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教师修养 张华峰2013全州_第1页
国学经典与教师修养 张华峰2013全州_第2页
国学经典与教师修养 张华峰2013全州_第3页
国学经典与教师修养 张华峰2013全州_第4页
国学经典与教师修养 张华峰2013全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弘扬国学经典弘扬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广西师大附外广西师大附外v邮箱:邮箱:vQQ号码:号码:345087821v手机:手机 弑父案件 v12日凌晨,河南鹿邑高天峰在家中被害,一起被害的还有他的女儿。经警方调查,确认犯罪嫌疑人中一人系高天峰的儿子,据了解,案发前高天峰的儿子就读于漯河某高中。5月,由姐姐陪读。v弑师案件:永福弑师案件:永福v18人坐电梯,超重,无人肯让;掉到负一楼;人坐电梯,超重,无人肯让;掉到负一楼;v戾气,暴戾之气戾气,暴戾之气。v西泠印社社长:1904年v吴昌硕 沙孟海v赵朴初v启功v1912-2005v2012年 香港饶宗颐v9

2、0岁 第七任西泠印社社长v 为天地立为天地立心,心, 为生为生民立命,民立命, 为为往圣继往圣继绝学,绝学, 为为万世开太平。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宋)张载 19061906年,学者邓实在年,学者邓实在国学讲习记国学讲习记中撰文说:中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者,与有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

3、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学。”“国学”,就是指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价值形态,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 3、邓实论、邓实论“国学国学”:涵义与价值:涵义与价值 国粹学国粹学(1902)v“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自存矣! ”v国学讲习记国学讲习记(1905年)年) 最初最初“定义定义”v“国学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者何?一国所自有

4、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国,无不知爱其学。” 儒:论语v 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弟子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言行的书。一.孔子与儒家v孔子其人v孔子与周公v孔子与六艺v孔子与儒家1. 孔子其人v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

5、,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世家 2. 孔孔子与周公v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v 周 公二. 秩序与礼v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v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极为混乱的时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极为混乱的时代。旧的秩序已经被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代。旧的秩序

6、已经被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1. 礼坏乐崩 2.正名v v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子路)v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子路) 3. 礼v孔子正名的标准是孔子正名的标准是“礼礼”,即,即“周礼周礼”。所谓。所谓“周礼周礼”,就,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

7、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这套制度,在孔子看来是最完美的。封制和世袭制。这套制度,在孔子看来是最完美的。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八佾)。)。v要掌握周礼的思想实质要掌握周礼的思想实质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阳货阳货) 三. 仁 1 1. .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v 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目

8、。请问其目。”子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颜渊) 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最后进一

9、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行为。 v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孝、悌v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v有子曰:“其为

10、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v子曰: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 孔子所说的仁,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而是有其心理基础孔子所说的仁,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而是有其心理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孝。的,这个基础就是孝。 3 .中与时 孔子说的中庸并不是在两端取一个中间值,而是有很大的灵活性。孔子说的中庸并不是在两端取一个中间值,而是有很大的灵活性。v(孔子)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微子) v可以速则速,可以久则久,可以止则止,可以仕则仕,孔子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11、。”(孟子万章下)v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五.天命1.天与命v“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 v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v“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 在孔子心目中,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在孔子心目中,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在孔子看来,他的使命和政治主张能否实现,完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在孔子看来,他的使命和政治主张能否实现,完全是由命运决定

12、的。全是由命运决定的。 六.语文版九上内容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v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13、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v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v 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v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v 9.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v 10.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下一课:庄子Have A Break!道家:庄子The Philosophy of Chuang Tzuv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

14、為蒙漆園吏,嘗為蒙漆園吏, 其學無所不闚,其學無所不闚,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 以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 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記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韓非列傳 晋晋 郭象郭象当代当代 张远山张远山庄学三义 1. 顺应天道v1、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15、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内篇大宗师)v2、遍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外篇知北游)v3、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v庄子曰:“无所不在。”(外篇知北游)v人道不是遍在永在的,比如说君主制度就不人道不是遍在永在的,比如说君主制度就不是遍在永在,民主制度也不是遍在永在。天是遍在永在,民主制度也不是遍在永在。天道却不限定人的精神高度,任何人都可以自道却不限定人的精神高度,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展,能长多高就长多高。由发展,能长多高就长多高。 v天道虽

16、然无为不仁,万物却能自由生长。天道如果有为,如果仁义,万物就不能自由生长。 庄学三义 2. 因循内德v(1)天道绝对,物德相对v(2)不畜樊中,逍遥自适v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祈畜乎樊中。(内篇养生主) v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内篇人间世)v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外篇让王)v殉名失己,亡身不真,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古之真人,以德为循。(内篇大宗师)v义设于适。(外篇至乐)v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内篇应帝王)v 庄子认为,天子与我是一样的,天子是庄子认为,天子与我是一样的,天子是王,我也是王。天子这个庙堂之王,奉行群王,我也是王。天子这个庙堂之王,奉行群治之

17、术,想要统治别人、奴役别人。我这个治之术,想要统治别人、奴役别人。我这个王德之人,遵循自治之道,不想统治别人、王德之人,遵循自治之道,不想统治别人、奴役别人,只想因循内德,逍遥自适,尽其奴役别人,只想因循内德,逍遥自适,尽其所受乎天。庙堂之王,是否术之王,才想统所受乎天。庙堂之王,是否术之王,才想统治和奴役别人,而且想统治和奴役天下一切治和奴役别人,而且想统治和奴役天下一切人。王德之人,是泰道之王,不想统治和奴人。王德之人,是泰道之王,不想统治和奴役别人,也不接受任何人的统治和奴役。役别人,也不接受任何人的统治和奴役。 v 忘足,屦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

18、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外篇达生)v判断鞋合不合脚,脚是不是舒适,就看你能不能把鞋和脚忘了。如果鞋夹脚,你就不可能忘掉鞋,也不可能忘掉脚,因为脚很疼。你忘了腰带和腰,也是因为腰带合腰,腰很舒适。忘了是非,也就是庙堂人道的错误价值观和伪是非,你的心灵就会非常舒适。庄学三义庄学三义 3. 因应外境因应外境v(1)浑沌凿窍)浑沌凿窍v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厚。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厚。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人皆有七窍

19、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内篇内篇应帝王应帝王)v 南海之帝、北海之帝,是指君王。浑沌,南海之帝、北海之帝,是指君王。浑沌,是指供养君王的民众。寓言说,南海之帝、是指供养君王的民众。寓言说,南海之帝、北海之帝受到浑沌的款待,然后想要报答浑北海之帝受到浑沌的款待,然后想要报答浑沌的莫大恩德,就把浑沌害死了。民众供养沌的莫大恩德,就把浑沌害死了。民众供养君王,君王却以报答的名义,仁义的名义,君王,君王却以报答的名义,仁义的名义,对民众洗脑,改造你的价值观,让民众认为,对民众洗脑,改造你的价值观,让民众认为,被暴

20、君生杀予夺是天经地义的,是符合天道被暴君生杀予夺是天经地义的,是符合天道的。的。 v庄学四境:v无知小知大知至知v 前人常说以孔孟治世,以庄禅修身。我觉得庄禅前人常说以孔孟治世,以庄禅修身。我觉得庄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更大。第一流的作家,陶渊明,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更大。第一流的作家,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身上都有庄禅的明显影响。李白,苏东坡,曹雪芹,身上都有庄禅的明显影响。韩愈只有儒家一根筋,牢骚和抱怨太多,在文学成韩愈只有儒家一根筋,牢骚和抱怨太多,在文学成就上就显得等而下之。也许文学是比较个人化的,就上就显得等而下之。也许文学是比较个人化的,是比较超功利的,是追问永恒和理想的,所以就与

21、是比较超功利的,是追问永恒和理想的,所以就与庄禅更加血缘亲近。一个作家可以不懂庄子,但如庄禅更加血缘亲近。一个作家可以不懂庄子,但如果没有庄子的那种心态和文化精神,恐怕就有基因果没有庄子的那种心态和文化精神,恐怕就有基因缺陷。你技法纯熟,你功夫深厚,但在境界上可能缺陷。你技法纯熟,你功夫深厚,但在境界上可能不得其门。不得其门。 韩少功韩少功下一课:六祖坛经 慧能与禅宗凡言禅者,皆本曹溪。 柳宗元 慧能受钵v身是菩提树, 菩提本非树,v心如明镜台。 明镜亦非台。v时时常拂拭, 本来无一物,v勿使惹尘埃。 何处惹尘埃。v神秀 慧能(三)直指人心(三)直指人心v慧能由听慧能由听金刚经金刚经“应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住而生其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