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哲学文献_第1页
实用主义哲学文献_第2页
实用主义哲学文献_第3页
实用主义哲学文献_第4页
实用主义哲学文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威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思想傅健明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对当今欧美国家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杜威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思想作些介绍,以助我国幼儿园的课程建设。1、 儿童生活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杜威反对采用那些已经系统化的、由成人按严格的逻辑顺序编排的知识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内容。他认为,这类知识跟幼儿的经验没有直接联系,而且也是幼儿的现有能力不能企及的,因此对幼儿是不合适的,效果也是不好的。为此,他认为,合适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应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即以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儿童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生活内容作为基本内容。也就是说,要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教材的基本内容,然后逐步向社会性的知识扩展。

2、2、 “作业”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儿童的生活构成了课程的基本内容,那么这些内容该如何组织安排呢?是按语言、计算、常识等分科安排吗?不是的。在杜威的课程设计中没有诸如此类的东西,而只有“作业”。杜威提出的“作业”相当于“活动”,或者说“游戏”。这种“作业”不是为了使幼儿坐着不至于无聊或淘气,或者教师教他们做一些费力的事情,而是作为幼儿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和促进其社会化的途径。为什么要选择“作业”作为课程的基本形式呢?杜威认为,幼儿的行动多于思考,他们是通过行动来学习的,因此幼儿对“作业.必然充满兴趣;“作业”不仅使孩子动手,而且使他们动脑,并向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因为“作业”的安排是有一定顺序的;最重

3、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各种知识,也有助于宽容和合作精神的养成。3、 循序渐进课程的编排原则杜威认为,“作业”·是顺着“怎样做的知识”。“资料性知识”“理解为什么这样做的知识”的次序自然展开的,因此,在课程的编排上也应根据教材的自然进程和儿童的自然发展而依次展开。具体地说扩这些“作业”的安排如下:第一阶段:知道怎么做。这类知识是人类最初的保持已久的知识。例如怎样走路,怎样说话等等。这种知识可以通过“做”而学到。这个阶段只要求孩子会做,能尽量做得精确些就可以了。第二阶段:学习资料性的知识。通过自己做”而得到的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还必须让这些经验扩大,使新学的东西与以前的经验联系起来,

4、并设法使它成为以后扩大经验的基础。学习资料性知识,包括别人的经验、各种图书资料、历史等等。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是为以后学习“为什么这样做的知识”打下基础。资料性知识主要是通过与别人的交流而获得。第三阶段:科学知识。知道了怎样做.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道理,在这个阶段上,便是一种确定的系统知识了。总之,杜威的课程是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逐步扩一大经验,最后向成人经验发展的顺序安排的。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是按知识的逻辑顺序展开的,而是按儿童经验发展的顺序来组织的。4、 弹性伸缩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策略尽管课程中有不少“作业”,并且也按一定顺序加以排列,但是杜威的课程设计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教

5、科朽。也就是说,学习内容只有一个总体的规定,而具体的学习内容则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由教师和幼儿共同选择和组织,具有偶发性。如果幼儿对教师选择的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就不能强迫他们去学习。另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比较注重那些实用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知识,那些能帮助幼儿去从事个人创造活动的知识。课程内容选择的这种伸缩性,体现了尊重儿童个性、注意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制订教材的原则。如果教师组织引导得当,那么.这样的课程会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幼儿获得发展。杜威的“经验”概念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选择的启示杨佳丽王春燕摘要:“经验”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经验的重要特点是统一,既包括主客体之间

6、的统一,也包括经验的持续性和发展性。基于对“经验”的理解,杜威认为课程内容选择要体现“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内容的实现要通“主动作业”来完成。这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选择具有启示意义:要注重“内在价值”,以“生活”作为选择课程的出发点,并以“经验”来整合课程及采用活动的课程形态。关键词幼儿园课程 经验 内在价值 工具价值 主动作业 “经验”是杜威教育理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杜威格外看重“经验”的价值与作用,指出“一盎司经验所以胜过一吨理论”、“教育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z)可以说,“经验”既是理解杜威教育理论的关键,也是其课程理论的基础。解读杜威的“经验”对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理

7、论和实践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对杜威“经验”概念的再认识 (一)“经验”的重要特点是统一 “经验”是主客体的统一。杜威认为,“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其特有的形式结合着。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这个意义,用实验这个术语来表达就清楚了。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然后它回过来对我们有所影响,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结合”。3也就是说,在“经验”中,主体作用于客体,客体对主体作出反应,进而影响到主体的行为。 “经验”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从人的发展来看,经验延展至整个生命活动,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杜威指出,“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其中心问题是从各种现

8、时经验中选择那种在后来的经验中能够丰满而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经验”。(a)一个有教育意义的经验,不仅能使人认识到先前活动与后来活动的联系,并且具有指导后来活动的能力。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也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同时,在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不应是“结果”,而是“尝试”或者“承受”等“做(doing)”的“行动”。以“行动”作为连接点,经验的对象、过程和方式互相联系,成为统一体。经验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全程,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融通的生命成长历程。可以说,主观与客观、知识与行动、过程与结果都统一在“经验”中。 (二) 以“经验”概念为课程的基础1.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

9、一。 课程设置反映着教育者的价值观。杜威认为“价值”这个名词有两种十分不同的意义,即“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又叫欣赏价值,指能在真正生活情境中使儿童深切了解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工具价值,又叫比较价值,指对特定情境中目标的需要和满足的程度,对事物的工具价值进行排序,以便作出选择和取舍。 杜威指出,价值就是丰富的或完全的经验的名称。课程价值面临的种种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经验的统一性或整体性问题”。5如,对于“忽视科目的内在价值”这一问题,杜威认为在选择科目时,必须要考虑“各个科目和其中所包括的课题既能提供直接的内容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又能提供材料,用于其他具有直接兴趣的事

10、情”。困又如,对于“把科目的价值进行排序”问题。杜威认为,“任何科目在经验中都具有一个无可替代的功能,都标志着生活所特有的丰富的内容,各种科目的价值是内在的,或者是不能比较的”。 2.课程内容的实现要通过“主动作业”来完成。 如前文所述,“行动”是经验的对象、过程和方式等的连接点。因此,主动作业是实现儿童经验生长的最佳课程形态。 主动作业在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能减少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的隔阂。主动作业代表社会的情境,人类的基本事务集中于衣、食、住以及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等人类基本的共同事务,通过学校的园艺、纺织等活动将人类基本事务引用到课程中,并以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让儿童接触社会事务,

11、连接校内外的生活。第二,能够满足儿童的兴趣。杜威十分重视兴趣在有教育意义的发展中的能动地位,认为“把学习的对象和课题与推动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联系起来,乃是教育上真正的兴趣理论的最重要的定论”,闭主动作业能引起并使儿童保持长久的兴趣。第三,体现了方法和材料的统一。儿童在活动中,操作对象和方法内含于活动中,“作业和科学方法联系至少与作业和科学材料的关系同样密切”,9作业成为科学方法和科学材料的连接点。二、“经验”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启示(一) 注重内在价值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价值基础 杜威认为课程应体现“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且应更看重“内在价值”,即欣赏的意义。欣赏是指儿童亲身参与其中,它表

12、示了儿童对事物的现实感,表示了直接经验的紧迫性、温暖J睦和亲切性首先,是儿童的直接体验。欣赏意味着要为幼儿提供直接情境。幼儿对获得的新经验的判断标准依靠于他在具体情境中特别欣赏的有深刻意义的东西。他只有体验到了事物的价值,才能真正接收并内化,并在现实中有所表现。幼儿园课程应在给幼儿提供现有的文字符号传达事物和观念之前,先给幼儿提供一种真正的情境,以便使幼儿在体认之后形成一个区别于表面的、文字的、在情境之中具有特别欣赏意义的标准。这样就能将直接经验通过具体的情境与用符号表达的事物和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 其次,幼儿学习的内容要具有欣赏价值。如要让幼儿了解数学的价值,并不是向他讲解抽象的数学功用,而

13、是让幼儿发现要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获得成功,取决于他使用数学的能力,取决于他体验到的数学的意义。因此,只有让幼儿深入体验到事物的价值,才能把符号的东西转变为现实的意义。所以,给幼儿提供的课程内容应让幼儿从真实的情境中去了解事实、观念、态度等的意义,激起并保持幼儿学习的热情。当知识是对幼儿有意义的,能让幼儿在学习中产生心灵的愉悦与满足,幼儿获得的经验才是有价值的。(二) 关注幼儿的生活是课程选择的出发点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要与幼儿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生活并不仅仅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并不仅仅是指人的生命的内在潜能自然展开的过程,而且还包括人的知识、能力、个性,直至整个精神世界经验的过

14、程。因此,生活对于个体来说就可简化为被经验到的一切,个体的生活获得各种经验。而这种经验的增长、组织、更新就是广义的教育。因此,教育离不开生活。 以学科逻辑组织的课程内容是枯燥乏味的、抽象的,严重脱离了幼儿的生活,无法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于是教育成了单纯的知识灌输,“教育关注的是教育目标是否复制到儿童身上,强调的是复制的效果。所以,这种课程的实施把儿童教育程式化了,这样就把儿童的生长变成了呆板的、机械的变化,儿童完全沦为幼儿园课程的附属品,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就与儿童日常的生活世界完全隔离开了,使儿童的生长完全依赖课程,而没有把儿童的生长与他的生活、与他的经验真正联系起来”。(tz把教育看成是幼儿生

15、活以外的一个因素,认为外加的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没有看到幼儿园课程事实上就是幼儿发展的生活世界本身。这种忽视幼儿真实的、当下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的教育观,造成生活与教育的割裂状态,教育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幼儿的生活是感性的、具体的,充满了发展的契机。课程和生活紧密连接才能真正促进幼儿个性自然、自由、充分地发展。杜威说:“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生活。”圈幼儿当下的生活是课程的焦点,课程不能局限于知识的获得量,而要关照个体作为“具体的生生的存在”的“生活经验”,因为“人的生活的深刻性只有在独立个体的生活领域中去寻找,而不能从

16、个体以外去探求”。(ta)例如,教师设计了关于“卡”的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卡的基本要素、功能,及其与自己生活关系,并体会卡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幼儿园课程只有真正立足于幼儿生活,从幼儿生活中来,在幼儿生活中展开,在幼儿生活中结束,才能实现幼儿生命的自由、充分、自然、健康发展。 (三)以“经验”来整合幼儿园的课程 处于学前阶段的幼儿,身心发育还不成熟、不完善,他们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和由此而引起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过程,也具有整体性,即幼儿的学习具有整体性的特点。l5对幼儿来说,事物并不是按照成人所谓的逻辑和分类标准组织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然而,学科逻辑组织的课程以教材为中心,目的是

17、传授知识,忽视和割裂了幼儿的经验。当幼儿进入学校时,分门别类的学科便把他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使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失去应有的全面性。幼儿获得的知识就成了一堆事实的堆积。 幼儿园课程要立足于幼儿的整体。“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我们主张,让儿童以完整的人的面貌面对完整的生活、有机的经验,不要把学科、领域这种人类划分知识的方式用以划分儿童的经验,并以单一的经验作为学前儿童活动的起点。”幼儿园课程应让幼儿获得完整的经验,五大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互相渗透,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 此外,经验是

18、一个历史性延续的过程。教育提供的经验也应具有持续性。一次经验的获得并不是结束,而是为着下一个经验的获得做准备和支持,是一个可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幼儿已有的经验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不是无意义的重复,而是不断提升现有水平,不断促进经验的改造、扩充与加深,“此刻”获得的经验应能为“未来”经验的获得提供支持。 (四)活动应体现材料和方法的统一 杜威认为,“方法是作为处理材料的方法在“。圈代表了经验的两个方面,即经验了什么和怎样去经验。以“吃食物”为例,吃的动作和食物是相联系的,是对过程的描述,难以完全区分。如果将这种区分作为单独的存在,就会造成这样的错误:或者认为通过认知、感觉、意愿等对独立的材料

19、施加影响;或者将所学内容以外部刺激的方法影响幼儿的心智。事实上,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会主动、自发地调动一切感官和智能,发现问题并积极搜寻解决问题的有利因素。以活动“做风筝”为例,幼儿会注意到木材的纹理和其他特性,也注意到风筝的大小、角度和各部分的比例。材料中蕴含着方法,方法依托材料,此时,经验不是主体与客体、材料和方法的机械结合,而是在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向前发展。注释: 1 235678910 17 18 1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58, 87, 153, 266, 259,258,148,219,250, 181,213,215. 4杜威

20、.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阂,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55. 11 12王春燕.幼儿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幼儿教育与生活的融J.学前教育研究,2001 (5). 1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 14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 (6). 15刘占兰.要尊重和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J.幼儿教育,2001 (11). 16虞永平.学前教育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211.(杨佳丽: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教授博士浙江杭州3100

21、12责任编辑:郭卉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李悠(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摘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依据实用主义哲学,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做中学、教育即生、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关键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幼儿教育;启示 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1919年至1921年曾来华演讲,其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思想对世界,特别是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如胡适在杜威先生与中国一文写道:“自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

22、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当前,我国幼儿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重新审视、反思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对指导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一)实用主义哲学杜威的教育思想处处体现着与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理论的密切关系,实用主义哲学是其教育思想的首要理论基础。杜威在实用主义哲学强调经验的价值,强调经验和自然的联系,把经验和自然、人和自然连成一体,并以经验为基础,揭露思想和知识的本质;同时以经验为手段,探究洞察自然的底蕴。杜威把哲学看作是人们用来适应环境、整理经验的一种工具,并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活动,才能够发挥哲学的最大效

23、用。在这种哲学基础上,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寻找经验和自然的关系,小断从新的经验中吸收新的内容为我所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存在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一活动,教育的价值体现为个体的发展。(二)“个人主义”的社会观杜威的教育理论同时又是以他的社会学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的。杜威还强调,个人的发展在于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也就是说个人必须要服务于社会。杜威认为,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教育要按照社会组织起来。从教育角度来看,这一观点即表示教育的目的、内容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按照社会的形式加以组织,通过对个人的教育来达到改良社会、促进社会进步、实现民主主义的理想工具和手段。 (三

24、)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 杜威吸收达尔文进化论介理成分,认为心理活动的实质就在于有机体处于一种本能的需要,而采取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从教育角度看,就是教育要适应人的本能,积极参与生活过程中适应生活,发展自我。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教育的本质论 1.教育即生长杜威从生物化心理学理论出发,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他说:“惟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他更为明确地提出:“教育即是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我们

25、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小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在他看来,教育的过程就是生长的过程。生长是指身体、智力和道德的生长。儿童未成熟的状态和环境是生长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杜威基于教育在儿童本能生长方而的本质作用的认识,提出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并成为他的教育理论甚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2.教育即生活杜威说:“生活就是发展,而小断发展,小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小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是生活。”杜威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在杜威看来,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

26、,学校教育应该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他认为教育小应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应把教育与儿童现实的生活结介起来,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根据“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school as society)的思想。他要求把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以便从中能培养出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这是杜威“个人主义”社会观点的具体表现。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经验”这一概念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杜威以主观唯心经验论的哲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教育的本质即儿童经验的小断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增加了经验的意义,又提高指

27、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世界的基础,因此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获得各种自接经验的过程。教育的主要任务并小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取经验。杜威还指出了经验改造的社会意义,他说:“经验的改造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是社会的”,“要使个人的和种族的经验小断更新,并使社会群体的生活延续下去,就必须通过教育。” (二)杜威的目的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论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在教育上实际应用的集体现。杜威基于教育即生长、即生活、即经验小断改组的认识,明确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3,日他提出教育只是一种过程,教育的目的在于

28、教育过程本身。也就是说,教育小应该有外在强加的终极目标,教育的目的只应存在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当中。杜威反对社会的、政治的教育目的,指责它是外在的、虚构的目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手段是同一的,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应是介二为一的。“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有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三)杜威的教学论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流派的弊端的基础上形成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了课程、思维、师生关系、教学组织形式等方而,但贯穿和渗透在教学理论各个领域的总原则是“从做中学”,主导思想是以儿童为中心。1.从做中学按照杜威的观点,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经验

29、的获得要依靠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达到,提出“从做中学”,并把它作为教学理论的中心原则。从学校角度而言,“从做中学”是现代教育的特征,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能够“从做中学”的环境,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变化和儿童的整体发展;对个体来说,使儿童能在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使学生将学校里的活动与生活中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儿童自身对所学知识原发的兴趣和目的的理解,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Ls杜威提出活动教学应具备四个条件:必须具备兴趣的条件,使儿童对活动有情感和需求;所从事的活动要表现着生活的价值;要能够提示问题,唤起儿童新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要给儿童以充分的活动时间,以求得作业的圆满完成,使之小

30、断地从一个境界达到新的境界。2.以儿童为中心 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弊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响亮日号。他说:“现在,我们教育中所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自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须围绕着已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而组织起来。”他分析说,在传统教育中“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高兴的任何地方,惟独小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他提出书本、教师应是为儿童服务的。主张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儿童方而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字。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参力各项活动,并在活

31、动中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杜威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尊重儿童精神和文化,把儿童的发展作为首要目的教育的目的小在它的外部而在于它自身,教育的中心存在于教育的对象而小是其他,教育必须围绕教育对象展开,教育小仅仅是一种练习,更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幼儿有着小同与成人的心理和心理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兴趣和认知方式,是一个主动建构、有着“吸收性心智”、自山发展的个体。所以,我们小能以对错简单评价幼儿的观点、看法和对问题的回答,只要幼儿能自圆其说,没有必要也小可能在幼儿身上制定幼儿都认可的标准答案。正如“一百个人读莎士比亚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小能用好小好来

32、简单评述,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知识观已对这个问题做了明确的阐述。教育小应该也小可能有固有的、万能的模式和完全客观、普适的知识。而现在许多幼儿教师备课还是提前设计好程序,并且设计好问题和“标准答案”,小允许幼儿创新,小允许幼儿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儿童的创造性天性就这样被扼杀。幼儿教育必须立足于儿童本位,真正从儿童中心的角度设计和思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儿童自己的文化和精神,坚持重学轻教。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即发展。幼儿教育必须强调儿童是发展的中心,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存在于儿童自身,教育只是外在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和依赖内因。学校小是工厂,小是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因为我们所而对的是

33、人,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个体,教育必须尊重人作为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小能把教育异化为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反过来成为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和教学观启示我们要眼中有“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幼儿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尊严、感情和需求,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服从于幼儿这个中心,教育措施都应该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服务,教育的任务是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促进其成长。幼儿教育必须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幼儿都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培养有个性、会发展的社会个体。教育过程中,幼儿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培养、发展和完善人的本质,是教育最基本的宗n和终极的关怀。6

34、(二)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来设置课程传统教育片而地从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以及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注重教材中规定显性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形成了“教师、教材、课堂”三个中心,忽视儿童的需要,阻碍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学习的主动性受,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变得温顺、谨慎和懦弱,缺乏创新精神和责任感。杜威指出,教育要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为儿童创造他所喜爱的生活。我们在许多幼儿园发现,教师山于教师按照自身能力和兴趣的小同去组织、设计活动,而小是出于幼儿的兴趣。当幼儿对设计以外的活动或事物产生兴趣时,教师总是制I,担心自己完小成教育目标或控制小了纪律。杜威还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是从经验中产生

35、的。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顾及儿童的兴趣,提高儿童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我们现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还存在小介理的地方,并没有完全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屡有发生。幼儿园许多教师向和于做教育活动的中心,习惯于控制教学活动,习惯于“上课”和固定的“教材”,小愿意组织费时、费力的游戏,更小愿意被幼儿“支配”了教学活动。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把课堂变成儿童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小知小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36、因此,以杜威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幼儿为中心,设计适介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教学活动一分迫切,变“教师、教材、课堂”中心为“儿童、生活、游戏”为中心,要有“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创新的思想。 幼儿教育要生活化、游戏化。实践证明:越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材料越能调动幼儿的兴趣,生活经验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要源自生活,为了生活,通过生活。游戏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生活,抒发儿童的内在力量,唤起儿童的内在本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教育活动,幼儿教育要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空间、材料和自山选择的扫L会,使教学游戏化、生活化。同时,幼儿园也要求要因地制宜的开设特色课程,坚持特色课程设置园本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与家庭、社区密切介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介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