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血糖来源与去路 第1页/共31页二、血糖浓度的调节(一)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丘脑 1. 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作用于胰岛-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肝使血糖浓度升高。 2. 通过迷走神经兴奋,使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二)肝在糖代谢调节中的作用(三)激素的调节作用 第2页/共31页降低血糖激素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升高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glucagon)肾上腺素(epinephrine)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其他激素其他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IH)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
2、mone)三、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第3页/共31页胰岛素(insulin)是由胰岛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激素。它主要作用于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一方面促进这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并转换成糖原或脂肪贮存,另一方面抑制肝脏的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胰岛素作用机制第4页/共31页胰岛素在细胞内的合成及分泌过程 在葡萄糖的刺激下在细胞的粗面内质网生成前胰岛素原,有102个氨基酸。 在信号肽的作用下进入胞浆,切去16肽的信号肽,经折叠生成胰岛素原(proinsulin) ,有86个氨基酸。它包括3个部分:链、链和C肽(C-peptide) 。 再经蛋白酶的水解生成含35个氨基酸的C肽和包括、链共5
3、1个氨基酸的胰岛素。第5页/共31页随门静脉血液进入肝脏,有随门静脉血液进入肝脏,有40%50%的胰岛素被灭活,的胰岛素被灭活,其余部分通过体循环送往全身作用于靶器官。其余部分通过体循环送往全身作用于靶器官。葡萄糖、氨基酸、胰腺、胃肠激素和葡萄糖、氨基酸、胰腺、胃肠激素和-肾上腺素能激动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等药物都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剂等药物都可刺激胰岛素分泌。高血糖、生长抑素和高血糖、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素能阻断剂等药物抑制胰肾上腺素能阻断剂等药物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岛素的释放。胰岛素在体内的生物半寿期为胰岛素在体内的生物半寿期为510min。 胰岛素的释放第6页/共31页w胰岛素受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膜
4、上的糖蛋白,能特异性与胰岛素结合而引起细胞效应。w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也分布于脑细胞、性腺细胞、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受体第7页/共31页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是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糖浓度高于参考上限的一种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损伤、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空腹血糖损伤和糖耐量减退是正常糖代谢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皆系发展为糖尿病及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和标志。第二节 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第8页/共31页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症。糖尿病的长期高血糖
5、将导致多种组织器官的损害、功能紊乱和衰竭,尤其是眼、肾、神经与心血管系统。一、糖 尿 病第9页/共31页(5%10% ) (85%90% ) 比例较小比例较小糖尿病的分型第10页/共31页主要有两种病理过程参与其发病机制:多种因素引起的胰腺细胞功能减退,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机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绝对或/和相对不足是导致糖、脂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基础。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第11页/共31页糖尿病时体内的代谢紊乱糖尿病时体内的代谢紊乱 1.糖代谢:葡萄糖在肝、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利用减少,肝糖原降解和糖异生增多,引起血糖升高。 2.脂肪代谢: (1)
6、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及从血浆移除甘油三酯减少,脂肪合成减少; (2)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增加,血浆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 (3)脂肪组织大量动员分解产生大量酮体。 3.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合成减弱,分解代谢加速,可导致机体出现负氮平衡。第12页/共31页二、2型糖尿病 患者胰岛患者胰岛细胞的功能减退,对胰岛素不敏感细胞的功能减退,对胰岛素不敏感;无自身;无自身免疫损伤;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高。免疫损伤;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高。 这类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肥胖、慢性炎症和缺乏体这类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肥胖、慢性炎症和缺乏体育锻炼等环境因素有关。育锻炼等环境因素有关。 2 2型糖尿病
7、特点型糖尿病特点: 常见肥胖的中老年成人,偶见于幼儿;常见肥胖的中老年成人,偶见于幼儿; 起病较慢;起病较慢; 血浆中胰岛素含量绝对值并不降低;血浆中胰岛素含量绝对值并不降低; ICAICA等自身抗体呈阴性;等自身抗体呈阴性; 单用口服降糖药一般可以控制血糖;单用口服降糖药一般可以控制血糖;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比例不如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比例不如1 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有遗传倾向,但与有遗传倾向,但与HLAHLA基因型无关。基因型无关。 第13页/共31页什么是什么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降低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降低 身体组织对葡
8、萄糖的利用障碍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根本原因:胖根本原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第14页/共31页第15页/共31页三、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进程三、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进程5100-515-10-10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2 2型糖尿病发病型糖尿病发病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造成死亡的首要原因!造成死亡的首要原因! 糖尿病治疗费用糖尿病治疗费用80%用于大血管并发症!用于大血管并发症!第16页/共31页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最重要最重要的慢性并发症是累及血管和神的慢
9、性并发症是累及血管和神经经 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异性的是糖尿病特异性的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 肾脏病变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神经病变 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不是糖尿病特异性的不是糖尿病特异性的 冠心病冠心病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 周围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并发症的危险与糖尿病病程与血糖升高程度有并发症的危险与糖尿病病程与血糖升高程度有关关第17页/共31页第三节 衰老与糖代谢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 老年细胞的葡萄糖转移系统有显著缺陷,主要是由于老年细胞缺少胰岛素受体。 胰岛细胞对葡萄糖的感受性也随增龄而降低因此老年人糖耐量降低,糖氧化代谢也明显低于青年人。第18页/共31
10、页一、增龄与糖代谢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运动和肌肉容量减少,发生中心性肥胖等,肌肉、脂肪这些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负荷后的葡萄糖摄取减少,但由于胰岛细胞代偿性分泌的功能尚好,仅发生糖耐量减低(IGT)的改变。 随着年龄继续增长,中心性肥胖更为明显,胰岛 细胞的增龄性改变使其无法继续维持良好的代偿分泌功能,不足以控制负荷后的血糖水平,进而出现隐性糖尿病。第19页/共31页二、糖尿病和自由基 1. 细胞内的葡萄糖在线粒体内转变成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使线粒体变质,结果葡萄糖不能被利用,也不产生能量,导致血液中葡萄糖增加并发生糖尿病。血液中增加的葡萄糖流到全身各处,引起蛋白质代谢紊
11、乱并加速自由基的生成,这些自由基便攻击体内组织或内脏,发生糖尿病的各种合并症。 2. 胰岛细胞不断受自由基的攻击和损害,分泌胰岛素数量减少,出现糖尿病症状。 第20页/共31页三、非酶糖基化衰老学说糖基化/美拉德(Maillard)反应衰老学说 1. 在生理条件下,葡萄糖能与多种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中的氨基发生反应,生成Schiff-bases。后者可发生分子内的重排而生成较为稳定的Amadori重排产物。 2. 该产物的进一步降解,如脱氨、水解则可产生脱氧 邻酮醛(Deoxyosone)等不饱和醛酮类中间产物。 3. 这些产物被笼统地称之为糖基化终产物(AGEs),其中包括嘧啶吡咯、吡嗪、咪
12、唑以及它们与生物分子的聚合物。第21页/共31页 该学说指出:糖基化造成的蛋白质的交联损伤是衰老的主要原因,糖基化造成的蛋白质的交联硬化和逐渐变性是造成血管、肾脏、肺叶和关节提前老化的关键因素。 主要与糖类分子结构中的羰基发生反应的氨基酸残基有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丝氨酸以及苏氨酸等。第22页/共31页(一)非酶糖基化反应第23页/共31页(二)糖化蛋白(二)糖化蛋白(glycated proteinglycated protein) 糖化蛋白是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与自由糖(主要是葡萄糖)不经酶催化发生结合的产物。 人体的组织蛋白(如胶原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浆)蛋白在一
13、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非酶促糖基化。 临床上常检测的糖基化蛋白主要是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 第24页/共31页高血糖产生有害效应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组织蛋白的糖化是一个重要因素。非酶促作用使葡萄糖与长寿命蛋白质(如胶原)或DNA相连,产生稳定的Amadori早期糖化产物。产物经一系列分子重排、脱氢和断裂反应,产生不可逆的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ion, AGE)。AGE是一种比GHb更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第25页/共31页(三)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发病机(三)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发病机理理 (一)蛋白质非酶性糖基化作用
14、 葡萄糖与蛋白质中氨基的结合,发生在肽链的赖氨酸的C1的氨基上,也可发生在其它氨基酸N端的氨基上,这被称为人体内的manad反应,也即糖基化反应。 (二)葡萄糖的转化作用 糖尿病时由于葡萄糖利用障碍,细胞中高浓度的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和山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较多地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而在细胞中积聚,可造成组织损伤。如眼晶状体中山梨醇和果糖增多,使局部渗透压增高,而吸引水内流,造成晶状体混浊和肿胀第26页/共31页(四)AGEs的直接病理作用(1)AGEs修饰蛋白质:AGEs具有不断交联的能力,被修饰的长寿命蛋白由于更新缓慢,故活性大受影响。 糖尿病患者肾脏、肝脏、晶状体、脑和肺部的蛋白较其他组织
15、更易被糖基化修饰。 胶原是首个被发现的形成AGEs共价交联的基质蛋白。随着年龄增加,胶原的溶解性下降、对胶原酶的抗性增强、热稳定性增强、糖化程度加深。胶原蛋白交联可引发衰老时心、肺、动脉、关节周等硬化,由于弹性减弱导致心脏指数、肺活量、最大氧吸收、肾血流量等生理功能不断衰退。(2)AGEs修饰脂质:还原糖可以与含有游离氨基的脂质发生反应,生成脂溶性AGEs。脂质的非酶糖基化直接促进脂质的氧化,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一系列的组织损伤。(3)AGEs修饰核酸:还原糖可以与核苷酸(主要是鸟苷酸)以及核酸反应。DNA的半衰期较长,有足够的时间积累类似AGEs的结构DNA糖基化产生的N2-羧乙基鸟苷酸可
16、以从DNA链上脱落,造成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第27页/共31页(五)Amadori产物的生理病理意义(1)糖尿病患者体内此反应过程和其产物的积累加速,糖基化作用增强。(2)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人红细胞的形成、变形和膜的流动性减少,红细胞聚集,血浆黏度增大,可能都与蛋白糖基化程度较高有关。 (3)高血糖症患者细胞中戊糖磷酸化途径增强,从而使核糖还原性加强,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共价反应可生成不能被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作用的早期糖基化产物N-ribosyl-1-glutathione,从而降低了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削弱了细胞对毒性自由基的防御能力。 (4)阿尔茨海默病人的脑脊髓液Amadori产物水平比同龄的正常人高17倍,Amadori产物的积累增加几乎发生于病人脑脊髓液中主要蛋白质上。第28页/共31页(六)体内由于过度非酶糖基化带来的生物学效应 糖基化蛋白质交联; 纤维蛋白硬化增强; 酶失活; 通过糖基化的细胞外基质捕捉可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试题及答案
- 智能车载能源管理系统考核试卷
- 冷链物流行业冷链运输安全标准制定考核试卷
- 化学矿矿山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化趋势研究考核试卷
- 知识管理与企业创新能力培养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尉犁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建立库款管理办法
- 担保管理办法发文
- 2024年四川省中江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政府化债管理办法
- DB63-T 2011-2022 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指南
- 银屑病的用药护理
- 定向委培的就业三方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公共浴室卫生管理制度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电力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创新技术及应用报告
- 风电工程质量管理规程
- 树根桩施工方案40867
- 2025年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操控(多旋翼)理论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年产3万吨生物基PTT聚合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辽宁教学课题申报书
- 超市项目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