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乡镇建设参_第1页
甘孜州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乡镇建设参_第2页
甘孜州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乡镇建设参_第3页
甘孜州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乡镇建设参_第4页
甘孜州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乡镇建设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孜州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问题及政策研究中共甘孜州委政研室课题组甘孜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农牧业发展和新 农村建设。解决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不仅是 甘孜州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 定、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为此,州委政研室与州级各农口 行业部门共同协作,形成了甘孜州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 设问题及政策研究。一、基本情况2006年底,甘孜州农牧业人口 78万人,耕地136万亩, 草地1.42亿亩,林果37.13万亩。实现农牧林渔业总产值 21.42 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1.52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1.1%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112公顷,油料作物播

2、种面积885 公顷,蔬菜播种面积2438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6.2万吨,油 料作物产量1221吨,麻类作物产量10吨,水果产量8694吨 蔬菜产量5.78万吨;各类牲畜存栏501.52万头(只、匹), 牲畜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为 24.88%、24.85%、15%, 产肉8.68万吨,产奶11.52万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1482元, 较上年增172元。经济总量小、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 突出、农牧民增收难的特征非常明显。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资金投入不足,农牧业基础脆弱近年来,中央、省、州、县财政虽然加大了对甘孜州农 牧业的投入,但由于投入增长比例与物资上涨幅度相去甚 远,加

3、之地理区位偏远、交通条件不便、自然环境较差等原 因,致使各项建设和维护成本过高,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 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急待提高。 目前,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涝、风雹、雪灾、病虫害等), 中低产田土比重过大,耕地土壤流失严重、耕地土壤肥力下 降、草地“三化”严重、畜草矛盾突出等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州 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全州高产稳产地面积 47.11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 34%,保灌面积28.72万亩, 仅占耕地面积的 20.74% ;草地退化、沙化、鼠虫害面积达 9750万亩,占全州1.24亿亩可利用草地的 78%,牧区超载 率高达33%。(二)思想意

4、识落后,结构调整缓慢在全州农产品中,名、优、稀、特等经济作物品种太少, 常规品种偏多。在农牧区仍然存在“畜多为富”、“惜杀惜售”等 传统观念,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不高,畜群结构、畜种结构 不尽合理。优质林果品种少,大多数林果品种老化,品质下 降,市场竞争力不强。加之农牧民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淡 薄,“等、靠、要”思想严重,致使全州农牧业发展较难形成规 模效益,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三)产业化进展慢,农牧民增收难 农(畜)畐庐品是甘孜州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加工业发展滞后,其商品效益历来不高。目前,全州18个县仅有州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5户(3户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各类

5、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54户,种植业大户 327户,这些龙头企业、专合组织、 专业大户的规模都不大,生产、加工、销售能力也不强,不 能很有效的提高农副产品综合价值。加之甘孜州农牧民的科 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数农牧民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生产 方式和思维方式,科学种植、养殖程度低,严重制约着甘孜 州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步伐。(四)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难度大一是近几年进入农牧业系统的非专业人员所占比重过 大,致使农牧业技术人员量小质弱,断层现象突出。二是工 作经费拮据,农牧业推广体系基础设施条件差,培训机会少,技术服务手段落后。三是中央和省已有的对基层农技人员的 待遇未得到落实,严重制约机构

6、公益性职能的履行,不利于 调动基层农牧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四是全州县、乡(镇)级畜牧兽医站有编无人的现象突出,导致现有专业人员工作 量过大、服务直径有限。据调查,县、乡(镇)级畜牧兽医 站空岗数高达396人、700人。五是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中的 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职责界定不清晰,结构不合 理。(五)保障力度不够,畜牧业安全隐患严重由于甘孜州地方财政拮据,畜牧兽医公共投入机制尚未 建立健全,公用业务经费严重不足,加之受弱质产业和区位 劣势的影响,畜牧业融资和招商引资难度大,致使畜牧业的 保障力度不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是近年来,州内外 严峻的疫情形势时刻威胁着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7、但由于 应急资金和防疫物资储备机制不健全,防控的人力、物资、 经费保障不足,致使动物预防免疫密度达不到要求,疫源得 不到彻底清除。2006年,道孚、康定等县相继发生了牲畜 口蹄疫疫情,给全州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带来了 极大的危害和隐患。二是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进程的加 快,违禁兽药、添加剂、假劣饲料等进入畜禽养殖环节的可 能性增大。但由于畜牧行业行政执法力度不够,震慑力弱, 对这些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得不到有效落实。三、必要性及重大意义(一)必要性甘孜州受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的制约,经济 欠发达,地方财力有限,造成长期以来农牧区的基础设施脆 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物质装备条件差

8、,农牧业综合能力 低,农牧区贫困面大,农牧民贫困程度深,产业结构调整难 度大,产业化经营进展缓慢,农牧民增收致富难,已严重影 响甘孜州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步伐。在贯彻落实国家“9.29会议精神”及实施“富民安康”工程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甘孜 州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十分必要。(二)重大意义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农牧区的社会和谐,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甘孜州农牧区 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 盾和问题。通过加快农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甘孜州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 农牧区的社会矛盾,减少农牧区不稳定因素,

9、为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2、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城乡协调发展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快农牧业 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占甘孜州人口大多数 的农牧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也 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甘孜州 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的农牧区面貌变化较小,不少农牧区还存在“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用电难、”“饮水难、“通信难”等问题。这些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加快农

10、牧业发展,推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 要。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甘孜州地处我国西部 腹心,是国家确定的新阶段重点扶持地区,根据国家进一步 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必须全面加强生态建设,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5、我州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甘孜州农牧业在全州国民经济和农牧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由于受自 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的制约,与全省各地、市、州 相比,甘孜州农牧业发展滞后。因此,大力发展农牧业,全 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州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需 要。四、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11、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构调整为主线, 科技发展为支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的,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优化布局,重点突破,以提高农牧业 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对“三农”服 务能力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牧业产 业化进程,着力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 农村。五、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一)发展目标1、农业。“ 一五”末,农业总产值达到68000万元,年 递增3% ;农业增加值达到 55300万元,年递增4% ;农牧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25

12、8元,年递增11.5% ;粮食总产量达 到20.52万吨,年递增2.5%,其中青稞产量达到 8万吨以 上;蔬菜总产量达10万吨,年递增13.54% ,产值达1亿元; 蚕茧产量达到 400吨以上,年递增 21.35%,产值达1000 万元以上;油料产量达到 1500吨,年递增2.73% ;耕地面 积保持在144万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持在128万亩以上,农 作物播面达到130万亩,其中粮食播面达到110万亩;种植 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占 30%以上。2、畜牧业。“ 一五”期,全州牧业产值(按九零不变价计算)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70%以上,草地植被覆盖率达 70%以上,无公害畜产品占畜产品总量的7

13、0%以上,牧业收入占农村社会总收入的 50%,农牧民年均人平纯收入中畜牧 业的贡献率达 50%,科技对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0%,牦牛肉和羊肉的外销率达 50%,猪肉自给率达 50%,围栏 草地占可利用草地的比重达40%,规模化养殖的比重达到10%,牲畜因病因灾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3、林果业。“十一五”期全州新发展核桃10万亩、花椒 5万亩。到2010年全州核桃规模达到 25万亩以上,花椒规 模达到15万亩以上。(二)基本原则1、数质并重、生态优先的原则。在甘孜州农牧业发展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严格遵循生产发 展和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坚持数质并重,协调发展。同时, 进一步深入

14、研究和充分发挥长江、黄河源头的生态地位和作 用,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确保生产资源 的永续利用和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 以人为本、科学建设的原则。在甘孜州农牧业发展 进程中,要切实加快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农牧业经济增长 方式的转变,把提高全州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作为优先 着力点。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科学引导,合理 安排,综合考虑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建设成本、 建设能力,着眼于一些重大问题、根本问题、全局问题的解 决。3、 突出重点、梯度推进的原则。根据草原、高山、半 高山、河谷等不同区域,确定相应的建设重点。根据农区、 牧区、半农半牧区不同的地理区域,确

15、定相应的主导产业。 根据各地的资源特色和优势,确定不同产业支撑的建设模式。根据农牧区不同的区位条件, 选择更为有效的建设途径。 不搞标准化,不搞一刀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六、重点工作任务(一)农业“十一五”期间,甘孜州农业产业发展主要以实施农业项 目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建设为重点,优化种植业结构;以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机 制为重点,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以耕地质量建设为重 点,发展设施农业;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构建农产品 品质安全保障体系;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 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为 重点,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16、。(二)畜牧业“十一五”期间全州畜牧产业发展主要围绕创建草地生态 大州和畜牧业经济强州的战略部署,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和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通过努力,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上台阶,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 确保草地生态安全;服务体系建设有进展,确保畜产品安全; 科教兴牧战略见实效,确保畜牧业增效;畜牧产业化经营有 起色,确保农牧民增收;规模化养殖上水平,确保牧业生产 方式转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提高,确保畜牧业快速发 展。(三)林果业“一五”期间,甘孜州林果产业主要以生态公益性项目 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林果核桃、花椒产业。不断提高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效益;保持

17、水土,涵养水源,构筑长 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效益;拓宽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 门路的社会效益。七、生产力布局及重大项目(一)生产力布局1、农业甘孜州自然生态条件复杂多样,区域之间资源和经济社 会条件各不相同。遵循自然和经济社会规律,甘孜州农业划 分为三大发展区域。(1)东部效益农业区: 甘孜州东部大渡河流域和雅砻 江流域,有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道孚、雅江六县。该 区基础条件较好,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充裕,劳动 力素质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州前列。本 区海拔2700米以下,光照充足,雨水充沛,热量条件较好, 复种指数高,有利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是甘孜州粮食 和经济作物

18、主产区,适合粮食生产基地和蔬菜基地建设。(2)南部生态农业区:甘孜州西南部,地处境内金沙江、 雅砻江下游河段,有理塘、稻城、乡城、巴塘、得荣五县。 该区是全州典型的农林牧综合经济区,区内以农为主,种植 业以粮食生产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适合青稞、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和养麦、树椒为主的特 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3 )北部农业综合开发区:甘孜州北部是全州最大的农业综合开发区,有炉霍、甘孜、石渠、色达、德格、新龙、 白玉七县。由于海拔较高,该区水热条件较差,但能满足耐 寒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特别是地势平坦、耕地相对集中连 片,有一定农业综合开发条件,适合以青稞、马铃薯、优质 豆

19、等农作物基地建设。2、畜牧业按照甘孜州畜牧资源的分布状况和三大发展区域的构 想,“十一五”期,全州畜牧业重点开发培育五大产业带。五”(1 )高原牦牛产业带:以推进牦牛产业化经营为重点, 开展牦牛产业的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通过舍饲圈养、畜种改良等途径,建立优质肉牛和种牛生产 基地,形成牦牛养殖、加工、开发的优势产业带。“十一期间重点抓好三大基地建设, 即:以九龙牦牛品种选育为主, 建立牦牛种源基地;以石渠、德格、色达、白玉、理塘为核 心区,辐射周边半农半牧县,建立牦牛商品生产基地;以理 塘、炉霍为中心,带动北部各县和南部的雅江、巴塘、稻城 等县,建立牦牛产品加工交易的集散基地

20、。2、优质肉羊产业带:以牧区为重点,通过开展本选、 杂交改良等,建设高寒藏系绵羊产业带。主要以大渡河流域 的泸定、丹巴、九龙、康定和金沙江流域的德格、白玉、巴 塘、得荣为重点,大力推广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本地黑山 羊杂交改良及高圈饲养技术,形成优质肉山羊产业开发带。3、藏猪藏鸡产业带: 以稻城、乡城、得荣、巴塘为中 心,在划定品种资源保护区,组建保护基础群,实行保种选 育扩繁的基础上,建立藏猪、藏鸡产业开发带。4、优质肉猪产业带: 以泸定、丹巴、九龙和康定东部 地区为重点,建立优质肉猪产业开发带。5、优质牧草产业带:以乾宁、甘孜、道孚国家种子基 地和石渠洛须、白玉昌台种子基地为基础,培育开发具

21、有高 原特色牧草的种籽资源,形成集生产、收贮、加工、营销为 一体的牧草种籽产业链;以石渠洛须、甘孜拖坝、理塘康呷 商品草基地为依托,生产优质草料和商品牧草,形成优质牧 草种植、收藏、加工、开发、利用(含营销)一条龙的产业 链;以退牧还草等草地生态建设项目为契机,建立草地生态 自然保护区,培育开发草原观光旅游和草地中藏药业生产为 一体的草地生态链。3、林果业林果业是助农增收,惠及千家万户,兼顾生态、经济、 社会三大效益的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州林果业以核桃、花椒特色产业为主,可在巴塘、乡城、得荣、稻城、雅 江5县适宜区发展核桃 10万亩,在九龙、丹巴、康定、泸 定4县适宜区发展花椒5万亩。

22、(二)重大项目1、农业(1)建设甘孜州青稞产业化生产基地。特种粮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粮,目前生产总量还不能满足自给,商品率较 低,青稞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的市场前景广阔。目前,迫切 需要中央和省的支持,争取立项建设青稞产业化生产基地 50 万亩。(2 )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 甘孜州马铃薯生产潜力大, 发展前景好。通过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招商引资等措施带 动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促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争取在康东、康北两个优势区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10万亩,在康东建设马铃薯深加工基地和3万亩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3 )实施沃土工程。 中央财政已连续两年补贴测土配 方施肥项目,但我州没有一个

23、县享有该项目的补贴政策。目 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在全州推广 ,力争国家在我州实施以 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建设为主的沃土工程。(4 )加快实施农村能源建设项目。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提高 农民生活质量,可加快实施农村能源富民工程建设。拟新建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示范户1万户,农村太阳灶推广覆盖面占全州乡、村总户数的 50%。(5 )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示范工程项目。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示范工程项目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惠 民工程。为力争该项目辐射全州18个县,扩大作物生产面积,将请求国家扩大项目实施范围。2、畜牧业(1)草地生态建设工程。 在1

24、8个县,实施退牧还草工 程6000万亩;草地鼠虫害综合治理工程 4000万亩次;开展 草原湿地资源调查,建立湿地资源档案库,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建立5个保护工程示范区、300万亩。(2)畜牧产业化工程。 在全州18个县,启动百万头优质肉用牦牛基地、百万只无公害肉羊基地和百万亩优质牧草 生产基地的建设。(3)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开展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 畜种改良及圈舍改造为主的牧区人草畜三配套升级深化工程;在石渠、色达、理塘、白玉、德格、甘孜6县,实施草地灌溉工程;在甘孜、理塘及乾宁种畜场开展优良牧草种子 基地建设;在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开展饲草饲料种植加工基 地建设。(4)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

25、和完善动物保护、畜禽 良繁、草原监理监测、科教、畜产品市场与信息、草原灾害 预防及救助、畜产品安全监测等体系建设。(5)生态健康畜禽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计划建设生态健康畜禽养殖小区200个。3、林果业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供优惠政策和公共服务,积极支持股东(或业主)从国内外引入资金和资源,在甘孜州 特色林果产业规划区巴塘县兴建核桃加工企业,在九龙县兴 建花椒加工企业。八、政策措施建议(一)加大资金、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夯实农牧业基础设 施建设请求国家和省,在资金、政策上大力扶持甘孜州耕地质 量、农田水利设施、农牧区公路、农村能源、安全饮水、农 村通信、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地鼠虫害综合治理、湿地 保护及牧区人草畜“三配套”升级深化等农牧区基础设施工程 项目建设,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制约甘孜州农牧业发展和新农 村建设的最大瓶颈。同时,在确定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村时, 充分考虑甘孜州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申报条件和标准上给 予政策倾斜和照顾。(二)全面提高农牧民思想文化素质,加快农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