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技术师范系 博雅课程期末论文 课 程: 地理环境与人类 作 者: 04090214 陈晓枫 院 系: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教育技术师范系 任课教师: 陈 晔浅述地理环境与我们的生活 水资源现状与保护04090214 陈晓枫(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技术师范系)前言:目前,国外20世纪70年代的黑臭、8090年代开始的富营养化、以及20世纪末期出现的大规模的有机毒物等三类水污染在我国同时出现,以氮、磷为主要特征的生活和面源污染逐步成为主要污染源。全国1/3的水体不适宜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宜灌溉,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
2、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 李树德 再论水资源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6):819823.。近岸海域海水环境日趋恶化。近年来,每年进入我国近海的各类污染物约1500×104t,主要为化学需氧物质、氨氮、油类物质和磷酸盐四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加大,2003年达119次;有毒藻类种类增加。237个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仅占19.8% 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统计摘要.http:/www·cpirc·org·cn/index·asp&
3、#183;。摘要:20世纪下半叶,强烈的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背景叠加,使我国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自然过程与环境要素的变化包括: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带的明显摆动,降水南增北减使南方洪涝增加、北方干旱日趋严重,巨大的物质和能源需求与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天然水文过程的重大改变。资源环境已经从发展的条件演变为制约我国国家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近年来,水资源污染与短缺现象在我国日益严重,“南水北调”工程的举措是否能根除水资源短缺?本文章就地理环境中的河流、湖泊说起,着眼于地理环境中的水资源问题,结合中国水资源的分配,对近三年来河流、湖泊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现状做了阐述,并提出水资源保护的一些渠道。
4、关键词:地理环境 河流 湖泊 保护1、 地理环境的概念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米。 它具有三个特点:(1)具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并在此相互作用;(2)它具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3)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住行。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地表的组成物
5、质和形态不同,水、热条件不同,地理环境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因此,保护好地理环境,就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国土规划、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结构与功能优化等。2、 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基本关系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客观的关系。不论是采集狩猎的原始社会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时刻也离不开自然环境,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人地关系理论就是对这种客观关系的主观反映。 地球大气保护着我们,地球上的水哺育着我们及万物。岩石与土壤构成了我们生活世界的坚实部分。土壤上花草树木开花结果,而且消化动植物尸体,把数不尽的垃圾化为肥料。土壤和岩石中埋藏着煤炭、石油和
6、地下水。与此同时,人类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自然环境中所维持的生态平衡是脆弱的,人类急剧的变革带来的不仅是城市的崛起,机械代替人工,电脑的出现,与之伴随而来的大气圈被污染、水体被污染、森林被砍伐、资源耗尽、沙漠推进以及物种濒于灭绝等环境问题,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3、 河流与人类生活七大水系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然而人均只有9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13个
7、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从当前和21世纪的发展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将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我国的七大水系:长江,珠江,松花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本是孕育生命的河流湖泊,却在人类过度的不合理利用中,河流受到污染。近三年来关于这七大水系污染的问题已经层出不穷,环保局调查报告:七大水系按水污染严重程度排序,劣V类水质
8、比例最高者为海河的56.7%,其后是辽河的37.9%、淮河的32.6%、黄河的29.5%、松花江的24.4%、长江的9.6%和珠江的6.1%。七大水系低于III类标准的水所占比例竟高达58.2%,实在是触目惊心,因为IV类水处理之后既不能作为安全的饮用水,也不能作为渔业水域和游泳区用水,V类水基本上丧失了功能,劣V类水属于毫无用处的臭水,若将七大水系就这一比例进行一番比较的话淮河的80.2%、松花江的78.1%、海河的74.6%、辽河的67.6%、黄河的63.6%、长江的27.9%和珠江的21.2%,就会沉痛地感受到水污染形势的严峻性。四、“母亲河”黄河流域的现状 近三年来,我关注到了中华民族
9、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母亲河”黄河。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入黄河。 最近因为风沙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
10、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母亲河”变成“污染河”,氮、磷指标超标,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这是令我们触目惊心的。4、 亚洲第一大河长江河流现状 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例超过50,流域内城市有186个,人口超过200万的特大城市有4个。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长江水污染程度仍在加深,部分江段水质恶化,已影响到沿江城市的饮水安全。有关专家呼吁,长江污染如不能尽快从根
11、本上得到遏制,510年后,长江污染很可能会重蹈黄河和淮河的覆辙。 长江流域目前的污水排放量已由80 年代初期的127 亿m3增加到150 亿m3, 约占全国污水排放量的40%左右。 总结起来,长江的污染来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污染。工矿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环保总局统计,2003年,长江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达163.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72.5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91.4亿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481.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31.8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3466万吨。 其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主要包括:化肥、农
12、药、畜禽养殖业、农业固体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和山林地区径流污染等。据环保总局估计,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总量与工业、城市生活等点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相当。 其三,是航运量激增带来大量船舶污染。长江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上运输大动脉,航运业十分发达,常年在水上运营的船舶有21万艘,这些船舶每年向长江排放的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达3.6亿吨,排放生活垃圾7.5万吨。另外,因海损事故造成的油品、化学品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对长江水环境构成了极大威胁。五、地方河污染也层出不穷当然,近三年来,各地域的河流污染也更是层出不穷,更是有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河流,如南京的秦淮河,南通的濠河,作为养育一方人民的地方河在经济发展
13、迅速的今天也已不再清澈,我们的经济时代,正在耗尽我们的资源。六、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水是我们必须的生活品之一,保护水资源,在于我们一点一滴。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是个任重而道远的工程。(一)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二)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在开采地下
14、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对于现代水利工程的建造时和采矿时,更要合理操作,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污染。(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城市用水定额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它是在科学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坚持分类对待的原则,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业用水、机关事业团体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定额内平价,超额部分适当加价,以培养公民节约
15、用水的习惯。在节约用水资源的同时应避免无效浪费。(4) 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5) 同时改革目前的用水制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目前,应当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业垄断,健全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自下而上的水督察体系。进一步改革水价,实行季节性水价,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征收比较高的消费税以限制用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环境保护和降低成本有益,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之,我们每个人从小事做起,保护起水资源,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变得更好!“勿以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