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小论文_第1页
香菇栽培小论文_第2页
香菇栽培小论文_第3页
香菇栽培小论文_第4页
香菇栽培小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香 菇 栽 培 实 验 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 生 物 科 学 实验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成绩: 香菇的栽培实验一试验目的1.熟悉香菇的生长习性及其特点;2.掌握香菇栽培的一般步骤;3.初步学会香菇菌种地制备及保存方法;4.了解香菇栽培的技术要求;5.掌握香菇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二实验原理香菇又名香信、香菌,隶属真菌门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香菇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0%,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可以降血压、抗病毒,对肝硬化和血管硬化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

2、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三实验材料及仪器1.材料:棉籽皮50%、木屑32%、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 0.5% 、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左右。2.仪器:试管、酒精灯、超净工作台、接种环、高压灭菌锅等。四实验方法及步骤(一)香菇栽培条件1.物质条件原料: (1)各种新鲜无霉烂、无变质的阔叶树木屑和农作物秸秆,以及各种菌草等。(2)棉籽皮、木屑、麸皮、米糠、玉米粉(新鲜、无霉变、无虫蛀)均可。药品:硫磺、甲醛(或气雾消毒剂)、酒精、石膏等。生产用器材:塑料袋15厘

3、米×55厘米×0.05厘米、接种钳、棉花等。2.设备设施条件发菌室:发菌室需符合三个条件:(1)房间清洁干燥;(2)保温性能好,调温方便;(3)使用方便,环境卫生,无污染源。灭菌灶:我县目前广泛使用常压灭菌灶,将3-4个油桶装上约3/4的水,作产生蒸汽的发热源,用管子将蒸汽直接通入用塑料膜紧紧包围的料袋堆内完成灭菌,每次可灭菌25003000筒料袋。菇棚:位置应选择在通风、向阳处。菇棚按3500袋生产规模设计:菇棚用端正的竹竿或木杆搭架,菇棚长18米,宽4米,中墙高2.8米,边墙高1.7米,棚架上面盖上6丝以上厚的薄膜,薄膜上面铺草帘,在中墙上面1米高处用遮阳网搭建荫棚,荫

4、棚落地与薄膜之间距离为0.6米。菇棚内走道宽0.8米,两边棚架为六层,中间棚架为七层,层架宽0.4米,层距0.25米,第一层距地面0.10米,菌筒间距离为3厘米。菇棚间距为3米。(二).栽培前准备袋栽香菇生产规模可大可小,要量力而行。以每个劳动力管理3000袋为宜。一般每生产1000袋(15cm×55cm)香菇应备足下列原辅材料:杂木屑800公斤(干木屑)或1250公斤(湿木屑),麦麸150175公斤,糖9-10公斤,石膏粉12.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 香菇营养素2包。内袋1000个,外袋1000个。甲醛500毫升,高猛酸钾300毫克,新洁尔灭500毫升,酒精500毫升,或气雾

5、消毒盒(科达、菇保)3盒,香菇栽培种17袋(13×55),灭菌用柴700公斤,捆扎袋子的塑料绳1斤左右。同时,事先备好常压灭菌锅(灶)、装袋机、接种箱、培养室以及拌料和接种所需的工用具等。香菇品种类型很多,对温度(季节)的要求也不一致,所以,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要求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菌株。袋料栽培中低温型香菇品种季节可适当提早(12月),而中温型香菇菌株则可延迟接种季节,高山地区(指海拔在1000米左右)可以推迟到56月进行。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必须经当地试验成功后,方可扩大生产。我县主要推广低温型(即春季生产)模式,主推品种135、241-4。(三)

6、.袋栽香菇的工艺流程袋栽香菇的生产工艺是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越夏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现简述如下:1.备料。根据香菇营养学原理,不同树种的营养成份含量不同,因此,除含芳香油脂的松、柏、杉、樟外,不分种类,混合运用,营养更全面。但空心树少用,木屑不能腐烂变质,麸皮要求新鲜、干燥,无虫蛀现象。蔗糖防止受潮泛酸,石膏粉要求纯净无杂质。2.配料。配料前,按前面所述配方称足所需的原辅材料,先将红(白)糖用少许热水溶解待用。把麦麸、石膏粉充分拌匀后,撒入杂木屑料中拌和3次,随即将糖水倒入适量清水中,均匀倾泻于原料中充分搅拌23次,力求原料水分均匀一致。一般原料含水量5055%,即

7、料水比为1:11.1,切忌原料过湿或太干。拌好的料用手握不粘手,木屑捏不成团,含水量在50%即可。拌料完毕,将其全部过筛一次,防止尖锐物刺破塑料袋。3.装袋。一旦拌料结束,随即集中人力用装袋机装袋。力争在5小时内完成并进灶灭菌,减少灭菌前微生物繁殖时间,严禁在阳光照射下操作,以免原料变酸,装袋机出料口处可铺编织袋等软垫物,在其上谨慎操作,防止塑料袋破损;袋口要扎紧,切莫漏气,袋料适度填紧,松紧一致,湿重1.71.9公斤,以手捏料筒无明显指印痕迹为宜。菌袋破损处,要粘贴胶布,谨防杂菌侵入感染。4.灭菌。装袋结束,随即将料筒细心搬入常压灭菌锅(灶)内,呈叠堆式紧密排列。锅内料筒横向可紧密叠堆,纵向

8、要间隔2-3厘米,以利锅内热气上下循环均匀穿透袋料中心。如果锅内堆放过密,不留空隙,造成热气上下循环受阻,产生“死角”,影响灭菌效果。常压灭菌一开始火势要旺,力争在6小时内达到100。常压蒸气灭菌,灶内温度100,连续保持20小时,确保灭菌彻底。灭菌途中,及时添加85以上的沸水,严防干烧或锅温下降。5.冷却。当灶内温度自然降自5060时,将料筒趁热出灶,先用外套套好,然后用软棉、清洁容具盛装搬运到灭好菌的地方,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料筒破损。刚出锅的料筒软绵,排放要整齐合理,以免弯曲变形。待料筒冷却到30以下,便可接种。冷却室事先要打扫干净,并严格消毒。冷却室与接种室距离宜近忌远,避免灰尘污染料

9、筒。6.接种。袋栽香菇接种一关,是关系到生产成败的关键环节。首先,菌种要求菌丝洁白,健壮浓密均匀一致,无褐色菌膜,无酱色液珠,无杂菌,培养基无萎缩干枯衰老现象,凡鼠咬、袋破及杂污劣种应予淘汰。菌龄3540天,视菌丝发至袋底10-15天内使用最好。袋装菌种事先在0.1%高猛酸钾溶液中浸湿拧干,然后用经消毒过的纱巾四周围护,杜绝沾染尘埃。接种时再用75%酒精棉进行表面揩擦消毒,并用利刀削弃表层培养基2厘米进行接种操作。7.培养。培养室远离厕所、禽畜舍等污染源,要求清洁、干燥、通风、弱光,切忌地表潮湿或通风不良之处。生产前夕,清理室内污染物,净化周围环境,地表可撤少许石灰粉防污。同时,室内事先喷洒0

10、.2%多菌灵,或用硫磺加热熏蒸消毒, 等排除废气后方可使用。五香菇的管理要求1.发菌期   总要求:环境清洁,光线暗,空气新鲜(随其生长不断加强通风),空气湿度低于70%,料温25左右,防止污染及烧菌。    (1)菌袋的排放低温可顺码成行叠放,高温可“井”字形或“”码放,每层34袋,高度约410层。勿压接种穴。   (2)翻堆随着菌丝的定植和发育,料温会高出室温3-7,应每隔710天翻次堆,逐渐降低袋层高度。轻度污染处可及时注射杀菌药液。   (3)增氧当接种穴的

11、菌丝直径长到610cm时,用直径1毫米的钢针,离菌丝生长前沿2厘米左右处扎微孔34个;或者将封接种穴的胶粘纸揭开半边,向内折拱一个小的孔隙进行通气;套大袋的可将其脱去。增氧后菌丝生长速度加快,料内温度上升,防止料温超过28。2.转色期  (1)转色作用  让菌丝倒伏,分泌色素,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菌膜。以防病虫、强光、水分的散失、断筒及温湿差的袭击。  (2)转色时机 菌丝袋满,浓白,接种穴或袋壁局部出现褐色,有部分瘤状突起。    菌丝未发育成熟会因转色过早而形成较薄的菌膜,影响产量及质量,转色

12、过晚,形成菌膜太厚会影响出菇。  (3)转色标准  菌膜厚薄适当,有光泽棕褐色。 (4)排袋     不脱袋:排于菇架上(间距58cm)     脱袋排架脱袋要避开风雨天,低于12或高于25的天气。菌袋要留下两端的袋帽,及时将其排于畦架上。3.分化催蕾期     继续保持810温差,干湿差,良好光照及通气条件,约4天菌膜爆裂,从裂纹中出现菇蕾。 4.育菇期    (1)育板菇温度15左右,空气湿度约85%9

13、0%,一定散射光及新鲜空气。     (2)花菇:花菇是菌盖上带有白色龟裂纹的香菇,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畸形菇。龟裂纹越多、深,宽、白越好。    花菇形成的因素   低湿空气相对湿度小的环境下, 菇蕾内部细胞不断增生, 而菇盖表面迅速失水干燥以至停止生长, 表面终于被胀裂而露出洁白菌肉。   低温低温减缓香菇的生长速度, 使菇肉增厚, 再加上低湿, 就能形成花菇。   温差气温时高时低, 昼夜不断交替, 使菇表层逐渐干缩,

14、 菇内细胞不断增多, 到一定程度, 就被胀破, 表面龟裂成花纹。温差大的天气越持久, 裂纹越大, 花纹越明显。    光照光线充足时, 花菇的花纹雪白; 不充足时, 花纹一般乳白色或黄色。     品种低温型、长菌龄的香菇品种, 在适宜的温、湿、光条件下, 比较容易长出花菇。    定蕾:蕾11.5cm时,留810个/袋。留圆整、大小均匀、长势旺的(未脱袋的可环割袋膜3/4)    催花措施    时机:菌盖直径达2

15、3cm    催花:降低湿度至60%左右,揭开薄膜,强通风、强光及大温湿差,促使盖表面开裂。不能喷水,注意防潮湿,以保证花纹呈白色。    具体措施:傍晚盖膜升温、增湿,使棚温增至2835。白天揭膜降温、降湿,短时间内降到15以下,让阳光直晒,如此大温湿差及强光刺激34天,即可催出花纹。    保花:保持温度510,空气湿度60%左右,约15天左右,使菌盖增大增厚,花纹加宽加深增白,形成一等“天白花菇”   (3)采菇:当菌盖尚未完全展开,呈现铜锣边时,捏住菌柄将其

16、拧转而下。5.间歇期: 每采收一茬菇后,菌袋要休养7-10天。 (1)养菌:停止喷水,保持20-25,相对湿度75-85,暗光、适当通风。待采菇穴出现白色菌丝时,表明菌丝恢复正常,再采取刺激分化的措施。   (2)补水:当出完2茬菇后,菌袋失重约1/3时,就要补水。可采用水池浸泡或加压注水器强制注水,以补至菌袋原来的重量。从第3次补水开始,每次补水时添加菇类营养素。六香菇的病虫害防治 1、病毒性病害及防治感染症状:菌丝退化,生长不良,逐渐腐烂,子实体感染后引起畸形菇发生。防治方法:在感染处注射1:500苯来特50可湿性粉剂,并用代森锌粉剂500倍水溶液喷洒菇场,防

17、止扩大传染。2、细菌性病害及防治褐腐病:病原菌为荧光假单孢杆菌,在香菇的组织细胞间隙中繁殖,使受害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和菌褶变褐色,最后腐烂发臭。防治方法:搞好菇场及工具的消毒,及早清除病变的菇体。然后用链霉素1:50倍喷洒菌袋,杀灭蕴藏在菌袋中的病菌,防止第二茬复发。 细菌斑点病:又称褐斑病,病原菌为托兰氏假单孢杆菌,菌落形状大小各异,一般呈灰色。当病菌侵染子实体时,会使菇体畸形、腐烂,菇盖产生褐色斑点,纵向凹陷形成凹斑。若培养基受到浸染,基料会发黏变臭。防治方法:将侵染子实体立即摘除,并喷施1:600倍次氯酸钙溶液(漂白粉)进行消毒。3、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绿霉菌:是香菇生产中危害最大

18、的竞争性杂菌。初期菌丝为白斑,逐渐生成浅绿色,菌落中央为深绿,边缘呈白色,后期变为深绿色,严重时可使菌袋全部变成墨绿色。防治方法:用2甲醛和石碳酸混合液或用克霉灵、除霉剂注射受害部位;亦可用“厌氧发菌”法防治绿霉:将感染严重的菌袋单层平放,上覆盖潮细土35厘米,待香菇菌丝布满菌袋后取出,此期间须遮阴,常检查,防高温;也可利用温差进行控制,根据香菇菌丝和绿霉菌丝所需温度不同,把感染后的菌袋处理后运出培养室,置于20以下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可抑制绿霉的扩散,香菇菌丝亦能正常生长。 脉孢霉:又称链孢霉、红色面包霉。在无性阶段初为白色粉粒菌落,后呈粉红色,主要靠分生孢子传播,是高温季节78月发生的重要杂

19、菌,来势猛,蔓延快,危害大。该菌一旦发生,菌种、栽培袋将成批报废。防治方法:脉孢菌喜高温潮湿,所以首先避免高温湿环境。在培养料中加入占干料重量0.2的25多菌灵或0.1的75甲基托布津,可抑制培养料中残存的或发菌期侵入的病原分生孢子;菌袋发菌初期受害,应用500倍甲醛稀释液或用煤柴油滴在未完全形成的病原菌落上;发菌后期受害,可将菌袋埋入3040厘米透气性差的土中,经1020天缺氧处理后可有效减轻病害,菌袋仍可出菇。 毛霉:又称黑霉、长毛霉。菌丝无色透明,菌落初为白色,菌丝长势极快,每日可长3厘米左右,后期呈灰色或黑色。通过降温、通风、防潮防治。 青霉:菌丝前期多为白色,与香菇菌丝很难区分,后期

20、转为绿色、兰色、灰色、肝色,在2025酸性环境中生长迅速,与香菇菌丝争夺养分,破坏菌丝生长,影响子实体形成。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温,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局部发生可用防霉1号、2号消毒液注射菌落,亦可用甲醛注射,进行封闭。 曲霉:初期为白色,后期为黑、棕、红等颜色,菌丝粗短。香菇菌丝受感染后,很快萎缩并发出一股刺鼻的臭气,致使香菇菌丝死亡。防治方法:加强通风控制喷水,降低温度和湿度。严重时可用1:500倍托布津或防霉1号、2号消毒液处理病处。4.常见虫害及防治.菌蚊 常见的菌蚊主要有小菌蚊、真菌瘿蚊、厉眼蕈蚊、折翅菌蚊、黄足蕈蚊。a.发生与危害从菌蚊的栖息环境看,有的潜存在菇房内,有的潜存在产品

21、仓库中。发生的原因多为周围环境杂草丛生、垃圾、菌渣乱堆,给害虫提供寄生繁衍条件;加之菇房防虫设施不全,害虫飞入无阻,给害虫生存繁殖有了再生的场所。菌蚊绝大部分是咬食子实体。而幼虫也潜入较湿的培养料内咬食香菇菌丝,并咬蚀原基,将子实体咬蚀,造成干缩死亡。b.防治方法注意菇房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并撒石灰粉消毒处理,杜绝虫源。门窗和通气孔要安装60目纱网,阻止成虫飞入;网上定期喷洒除虫菊液。房棚内安装黑光灯诱杀,或在菇房灯光下放半脸盆0.1敌敌畏杀虫乳油,也可用除虫菊熬成浓液涂粘于木板上,挂在灯光的附近地方,粘杀入侵菌蚊。.菇蝇:菇蝇指的是对香菇生产有害的蝇类,包括蚤蝇科、果蝇科、扁足蝇科、寡脉蝇科,

22、属于双翅目害虫之一。a.发生与为害 菇房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烂菇不及时处理,常造成蝇类成虫产卵繁殖。蝇主要取食香菇菌丝和幼菇,并从菇柄入侵,咬食柔嫩组织。菇房内湿度越大,发生越严重。幼虫老熟后在菌袋穴内化蛹,繁殖下一代。蝇类有明显趋向性,白天活动。还会携带大量病源菌孢子,线虫、螨类等,是病害的传播媒介,为害极大。b.防治方法 做好消灭越冬虫源,彻底消除菇房四周的腐败物质,经常用石灰消毒;搞好菇房内卫生,门窗装上60目的尼龙纱,门上挂粘胶板粘杀入侵蝇类,以防虫源入内。由于蝇类的发生期由3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达高峰期,因此在防治上应以杀灭成虫为主。栽培房湿度不能过高,进入子实体生长期时,房棚内悬挂

23、黑光灯诱杀,将20瓦灯管横向装在培养架顶层上方60厘米处,在灯管正下方35厘米处放一个收集盘,内盛适量的0.1敌百虫药液诱杀成虫。或用半夏、野大蒜、桃树叶和柏树叶捣烂,以1:1加水浸渍,喷洒杀灭,也可用抑太保20003000倍液喷洒杀灭。.螨类:螨,俗称菌虱。种类很多,在香菇生产过程中几乎都与螨有关。常见的螨类有蒲螨、家食甜螨、粉螨、兰氏布伦螨、害长头螨。a.发生与为害螨类主要来源于仓库、饲料间或鸡棚里的粗糠、棉籽壳、麦麸、米糠等,通过培养料、菌种和粉螨繁殖很快,在22下15天就可繁殖1代。螨类以吃香菇菌丝为主,被害的菌丝萌发力差,使子实体久不出现。菌袋受螨害后,接种口的菌丝首先被吃食而变得稀

24、疏或退化,影响出菇造成烂菇。b.防治方法螨类难以根除。因螨虫小,又钻进培养料内,药效过后,它又会爬出来,不易消灭。因此,只好以防为主,保持栽培场所周围清洁卫生,远离鸡、猪、仓库、饲料棚等地方。场地可用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喷洒,杀灭潜存螨源。在栽培环节中,原料必须选择新鲜无霉变,用前经过曝晒处理。在接种穴封口胶膜拱起通风之前,为了防止螨类从开口处侵入,菇房可提前1天用73克螨特3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室内,然后把室温调节到20,关闭门窗,杀死螨类。尔后再通风换气,排除农药的残余气味,开启封口物。子实体生长前期发现螨虫,可用新鲜烟叶平铺在有螨虫的菌袋旁,待烟叶上聚集螨时,

25、取出用火烧死;也可用鲜猪骨间距1020厘米排放在有螨害处,待诱集时取出用沸水烫死;还可以用茶籽饼研成粉,微火炒至油香时出锅撒在纱布上,诱螨后取出用沸水烫死。在不得已下,可用73克螨特3000倍液喷洒,也可用2.5塞嗪(扑虱灵)1500倍液喷洒杀灭。.菇蛾 菇蛾品种不同,翅膀、体态长短,大小、色彩各异。常见的种类有谷蛾、印度暝蛾、麦蛾、粉斑暝蛾。a.发生与为害蛾及幼虫休眠越冬,以取食为害。成虫多在当年接种穴周围产卵,初孵幼虫钻入菌袋接种穴内,残食香菇菌丝体,并蛀入内层菌丝。菇蛾也常出现在香菇干品仓库中,咬食菇体。b.防治方法(1)控制虫源 菇房或仓库应安装纱门纱窗,防止成虫进入室内,减少虫源。野

26、外栽培棚注意环境卫生,清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虫源。(2)人工捕杀 成虫不喜光,多停留在暗处,结合菌袋翻堆时捕杀;初孵化的幼虫多爬到接种穴上,应及时捕捉;预蛹前期23天老熟幼虫外出活动,应加强预测,在其活动期捉捕。(3)药剂防治 发现虫口密度较大时,每批香菇采收后,或干品进仓前可用克蛾宝20003000倍液,或用夜蛾净15002000倍液喷洒,也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15002000倍液等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喷杀。.蛞蝓 蛞蝓常见的种类有野蛞蝓、黄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a.发生与为害蛞蝓白天潜伏,晚间、雨后及阴天成群活动取食。一年繁殖1代。卵产于菌袋接种穴内,每堆1020粒。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草丛、落叶

27、或土石块下,夜间爬进菇棚内。活动适宜温度为1525,高过26或低于14,活动能力下降。蛞蝓爬行所到之处会留下一道道白色发亮的粘质带痕及其排泄出的粪便。香菇子实体被咬成缺刻,伤害组织;有时伤害处也诱发感染霉菌和细菌。b.防治方法搞好场地周围环境卫生,清除杂草、枯枝落叶及石块,并撒一层石灰粉,或用茶籽饼1千克,清水10升浸泡过滤后,再加清水100升溶液进行喷洒。夜间10时左右进行人工捕捉。发现危害后,每隔12天用5来苏儿水喷洒蛞蝓活动场所。.跳虫 弹尾目跳虫品种繁多,形态颜色与个体大小因种而异,其共同点是都有灵活的尾部,弹跳自如,体面油质,不怕水。常见的种类有乳白色棘跳虫、木耳盐长角跳虫、斑足齿跳

28、虫、等节跳虫、圆跳虫、紫跳虫。a.发生与为害跳虫多发生在潮湿的老菇棚,阴暗处,高温及25条件下适宜其活动,一年可繁殖67代。常群集在野外菇棚内咬食香菇子实体,严重时菌筒表面呈烟灰状。b.防治方法及时排除菇棚四周水沟的积水,并撒石灰粉消毒,改善卫生条件。跳虫不耐高温,培养料灭菌彻底,是消灭虫源的主要措施。出菇前可喷洒1:150200的除虫菊,或用农地乐10001500倍液喷洒。喷药应从棚内四周向中间喷洒,防止逃跑。还可以用敌百虫、乐果或0.1鱼藤精药剂拌蜂蜜进行诱杀。.线虫 线虫常见的有堆肥滑刀线虫、伊可防线虫、三唇线虫、小杆线虫等,属于脊椎动物的线形动物门,线虫纲。a.发生与为害线虫主要由培养

29、料和水源带入,常在降雨、闷湿、不通风的情况下大量发生。受害后菇体边缘腐烂,仔细检查可发现菌褶内有丝状红色或灰色的线虫。线虫蛀食子实体并带进细菌,造成烂菇。有时还破坏菇柄,使子实体失去发育的能力。b.防治方法培养料灭菌要彻底,水源应事先消毒,栽培时菌筒喷水不宜过湿,经常通风并及时检查。发生线虫时,可用0.5石灰水或1食盐水喷洒几次,同时在地面洒施石灰水消毒。5.香菇生理性病害及防治荔枝状原基及防治病状原基形成后,呈圆锥状突起,似荔枝形,菌盖、菌柄不分化,或仅有很小的菌盖,无商品价值。病因高温型菌株菌龄未到,即生理不成熟,却遇低温而出菇;低温型菌株亦是菌龄未到,亦即生理不成熟,却遇高温而出菇;培养料碳氮比值小,即氮源太丰富等原因,都会导致荔枝状原基。防治对策首先调节好培养料的碳氮比,准确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