。虽然在2007年银监会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但金融机构的设立仍受到严格管制。根据银监会的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在乡(镇)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万元;在行政村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万元。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设立的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其注册

23、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万元。农村合作银行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以县(市)为单位实施统一法人的机构,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 熊晓栋.贵州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 (6)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不足 1.农村非正规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宏观调控的力度农村非正规金融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其运作导致一部分资金从正规金融机构体系中分流出去,若过多的资金流入的民间金融市场,而这个市场又处于政府控制之外,就说明了政策效果下降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减弱。比如,我国央行尝试着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再贴现率。因此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就得到了提高,而农

24、村非正规金融并不是这样。于是正规金融提供的资金减少,与此同时非正规金融提供的资金却反而增加,本应由正规金融提供的部分资金反而由非正规金融来提供,货币供给量并未按照预期数量减少甚至根本没减少。 2.农村非正规金融信贷投资方向不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贷款用途不管。资金的配置仅仅以纯粹的获利为目的并不考虑国家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资金配置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情况,导致产业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即使放贷的产业国家严令禁止,如果收益好农村非正规金融也会支持,比如:一些污染严重的化工、纺织漂染甚至赌博等丑恶现象。因为每笔贷款贷前、贷中、贷后严格的调查和审核缺少调查,农村非正规金融风

25、险偏高。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作为一种自发性的私营金融活动,资金力量本身较小而且又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担保,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全部负债经营,所以信用水平低下,经营安全性不高。一旦市场剧变发生,贷款逾期收不回造成呆帐时,倒闭破产情况很有可能出现。 3.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财务管理及审计稽核制度也不严格,其低下的风险承担、授信、信用审核、征信、筹资等能力,又因为大多属于私下交易,大量纠纷均是源自于许多无序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如借据纠纷、担保纠纷、利率纠纷与合同纠纷等。因为农民的信用意识与法律意识薄弱,甚至可以出现

26、人命官司或引发刑事案件,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危害严重十分严重。五、农村金融的规范与发展规范和发展农村金融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将农村金融融资纳入正规的金融渠道,鼓励、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使它变为正常的金融活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干预行为要整齐划一、强行管理,相反地,各级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要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规范引导。目前,要尽快促使农村金融走上规范发展道路,趋利避害,成为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立法正名,规范引导确立农村金融合法地位使农村金融法制化从而引导农村金融规范化发展。建立健全与农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必备的法律

27、制度环境。 首先,急需修订与健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使得我国农村金融融资处于法律监管范围以内,以明确非法融资的行为、健全法律规则,给规范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我国央行、银监会等国家相关部门可经过民间借贷管理条例的制定,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最高利率浮动界限和基准利率进行确定,以便确保农村融资在合理的利率范围内开展。刘义圣.关于我国民间利率及其"市场化"的深度思考J.东岳论丛,2007(3). 最后,引导与规范农村金融融资行为可通过制订地方性的金融法规来进行,主要包括借贷资金的规模、资金的投向、风险纠纷的处理等方面。这样,才可准确把握农村金融交易的规模和发展动

28、向,以便为经济和金融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可有效地防止借贷纠纷,使农村金融融资拥有合法规范的经营平台,逐步走向规范化,充分发挥拾遗补缺作用。(二)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建立完善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加大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主要是要加强对其的监管监督和处置力度,健全和完善相应部门的职权职责,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各部门联合制定一套合理的、执行性强的风险预警指标,相应的监管部门可根据制定的分先预警指标进行标准的监测监督、情节严重的可进行一定的处罚等。二是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对在运作中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 可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进行管理和处罚,对情

29、节比较严重的金融机构可强行让其撤销或关闭,强行让其退出金融市场,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农村金融融资监测通报制度。使各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情况应定期的进行检查和披露并上报有关部门,包括借贷总额、烂账坏账以及不良资产总额及结构等, 使金融机构的有关部门进行管理和调查处置。(三)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健康的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规范民间金融金钩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保障农民的生产存款和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也是对民营企业银行的开放规范了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很多的积极作用,如保护较小储户、健全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可持续发展和防止资金流动不畅通使部分企业和银行面临倒

30、闭,使国家经济建设遭受损失等。从目前来看,建立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存款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加强我国金融金钩对金融的监管和监督以及对面临灭亡的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进行相应的补救措施。为了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韧度性,我们有不要建立我们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保护我国金融体系正常的运转和人民群众对金融的信心。我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的运作特点主要是,突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对出现严重问题的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处置和制裁。然处置方法而言,一般有“保险存款转移”、清偿存款以及不歇业救助等。(四)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化,规范正常农村金融活动要做到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规范化的加强,首先,政府的作用是不

31、可替代的,政府规定的要求和规范有利于高效快速的传播和发展,政府对其的积极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对那些具有较大规模的非正式的农村金融活动和机构纳入正式的合法的合理的金融体系当中,其政府的态度和措施也是值得深入考虑的。以民间借贷为主要借贷方式的活动也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这类相应的借贷模式可称之为正常农村金融活动。要承认这种正常农村金融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就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改革创新和有关法律部门的协调和监督使其允许这种正常金融活动进入金融市场,就要对其的制度和规范放低一定的门槛。农村金融体系的合理合法性已经成为政府和广大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农村金融体系成为正规和金融发达国家的接轨,就

32、要使其成为合法正规的金融机构。实现规范合理的发展,既可以使地下洗钱牟利集团的道路堵塞,也可以使正规金融体系结构合理健康的发展。金融体系完全市场化运作包括农村金融,使农村金融体系活动合法化合理化,形成规模,就会对当代的不良的金融问题形成强大的压力,使其优胜劣汰健康可持续发展。(五)提高农民素质为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和广大农民同志的全方面立体层次的素质,我们有必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的更深入的深造,提高广大人民对金融体系的感知和觉悟使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提高他们的熟悉度;以至于使人们对金融体系有正确的判断力和合理的见解。普及具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和义务,加强人们对法律的见解和熟悉,特别重要的是,加强与

33、农民群众有关的金融相关的法律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法律认识,使人们能够自觉的遵守相应的法律规范,使我国金融能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发展。六、结语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的发展,由原本的改革重点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在逐渐向广大的贫瘠的农村倾斜,农村的改革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国家已经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国家的城市发展已经很大一部分都已经饱和,工农业之间的的发展地位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状态,现在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决定国家发展的经济命脉,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几经越来越明朗可观。而对于社会基础设施落后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相对于较低的地区国家或者个体对其资金资本的支持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

34、其首要发展的重点。现如今农村之间的资本流通还不是特别的通畅,农村之间的额金融体系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很多地方还是需要国家政府改革的大力支持,因此,促进农村之间的资本的流通通畅现在已经成为改革农村金融领域的关键。面对中国现在农村金融改革的风口浪尖下,本文对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做了简单的分析。经过三十年的改革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也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创新和改革,其获得的成果也是得到广遍公认的,但是,虽然有三十年的金融改革优秀成果,可在金融方面尤其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方面依然有很多的漏洞和瑕疵,仍然需要我们对其足够的重视。在三十年的金融改革当中,我国发展相对于比较缓慢的农村金融体系,其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现在依然成为谜。本文通过一定的实际资料的考察和实际情况研究,并结合相应的科学的理论,我仅以我个人观点认为现在的农村民间资本金融体系的产生并不是由于正规金融体系的漏洞造成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正规金融体系的漏洞正是造成农村金融的活动发展的原因之关键。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联系性和相对独立性,可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成立和发展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在某种方面来说,正规金融的优越性还是无法比拟不可替代的。农村金融的存在和发展,使正规金融体系发现自己的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