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活中的习俗活动过程 一、活动过程:1、激趣导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吗?生:知道!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师:前一阶段我们各小组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大家肯定有 许多收获、也肯定想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成果吧!那么,今天我们就按照 顺序现在开始交流吧!2、分享成果A组交流春节习俗生:春节可以研究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发现各种春节习俗比较有意义、所以我 们重点研究了春节的各种习俗。师:好啊!说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研究的吧。生: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了解各地的活动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像春联、 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
2、蒸年糕、包饺子、燃爆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之 间很盛行生: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 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始于 南北朝,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 坐或着看电视、笑语连连。师:今年春节,除夕之夜我们是怎么过的呢?生:吃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齐说)生:我问过奶奶,奶奶告诉我-拜年是中国国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 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 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 笑容满面的恭贺新年,&q
3、uot;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话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 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师:哦!你知道的真不少!看来你很会学习,知道向老人请教生活中知识。生:我通过上网查询还知道中国民间有 "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 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爆 竹为中国特产,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师小结:是啊!网络是个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库。肯定还是有不少同学也是通过 这渠道获取信息的有吗?这个方法
4、不错生:中国还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呢。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 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如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一般要在年 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 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 意"的意思。生:我还知道,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 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大大小小的"福&quo
5、t;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的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福"字,无论 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 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 "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 "福"气已到"。师:我们同学家里有多少贴"福"字的?你喜欢吗?师:刚才我们这组同学对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收集、交流、汇报的很精彩!我们以一首新年好来结束
6、本组的汇报好吗?B元宵节组进行汇报生: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元宵节的由来。相传汉初吕后篡权,汉文帝登基后决定 把夺位胜利的正月十五日这天,作为与民共庆的日子,并把这天晚上出游叫元 宵。元宵指一年的头一个月圆之宵,也叫元宵节、灯节,当夜猜灯谜、吃元宵 生: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元宵节的传说,传说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鸟。天帝大怒, 命天兵于正月十五日放火把人间的人畜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 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有个老 人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连续三天,家家张灯结彩,点燃爆竹烟花, 天帝会以为人畜被烧死。"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看见
7、人世间一片红光, 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 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 放烟花来纪念这个日子。生: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兀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 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 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 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
8、,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 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生: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元宵节的习俗。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 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 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 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 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 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 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
9、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 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 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 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生:元宵节又称灯节,猜灯谜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今天我们也带来了几个谜语, 请大家猜一猜,猜中我们将送给你一份精美的小礼品。谜语之一:一身清清白白,肚里喝足墨水,从来不偷东西,被人冤枉叫贼。(打一种动物)谜语之二:青青小树挂喇叭,喇叭谢了结小瓜,小瓜吐出白花花,摘了花花纺 纱纱。(打一种植物)谜语之三:这颗星星不寻常,长长尾巴发着光,好象一把金扫帚,划过夜空就 躲藏。欣赏有关元宵节的图片。生: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关于元宵节的儿歌。过十五过十五,挑花灯, 小朋友
10、们喜盈盈。跑旱船,放花炮,欢欢喜喜真热闹。晚上还要吃元宵, 全家围坐乐陶陶。生:我们再给大家朗诵一首有关元宵节的古诗。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师小结:又是诗歌、歌曲,又是来历、习俗、传说,此小组汇报交流的正和过 元宵节一样热闹非凡,团团圆圆。C组交流清明节的情况师: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你们知道清明节和这个清明有什么不同吗? 生:节气是我国物侯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 和某种纪念意义。生:我知道清明节的意义,它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 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11、。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 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生:我还知道,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地4月4日至6 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的好时候,所以占有清明 踏青、并开展一些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师:对,我们一般喜欢在清明前后春游!生:清明节的习俗也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 植树、放风筝等等,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 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生: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焚化, 为坟墓赔上新土,折几只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 酒食回家。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师:真不愧是个"小文学家"呀!知道得这么多!(教师对前期简单总结)生:我还找到了有名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繁华生活。看,我 还把它的一部分打印出来了。(学生根据这幅画,结合资料来解说,电脑操作, 要自然。)师:给大家做个小小解说员吧!(全班同学一起欣赏画面)生: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
13、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 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 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 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半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那一行 的人都画在上面了。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 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 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 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
14、得清清 楚楚。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 就要碰到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 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 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 毛驴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 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师总结: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了真么生动的历史画面!大家有什么感受?生:我们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精深,有这么繁华的生活,还有这么高超精湛的画技!师:谁还有什么想法吗?生:我想知道,他是怎么找到这幅画的
15、?生:我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又想办法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师:你们看,生活中无处不是学问呢。从电视上也能获得不少信息呀!我们生 活的地方也不错呀!假期我们也可以多出去活动活动,看看大自然!E组交流中秋情况师:知道为什么叫中秋节吗?还有的叫仲秋,是怎么回事?生: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 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三个部分, 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 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 期盼家人团聚。远在牠乡的
16、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师:真了不起!知道的这么多!生: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 故事流传甚广。其中中秋节和嫦娥奔月还息息相关呢!下面我们小组的同学为 大家介绍这个民间传说。生: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百姓苦不堪言。天帝派后羿下凡射太阳,嫦娥是后 羿的妻子,也和后羿一起下凡。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帝很生气。因为太阳 是天帝的十个儿子,天帝本来只想让后羿吓唬他们一下,没想到后羿真的把他 们射下来。天帝一怒之下,就不让他们回到天庭。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 神药。嫦娥趁后羿不在家,吞了神药,飞上
17、天庭,心里还想着后羿,后羿得知 此事,设下宴席。人们知道此事,也在八月十五的时候拜月,所以就有了拜月 的习俗。我们组还精心画了一组嫦娥奔月图,请大家欣赏。展示欣赏嫦娥奔月图。师:精彩的传说故事听完了,你有什么感受?生:原来有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啊!我也喜欢过中秋节了!生: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 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 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颗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掉。据说这 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 了错误,仙人就把它贬滴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
18、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忧"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爸爸的藏书里查到的。师: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生:我给大家朗诵一首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师:看,大家都听得陶醉了!多么美妙精彩的朗诵!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这种 难得的享受!生:我喜欢吃,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月饼的知识吧。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 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 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 时,它也是像菱花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 愈意家人团圆。(欣赏中秋节的图片)生:月饼象征团员,是我们中秋的必备食品。可我查资料了解中秋吃月饼的习 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忍受蒙古人的 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远。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 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条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老地基转让协议合同样本
- 2025专利技术许可合同
- 2025标准借款合同范本2
- 2025电子产品买卖合同书范本
- 2025年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合同
- 2025钢筋工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年工程瑞雷波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铝合金型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窄带无线接入网(用于电话)项目合作计划书
-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农业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研究》
- 外科创伤处理-清创术(外科课件)
- 小型手推式除雪机毕业设计说明书(有全套CAD图)
- 《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规范》
- 2024年中国酸奶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合同到期不续签的模板
- 搬迁服务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05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阀门井05S502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5届高三数学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 “双新”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单元整合教学实践
- 广东省佛山2024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