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及其成分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探析_第1页
中药及其成分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探析_第2页
中药及其成分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探析_第3页
中药及其成分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探析_第4页
中药及其成分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及其成分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探析 作者:刘新军,苏式兵【摘要】屮药是依照七情和合、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成方剂的。研究屮药方剂配 伍组方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中药的配伍组方研究已 从传统模式发展到现代模式。其中,传统模式乂分为全方研究和拆方研究,主 要是在饮片层次从整体效果及拆方后药物的配伍组合对复方的作用机制进行剖 析;而现代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中药有效成(组)分的配伍组方研究,是在组分层次 上的研究,并能实现药物配伍组方的定量分析。建立新的多成(组)分配伍模式 和优化组合研究方法,将有可能使中药配伍组方从饮片层次上升到组分层次, 并可能获得成分和作用靶点明确、作用环节及机制清楚

2、的新组方,给中药方剂 研究带來突破。【关键词】中药配伍规律indexed/abstracted in and full text link out at pubmed. journal title in pubmed: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free full text (html and pdf) is available at www. jciinjournal. com. forward linking and reference linking via crossref.study of combination methods for formula c

3、omposi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their componcntsxin jun liu, shi bing suresearch ccnter for traditional chinesc medicine complcxity system,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abstract: chinese prescription is composed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cc

4、ording to “seven compatible relations" and sovereign, minister, assistant and courier" principles. there are many methods in the research on combin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cs. these methods arc classified into traclitional model and modern model. for the time being, c

5、ompatibility study of traclitional chinose herbal mcdicinos has developed from traditional model to modern model. the traditional model mainly studies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the whole and split formulae in medical crude drug level, whi1e the modern model mainly studies the effects and mechani

6、sm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positions in components combination level. moreov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becomes probable by modern model method. now, setting up of new components combination model and optimal composition methods will not only develop the combina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

7、se herbal medicines from medicinal crude drug level to components composition level, but also get new formulae which have clear components and effects, and action targets and mechanisms. it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keywords: chinese herbal drugs; compatibi

8、lity; principle 方剂是根据辨证后制定的治疗原则,将屮药饮片按一定规则配伍组成处 方,并赋予这个处方一定的剂型,从而满足治疗原则规定的功能以及主治的屮 药组合用药形式,使其按君、臣、佐、使排列成有制之师,实现干预作用。配 伍组方是通过药物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进行组合, 來阐明屮药复方的组成原理及作用机制,同时也为创新屮药,发展屮医药理论 奠定了科学的工作基础。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传统模式研究 和现代模式研究。1传统模式的研究1.1全方研究全方研究是将某一复方视为一个整体,研究整体的药理作用 或进行药物化学分析。zhang等1将小补心汤作用于抑郁

9、症大鼠模型,运用强 迫游泳和尾悬挂等实验证实该方有抗抑祁症的功效。但复方配伍是一个复杂的 系统,全方研究不能说明各组成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1.2拆方研究拆方研究是用來说明中药复方的配伍关系及组方理论,通过 拆方分析得出规律性的结果,明确药物间的配伍机制,了解方剂中药物配伍组 合的效应。1.2.1单味研究法单味研究法是将中药复方各组成药物分别与全方进行比 较,从中发现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并揭示各药物之间的协同、拮抗等配伍关 系。复方六一汤及其6个拆方对血虚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发现,全方 对血虚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全面增强作用,可使淋巴细胞转化率恢复正常;黄罠 在其屮起主要作用,茯参配伍作用与全

10、方作用相当;甘草可明显增强齐项免疫指 标,调和罠参药效,起免疫调节作用2。1.2.2药对研究法 药对是根据药性配对、药物间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作用 处方用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是中药复方的核心。例如葛根苓连汤能降低小 肠推进率,以黄连与炙甘草作用为主,葛根与黄苓能拮抗黄连的作用,炙甘草 则增强黄连的作用3。1.2.3撤药研究法撤药研究法是从复方中撤出一味或一组药物后进行实 验,用以判断撤岀的药味对原方功效影响的研究方法。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全 方去大黄、全方去桂枝、全方去桃仁)作用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结果全方 及其拆方均可发挥较好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桃仁与大黄作用较桂枝明显, 但全方作用最

11、强,说明桂枝在方屮可能有协同作用4。1.2.4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是通过对具有同类功效或性味的中药复方进 行分析,揭示同类功效或同类性味中药复方的组方规律,探索同类药物的配伍 关系。按功效将补阳还五汤分为黄罠组和活血组,证实全方组、黄罠组和活血 组脑缺血模型人鼠缺血侧脑组织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降低,阳性神经细胞数冃亦 减少;三方比较,补阳还五汤作用最强5。说明方中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具有 协同作用。将半夏泻心汤按性味分为半夏泻心汤组、辛开药纟(i、苦降药纽、甘 补药组和辛开廿补药组,观察齐组小鼠胃动力情况,结果显示不同组方均具有 促胃动力作用,其屮辛开、廿补与苦降药作用最强6。1.2.5正交设计法正

12、交设计法是利用一套规格化的正交表,使每次实验的 因素及水平得到合理安排,从屮找出各因素对实验观察指标的影响和各因素的 主次地位及交互作用,发现诸因索各水平的最佳组合的设计方法。正交设计法 的特点是均匀分布,整齐可比,缺点是如果实验水平数多会造成实验次数亦较 多。采用正交设计观察术香冲剂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术香冲 剂组小鼠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方中组成药物对胃排空 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木香砂仁白术鸡内金,白术与木香有交互作用 7。1.2.6均匀设计法 均匀设计法是适合于多因素、多水平实验的设计方法, 舍弃了正交设计中的整齐可比性,让实验点在其实验范围内充分地均匀

13、分散, 实验次数也就相应地人量减少。以变应性鼻炎小鼠为模型,将加味麻黄附子细 辛汤按12个水平进行剂量配比,探讨其组方合理性及配比剂量,结果显示附 子、黄罠、防风、细辛的用量与疗效呈正相关,麻黄、白术的用量与疗效呈负 相关,麻黄与细辛、黄罠与附子间的交互作用呈正相关8。1.2.7直接实验设计直接实验设计不拘泥于表格,优中选优,方案的均匀 性优于均匀设计,实验次数少于正交设计,依据编制的计算机软件设计出实验 方案。以补屮益气汤为例,先结合专业知识确定各药的用量,编制因素水平 表,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具体实验方案的筛选,确定实验组次,制定实验技 术路线,并通过各组实验,考察和测定反映药效水平的有关

14、效应指标,最后利 用分析软件进行多元冋归分析,推导出最优方及对应的最优药效值9。1.2.8析因设计法 析因设计法是将两个或多个实验因素的各个水平组合, 对各种可能的组合都进行实验,从而探讨各实验因素之间的主效应以及各因素 之间的交互效应。通过对生山楂、泽泻、莪术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及交互作用 的研究,发现三味药均可降低脂肪肝模型大鼠的丙二醛(malondial dehyde, md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 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天门冬氨

15、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泽泻和莪术合用可降低 tg、tc> alt; 生ill楂和泽泻合用可降低tc;生山楂和莪术合用可降低mda;三药间均有交互作 用,三药合用降血脂和转氨酶效果显著10。1.2.9正交与均匀联合设计法 正交与均匀联合设计法11是先用均匀设计 在很大范围内进行筛选,对得到的较优组合再做一个和应大小的正交设计,分 析出各因素对实验指标的贡献大小或最优顺序,利用方差分析述可佔算出各因 索之间的交互效应,得出最好的处理纽合。张会宗等12运用此法对治疗慢性 胆囊炎屮药小复方进行了研究,筛选出的最佳处方组成及比例为赤芍15

16、 g、x 17 g、枳壳13 g、槟榔13 g>当归18 go2现代模式的研究一一有效成(组)分配伍组方中药有效成(组)分配伍是指利用中药中成(组)分明确、药理作用清楚的生 物活性物质,结合中医药理论进行配伍13。通过拆方研究,确定方中主要药 物或活性物质,为从复方中寻找有效成分的最佳组合而从整体经过还原研究回 归整体。2.1因果关系发现设计因果关系发现设计是首先将复方分离获収若干组 分,并研究各组分的化学组成;然后根据实验设计要求,将分离所得各纽分重新 配伍组合,获取系列样本,并选择代表主耍效应的药效指标开展药效学试验而 得到数据集。将治疗肝癌的3个有效方(清热解毒方、活血化瘀方和扶正

17、固本方) 重新组成清热活血扶正方,提取其中的6种有效成分作用于小鼠肝癌模型,发 现该方比其有效成分华蟾素、人参皂昔肚3、三七总皂昔和香菇多糖能更好地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少腹水14。2.2基线等比增减设计 基线等比增减设计适用丁效应明确,含有a、b两 种药物的中药小复方。在总量恒定的前提下以药典记载的配比为基线,a药含 量以10%30%递减,b药含量以10%30%递增;或者b药含量以10%30%递 减,a药含量以10%30%递增向两侧扩展,最后扩大到极点,以此确定药物之 间的最佳配伍配比范围15。丹参组分丹参总醇与三七组分三七总皂甘的7种 配比(10/0、10/1、10/3、10/6、10/1

18、0、1/10、0/10)对心肌钙蛋门和肌酸激酶 同工酶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丹参总醇与三七总皂昔7种配比中10/0、10/1、 10/3、10/6、10/10的配比能使心肌钙蛋白含量降低,10/0、10/1、10/3、 10/6、1/10和0/10的配比可使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降低,提示丹参对心血管 的直接作用要优于三七16。2.3极性分段筛选设计极性分段筛选设计是比较全方与单味药及组分的指 纹图谱,对每一个物质按照响应值分类,归纳物质的极性归属,按功效组成不 同配比的系列制剂,并进行整体评价的一种筛选方法。将当归补血汤拆分成7 个组分,证实黄罠屮的4个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均具有增强t、b淋巴细胞增

19、殖 率及促进抗体生成的作用,而当归中的3个不同组分对血虚模型小鼠均表现出 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黄罠黄酮、黄罠皂昔以及黄罠和当归的挥发油部分均表现 为良好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而黄茂和当归的多糖组分则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作用方式17。2.4药队协同效应设计 药队协同效应设计是将药效相同的药物组成一队,研 究方剂药队间相互增强和制约等的多种协同作用。伍倩等18发现,六味地黄 汤全方能延长果蝇生存期,提高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和组织端粒酶活性;三 补组分能延长果蝇生存期,提高衰老小鼠组织端粒酶活性;三泻组分能降低衰老 小鼠血清mda水平。说明六味地黄汤及其补、泻组分可通过不同途径提髙机体 抗衰老能力。

20、2.5实验设计 非线性建模 多冃标优化的三联法三联法是在等比基线实 验设计基础上,进行非线性造模和对模型的多h标优化方法,适宜处理多自变 星、多因变量和非线性屋(比例)效函数关系的复方19。通过丹参/三七等比基 线实验设计数据进行非线性建模,选用rbf网络实现非线性建模多廿标优化, 再用直接选择法和归一化加权选择法实现评价选择,最后分別得到针对6个和 7个药效指标群的pareto最优集,以及不同药效指标权重下相应的丹参/三七 的最优配比20 o2.6配伍计量分析法配伍计量分析法最初是在分析毒扁豆碱和阿托品拮抗 作用的等效曲线屮体现出来,后来tverskoy等21发展为等辐射分析,用来定 量分析

21、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关系。chou等22又将其发展为广义方程分析。该 分析法首先根据两种药物(a、b)的量效曲线,计算每种药物的50%效应剂量 (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分别标于坐标轴上,连接两点的直线即相加 等效线。然后建立药物a和b以固定比例联合应用时的量效曲线,如合用时的 ed50落在相加线上,则提示相加,如位于相加线下方,则为协同作用,位于相 加线上方则为扌吉抗。有研究证实绞股蓝皂甘、黄苓甘、丹参酚酸b和灯盏花乙 素4种屮药成分均对人颊癌细胞株(h10ec bap, hb)有抑制作用,其中黄苓昔 和灯盏花乙素的抑制作用最住,二者合用对hb的ed50是20

22、8. 222 umol/l, 两药合用有i办同作用23。2.7复方效应模型评价法 复方效应模型评价法是对36个组分的复方进 行药效模型评价的方法。该法先根据复方组分数,选用适当的两水平正交设 计,并引入双向单侧i检验进行分析,确定各组分对复方药效的影响,排列具 垂耍程度,区分协同与拮抗成分,根据结果建立药效模型,对不同组合的复方 进行药效模拟评价,并进行不同组合的效应预测24。如对加味生化汤6个组 分a、b、c、d、e、f按l12(26)设计,得岀各纽.分对复方药效的贡献值,大小 顺序为b、e、f、a、c、d,其屮纽分a、b、e、f为正性作用组分,纽分c和d 的效应剂量为负性作用组分;然后建立

23、药效模型,对其他不同组合的药效进行预 测24。3讨论中药的配伍组方研究已从传统模式发展到现代模式。传统模式的研究是在 饮片层次从整体效果及拆方后药物的配伍组合对复方的作用机制进行剖析,但 由于作用靶点和组成成分多而杂,难以实现定量分析。现代模式研究从饮片层 次上升到成分或组分层次,通过更加合理的研究设计,明确其作用靶点和作用 机制,并使药物配伍组方实现定量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如能将两种模式有 机结合,从传统有效复方屮寻找最佳药物配伍,从成分清楚的组分屮按屮医药 理论优化配伍组合,对中药复方研究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药组成是一个复朵的科学系统。中药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作用 的。中药

24、的主要药效物质是中药的有效分子组合:任何中药(包括单味与复方) 的任何一种效应,都是来自该中药的一种特定的中药分子组合,包括种类与数 量。中药分子有效组合的总体效应不能用每一成分单独作用结果的线性叠加來 表示,即使分析出中药、方剂中的所有化学成分,并不等于知道了中药分子的 有效组合。而且,任何因素的作用也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中药对复杂性疾病 可发挥多因微效的综合调节作用25 o方剂疗效机制可能包含了多因微效基础 上的系统涌现。方剂是以药味为基本元素,根据药性理论,运用君臣佐使和七情和合等组 方原理将多味中药配伍运用的形式。药物通过配伍,能增效、减毒,适应复杂 病情,达到针对病证形成整体综合调节

25、治疗的h的26。如何定量分析两种药 物增效、减毒的作用呢?在中药单体成分和西药的药效评价中主要运用等辐射分 析方法。该法在中药配伍药效评价中的协同、和加对应相须、和使,拮抗对应 和恶,可以在两味中药之间建立一种剂量配比方法,使配伍机制更加明确。再 进一步假设,如果将七情配伍屮的相畏、相杀、相反关系,甚至多味屮药的复 方应用到定量分析领域,无疑对屮药配伍组方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当许多药物组成一个复方时,每一药物的成分已不是独自而是共同演化并 发生作用,共同演化使整体组分从混沌到达相对稳定乃至平衡,此时其整体组 分应该是有一个针对证候的调节平衡点。在复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基础上, 进行药效和作

26、用机制研究,从而确沱君臣佐使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已被 应用到现代配伍组方领域。如将复方黄黛片用于治疗粒细胞性白血病,该方主 耍成分是四硫化四神、靛玉红和丹参酮iia,研究发现三药联合可显著增强由硫 化砒引起的癌蛋白的降解,具有祛邪作用27。硫化碑呈君药作用;丹参酮促进 细胞分化,符合臣药特征;靛玉红抑制细胞周期的作用强度略弱,较符合佐药特 性。而丹参酮与靛玉红都能增加负责运输硫化碎的蛋白的基因表达,促使硫化 确更多进入细胞,都起到使药的作用。这说明屮药方剂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合 理性,加深了我们对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了解。然而,如何解决多种成(组)分,乃至多味屮药的复杂成分z间的分析,建 立多

27、剂量、多水平和多口标的优化组方研究方法;如何将屮医药理论与现代量化 的配伍组方方法衔接,并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是今后需耍面对的课题。而且, 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如加工炮制和煎煮过程的 产物、肠内菌代谢产物以及吸收入血进入肝脏首过效应的代谢产物等不确定因 索,都会影响屮药复方配伍的作用机制。今后的屮药配伍组方研究仍有许多工 作要做。研究中药的配伍组方,首先要有合适的研究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揭示中药 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分析其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通过对多成(组) 分配伍模式和优化组方的研究,将使屮药配伍组方从饮片层次上升到组分层 次,开发出药物成分清晰,作用靶点明确,

28、作用环节及机制清楚,药物间量效 关系优化的新型中药方剂,使中约复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参考文献】1 zhang yz, li yf, yu nj, yuan l, zhao ym, xiao wb, luo zp.antidepressant like effccts of the cthanolic extract of xiaobuxin tang,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prescription in animal models of depression. chin med j (engl). 2007; 120(20) : 17921796.2

29、yuan l, wu my, sun ry. effects of compound liuyi dccoction andits components on the function of immune cells in xucxu mice. zhongguo lin chuang yao li yu zhi liao xue. 2002; 7 (1): 3536.chinese.袁栋,吴敏毓,孙瑞元.复方六一汤及其拆方组分对血虚小鼠细胞免疫功 能的影响.中国临床药理与治疗学.2002; 7(1): 35 36.3 yu lz, wu jy, luo jb, hua ng xg, lin

30、h, xing yl. experimentalstudy of anti diarrhea effects of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and its compounds. zhong cheng yao. 2005; 27 (3): 300304. chinese余林屮,伍杰勇,罗佳波,黄旭光,林慧,邢雅玲.葛根苓连汤配伍抗腹 泻药效实验研究.屮成药.2005; 27 (3) : 300 304.4 zhao xy, li j. experimental study on effect of taohe chengqidecoction and divided p

31、rescriptions on tnf and il 6 with model rats of uuo. liaoning zhong yi za zhi. 2007; 34(5): 678680. chinese withabstract in english.赵雪莹,李冀.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人鼠tnf、tl 6影 响的实验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7; 34(5) : 678 680.5 zhao yl, qu yz. the effects of buyanghuanwu decocti on and theseparate components on the activ

32、ity of mpo and apoptosis of the neuronal cell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zhongguo zhong yi ji zheng 2007; 16(3): 317319.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赵燕玲,曲友直.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脑缺血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神经 细胞凋亡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2007; 16(3) : 317319.6 wang xj, wang xq, li y, zhou 乙 effect of banxia xiexin tang ongastrie emptyin

33、g motility in mice zhonghua zhong yi yao xue kan. 2008; 26(5): 10721073.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王秀杰,王学清,李岩,周卓.半夏泻心汤及拆方对小鼠胃排空影响的实 验研究.屮华中医药学刊.2008; 26(5) : 10721073.7 li y, wang xq, zhang ww, wang jy. effect of zhuxiang powder on gastric and intestinal motili ty in mice. shi ji e hua ren xi

34、ao hua za zhi. 2003; 11(5) : 575 577. chinese wi th abstract in english.李岩,王学清,张卫卫,王江:w.术香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世界 华人消化朵志.2003; 11(5): 575 577.8 lin rii, fan ii, tian y, chen b, fu yq, wang h, wemg y, sun kf. study on proportioning of modified ephedra asarum herb aconite decoction formula and dose. zhonghua

35、zhong yi yao xue kan. 2008;26(1): 123124.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林瑞红,樊晖,tn原,陈缤,付勇强,王环,王英,孙科峰加味麻黄附 子细辛汤的组方合理性与药物配比剂量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 26(1): 123124.9 wang hf, gao xm, zhang xz, hu sm. the project of applying ded to the medicines screening and grading up in tcm compound prescriptions. beijing

36、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1999; 2(22):2831.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王洪飞,高学敏,张学中,胡素皱.ded技术用于中药复方的全方药物筛 选及优化的方案设计.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 2(22): 28 31.10 li j, feng wj. experimental study into the effect of raw hawthorn fruit, alisma and zedoary in treating fatty 1iver and the interact ion for the

37、 three herbs. shanxi zhong yi. 2006; 22(3): 5758.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李品,冯五金.生山楂、泽泻、莪术对大鼠脂肪肝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的 实验研究.山西中医.2006; 22(3): 5758.11 tang ch, cai sx. application of the combined use of uniform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heng wu yi

38、xue gong cheng xue za zhi. 2006; 23(6): 1228 1231 chino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唐春红,蔡绍皙. 生物医学工程学朵志.1231.一种在生物医学工程科研中有实用价值的实验设计方法. 2006; 23(6): 122812 zhang hz, ma j, zhang hy, liang mx, kang tg. technical lines and methodologies for treating chronic cholecystitis using optimized tcm prescription.

39、shi jie ke xue ji shu zhong yi yao xian dai hua. 2007; 9(5): 2529.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张会宗,马杰,张慧颖,梁茂新,康廷国治疗慢性胆囊炎中药小复方优 化的思路与方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 9(5): 25 29.13 wang j, guo ll, yang g, wang yy. methodology and prospects of study on theory of compa.tib订ity of prescriptions in traditional

40、 chinese medicine shi jie ke xue ji shu zhong yi yao xian dai hua. 2006; 8(1): 15.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王阶,郭丽丽,杨戈,王永炎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法及研究前景.世界 科学技术屮医药现代化.2006; 8(1): 15.14 chen t, li d, fu yl, hu w. screening of qhf formula for effective ingredients from chinese herbs and its anti hepatic cel 1

41、 cancer effect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chin med j (engl). 2008; 121 (4) : 363368.15 shang hc, zhang bl, wang yy, gao xm, zhao yj. a method forproportion screening of tcm small prescriptions. zhongguo shi yan fang ji xue za zhi. 2003; 9(3) : 13.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english.商洪才,张伯礼,王永炎,髙

42、秀梅,赵宜军.一种适用于中药小复方配比 优选设计方法的建立小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 9(3): 13.16 shang hc, zhang bl, gao xm, wang y, kang ly, li yh, du r,jiang ht.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pharmacodynamics of different matching of danshcn and sanqi一effect on myocardial biochemical indices of dog wi th experimental acute myocardial i schemi

43、a(amt). tianjin zhong yi. 2002; 19(2): 4345.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english.商洪才,张们礼,高秀梅,王怡,康立源,李玉红,杜噱,江海涛丹参/ 三七不同配比药效学比较研究对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犬心肌生化标志物的 彩响.天津中医.2002; 19(2) : 4345.17 wang yp, li xy, song cq, chen cx, hu zb. effect of differentfractions from danggui buxue tang on immunological function in norm

44、al and blood deficiency mouse. zhong cao yao. 2002; 33(2): 135138.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王燕平,李晓玉,宋纯清,陈长勋,胡z璧.当归补血汤中不同组分对正 常及血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草药.2002; 33(2) : 135138.18 wu q, dong c the anti aging action of liuweidihuang decoction and its mechanism. zhong yao yao li yu lin chuang. 2003; 19(3) :

45、 67, cover 3. chinese wi th abstract in english.伍倩,董淳.六味地黄汤及具补、泻组分的抗衰老作用及机制.中药药理 与临床.2003; 19(3): 6 7,封 3.19 wang j, wang yy, yang g. methods and modes about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rescription compos it ion. 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 2005; 30(1): 68.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王阶,

46、王永炎,杨戈.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式.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1) : 6 8.20 wang r to realize the best ratio of compatibility of chinese herb compound with ed nm mo triple expansion method. beijing: doctor thesis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04: 45.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王睿.实现复方剂量配比优化的ed nm mo三联法.北京:北京中医药人 学博士论文集.2004: 4 5.21 tverskoy m, ben shlomo t, ezry j, finger j, fleyshman g.midazolam acts synergistically with methohexitone fo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br j anesth. 1989; 63仃):109112.22 chou tc, talalay p. generalized equalions for the analysis ofinhibitionsof michaelismenten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