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案三篇_第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案三篇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五年 级语 文黄河象精 选教案三篇黄河象介 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 态,及 这具大象化石的 发 掘过 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 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 历。下面就是小 编给 大家 带 来的小 学五年 级语 文黄河象精 选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 标 :1、感受黄河象骨骼化石 “高大完整 ”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渗透科学的 态度及思 维方式。3、归纳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拓展我是 电和 尘埃的自述,使学生在 读法和写 法上有所提高。教学重点:1、重点感受黄河象骨骼化石 “高大完整 ”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2、评价科学家的假

2、想,渗透科学的 态度及思 维方式。教学过程:一、在比 较中体会黄河象的 “完整 ”1、在比 较 中找到两文 结 构的不同(1)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题目黄河象奇异的琥珀体裁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提纲1、化石的 样子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 发掘1、假想琥珀的形成2、琥珀的 发现3、琥珀的 样子预设 :黄河象先写了骨骼化石的 样子,而奇异的琥珀在最后一段才写了琥珀 的样子。(3)为什么黄河象在第一自然段就比 较具体地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 样子 ?2、要想知道 为什么这样写,我 们就要先来看看 课文是怎样写的?(1) 出示自学提示1、默 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黄河象骨骼化石 样子的句子

3、。2、黄河象骨骼化石有怎 样的特点 ?(特点:高大、完整 )课文是怎 样把这个特点写出来 的呢?(2)学生自学画批(3) 交流中,有重点地引 导 体会出示:这具大象骨架高 4 米,长 8 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看, 前端是 3 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 头骨和下颌,甚至很 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 100 多块 脚趾骨中, 连三四厘米 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这句骨架高 4 米,长 8 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 ”运用数字 说明的方法 说明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它是我国目前 为止发现 的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 越大越不容易保存完整,可是除了尾椎骨以外,

4、其它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由此 可见其完整程度。“甚至很 难发现 的舌骨也保存着 ”连“三四厘米 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运用举例的 说 明方法 说明,那么高大的骨架却 连这么小的舌骨、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真是完整,真是 太不可思 议、太罕 见了。(4)看,这具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出示图片)就实实在在的陈列在离我 们不远的,地 处天 桥的北京自然博物 馆里。引读-这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高 4 米,长 8 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3、 回到刚才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始就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 样子呢?在学生回答的基 础上出示: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 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

5、石的 发现是很少 见的。 补充资料: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所 发现的剑齿象骨骼化石中最完整的一 具。黄河象骨骼化石是人 们了解古地理、古气候的珍 贵资 料,是中国古生物 发掘的重要成 果之一。预设 :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太少 见了,很珍 贵,非常有价 值,作者太想 让我们 了解它了,所以 课 文一开始就介 绍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 样子。引读-这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高 4 米,长 8 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4、 刚才我们对两篇文章 进行了比较,从中找到了它 们的不同,也就是 说,即使是同 类文章,因表达的需要又会有所不同。 这正是共性之中 见个性。二、 读故事,体会科学小品

6、的合理、有趣1、从比 较入手 进行阅读我们再来看 这两篇文章的提 纲,有什么相同 吗?(都有一个假想的故事 )题目黄河象奇异的琥珀体裁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提纲1、 化石的 样子2、 假想化石的形成3、化石的 发掘1、假想琥珀的形成2、琥珀的发现3、琥珀的样子(2)集体交流当学生说到可以用“合理”这个词来评价时(板书:合理 ),追问学生:从哪儿看出这 个假想故事合理呢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天气炎 热,疲劳饥渴,脚踩砾石有依据科学家的假想很合理,那么科学家假想的依据是什么 ?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 踩着砾石。从它站立的姿 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 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 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

7、以推想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 动 过小结:科学家就是依据黄河象出土 时的样子,想到想到有依有据,合理 严密, 这就是假想,这是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态度。3、在归纳中明确科学小品的共性特点(1)从科学家假想的这个故事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你以前不知道的科学知识呢?预设:O化石的形成 经过很漫长的时间一一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O只有封闭起来才有形成化石的可能 这是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O化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 值(知道远古时期的地理、地貌,知道 远古时期有哪些 动物、植物 )(3)小结: 通过生动形象的假想故事, 我 们收获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 这就是科学小 品的特点 (板书:讲科学知识)三、梳

8、理认识,拓展科学小品的表现形式1、奇异的琥珀和黄河象都是以 讲故事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相关的科学知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科学小品都有假想的故事呢 ?2、我们再来读一读我是 电尘埃的自述 这两篇科学小品, 边读边 想这两篇科 学小品是用什么形式向我 们介绍科学知 识的呢?(自述的形式,就是以第一人称向大家介 绍 自己)3、科学小品的表 现形式不 仅仅有讲故事和自述 这两种,还有对话、描述等其他的形 式,在今后的学 习中我 们会陆续的接触到。四、作业继续阅读 我是电和 尘埃的自述 这两篇科学小品,想一想通 过他们的自述你都 了解了哪些科学知 识呢 ?教学目 标 :(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 12 个生字

9、,理解 “骨骼、昂首 阔步、炙烤、 椭圆、有气无力、 挣 扎、惊恐、腐 烂、挖掘、一瞬 间 ”等 词 的意思。2.理解科学家是怎 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 历 的以及他 们这样 假想的根据。3.体会文章的 记叙 顺序。4.有感情地朗 读课 文。(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三 )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爱 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教学方法:(一)教师教法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 讨论、交流的基 础上,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 重难点,并通 过感情朗 读理解课文内容。(二)学生学法自学、自悟、 讨论 、交流。教学重点: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

10、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2.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 历的 经过 。3.弄清 课文的叙述 顺序。教学 难点: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解决 办法: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在此基 础上教师多媒体,并通 过感情朗 读理解课文内容。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1.组织学生自学、 讨论 、交流。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二)学生活 动设计1.自学、 讨论 、交流。2、有感情地朗 读课 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 入,揭示 课题同学们,你 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 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 这具 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 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 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第 19 课。

11、板书课题 : 19 黄河象。(二)自由读课 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读课文,教 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 查字典或 请教同学和老 师。(2)画出 带有生字的生 词;反复 读一读并试着理解。(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 讨论 。3.全班交流, 资源共享。(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 词可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助,教 师适时引 导点拨。(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 组回答,其他小 组作 补充。(这篇课文讲的是 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 馆古生物大 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 肃省发现 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三)练读课

12、 文,熟悉文章内容(四)学习生字词1.读带有生 词的句子,将生 词多读几遍。2.用多媒体 课件出示生 词,指名读并加以理解。3.指导书写。(五)作业1.熟读课文。2.学写生 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 入,明确目 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这节课 我们进 一步来研究 这几个问题 。(二 )深入探究 课文1.合作学 习第 1 自然段。(1)静静地读第 1 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 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 ?把使你 产生这种感受的 词句标出来。(2)小组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讨论 的重点句子a.这具大象骨架高 4 米,长 8 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

13、安装起来的b. 前端是三米多 长的大象牙,接着是 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c.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d.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 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 发现是很少见的。(4) 媒体演示, 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5) 朗读体会特点。(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 历提供了依据。板书 :完整 (特点 )2. 以浏览方式学习第 2-6 自然段。(1) 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 2-6 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 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 历的 ?阅读思考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 说一说。(2) 找好朋友去交流。

14、(3)互动交流, 汇报 学习收获,相机 进行板 书朗读指导。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 边-老象陷进淤泥一变成化石(来历)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自由 练读,然后以行或 组分段读, 举行朗读比赛,然后 让学 生评议。3. 学习第 7、8 自然段。(1)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 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 历,他们这样假 想的根据有哪些 ?(2) 小组内交流。(3) 全班交流。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 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 书。板书: 1973 年甘肃(发现挖掘)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 础上,教 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 势, 推断是失足落水 ;二是从骨 头关联的

15、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 动过 。(4) 指导朗读。4.浏览全文并 对照板书,想一想 课文是按照怎 样的顺序记叙的?在学生交流的基 础上,教师总结 。(三)练习复述1.教师讲 清复述方法。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 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4.各组推荐人 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 评议 。(四)畅谈收获可以谈写法,可以 谈启发,只要 谈得合理,教 师都应给予鼓励。知识目标:1、学会本 课生字、 读准字音,理解 “炙烤”有“气无力 ”发“现 发掘”挖“掘 发掘” 等词语 的意思。2、通 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 发现、 发掘、命名的 过程。3、找

16、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 课文内容 说说这样 推想的依据。4、抓住主要内容, 简要复述 课文。能力目 标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 课 文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 头表达能力。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价 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 习科学知 识的 兴趣。教学重点、 难 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 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 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 过程 的假想,增 长科学知 识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 资料。教学课时安排:两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课前,老 师让 大家收集有关化石的 资料,谁先给大家介 绍?(指名学生上台解 说并组织其他同学介 绍、展示自

17、制的化石 图片或有关的 资料等。 )2、今天,老 师要带大家走 进北京自然博物 馆,参 观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 (出示课件) 这就是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板书课题 :黄河象 )(二)学习第一段1、看着 这具大象的骨架 样子(板书:骨架 样子 )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 ?(高大、完整。 师板书。) 课文在第几段描 绘 ,请划出有关 语句。2、学生交流。3、齐读这 些语句,体会黄河象化石的特点。4、(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 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5、学生自由提 问。师引导提出:黄河象化石是怎 样 被挖掘出来的 ?为什么能被保存得 这样 完整?6、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 够这样 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

18、化石的 发现是罕见的,人 们是 怎样发掘的呢 ?请快速、 轻声地朗 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1、检查:人们是怎样挖掘出 这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的 ?(学生回答 )2、此段告 诉了我 们什么?(相机板 书:化石的 发现 化石的挖掘 化石被挖掘出 时样 子)3、象化石被挖掘出来 时是什么 样子的,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 语句。4、待学生找到后, 师出示句子,生 齐读这 句话师板书:斜插沙土 脚踩砾 石。5、师提问:文章开 头向我 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 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 发掘 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 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 ?6、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 历

19、。板 书:假想来 历。(四) 学习第 2 7 自然段1、师问 :什么是假想 ?生答:假 设、想象。2、师: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 们现 代人根本不可能 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 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 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 设。那么,科学家是根 据什么来想象、假 设黄河象化石的来 历的 ?3、科学家从哪几步假想了黄河象的来 历?讨论得出四层:(1)当时的时间 、气候和地理 环境。(2) 黄河象怎 样来到小河 边。(3)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4)黄河象是怎 样变 成化石的。4、师: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化石被挖掘出来 时的样子,想象了化石的来 历,下 边,我 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 样 来想象的。5、根据 读书要求读课文(1) 用你喜 欢的方式 读文。(2)对这个故事,你 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 ?你想问什么?请准备好,在小 组内交 流。6、小 组合作,表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