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两个调研组,于3月2日15日深入适中、苏坂、大池、西陂等乡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组织召开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分管领导、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代表、农户及人大代表座谈会,对我区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本文基于此次调研结果,对我区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并就如何加快我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一、我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我区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2、实施“工业化促农、城市化带农、产业化富农”的思路,“三农”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32.5亿元,比2007年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8010元,比2007年增长13.4%,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1、特色产业持续发展一是畜牧业健康发展。建成12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成为了海西最大的无公害生猪基地,连续两年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森华冷却肉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森宝年屠宰3600万羽肉鸡生产线开工建设。2008年,全区肉类总产量16.07万吨,增长19.9%;水产品总产5850万吨,增长18.2%。二是林业发展势头强劲。完成植树造林4.73万亩,引进
3、金源木业等竹木加工企业100多家,建成丰产毛竹林基地40万亩。三是果蔬产业持续推进。共有无公害蔬菜基地2.2万亩、水果无公害基地1.3万亩、绿色食品基地0.8万亩;建成东肖联邦梅花山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基地450亩、苏坂乡美山村5000亩密柚生产示范基地。四是茶叶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培育壮大“优质高山茶”,建设了白沙产坑、岩山玉宝、小池镇培斜村等茶产业发展示范项目。截止目前,连片开发100亩以上的茶场20个,茶叶总面积达1.55万亩,产量1037万吨,毛茶产值2792万元。五是花生产业稳中有升。形成“生产基地-咸酥加工-花生销售”产业链,加工企业150多家。xx市咸酥花生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4、保护。 2、产业经营持续推进一是培育企业舞龙头。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生猪、竹木、果蔬、花生、茶叶五大主导产业逐步壮大。目前,全区有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5家,实现加工产值27.57亿元,已培育出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市级29家。二是扶持协会抓服务。积极开展农民互助活动,建立经济合作社和产业经济组织,全区现已组建生猪、密柚、茶叶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拥有会员750户,注册资金1247万元,资产总额4800多万元,专业合作社地域分布覆盖率90%。三是健全体系促流通。扎实开展农村“新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截止2008年底,全区共有农资超市4家、庄稼医院4
5、个、农产品交易中心1个,新建成和改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个、村级农产品信息点8个。 3、城乡统筹持续提升一是村庄规划建设有序开展。大力实施“造福工程”,两年来,共完成搬迁281户1124人。开展村庄整理工程,共32个行政村实施拆旧建新工作,拆旧面积达17万平方米。完成东肖、铁山、龙门组团规划,适中、小池镇总规修编和94个村庄建设规划。适中中心村等被列为省级农民住宅小区建设试点,万安镇浮竹等13个村列为省级示范农民住宅小区建设试点,龙门洋畲、小池培斜、适中中颜、龙门湖坑4个村被评为省级优秀示范住宅小区,村镇建设连续6年走在全省前列。二是农村道路建设全面推进。通村通乡道路交通网络全面铺开。2003年
6、以来,全区投资5.43亿元,完成281个建制村道路硬化工程,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上衔下延”新一轮农村公路121.4公里。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全区15个乡镇和216个行政村实现通客运班车,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76.6%。三是涉农基础设施明显加强。近两年来,建成标准化渠道155公里、防洪堤15.9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7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20公顷,改造中低产田1.31万亩。2008年土地整理面积1053亩,补充耕地946.2亩,实现占补平衡。 4、农村改革持续深化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全区农
7、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5617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1.3%。所有行政村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生态公益林管护体制改革。木材加工企业清理整顿工作进展顺利。创新村居干部和农村“六大员”绩效考核机制,基层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共选派80多名干部驻村任职,选聘农村“六大员”2619名。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等各项制度,实现农民零负担。实行试点村动态管理,55家省、市文明单位与新农村试点村、革命基点村开展新一轮结对共建,15对居村结对共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推进九龙江上游(北溪)流域污染整治,率先在全省县(区)级建立环保“一票否
8、决”制,大力推广工程治理、生态治理和生物治理模式,完成生态治理3.5万亩。雁石礼邦村被省科技厅列为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深入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狠抓“五清六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近两年来,全区农村共新建(改造)厕所6.66万户,193个村开展垃圾袋装工作,其中适中镇等10个乡镇、保丰村等76个村并通过省级“家园清洁行动”验收,荣获“全国绿色小xx县”称号。 6、典型作用持续显现根据各个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洋畲、培斜经验,确定39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经过持续努力,初步培育出以培斜村为代表的工业主导型、以西山村为代表的商贸物流带动型、以
9、洋畲村为代表的生态开发型、以竹贯村为代表的人文风情型、以小溪村为代表的新村带动型、以莱山村为代表的村容整治型、以排头村为代表的民主管理效益型等“七种类型”的建设发展模式,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水平。西安、溪南、培斜、洋畲等4个村(居)荣获“中国特色村”称号。 7、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在全省率先实施边远农村“名师名医”工程、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学生救助政策。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区共有“农家书屋”1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117个。适中镇、万安竹贯村分别被评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农村饮水工程全面推进,至2008年底农村安全饮水达18.4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9
10、%,安全饮用水通村率达46.8%,入户率达68%。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加快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合率达97%。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持续加强,以农函大和农广校为阵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建立区、乡、村三级劳动服务网络,开展免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近两年,新增城镇就业6873人,开展职业技能证书培训4500多人,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培训500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208人。 8、组织建设持续加强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制度,村级组织建设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村官海选试点工作,推进村民自治步伐。实施村官承诺监督
11、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通过村民代表民主监督、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介入,促进村民自治进程。xx区荣获全国村民自治先进区称号;铁山镇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乡镇称号;石桥村、溪西村荣获全国村民自治先进村称号。 二、我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2008年我区城镇居民收入达16500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010元,还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2。农村与农村之间也存在明显差距,靠近xx县区和中心镇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偏远农村则发展缓慢。据调研中了解,2008年全区295个村(含四个办事处“村改居”)集体经济收入总额16646
12、.14万元,平均村集体经济收入56.43万元,其中:5万元以下的24个,5-10万元的45个,10-20万元的59个,20-30万元的29个,30-50万元的50个,50-100万元的48个,100万元以上的40个。全区村债权总额25694.69万元,平均村债权87.1万元;村债务总额26792.49万元,平均村债务90.82万元,其中:无债务的村29个,10万元以下的95个,10-20万元的49个,20-50万元的49个,50-100万元的24个,100万元以上的49个。 2、农民增收较困难高效生态农业仍未成为主流态势,规模农业、现代农业项目仍然缺乏,“一村一品”示范村在全区所占比例小。全区
13、282个建制村,被列为“一村一品”示范村的仅35个,覆盖面仅12.4。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农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幅影响较大,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业效益存在不稳定因素。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任务相当艰巨,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然存在小农经济思想,缺乏创新意识,致富的路子不宽、点子不多,增收缓慢。而农村劳动力培训针对性不强,见效不快,农民兴趣不高。 3、村级规划实施难度大目前,全区仅完成94个村庄规划,占行政村总数的42.5%。大部分村庄仍属规划空白点,村庄建设杂乱无序,乱搭乱建乱占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农村有新屋无新村,农户居住分散、公共服务难配套的局面很难改变。农村新村规划模式单一,规
14、划费用偏高。城郊型乡镇自拆自建愿望强烈,但涉及土地、规划等问题;在已规划的村庄,整村拆旧建新难;建房难符合规划,审批难度大;建筑容积率高的村,无周转地,整村推进更难,致使违章建筑屡禁不止。截止目前,全区仅完成危房改建审批156户。2008年全区违法占地违章建设总户数3222户,违法占地面积386344平方米,违法建设建筑面积254722平方米,形势不容乐观。 4、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我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还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十分脆弱。交通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改善。农村养猪业污染治理、垃圾转运、排污设施建设,生活饮用水卫生达标等问题都亟需解决。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缺乏,
15、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文化、娱乐、体育、卫生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影响了农民素质和保障水平的提高。 5、农民的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目前,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守旧和缺乏技能,影响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村干部任期时间短,造成基层组织不稳定,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一些村级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部分农民和基层干部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新村的错误认识,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部分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偏弱,基层组织工作能力建设需大力加强。 6、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全区每年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仅为200-300万元。目前,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向上级争取的捆绑项目和资金有限
16、,而且整合力度不够,只是“天女散花式”,无法集中财力办大事,资金使用效益差。大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部分村债务沉重。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加快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努力发展壮大农业农村经济1、加快建设工业集中区,做大做强块状经济。树立工业化创造财富,城镇化积累财富理念,把乡镇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来夯筑。充分利用低坡山地,持续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和项目的引进,提高乡村工业发展的集中度和产出效益。要全力支持龙雁工业集中区加快开发及配套完善;加快专项产业园区的建设进度;积极抓好雁石鸭母坑、适中龙丰工业集中区和海西龙门物流中心的规划
17、与推进工作,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要加快完善配套激励政策,鼓励调动各类经济实体投资开发乡村工业集中区。进一步落实“产值利税分成、就业岗位分摊、转移支付倾斜、目标考核加分”的“飞地工业政策”、标准厂房投资优惠政策和利益分配机制。推行“园中园”开发模式,鼓励私营业主、有经济实力的行政村、园区征地拆迁所涉及的村利用征地补偿款集体留成部分,投资建设专业园区、标准厂房出租等形式,构建形成各级、各单位联手合作开发建设工业集中区,推进工业集中区项目集成、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资源的集约利用,加快乡村经济的壮大。 2、努力做好农林生态经济文章。要培植壮大规模效益型农业。合理规划布局主导产业和
18、优势产品的发展,在核心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加快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的开发进程,建设具有规模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绿标”或无公害农产品的专业生产基地,培育形成以瘦肉型生猪、优质家禽、风味花生、笋竹、大棚蔬菜、早熟水果、优质茶、珍稀食用菌为主的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大户、专业村,扩大种养规模,提升经营效益。猪禽业实行限量、提质、增效发展,全力抓好立体综合开发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山地生态型养殖业的发展,努力扩大草食动物和竹山、果园优质家禽的饲养规模。扎实抓好毛竹丰产示范片、竹业重点镇、村建设,努力实施“毛竹产业化”工程,积极扩大名贵花卉和山地油茶种植规模。加快规划建设竹
19、木加工集中区,扶持培育上档次、规模化加工群体。要致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业,不断深化“一月一主题、季季有高潮”的乡村旅游文化节活动,进一步丰富内容,扩大影响。着力打造雁石、白沙、万安“山水温泉”生态休闲度假,小池、龙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曹溪、东肖都市风情休闲和江山、西陂乡村人居旅游等“四大乡村旅游版块”;筹划开辟乡村生态游精品线路,加快沿线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及生态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积极打造我区一产带动型的洋畲村、二产主导型的培斜村、景区带动型的莱山村和龙康村、山前村、人文风情型的竹贯村、渔家体验型的小溪村为主体的乡村生态旅游“五朵金花”,并以此拉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 3、鼓励发展农
20、村家庭工业。引导农民立足当地资源和特色产品,瞄准我区“125”产业、农业“五大产业”的发展方向,主动与区属规模优势企业接轨,开展配套协作,积极发展机械、电子及废物利用加工的小型加工企业;大力发展为闽西交易城、粮油饲料城批发贸易相配套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如,培斜的竹席加工和茶叶加工、东肖的花生加工、龙门的地瓜干加工、大池的梅子加工等)及服装、小商品、旅游工艺品、方便食品、竹木制品等家庭手工业,走“小企业大生产、小规模大群体,小商品大产业”的路子,以量的聚集促进农村工业的大发展。 (二)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1、实施开展“三带三创(支部带合作经济组织,创特色产业发展示范村;班子成员带专业大户,创规
21、模种养加工基地;能人党员带农户,创优势品牌农产品)”活动,培养造就一批“双带型(能带头致富、有志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党员和“双强型(带头经营致富能力强、组织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能力强)”干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议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大的村及村级班子能力强的村,每年选择部份村进行推进,并整合相应的项目资金予以重点帮扶。每年表彰一批做出明显贡献的“双强型”、“双带型”党员干部,并作为村主干考录乡镇公务员的优先考虑对象。 2、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协会)信用村专业村品牌产品”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把当地优势、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培育形成
22、批量大、质量好、货源稳的区域特色品牌,在为村民提供配套服务的同时,不断增加集体收入。 3、积极推进农村产权股份制改造,打造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导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和以转变农民身份为主体的城郊“村改居”的试点工作(简称“两股一改”),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或股份公司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运作主体,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体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特别是对大规模的征地村、异地整体搬迁安置的村,应逐步将集体的资产和资源以股份形式量化到每个村民,以项目引进、土地流转置换为着力点开展经营活动。在土地征用面积大、劳动力转移人数多的行政村(如城郊村
23、、工业开发区所在村),推行土地经营股份合作社的做法,实行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从土地征用、出租、转让增值和相关的经营中获取收益,增加集体的经营性或投资性收入。当地政府和村级组织应统筹引导被征地村和及村民利用征地补偿款投资参股用地企业的生产开发,或以村级集体牵头创办新的经营实体,动员失地村民入股参与开发经营,共享土地经营收益。建议土地收储拍卖出让增值部分,按相应比例返还镇、村,用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对耕地、山林地、矿山、水域、小水电、小企业、种养场等集体资产进行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提高经营效益,确保集体资产、资源的不断增值。 4、完善化解村级债务的措施办法,在坚决遏制新的不良债务产生的同时,
24、对乡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债务的核销,应分类列入年度财政支持计划,逐年逐步消除,以进一步缓解村级发展压力,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三)加快中心村镇规划建设1、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农户建房的指导和管理。加快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完善,明确功能定位和布局,提高建设品位。新村规划要统筹合理布局,尽量利用山坡地、少占耕地,并避免在地质灾害点建设。尽可能地实行生活区、农业种植区、畜禽养殖区、工业生产区“四区分离”,做到方便生产、方便生活,各具特色,展现田园风光。建议新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以方案竞争、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定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并适当放宽审批权限,以加快规划进
25、度、降低编制成本。在农户建房上,要分高、中、低档为农民设计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户型免费供村民选择,并组织村民按总体规划的布局要求进行建设,分期推进,使村庄建设和民宅新建交相辉映,彻底改变“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和“格式单一”的状况。对于旧村、大村新村建设整体推进难度大的,应采取灵活措施,实行置换提供周转地,以推动新村建设进程。 2、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全力推进村镇建设规模化。为促进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要加快规划建设规模比较大、发展有潜力、便于集中安置的居民集聚点中心村镇或农村新型社区。重点扶持推广以“多户联排、多层公寓”为特色的规模性农村新型社区或集中性的农民住宅安置小区建设。可以采取工业集
26、中区带村、村企合一,建设中心村、强村并弱村,城郊村和城中村的改造开发、村庄变社区,缺水或污染地及地灾点的迁移、村庄整体拆迁,偏远交通不便的下山移民、整村拆除外迁,村庄内部拆旧建新、缩减自然村“六个结合”的形式,采取新老宅基地置换、宅基地的异地置换、复垦原宅基地等办法,推进中心村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有效解决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农户、移民搬迁和造福工程搬迁农户的规模性安置和就业、增收问题,保障他们“迁得出、住得起、过得好”。 3、强化中心村镇的产业支撑。注重把中心村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工业集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农村市场网络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致力于培育支撑中心镇发展的产业
27、体系和服务体系。引导鼓励各种成份的经营实体向中心镇集聚,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集中区和住宅小区、集贸市场,发展建设区域性农副产品加工中心或工贸中心,不断提升其产业聚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农村人口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建成一批有规模实力和特色品牌的工业重镇、产业大镇、经济强镇。 (四)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当前,农村长年在外务工经商、举家外迁居住的农户越来越多,长期从事非农产业且主要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农民群体越来越庞大。为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人口的集聚集中,对长年在外务工创业、举家外迁居住并自愿放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双放弃”农户应研究制定相应的鼓
28、励保障政策。一要探索试行“两分两换”(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办法,破解农村发展土地要素的瓶颈制约。对愿意“双放弃”的农户,经当地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并报当地政府批准,其宅基地和承包地应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回,由政府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和解决社会保障,并实施安居、就业方面的帮助,加快农民向城镇或城市居民产业工人转化,确保他们走得出、出得久。二要积极实践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正确引导农户以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农业规模经营实体,实行土地成片开发和集中经营,以“保底分红”或“股权红利工资”的模式分享经营收益,努力走出一
29、条近城郊村发展不征地、不拆迁和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当地村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就近能上班、就地居民化”的发展新路子。三要加快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健全规范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和管理制度,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规模经营大户,壮大农业规模经营实体,促进耕地、山林地向龙头企业、专业组织流转,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益。 (五)突破农村发展资金制约“瓶颈”一要积极探索试行土地资产运作、林木林地流转、业主投资开发、知名人士捐助、村民集资投劳等形式,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导向、村民投入为主体、部门帮扶为补充、社会各界共同投入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有效增加对农业农村建设发展的投入。二要
30、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确保“三农”投入稳定增长。区、乡镇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不得低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财政当年增收部分应划出10%以上用于农业投入;应筹集落实区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应重点用于村庄整理、村庄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三要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拓展支农领域,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乡镇尽快组建村镇股份制银行。四要加快构建农村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农村信贷担保方式创新,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推行房产、农险保单、农机具等担保形式,推进林权证抵押贷款;支持发展多主体的农村信用担保公司,
31、积极推进区级农业担保公司、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的组建;规范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支持有条件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入股或参股组建资金互助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五要探索建立政策性支持、农户互助、商业化补充相结合的农村保险发展新模式,逐步建立多形式经营、多渠道支持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民抵御灾害、化解风险的能力。全面推开水稻种植保险试点,积极推进生猪、果蔬茶、水产等重点农产品和规模农业的生产保险。 (六)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一要实行务农、务工、创业培训一起抓,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农民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及时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技术、产业用工的新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突出抓好我区“125”产业用
32、工技能培训和农民自主创业培训。特别是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规范性培训,使其达到中等职称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强对“农村六大员”、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乡土人才”的定期轮训。二要调动激发农民自主创业潜能。引导鼓励农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各尽所能,长短结合,选准创业门路,积极兴办各类家庭手工业、加工作坊和运输、流通、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二、三产业,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大胆走出家门创业或务工增收,支持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努力走出一条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发展的新路子。三要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对接机制,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要充
33、分利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平台,加快与劳动部门及工业园区联网,为劳动力转移发布用工需求信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组织引导、统筹协调和管理服务,加快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和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定期举办劳务供需洽谈会、专场招聘会,扩大外出务工转移规模。多方协调,积极帮助农民拓宽就业渠道,为我区农民在区内务工就业拓宽空间,力争有更多的农户从事二产或三产职业。 (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一要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有效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二要加快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正确处理好保障发展用地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关
34、系,切实建立起经济补偿、安居配套、就业帮扶、创业扶助、社会保障“五位一体”的征地安置模式,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在现阶段,应加快推行“土地换社保”的做法,建立失地农民社保安置专户,全面实行失地农民“两保一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或发放生活困难补助费)的保障制度,将失地农民统一纳入社会养老基本保障;属低保户的,应享受城市低保补助标准。对工业开发区建设大规模的征地和村民搬迁,实行“金包银”工程(通称:外区、中街、内坊),即在开发区所在村的周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配套的商业带和村民安置住宅小区,提供给失地农民作迁移安置或“三产”经营,保障被征地农民有自住房、出租房及相应的股份收入和就业岗位
35、。三要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协调落实和创业的帮扶。在征地的同时,同步考虑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防止出现“要地不要人”、“一次性了断”的做法。要加大政府协调安排失地农民就业力度,并抓好督促落实,多方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岗位。落实相关激励帮扶措施,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应享受下岗工人同等的政策待遇,在贷款贴息、税费、场地等方面扶持他们创办实体,促进失地农民稳定就业、自主创业。 (八)构建新农村建设责任机制一要认真抓好村级班子建设,把村干部的引领主导作用有效调动发挥起来。要以今年村级班子的换届为契机,共同做好组织谋划工作,正面、大胆地做好组织引导、宣传解释和反面警示教育工作,弘扬树立正气,切
36、实选好配强班子,真正把那些有经营致富能力、善于协调、进取意识强、勤于为民办事、群众公认的人员选为村级组织“带头人”。要建立村级班子届中届末工作述职考评制、竞选公开承诺责任制、竞职承诺摄像存档制、全程跟踪监督制和失责追究制,特别是对村委会成员竞职的资格条件、限制条件要进一步细化,并在竞职选举前公诸于众,广泛宣传。对那些长年外出,无法参与村级组织日常管理的人,应避免进入村级班子。同时,要健全并落实配套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监督制度,进一步理顺“两委”班子的关系,为村级工作的有序运转创造条件,为实现“党支部领导监督、村民代表大会做主、村委会执行”的目标提供制度保障。二要建立村民自觉参与和管理新农村建设的责
37、任机制,调动凝聚村民的主体作用和创建积极性。引导各村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新村项目建设理事会、村务监管委员会、新风促进会等群众组织,促动村民自觉参与村容整洁的实施和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把新农村建设转化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规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鼓励村民出资、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 (九)改善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要切实抓好以养殖业、水泥粉尘和矿产业采掘加工污染、重点流域水污染、水土流失为主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农村污水、垃圾、粉尘、农药残留等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当前,要集中力量抓好养猪业污染的综合整治,严格规范新上养猪场的审批,加快实施生猪标准化工程,抓好规模养殖场的改造提升;
38、对生猪养殖污染严重超载且占用山地面积大的村,要探索“退猪进二”(即拆除猪场,利用原猪场用地发展第二产业)措施,积极引进工业项目,创造劳动力转移机会,努力改善当地环境。全面推进“家园清洁行动”的开展,扎实抓好以“五清五拆六改六通六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和实施进度。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快乡镇垃圾收集处理点和农村公厕建设。健全村庄垃圾清运、环境整治、净化绿化、路灯维护、道路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支持新建村级农民公园和村庄绿化休闲小区、健身活动场所。大力发展山地生态型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全面推广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实行立体综合开发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探索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着力引进发展新型建材加工、生物有机肥、生物燃料、可降解塑料制品加工等循环经济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生产企业,使工业粉尘和废渣、煤矸石、废弃油脂、畜禽粪便及病死畜禽、生活垃圾、废旧塑料等废弃物得到回收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十)整合统筹帮扶要素资源要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业地产有偿转让协议
- 2024年度南京二手房交易合同
- 2024年度水果交易合同模板
- 【初中生物】病毒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度法律服务委托合同
- 2024年度工程监理合同标的及服务内容具体描述
- 2024年工程劳务分包补充协议
- 2024个人向公司借款合同范本(简单版)
- 2024冷却塔填料生产工艺优化合同
- 2024年度CFG桩基工程水土保持合同
- 安全生产专(兼)职管理人员职责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长郡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家具制造业售后服务预案
- 电子产品维修合同范本1
-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三篇)
- 第7章-机器学习
- 2024年T电梯修理考试100题及答案
- 第1课 课题一《课外生活小调查·周末生活我采访》(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课件
- DBJ-T15-60-2019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 2024年秋季1530安全教育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