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心理学-练习题资料_第1页
最新学前心理学-练习题资料_第2页
最新学前心理学-练习题资料_第3页
最新学前心理学-练习题资料_第4页
最新学前心理学-练习题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1.结果许窑孩于先学会说“再见即 而问-甲上好”则较晚才学会 其尘亚氐開是由丁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这是 ()A.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B情绪的分化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D.情绪的社会化2當( )AB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C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D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信号作用3 儿童的情绪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是在()。A. 3岁 B. 4岁 C. 5岁 D. 6岁4. ()A. 原始的情绪反应B.基本的情绪反应C.混合的情绪反应D.高级的情绪反应5. ()。A. 怕 B怒C悲D.爱6 )A.痛苦B惧怕C兴奋D.厌恶7 .3个厂

2、乩斥 鏗儿勺悟第廿比対()。A.快乐和愤怒B.喜爱和厌恶C.快乐和痛苦D.喜爱和恐惧8即()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9 .()。A.记忆B.思维C感知觉D.自我意识10( )A.情绪的内隐性 B.情绪的依赖性C情绪的受感染性D.情绪的情境性11()的表现。A.情绪冲动性B情绪易变性C.情绪两极性D.情绪感染性12童情绪的内隐性出现在()A.幼儿初期B.幼儿中期C幼儿晚期D.小学生初期13儿最初的笑是()A'B.外发性的C.内源性的 D信号性的14丄A.最初诱发性微笑发生的标志C最初生理性微笑发生的标志15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B. 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

3、的标志D.最初自发性微笑发生的标志_的出现。()精品文档A.有差别微笑B.出声的笑C诱发性的笑D.自发性的笑16有差别的微笑一般出现在()A.6个月 B.7个月 C.4个月 D.5个月A.道德感B.归属感18班幼儿在道德感方面(C.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17列哪种情感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C. 美感D.理智感)a 学释r *七陋折化的這德标族b.主要指向个别行为D. 比较复杂化19 n戈心山口製I斤丢符會:H世标芯rrl.卄殆关心汀仃人"符介辽徳机淮 由比产上*贱的肓绪 这是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A.小班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20列方法中更适合于控制情绪的是()。

4、A.想象法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D.转移法21以谆需儿星緒ii广涓退廿 贞刊朮依盘是()。A.行为主义理论B.认知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22列方法中最适合于调节幼儿情绪的方法是()。A.消退法B.冷却法 C反思法D.转移法23. 反应比较微弱、持久带有弥散性的是()A.激情 B.应激C.心境D.挫折24. “草木皆兵”属于()A.应激B.心境C.激情D.挫折25“破涕为笑”在幼儿身上很常见,体现了幼儿情绪()特点A.情绪体验深刻 B.情绪不稳定、具有情境性C.情绪易受感染 D.情绪内容丰富26关于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动机作用最恰当的观点是()。A.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

5、组织者B.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C.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D.阻碍儿童去做不良的行为27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的交往工具是()。A .哭声 B.叫喊声C.表情 D.行为28. 华生认为婴儿天生的情绪反应有()。A.愉快和不愉快 B.激动、快乐和痛苦C.惧怕、愤怒和快乐D.怕、怒和爱29. 与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是()。A.脑的成熟B.肌肉运动C.生理需要D.社会需要30学前儿童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的发展趋势是()。A.保持稳定B.不断增加C.不断减少D.稳中有减31儿童情绪的动因处于以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是()。A. 12岁 B. 23岁 C. 34岁

6、D. 45岁32. 成人对幼儿不理睬,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是因为()。A.幼儿独处时感到恐惧B.幼儿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C.幼儿害怕成人不要他D.幼儿离不开成人33. 近1岁的婴儿如对他做笑脸,他会笑。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作出严厉的表情,他会马上哭起来,这是因为()。A.他已经产生了社会性需要B.他的哭和笑已带有社会意义C.他已能模仿成人的表情D.他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34. 幼儿看到故事书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造成这 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A.幼儿的情绪是完全表露于外的B.幼儿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C.幼儿的情绪已趋稳定D.幼儿的情绪具有冲动性

7、35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B.幼儿的意志力差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36. 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37. 儿童情绪的内隐性出现在()。A .幼儿初期B.幼儿中期C.幼儿晚期D.小学生初期38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三周,就开始出现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诱发笑。这种诱发性微笑是()。A.反射性的B.社会性的 C. 一种交往的表

8、情手段D.通过模仿成人得来的39 儿童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 )。A. 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不出声的笑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40 恐惧可以说是( )。A.本能的反应 B.社会性的表现 C.情绪分化的表现 D.自我调节的表现41 不能引起婴儿最初的恐惧的是( )。A.视觉刺激 B.听觉刺激 C.肤觉刺激 D.肌体觉刺激42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A. 3 个月左右 B. 4 个月左右 C. 5 个月左右 D. 6 个月左右43 学前儿童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的道德标准是在()。A. 3岁以前B.小班 C.中班 D.大班44 理智感是由( )。A

9、.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引起的 B.是否符合精神方面的需要引起的C.是否符合成人的要求引起的D.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引起的45 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幼儿很喜欢做游戏B.幼儿很喜欢提问题C.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D.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46 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属于高级情感的()A理智感B道德感C实践感D美感47“狂喜、暴怒、绝望”属于情绪状态中的()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挫折 48攻克难题时产生的愉快的、自豪感属于高级情感中的()A理智感B道德感C实践感D美感49 有的幼儿在看图书时把反面人物的头部涂黑或挖掉,这种现象属于()A心境B

10、激情C应激D挫折50“人逢喜事精神爽”属于情绪状态中的()A心境 B挫折C激情D应激二多项选择1. 情绪的基本状态有()A.激情B.心境 C.应激 D.挫折2. 高级情感包括()A.道德感B.挫折感 C.理智感 D.美感3 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的特点是() 。A 与社会性需要紧密相关B 与生理性需要紧密相关 C 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D 具有后天的环境性4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生理化 B社会化 C丰富性和深刻化D自我调节化5 恐惧的种类有() 。A本能的恐惧B与知觉经验相联系的恐惧C预测性恐惧D怕生6儿童的笑可以分为()。A自发性笑B诱发性笑 C本能的笑D反射的笑7 儿童依恋

11、的特点() 。A 儿童最愿意与依恋对象在一起B 在儿童痛苦时,依恋对象更容易安慰幼儿C 依恋对象使孩子有安全感D 依恋对象必须是妈妈8 依恋的形成经过下列阶段( )。A对人反映无差别阶段B对人反映有差别阶段C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D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9 依恋的类型有三种( )。A 安全型依恋 B 回避性依恋C 危机性依恋D 反抗性依恋10. 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叙述正确的有()A.情绪是比较简单的体验,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东西B情绪一般比较稳定,带有情境性C 情绪没有情感强烈,情绪有较多冲动性D.情绪比情感有较明显的外部表现11 .华生根据对医院的 500 多名初生婴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

12、()A.喜 B.怕 C怒 D.爱12. 有的研究认为,幼小儿童产生愤怒的动因有()A.生理习惯的问题B.与权威的矛盾问题 C与环境的问题D.与人的关系的问题13.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有()A.哭B.笑 C恐惧 D依恋14.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有()A.道德感B.美感C成就感D.理智感三判断题1 情绪、情感的产生和人的需要密切相关,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相应的情绪和情 感,人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不产生情绪情感。 ()2儿童永远都是无忧无虑的。()3婴儿一出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4 常言说“小孩儿的脸,六月的天” ,说明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差。 ()5幼儿经常“破坏”玩具或其他物品,这

13、有可能是理智感的一种表现,家长和教师应进行 适当引导。 ( )6幼儿爱“告状” ,是道德感的一种表现。()7幼儿期情绪的发展趋势是冲动性逐渐减少。()8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9在幼儿园中常一个人哭, 其他人也跟着哭, 这是因为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和暗示。()第十章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一单选题1.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称为()A.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B.大小规律C粗细规律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2.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这是动作发展的()A.无有规律B

14、.近远规律C.大小规律D.首尾规律3. 婴儿看到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主要体现了儿童动作发展的 ( )。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B.首尾规律C近远规律D.大小规律4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5. 婴幼儿大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动觉的发展()。A.要晚些B.要早些C.要不明 显些D.时间差不多6. 以下最早产生的动作是()A.坐B翻身C.爬D.站7. ,处于最初动作阶段。()A.36岁B.23岁C.34岁D.2岁

15、前8. 处于基础动作阶段。 ( ) A. 9岁儿童 B. 1 岁儿童 C. 5岁儿童 D. 10岁儿童9.27岁,处于()。A.基础动作阶段 B专门化动作阶段 C反射动作阶段 D.最初动作阶段10. 儿童动作发展中,通过运动探索和体会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这个阶段属于()A.反射动作阶段 B最初运动阶段 C基础运动阶段 D专门化动作阶段11. 各种基础动作的发展,大致都经历三个小阶段,即 ( )。A初级阶段t中级阶段t高级阶段B基础阶段t初级阶段t成熟阶段C起始阶段t初级阶段t成熟阶段D起始阶段t基础阶段t成熟阶段12.4岁时,()。A.能熟练地奔跑B.开始能奔跑但不够熟练C.

16、可成熟地跳 D.能用伸直的腿去踢球,但身体运动较少13. (),儿童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 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 芽。 A.8 个月左右B.10个月左右 C.6个月左右 D.11个月左右14. (),儿童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A幼儿末期B幼儿早期C幼儿初期D幼儿中期15.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动机,往往是()。A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B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C.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D.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16. 有的幼儿争着擦桌子,翻来覆去擦不完,他的这种行动说明()A.他的行动动机与目的不是一致的 B他的行动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C他的行动动机与目的是毫

17、不相关的D.他正在学习劳动的方式方法17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A.行动过程中的坚持性B.行动的动机 C.行为的 强度D.行为过程中的态度18. 在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方面,5岁幼儿与4岁幼儿相比,是()A.变化不大 B.有明显提高 C. 略有提高D.坚持性都很低19. 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在 (20 下列哪项不属于良好的意志品质。)A.2-3 岁 B.4-5 岁 C.5-6 岁 D.6-7 岁)A.果断性B. 武断性C. 坚韧性D. 独立性21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 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识和行为方式行动的品质是()A.坚韧性 B.自制性C.独立性D.果

18、断性22.与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果断性B.坚韧性C.独立性D.自制性 二多选题1 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A.独立性B.果断性C.坚持性 D.自制性2 儿童有意运动的特点是( )A. 它是天生就会的,是无条件的反射运动B. 人在完成某一有意运动时,在头脑中预先产生了运动的目的C. 有意运动时后天学会的D.是被动运动的,它是人没有意识到的3. 幼儿自制发展的表现形式有()A.抗拒诱惑B.依赖体罚C.转移注意D.延迟满足三判断题1 .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是天生的,是不能后天锻炼和培养的。()2.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品质。()3. 4-5 岁时幼儿 坚持性发 展

19、的关键年 龄,应 抓紧对这个年龄 幼儿坚 持性的培养。 ()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意志自制性的表现。()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个性调节系统的核心是()A.需要B.自我意识 C兴趣D.内部动机2. 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它制约着个性的发展。A.兴趣B.自我意识 C气质D.能力3. ()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A.个性调节系统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的结构系统D.个性倾向性4进入3岁后,儿童()。A.个性萌芽B.个性尚未发生 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D.个性的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缓慢5“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

20、映了幼儿心理活动()。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6.36岁儿童个性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是()A.先天气质差异 B.个性特征萌芽 C.个性初步形成D.个性基本定型7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是()。A.自尊感和理智感B.分离感和同一感 C.自主感和独立感 D.个体感和集体感8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是()A.独特性和可变性B.稳定性和调控性C.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D.复杂性和多层次性9儿童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说明其处于()。A.自我认识的发展阶段B.自我感觉阶段C.自我观察阶段 D.自我体验阶段10. 孩子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是()。A.产生自我意识的

21、表现 B.辨别能力发展的表现C思维真正产生的表现D智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123岁儿童处于自我意识发展中的()。A自我感觉的发展阶段B自我认识的发展阶段C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D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阶段12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A个性形成的重要标志B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C.同一感发展的最重要标志D.自我感觉发展的重要标志1345岁期间,儿童的()。A自我体验发展迅速 B自我控制发展迅速C对自我的多方面评价发展迅速D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发展迅速14. 五六岁儿童已经会用 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A.语言B动作C修饰词 D.感叹句15. 个性倾向性的基本特征是()。A.独特性

22、和自主性 B.稳定性和独特性 C.积极性和选择性D.独特性和社会性16.9 个月左右的孩子,会不断地抛玩具,以认识玩具本身,这说明孩子处于()A.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B.新异性探索阶段 C.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D.兴趣广泛发展阶段17.13岁是()A.多种兴趣开始发展的阶段B.兴趣发展的中心阶段C.兴趣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阶段D.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18.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 )A.13岁期间,儿童的生理需要仍占主要地位B.幼儿期是需要发展的活跃时期C.从5岁开始,儿童的社会性需要迅速发展D.13岁,是儿童兴趣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的阶段19. 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23、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20. 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质基本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21. 托马斯 ?切斯根据 9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即 ( )A.适应型、迟缓型、分离型B.适应型、冲动型、迟缓型C.活动型、适应型、分离型D.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动迟缓型22. 对粘液质的孩子,应着重()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D防止任性、粗暴23. 对胆汁质的孩子,应着重()。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B.

24、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C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D.防止任性、粗暴24. 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A. 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25. 对抑郁质的孩子,应着重()。A.防止任性、粗暴 B.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C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D.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26. 对多血质的孩子,应着重()。A.防止任性、粗暴 B.培养积极探索精神 C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D.防止疑虑、孤独27. 根据孩子的不同气质,在教育上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的孩子, 应着重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僻。 (

25、)A. 粘液质B.多血质CJ胆汁质D.抑郁质28. 气质对智力的影响作用表现在()A.能影响潜能的高低B.能影响“最近发展区”的大小C.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D.能影响智力的可变性29. 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A.模仿性强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活泼好动30. 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是 ()。B.操作能力最早表现,模仿能力发展迅速D.创造能力最早表现,特殊能力发展迅速4 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 ()。A.模仿能力最早表现,操作能力发展迅速 C.特殊能力最早表现,创造能力发展迅速31. 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发现,生后头A.70%B.60%C.65%D.50%32 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

26、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 )。A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B.气质特点方面C.能力发展的特点D.性格特征方面33关于“个性”的理解,下面不正确的观点是()。A. 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B.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C. 人的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个性的表现D. 同一年龄的人身上存在明显的共同特征34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的人的个性有比较明显的特点, 甚至一个国家的南北方的人的个性 也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说明个性具有( )。A .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35个性的调节系统的核心是()。A.需要B.自我意识 C.兴趣 D.内部动机36. 个性形成过

27、程的开始时期是在()。 A. 2岁前 B2岁左右 C36岁D学龄初期37. 成为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是()。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B.开始知道自己长什么样C.掌握代名词“我”D.开始我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38.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39. 俗话说的“禀性难移”指的就是()。A.气质的稳定性 B.性格的稳定性C.能力的稳定性D.兴趣的稳定性40. 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类型分为三种,即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A.情绪不稳定型B.多愁善感型C.掩蔽现象型D.起动迟缓型41. 表现在人对实现的态度

28、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A.道德感 B.理智感 C.气质 D.性格42. 儿童性格的最初表现是在()。A.婴儿期 B.幼儿初期C.幼儿中期D.幼儿晚期43. 以下不属于幼儿期性格典型特点的是()。A.活泼好动B.独立性强C.好奇好问 D.模仿性强4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A.气质B.性格 C.能力D.兴趣45. 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A.婴儿期 B.学前期C.学龄初期 D.学龄中期46 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的()。A.性格 B.气质 C.能力D.个性倾向性47. 冷静、沉稳是()气质

29、类型的典型表现。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48. 强而不平衡型神经活动类型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49. 托马斯等人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的()个维度。A.六B. 七 C.八 D.九50. 布雷泽尔顿把婴儿的气质划分为活泼型、安静型和()三种基本类型。A.迟缓型B. 般型C.活动型D.情绪型51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是指( )A.自我观察B.自我分析 C.自我评价D.自我体验52 .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是()A.自尊感 B.自信感C.成功感 D.失败感53.有人把( )比之为一个人

30、内心的“道德法庭” 。A.自我观察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D.自我监控54 .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称之为()A.自我观察 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监控55.当问一个幼儿是不是班上最乖的孩子时,他说“不是,因为老师经常批评我,说我不是 乖孩子。”这说明幼儿的自我评价具有()A.片面性 B.深刻性C.客观性 D.依从性56 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A.自私自利 B.心胸狭窄C.宽容大度D.相貌出众57. 个性的 ()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58. 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 )的表现。A.独特性B.

31、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59.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 ()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A.理想B.动机C.需要D.志向60. 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开始形成的。A.自我意识B.个性特征C.调控系统D.情绪状态61. 在一定程度上说, ()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A.自我意识B.个性特征C.能力倾向D.个性倾向62. 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的差异。A.言语特征B.记忆过程 C.思维特征 D.气质类型63. 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A.会叫“妈妈” B.思维出现C.学会评价D.掌握代词“我”64. 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

32、的成分。A.自我评价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觉醒65. 关于需要和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B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C.需要一旦产生,就转化成为推动人活动的动力D需要必须有诱因条件才能转化为动机66. 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 )。A儿童的性格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B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C学龄晚期开始,行为受内心制约,且习惯已经形成D学龄晚期阶段性格的改造更加困难67. ()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A. 语言能力B.模仿能力C.认识能力D.特殊能力 68气质、性格与活动的关系,下列表

33、述错误的是( )。A.表现在活动中B.对活动有直接影响C.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D.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69. 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 )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 尾。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70. 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初期D.学龄中期71. 能够集中反映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的是( )。A.个性的调节系统 B.个性的倾向性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个性的能动性72. 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A.遗传性B.先天性C.易变性D.稳定性73.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A.独立

34、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74. 表现在人对显示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A.道德感B.理智感C.气质D.性格75. 布鲁姆认为, ()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A. 13 岁 B. 15 岁 C. 17 岁 D. 19 岁76. 下面不属于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形式是()。A.安全B.交往C.游戏D.尊重77. 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A.需要B.能力C.气质D.性格78.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因素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79 托马斯 ?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A.情绪不稳定型 B.多愁善感型 C.掩蔽现象型 D

35、.起动迟缓型80. ()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A.活泼好动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稳定性较强81 关于幼儿兴趣特点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A幼儿的兴趣比较单一B幼儿的兴趣表现出个别差异和年龄差异C幼儿的兴趣多直接兴趣D幼儿的兴趣比较浮浅,容易变化82 正直、慷慨、懒惰、吝啬,这些词描述人的()A气质B性格C能力D情感二多选题1. 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其特点有()A.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C.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B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D. 对评价活动的态度积极2.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有()D神经过程的灵活性A.神经过程的强度B神经过程的平

36、衡性C神经过程的敏感性3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表现在()A.好动 B好奇、好问 C好模仿D.好冲动4个性因素包括()。 A、自我意识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倾向性 D、外表长相5个性具有的特征有()。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体性 D、社会性6、 一般来说,胆汁质具有()等特点。A、暴躁 B有魄力C、细心D、有主见7、 以下属于气质特征的有()。A、天生的B、后天的C、不容易改变的 D、没有好坏之分的。&托马斯等人将幼儿的气质分为()等几种。 A、容易抚养型B、抚养困难型C、发动缓慢型D、容易发动型9、幼儿的自我评价具有()等特点。A、评价带有依从性 B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C、评价带有表

37、面性D、评价带有客观性10、 以下属于自我体验的有()。A、自卑感B、自信感 C自主感 D、自制力11、 以下心理特点属于性格的是()。A居高临下B自私自利 C观察力强D懒惰12、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世界观13、 兴趣的品质包括()。A、兴趣的广度 B、兴趣的指向性 C、兴趣的稳定性 D、兴趣的效能三判断题1 .气质是先天的,有好坏之分。()2. 热情活泼是胆汁质气质类型的典型表现。()3. 气质是先天的,是绝对不可改变的。()4. 托马斯和切斯的研究发现在三种气质类型中,占比例最多的是迟缓型的婴儿。()5. 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有可能会到受环境的影响而被掩蔽

38、。()6 多血质的儿童的不足之处是爱逞能、易粗心、莽撞,教师应注意引导和教育。7.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主观情绪性和不确定性。()8 如果经常得到成人不切实际的好评和表扬,幼儿往往会自我评价过高。()9.婴儿一出生就有了自我意识。()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1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A.自我意识B.态度C.认知D.移情2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 是()。A.父亲B.同龄人C.母亲D.教师4、 攻击性

39、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榜样B.强化C.父母的惩罚D.挫折5、 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文化B.电视C.家庭D.幼儿园6、 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A.放任型B.溺爱型C.保护型D.包办型7、 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 B.具有了性别概念C.产生了性别行为 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8、“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 ()。A.社会性B.自然性C.共同性D.差异性9、()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A.亲子关系B.同伴关

40、系C.性别角色D.攻击性行为1 0 .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 ()项不正确。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D.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11. 重视 ()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A.思维B.智力C.认知D.社会性12. 强调人生成功因素中()的决定性,使“智商决定论”成为历史。A.智力B.个性C.情商D.智力13. 在母亲离开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在母亲回来时,欢迎母亲的到来,但这只是短暂的,这种孩子可能属于 ()依恋类型。A.回避型B.安全型 C.反抗

41、型 D.迟钝型14. 下列哪一项是最好的依恋类型 ()。A.回避型B.安全型 C.反抗型 D.迟钝型15. 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中发生的。A.游戏情境B.语言情境C.社会情境D.家庭情境16“清高孤傲,自命不凡” ,最容易在 ()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A.民主型B.专制型C.独断型D.放任型17近 20 年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接受下列()结论。A. 独生子女发展中,存在某些生活环境上的特殊性B. 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C. 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D. 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18. 关于男女双性

42、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特征B. 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C. 双性化理论强调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D. 有研究表明,高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19.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 ()。A.与生俱来的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D.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20. 下面不属于情商内容的是 ()。A.同情B.独立C.智力D.关爱21. 作为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是()。A.个性B.社会性 C.道德感D.同情心22.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43、在()。A.婴儿期B.幼儿前期C.幼儿期D.小学生初期23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四种类型:权威型、专断型、忽视型和()。A.放纵型 B.溺爱型 C.保护型 D.包办型24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前提是()。A.儿童性别角色的认识B.社会对不同性别的社会期望C.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D.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25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是()。D. 4岁左右)。D.小学生初期)。A 1 岁左右 B 2 岁左右 C 3 岁左右 26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 )。A.同情B.移情 C.分享 D.合作 27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萌芽出现在(A. 2岁左右B. 3岁左右 C.幼儿期28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

44、是(A.榜样B.强化C.父母的惩罚 D.挫折29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质的方法是()。A.陌生情境实验B.视崖实验C.习惯化 D.吸吮反射30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社会文化B.电视C.家庭 D.幼儿园B.性别角色的发展C亲社会31.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A亲子关系的发展行为的发展D社交技能的发展32儿童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是()。A.良好的亲子关系B.良好的同伴关系C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D.亲社会行为33. ()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C.兴趣的发展D.社会性发

45、展34.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A.依恋B.合作C移情D社会化35()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A.广义的亲子关系B.狭义的亲子关系 C有差别社会性关系D.无差别社会性关系36. 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当依恋对象离开时,就会哭喊,不让离开;当依恋对象回来时,会显得十分高兴。这属于婴儿依恋发展的()A.特殊情感连接阶段B.安全社会性反应阶段C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D.无差别社会性反应的阶段37. 孩子表现出相当明显的分离焦虑一般是在()。A. 612月B. 46月C.接近1岁D. 13月以后38. 同伴关系的交往,最早可

46、以在_儿童身上看到。A.6个月B.8个月C.12个月D.15个月39. (),幼儿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左右D.4.5岁左右40. ,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但联系是偶然、无组织的 ;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发展的初级阶段。()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后D.6岁左右41. 对幼儿来说,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A.玩具和交往方式B.游戏内容和方法C.言语表达和主动性D.外表及个人性格42. 幼儿能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一般在()A.12岁B.23岁C.34岁D.4岁以后43

47、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B具有了性别概念C产生了性别行为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44.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的 ()的特点是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45. 孩子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这里反映的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特点是()。A.知道自己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D.无法判断,因为这是每一阶段都可能出现的问题46. 处于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的阶段。 A. 34岁 B. 57岁 C. 23岁 D. 12岁47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第三阶段特点是(

48、)。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48. 在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5岁的孩子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知道自己的性别B有明显的自我中心C认为男孩子穿裙子也很好D.认为男孩要胆大,女孩要文静49. 研究发现,对父亲和母亲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反应的强化作用的比较是()A.父亲比母亲的强化作用更明显 B.母亲比父亲的强化作用更明显C两者都有很明显的强化作用 D.无法比较50 .在学龄前期, 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 )A.强化B.适当淡化C不考虑D.以上说法都不对51. (),称为移情。A.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

49、题B.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C.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D.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先满足对方52. 一般不会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是()。A.社会生活环境B.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C.移情D.遗传基因53.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A.破坏性B.情绪性C.目的性D.情境性54.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之一是()A.攻击性行为无明显的性别差异B.从敌意性攻击向工具性攻击转化C.较多依靠言语的攻击D.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55. 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56.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榜样B.强化C父母的惩罚 D.挫折57

50、. 不是导致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原因是()。A.缺少同伴交往 B.传统观念C特殊经历D.家长子女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抵制攻击性C、惩罚一定是抵制儿童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D、父母的惩罚本省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2 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A、依赖性强B、自私自利C、独立性差D、任性3、 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 A、父母的惩罚B、榜样 C、强化D、挫折4、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包括()A、人际关系的建立 B、性别行为的发展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攻击性行为的发展5、幼儿的

51、亲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有()A、同情B、关心C、合作D、谦让E捐献6发展幼儿的移情能力可以从()等方面入手A、理解教育B、表情识别C、情景理解D、情绪追忆三判断题1研究表明,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绝对的稳定性。 2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多为工具性攻击行为。3儿童之间良好的交往关系,能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样,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4依恋的性质决定于母婴交往的时间。5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 影响因素。6儿童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早于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7儿童同伴交往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其在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 8同伴间的交往可以抵消亲子关

52、系中对儿童的某些不利方面。9男女双性化理论强调应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不需要强调性别 差异。10学前儿童的利他行为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初生时并不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这 说明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 )A.由笼统到分化B.由具体到抽象 C.由被动到主动 D.由不齐全到齐全2. 儿童在气质类型差异的稳定性证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 )A.遗传因素B.生理成熟C社会环境D.教育训练3下面有关游戏的说法错误的是()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

53、,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游戏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A.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 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B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孤立进行的C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自始至终是成体系的D.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5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A.物质基础B决定C主导D.一般6. 心理学家盖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A.遗传素质B.生理成熟C.家庭环境D.社会环境7使心理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的是()A遗传因素B生理成熟C环境和教育D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8. 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A.社会风气B.微观的社会环境C.生理成熟D.社会文化9. 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