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几年,城镇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的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经济重心的发展也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的进程中,城镇化对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劳动者结构的变化。城镇化的趋势下投资结构从单一的食物支出向教育、金融等方面发展;消费也从原先的简单、传统的消费模式向多元化的消费模式转变;劳动结构也更偏重于投资人力资源。城镇化对商业商圈的影响是显著的。一、城镇化对投资结构的影响 城镇化对投资结构产生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影响上。城镇拥有较好的及更加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有更为成熟的经济资源和丰富的信息渠道,在教育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是非常突出的,
2、最重要的是城镇拥有着高素养的劳动力和高素养的人才。因此,在城镇中进行投资活动相对于在农村或者是乡镇中进行投资活动时,在城镇中投资活动的经济收益和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在农村中,以此投资活动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这一举动可以拉动投资活动的进行,以及加大投资的规模和改变投资的方向、结构。城镇化对投资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投资环节中,城镇化的过程中,投资活动在金融方面的投资是投资的主要对象。在城镇中金融服务体系较为健全,有关于经济信息较为丰富,信息交流较为便捷和快速,加之金融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使得投资活动能够以金融投资为主。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经济
3、的快速发展。第二、投资活动开始向人力资本投资方向发展。农村的教育不比城镇中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所以在城镇中居民对教育的关注更为积极,更愿意将家庭资金用于子女的教育发展上。二、城镇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人口的不断累积增长,对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标准也是随之提高。较之于在农村或是在乡镇中的消费,城镇中的消费水准更为高,消费水准的提高有利于城镇中商业活动和服务水平。在09年的时候,根据经济数据报告中指出的乡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问题,其中对于城镇与农村恩格尔系数的分析指出城乡之间的差异已经达到10%,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上有很大的差距。直至现在为止,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状态有两大特点:第一
4、、消费品的金额,城镇居民在汽车、房屋方面的消费逐年递增;另外对于一些大型家电的消费,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更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欲;第二、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支出大量增长,因此,城镇化对经济有推动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结构。城镇居民的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发展越快,具体的表现在:(1) 在基本满足了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基本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在消费质量的问题上仍旧存在一些差异。城镇化会带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以此来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推动作用。(2)在安全需求方面,城镇居民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投资比农村居民的投资更多,例如:劳动安全保障、
5、就业保障、交通安全、社会保障、商业保障等方面。此类安全保障的方面中,尤其是社会保障方面,城镇居民的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然,城镇化会持续的加强所有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3)在社交需求方面,农村居民由于长时间的生活在一个地域较为狭小的地方,交际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特别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金;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这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去完善自己的社会交际方面。 (4)在心理需求层面,城镇中在满足了生活基础需求的基础上,会追求更高层面上的心理需求,例如:自信心、自尊心、同情心等。因此城镇居民会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 (5)在个人价值实现方
6、面,农村的居民在迈入城镇生活的过程中,城镇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会改变居民的生活观念和劳动价值观。因此在实现自我价值方面,其将会不断地扩大消费层面,提升消费质量。三、城镇化对劳动者结构的影响 09年的时候,据不完全的统计,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全国人口的65%以上,城镇化的转换率达到了45%以上。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城镇化的转化率和农村居民的人口转移有必然的关系,城镇化每增长百分之一的效果,城镇人口会增长一千万人口以上。自2000年以后,城镇化每年的增长点保持在一个百分点左右。从现有的数据中不难推断出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会超过55%,我国的人口在城镇中生活和工作的将会达到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
7、劳动力在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将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资金,且劳动者的素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1) 教育方向的资金支出。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正规、非正规、不规则等多种形式的教育。第一、劳动者在城镇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机会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能够身负一技之长,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第二、在城镇中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以及获取大量的教育资源。第三、在城镇的生活实践和工作实践中能够通过获得丰富的劳动经验来行程良好的、现代化的劳动观念。在此类情况的发生下,可以持续提高劳动者素养的潜在能力,优化从简单的体力劳动和单一劳动模式转换到脑力劳动和技术劳动的劳动结构。通过上述的多
8、元化教育形式,能够将居民的劳动观念和技能素养进一步提高。因此,劳动者教育素养的提升和收入水平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医保方面的资金支出。城镇与农村相比之下拥有比农村更多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医疗保障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生病的几率和大幅度降低因病死亡的几率。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在劳动者的工作中对工作效率和工作年限起到保障的作用,加强了劳动者的工作能力。 1 蔺雪芹,王岱,任旺兵,刘一丰.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 地理研究. 2013(04) 2 鲍超. 基于城镇化视角的绿洲城市用水变化驱动效应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2(06) 3 张强,王本德,曹明亮. 基于因素分解模型的水资源利用变动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07) 4 鲍超,方创琳. 城市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互动机理及调控模式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12) 5 鲍超,方创琳. 干旱区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时空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买床垫合同7篇
- 高中政治选必二拟定合同模板5篇
- 2025年计算机软件使用许X合同9篇
- 绞车租赁合同
- 企业合作办学模式探讨-全面剖析
- 智能设备故障诊断-全面剖析
- 1+X手工焊题库含答案
- 电焊工习题+答案
- 装配钳工(初级)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
- 养老护理员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英语口译基础教程--Unit-7-10
- DBJ04∕T 253-20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
- 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堂PPT)
- 《淮阴师范学院二级学院经费核拨管理办法(试行)》
- 诺基亚LTE FDD设备技术说明(2)
- 清筛车挖掘输送装置
- 实名核验(法人)业务办理表
- 兰亭集序米字格高清word打印版本(全)
- 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报告
- 离合齿轮的工艺规程与专用夹具设计
- SCR法和Contirod法铜杆生产线的比较资料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