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_第1页
水稻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_第2页
水稻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_第3页
水稻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_第4页
水稻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稻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牟仁祥,陈铭学,朱智伟,应兴华中国水稻研究所,衣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浙江 杭州310006摘要:从水稻植株和籽实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重金属的分析方法、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受重金属污染后水稻的生理生 化效应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水稻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控制水稻受重金属污染的方向提了一些建议。关键词:水稻;重金属;吸收;分析方法;赋存形态;生理生化效应中图分类号:x503.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 ( 2004 ) 03-0417-03工业三废”的排放、城市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垃圾的污 染以及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已

2、使农田土 壤环境日益恶化,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稻米质量安全。因此, 准确测定水稻根、茎、叶及籽实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形态,研 究它们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吸收富集规律,寻找籽实中重金 属可减少或消除的方法,为无公害稻米的生产技术创新提供 科学依据和工程化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水稻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器 官,由于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不同,吸收重金属的生理生 化机制各异,故其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差异较大。蒋彬等 的研究发现,水稻籽实吸收重金属存在基因型的差异,他们 将来自于全国不同地区的239份样品种植在同一地区,发现 各品种铅、碑、镉含量存在极显

3、著得基因型差异,并筛选出 了 一系列低铅或低镉或低碑的品种。王凯荣等的研究表明 杂交晚稻比常规稻对pb、cd的富集能力强;吴启堂等也 得到类似的结果,认为高产品种重金属含量高,低产品种重 金属含量低,由此给高产品种的育种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谭 周磁通过对8个早稻品种和10个晩稻品种累积重金属的 实验,发现不同品种对重金属吸收有显著差异,筛选出了对 重金属较为钝感的湘早釉19号和晚稻v46 ,以及对重金属 较为敏感的潭早釉1号和师大1911。研究表明,重金属在水稻植株内的分布规律是在新陈 代谢旺盛的器官累积量较大,而在营养贮藏器官中累积量 小,重金属在水稻不同形态器官中含量顺序是:根部根茎 部主茎

4、穗籽实叶部。所以,虽说秸秆还田可以培肥改 土,节水保墻,提高产量,但是也给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治理 带来了困难。目前对水稻中重金属分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引起根、茎、叶及籽实中重金属含量的明显差异的生理生化 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水稻籽实各形态结构中重金属的浓度分布极不均匀,胚 中浓度显著高于胚乳,皮层和颖壳中重金属浓度也较高,但 是从单位籽实中的重金属总量分布看,胚乳中重金属含量占 绝对优势。不同重金属在水稻籽实各形态结构的浓度顺序也 不一样,cd是皮层胚胚乳颖壳;cu和pb是胚皮层 胚乳颖壳。由于重金属在稻谷中分布不均匀,通过脱壳、磨精、抛 光等加工过程除掉含重金属较多的胚、皮层和颖壳等部位,

5、 得到的食用大米中重金属含量相对稻谷低,查燕等的研究 也证实籽实中重金属的浓度随加工程度的升级而降低,从稻 谷到精米,pb、cu、cd的去除率分别是56.93%、41.00%、 24.10%o研究表明,水稻籽实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2汽灌 溉水、大气、收割、翻晒和加工设备i等,其中起主要 作用的是土壤和灌溉水。在一定范围内,水稻籽实中重金属 的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呈正相关】,当土壤中重金属 浓度很高时,会影响水稻根系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细胞受 到损害,导致重金属向地上部的转移受阻。当然,不同的土 壤类型,其有机质、孔隙度、ph值、酶活性等理化性质不 同,直接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固定,

6、从而影响水稻 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笔者认为,在影响水稻吸收富集微 量污染元素的众多因素中,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和土壤 的氧化还原状况是主要因素。陈怀满等对人工污染土壤、 尾矿砂、污泥等三种类型的土壤的重金属迁移规律以及水稻 在这三种土壤上的重金属富集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富集顺 序是人工污染土壤尾矿砂污泥尾矿砂+污泥,说明不同 来源的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以人工污 染土壤对水稻的影响最大。通过向土壤中添加调控物质来改变重金属的化学活性, 可以抑制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李玉红等(试验了 edta、 柠檬酸、草酸作为调控物质对水稻吸收pb的影响,认为柠 檬酸和草酸抑制了土壤中pb的

7、活化,使有效态pb含量下 降,柠檬酸使水稻籽实中的pb含量下降53%66%,而草酸 使水稻籽实中的pb含量下降64%72%o 2籽实中重金属的分析方法稻米中微量污染元素的检测主要依靠先进的仪器检测 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原子荧光光谱法 (afs x中子活化分析(naa x离子色谱法(ic x微分脉 冲极谱法(dpp 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同位素稀 释质谱法(id-ms )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 ),这些仪器分析方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也得到很大的提高。由于稻米中微量污 染元素的含量较低,要求仪器的灵敏度较高,而且由于特定

8、 的仪器往往只对一些特定的元素灵敏度较高,所以研究不同 的元素常常选用不同的检测手段,有些元素还需要特殊的处 理。如hg、sc、as的检测用氢化物发生afs检测灵敏度 较高,而且干扰相对较少。对于近几年在本行业应用较多的 仪器及其适宜的检测范围总结如表lo在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当中,naa尤其适合包括固体样 品和液体样品在内各种样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由我国研制的mu 精诚凝聚社成就梦想表1仪器及其适宜的检测范围检测方法检测项目应用文献1cp-msas, ba, cd, co, cr, cu, gc.大米114|li, pb. sb, sn. sr. vicp-aesmn. zn大米14naarb大米

9、15aashg, pb. cd. cr. ni, co, se大米|16,17,18,19id-mscd大米(粉)20,211afshg, sc大米22. 23ic, icp-ms联用as七as5单甲基碎酸、大米24二甲基碑酸afs并结合氢化物发生技术,有检测限低、线性分析范围宽 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afs的缺点就是只能对低温、 易挥发的元素元素如神、汞、硒等可以分析。目前应用最广 泛的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分析物的蒸发、灰化和原子化是一 项关键的技术,需要对样品进行灰化-原子化优化,缺点是 一次只能测定一个元素oicp-aes也可以对样品中的多元素 进行同时测定,但是由于方法检测限的限制,

10、常常需要对样 品进行富集等烦琐的操作手段。icp-ms除了雾化去溶干扰 和激发电离干扰icp-aes略大,负载量略小外,几乎完全 保留了 icp-aes的优点,并且谱线简单、干扰少,灵敏度 高,线性范围宽,对糙米及精米中铅、铅、镉、碑等重金属 元素可以直接测定,从而减少了环境对样品的污染,提高了 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对稻米中微量污染元素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样品的前 处理往往比检测技术本身还重要。尤其是各种原子光谱技 术,一般必需制成液体样品进样或液体进样时才能达到较高 的准确度。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在使样品在充分溶解 的同时,还要必需避免待测元素的各种形式的挥发和损失。 目前,国内外

11、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i )密闭高温高压溶样。 该方法是采用密闭容器,用硝酸或混酸直接分解样品,同时 用微波辅助加热z叨,不但消解完全、快速、用酸量少, 而且环境影响因素小。(2 )低温灰化法。采用等离子体技术 在150 °c左右使样品灰化,再用混酸分解,该方法是目前 公认的较好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但也有设备运行成本高、易 挥发性元素有不同程度损失的缺点。(3 )高温灰化法。利用 高温下空气中氧将有机物碳化和氧化,挥发掉易挥发性组 分,与此同时,试样中不挥发性组分也多转变为单体、氧化 物或耐高温盐类,但是样品在高温下可能会爆溅,待测元素 可能会丢失或沾污,而且耗时长。(4)酸消解法。该

12、法是利 用大量的强氧化性酸将样品中的有机物除去,此法会因为试 剂纯度不高导致空白值偏大而影响结果。另外,液液萃取"i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微波 萃取、超临界萃取等分离富集技术在测定生物样品中不同形 态的微量污染元素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建议可以尝试 把这些技术方法应用于稻米中微量污染元素的分析研究。 3籽实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元素在水稻中的赋存形态是指元素的结合形态、化学形 态以及在水稻中的物理分布。水稻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各 形态的分布对人畜的健康有重要影响。由于水稻和稻米中的 重金属元素的种类较多,而且各元素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存在 不同的危害,这种差异除与元素总量有关外,同元素的

13、赋存 形态也有直接联系。重金属元素在水稻籽实中主要和蛋白质以络合物的形式 结合(绚,与重金属络合的蛋白质种类主要有醇溶谷蛋白、球 蛋白、谷蛋白和清蛋白等。在水稻籽实中,与pb结合最多的 蛋白质是醇溶谷蛋白,占37%;其次是球蛋白,占28%陆27】; 与cd结合最多的蛋白质是球蛋白,占42% ,其次是谷蛋白, 占39%冏;与as结合最多的蛋白质是谷蛋白si,占43%; 与cu结合最多的蛋白质是谷蛋白細,占45%。水稻籽实中 的重金属与蛋白质是选择性的结合,pb测、cd圖及as刚都 是与表观分子量为54.5kd和5.5kd的蛋白质结合形成螯合 体。只是前者不稳定,在蒸煮加热和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

14、作用下容易分解,生成相对稳定的、小分子的结合体形式i 目前对这种小分子的结合体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水稻中的重金属一般是以无机态或有机态两种形态存 在。mohammed等以污水灌溉水稻,并研究了植株体内 的亚碎酸盐、碑酸盐、单甲基碑酸、二甲基碑酸的含量和吸 收富集规律,认为亚碑酸盐、伸酸盐比单甲基神酸、二甲基 碑酸的吸收速度快。杨容甫等认为富硒大米中硒的化学 形态主要为硒蛋氨酸。目前学术界对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的研 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同一重金属的不同化学形态的相互转 化的动态行为,相信,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对水稻重金属 的形态分析研究将会更加深入。4重金属污染的生理生化效应水稻受重金属污染之后,其植

15、株处于重金属胁迫环境 中,将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根据逆境胁迫的有关理论,任 何逆境都会使光合速率下降,同化物形成减少,叶绿体受伤, 呼吸速率也发生变化,有关光合和呼吸的酶失活或变性,合 成酶的作用下降,水解酶的作用增强,从而引起植物体内生 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而且,重金属还能与植物体内的某些酶 进行螯合,破坏酶的活性,从而使植物体内生理生化的变化 尤为复杂。据陈平等坤的研究,镉浓度在0-10 mg/l范围内, 水稻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产物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随镉浓度增 加而增加,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降低 镉浓度增加而降低。施农农等提出以淀粉繭和酸性磷酸 酯酶作为鉴定水稻受重金属胁迫程度

16、的酶学生理指标。土壤中微量污染元素能显著影响稻米的营养品质和卫 生品质,由此可以给育种及生产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王 凯荣等以浙辐802和威优402为材料,分别添加不同浓度 的铅和镉,认为稻米中直链淀粉和土壤中有效态铅含量呈显 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呈显著正相 关。另外,向土壤中添加镉能显著减少稻米中赖氨酸、组氨 酸含量,提高天冬氨酸含量;向土壤中添加铅还能显著减少 稻米中缄氨酸含量,提高苯并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目前,重金属影响水稻生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元素 上恥1 ,由于农田生态环境较为复杂,各种重金属间往往存 在协同、拮抗、屏蔽和独立作用el ,致使重金属影响水稻 生

17、长的生理生化效应尤为复杂,其生态效应受多元素的组 合、相对浓度及比例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重金属复合污 染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前沿问题。 5结语 爨点亮心灯ill精诚凝聚二上成就梦想.水稻累积富集重金属的现象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 水稻自身的因素,如根冠比较大、分藥较旺盛的品种;二是 环境因素,即土壤、空气、水等。这些因素决定了重金属在 水稻中的含量、种类、存在形式,以及水稻对重金属的富集 能力和富集途径。所以,根据水稻的特性,科学处理好各种 栽培条件,通过生物的、物理的、或化学的途径控制水稻中 重金属的含量,减少重金属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避免一些 重金属的对食用或饲用者的

18、伤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 控制和研究:(1)进一步开发先进可靠的分析检测技术。稻米中重金 属的检测分析,尤其是赋存形态的分析,目前还没有十分成 熟的研究方法。建立可靠的分析方法是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 究的前提条件,因此仍需开发先进的可靠分析检测技术。(2 )深入研究吸收和累积重金属的遗传研究。重金属的 迁移及在水稻根、茎、叶、籽实中的累积还停留在基础的阶 段,从遗传学的角度对重金属的吸收及累积规律的研究还较 少,可以和水稻育种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利用dh群体(加 倍单倍体群体)和近等基因系研究控制水稻吸收和累积重金 属的遗传位点。(3 )广泛收集耐、抗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质或基因材料, 弄清遗传

19、特征与遗传规律。在此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与水 稻进行杂交的品种(或基因),培育出耐、抗、低吸收或少 富集的水稻品种。(4 )加强多学科协作与渗透,重点开展控制水稻重金属 污染的生态措施研究。如将植物修复、客土(或换土)及化 学措施等组装配套使用,较单一措施可以提高对微量污染元 素的控制效果。参考文献:|1|蒋彬.张慧萍.水稻精米中铅镉碎含虽基因型差异的研究卩云南 师范大学学报,2002. 22(3): 374).(2|王凯荣.郭録.何电源.等.垂金属污染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j1. 农业环境保护,1993. 12(6): 254-257.13|吴启堂.陈卢.王广寿水稻不同品种对吸收cd积累的差异

20、和机 理研究j生态学报.1999, 19(1): 104107|4|谭周做.稻米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研究及其对策思考|j|湖南农业 科学,1999(5): 26-28. 莫争.王春葭.陈琴.等.垂金属cg pb、zn. cr、cd在水稻植 株中的富集与分布|j环境化学,2002.21(2): 110-116.|6|杨居容.查燕.刘虹.污染稻、麦籽实中cd、cu. pb的分布及其 存在形态初探j中国环境科学,1990. 19(6): 500-504|7|查燕.杨居容.刘虹.等.污染谷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加工过程的 影响j环境科学,2000,21(3): 52-55.|8|林健.杜恣闲.陈建安.等.公路

21、交通污染土壤和稻谷中镉铅分布 特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 19(2): 119-121.(9|郑鹤龄.郑标伟,陆文龙.不同污水对土壤垂金属、作物产量及品 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01,7(2): 17-20.|10张包钊.郭凤华.应火东.jfs-13型高效气旋式粉碎机的设计与研 制卩中国水稻研究所年报,1985:82-83.ii韩爱民.蔡继红,屠锦河,等.水稻重金属含虽与土壤质燉的关系 卩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 14(3): 27-2& 32.|12|陈怀满.郑春荣.王慎强.等.不同来源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对水稻 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2001, 17(2): 35-4

22、0131李玉红,宗良纲,黄耀,等.不同有机酸对水稻吸收铅的影响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x)2, 25(3): 454&14李百灵.周健、申治国.icp-aes和icp-ms法测定大米中的微呈 元素卩光谱实验室.2(x)2, 19:420-423i15j刘年庆,赵舜英.钱琴芳.不同硒水平地区儿童红血球、大米和土 壤中的锁1含号的测定j核技术,1997, 20(7): 431-434.16 刘守廷.沸水浴溶样冷原子吸收测定人发和大米中微呈汞含虽几 光谱实验室,1996, 13(4): 58-59.17 侯晋.髙压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痕呈铅恪镉镰和 钻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

23、03, 39(1): 37-38,41.|18|殷贺峰.赵建庄.路锦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昱炉方法测定出 口大米中铅、镉的含量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6,18(2): 22-26.|19|黄鹏.进口泰国大米中镉含虽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6, 12(5): 240.20王军.卢百悭.赵墨田.同位素稀释质谓法测定大米粉标准物质中 的痕呈镉卩.质谱学报,1998, 19(3): 6-10.i21j卢百铿.王军,赵墨田.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大米中cd的研究 j.质谱学报.1999,20(3): 129-130.221俞晔.乙小娟.刘一军.微波消化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汞 j粮油食品科技,20

24、02,10(4):35,41.23 陈历程.杨方美,张艳玲.等.我国部分大米含硒量分析及生物硒 肥对籽粒硒水平的影响卩1中国水稻科学,2002, 16(4): 341-34524 douglas t h, nohora p v, kirsten r s,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nd speciated arsenic in rice by ion chromatography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iyfj. j anal atomic spect,2(x)l, 16(4): 299-

25、306.25 he m c, yang j r, cha y. distribution, removal and chemical forms of heavy metals in polluted rice seedfj. toxi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00, 76: 137-145.26 杨居荣.何孟常.查燕等.水稻籽实中pb的分布及其结合形态 卩农业环境保护,2001,20(3): 129-132.|27|杨居荣.查燕,刘虹.污染稻、麦籽实中cd. cu. pb的分布及其 存在形态初探j中国环境科学,1999, 19:500-

26、5()428杨居荣.何孟常.查燕.等.稻.麦籽实中cd的结合形态j中国 环境科学.2(x)0. 20(5): 4()4-408.|29|何孟常.杨居荣.查燕.等.污染作物籽实中as的分布及其结合 形态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0, 11(4): 625-62&130杨居荣.查燕.刘虹.等.污染作物籽实中cu的分布、结合形态及 其毒性|j农业环境保护,2001,20(4): 199-201.31何孟常.杨居荣.水稻籽实中碑的结合形态特征及其稳定性|j应 用生态学报,2002, 13(9): 1 14m 144.|32) mohammed j a. jorg e andy a m. uptake kinetics of arsenic species in rice plantsj. plant physiology, 2002. )28: i 120-1 128.33杨容甫.陈巧伦,梁永能,等.奮硒米中某些化学形态硒含量的测 定|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x)1、22(1):33-34,40.|34|陈平,张伟锋.余土元.等.镉对水稻幼苗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x)1, 14(4): 18-21.35 施农农,陈志伟.贾秀英.镉胁迫下水稻种子的萌芽生长及体内水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