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_第1页
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_第2页
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_第3页
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_第4页
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湘潭市三中 张尖兵一、教学目标1、知识(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的含义。(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2、能力(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课时安排1一2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拿出人民币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钱)。好,在经济学上被称为纸币,是货币的符号,具有流通职能。大家都很清楚“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张印刷精美的纸片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货币到底神在哪里?又奇在何处?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板书课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三、推进新课(一)商品的含义【探究活动一】1、(课件展示)广告农夫山泉有点甜。请问:瓶装水“农夫山泉”是商品吗?山里的泉水是商品吗?为什么?2、(课件展示)超

3、市里不同品种、形状的西瓜。提问:农民李大爷一家今年生产了4000斤西瓜,除了留下500斤自己家人吃外,剩下的都被超市收购了。这4000斤西瓜全部是商品吗?为什么?3、你能说明到底什么是“商品“吗?教师总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如我们买来的粮食、蔬菜、衣服、鞋帽,农民购买的化肥、农药,工厂购买的机器、设备,都是工人或农民的劳动产品。山里的泉水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而瓶装水“农夫山泉”则是商品,因为在把山里的泉水变成瓶装水“农夫山泉”的过程中,是耗费了人类劳动的。第二,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李大爷一家生产的4000斤西瓜

4、中,留下来给自己家人吃的那500斤不是商品,因为它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只有被超市收购的那些西瓜才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设疑】那么,商品是不是从来就有的?人们购买商品的时候需要支付货币。乍看起来,货币与商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但实际上,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那么,货币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讲述】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一一扩大的物物交换一一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一一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换。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产品没有什么剩余,可以用于交换的商品很少。这时候的交换是一种偶然的物物

5、交换。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交换变得越来越频繁了,交换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课件展示)19世纪初,某山村曾经上演过这样一幕:有牛奶的人叫:“要牛奶的人拿大盐来!”有盐的人喊:“要盐的人拿矛头来!”有矛头的人喊:“要矛头的人拿咖啡来!”而有咖啡的人喊:“要咖啡的人拿红珍珠来!”思考: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想要换的是咖啡,那么上述情况中,哪一次交换可以成功?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想要换的是牛奶,他需要交换几次?在物物交换阶段,交换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什么前提条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物物交换的难度往往很大,需要很长的时间,过程很复杂。那么,你能设想出更简

6、捷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人们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找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用这种商品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种大家都普遍愿意接受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之间交换的媒介。 起初,牛羊、贝壳、布匹等,都曾经充当过一般等价物。但是人们发现它们都有缺点:体积大、价值小,不便携带,不易分割,不易保存等等。那么,你能找到一种更好的东西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吗?人们经过长期的比较摸索,终于发现了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东西,那就是:金银。它有着其他商品无法比拟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于是人们就让它从

7、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当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它就是货币。可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教师强调:金银作为货币,具有其他商品所不具有的特点,使得它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就是货币的“奇”所在。(高一新生对于货币的产生和本质,会感到陌生和复杂,因此这个内容应该以老师讲述为主,但中间要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三)货币的职能【探究活动二】货币产生以后,在人们的经济生活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具有哪些职能? 【课件展示】商店里一款电脑标价4200元。小张经过还价

8、,用4000元买下了一部电脑;小李没带那么多钱,但他和店老板是熟人,店老板同意他先付3000元,余下1000元过两个星期再付。在这个实例中,货币分别执行了哪些职能?这些职能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教师总结:1、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区别:含义不同,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表现形式不同。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需要观念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能是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支付货币的时间不同。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与货是的交付是同时的;而货币执行支付

9、手段的职能时,钱与货是的交付是不同时的,要么延迟交钱,要么提前交钱。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必须支付货币,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使观念的货币。对于货币的职能,我们可以列表比较如下:货币职能含义表现形式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只需要观念的货币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只能是现实的货币贮藏手段货币推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只能是现实的货币,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如金银条块支付手段支付赊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的职能只能是现实的货币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的职能只能是现实的货币教

10、师强调:货币可以执行这么多的职能,特别是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其它一切商品想交换,这就是它的“神”之所在。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称为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即价值决定价格,这就是说,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的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价值大,价格就高;价值小,价格就低。(四)纸币【讲述】当作流通手段的货币,由最初的金银条块发展到铸币,铸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减轻了重量,变成了不足值的货币,但是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预示着可以用某种东西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要不足值的货币也能买回商品,何不

11、用一种简易的东西来代替足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课堂提问】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呢?【讲述】人们发现,可以用纸币来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 :纸币的印刷成本比铸币的铸造成本低得多;使用纸币,可以避免铸币在流通中因为磨损而造成的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于是,纸币产生了。纸币产生过程如图示:金银条块 铸币 纸币。 【探究活动三】(课堂讨论)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货币是有价值的,那么,纸币有没有价值呢?2、纸币既然没有价值,那么,谁来保证它在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不

12、受到拒绝?教师总结:如果说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纸币是没有价值的,或者说其价值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并不是凭借自己的微小的价值来执行职能的。也正因为它没有价值,所以纸币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如香港,澳门)发行的并且强制使用。所谓纸币,就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且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设疑】纸币能够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购买到商品。而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人还没有脱贫,国家可不可以多发行一些纸币,分发给穷人,让他们富裕起来呢?为什么?【教师讲述】我们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又假定每1元货币只流通1次,那么,市场上就必须有1000亿元的货币量

13、。如果只有700亿元的货币,那么就会有300亿元的商品不能成交。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越高,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多,这说明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但在现实生活中,一张一定面额的货币,在市场上是不会只流通一次就回到银行而退出流通领域的,它往往会流通多次。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货币只流通1次的话,对货币的需求量是1000亿元;如果货币在一定的时期内能流通5次,那么实际上需要的货币量则是200亿元了。可见,货币流通的次数越少,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越多;反之,货币流通的次数越多,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少。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与货币流

14、通次数成反比例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根据这个公式,我们知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货币的流通实际是受规律支配的。根据这个公式,我们还可以知道:国家有权发行货币,但不可以随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而发行过少,则会阻碍流通,出现通货紧缩。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请阅读教材第5页“名词点击”。关于通货膨胀,我们要注意:1、它是指纸币贬值、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一次性或短期的商品价格上涨,以及一种或少数几种商品价格上

15、涨,不能称为通货膨胀。2、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原因。其他因素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也可以引发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者的实质,都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结果对经济都不利。对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我们可以列表比较如下:(这一部分内容,只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讲授)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表现实质需求过旺、供给不足、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需求不足、市场低迷、物价下跌、经济滞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治理措施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

16、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要扩大内需,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四、课堂小结五、练习巩固六、教学反思有人说,新课程教学最大的矛盾,是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无限的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无限的教学任务。这个矛盾,在本框的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那么,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我结合本框的教学,谈两点粗浅看法:1、要明确教学重点,然后再进行教学设计。本次培训中,专家讲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此,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深有感触。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还没有明白教什么时,就已经在思考、设计怎么教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是带有一定盲目性的。例

17、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不是教学的重点,教材也是把它放在辅助文中进行介绍。但是,有些老师为了应付高考,根据以往的经验,把它作为了教学的重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在两个课时内还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如果老师不去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对于教学内容的要求,纯粹从高考要求出发来进行教学,势必会对许多教学内容进行加深和拓展,从而导致课时而内容多、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完成的情况。其实,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样的内容,完全不必作为所有学生学习的重点,因为有些学生到高二会去读理科,即使是文科生,也可以在高三复习时再做深化,当然,对于某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例外。2、要合理安排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