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总_第1页
2019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总_第2页
2019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总_第3页
2019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总_第4页
2019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总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遂宁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1 个大类,经评审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308 项,其中:国家级3 项,省级16 项,市级26 项,县级265 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3 名、省级24 名、市级46 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传习所)省级1 个、市 3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传承普及基地省级1 个、 市级 4 个。 (数据来源:2019 年 5 月 18 日 遂宁发布), 2016 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图文集涪江船工号子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丛书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2、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一) 国家级非遗名录(3 项)1 .卓筒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出现于北宋庆历(1041 1048)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大英县卓筒井镇现存的卓筒井是宋代卓筒井的仅有遗存,因其独有的价值而备受盐业、钻井、 文物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卓筒井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于 2006 年 6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沱牌曲酒传统酿造技艺射洪历代盛产美酒,杜甫曾以“射洪春酒寒仍绿”加以赞誉。 传承于唐代春酒的“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至今已 1300余年。 其重要载体 泰安酢坊,现存古窖池两处、古井

3、一口,始建于唐代,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中国食品文化遗产”。3 .徐氏尼彩塑“徐氏泥彩塑”是一种家族传承的民间工艺,以其工艺独到,泥塑作品上百年不变型,五十年不变色的传统美术工艺特点, 2008 年 6 月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二)四川省级非遗名录16 项1. 卓筒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传统技艺)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蓬溪县文化旅游局2. 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传统美术)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3. 徐氏泥彩塑(传统美术)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大英县文化体育局4. 石工号子(传统音乐)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安居区分水镇人民政府5. 遂宁坐歌堂(传统音乐

4、)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文化馆6. 遂宁叫卖调(传统音乐)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文化馆7. 川中大乐(蓬莱大乐)(传统音乐)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大英县文化体育局8. 船山桃子龙(传统舞蹈)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船山区文化体育局9. 遂宁耍旱龙(传统舞蹈)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民间文化研究会10. 蜀绣(观音绣)(传统美术)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妙善文化艺术坊11. 石雕(蓬溪石雕)(传统美术)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蓬溪县文化旅游局12. 竹编(遂宁竹编)(传统美术)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人民政府13. 遂宁福锦手工编织技艺(传统技艺)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闻喜阁旅游工艺用品有限公

5、司14. 通家山女儿碑庙会(民俗)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射洪县青岗镇人民政府15. 四川耍锣鼓(象山花锣鼓)(传统音乐)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大英县文化体育局16. 江河号子(涪江船工号子)(传统音乐)申报地区及单位:遂宁市文化馆(三)遂宁市级非遗名录(46 项)1. 唐氏脾胃诊病技法和配方(第七批市级)2. “巴蜀公社”传统腌腊制品制作工艺(第七批市级)3. 高坪土陶(第七批市级)4. 冯氏川剧盔头传统制作技艺(第九批市级)5. 遂州江旗袍(第九批市级)6. 遂都石磨香油(第九批市级)7. 谢氏根雕8. 胡氏剪纸9. 雷棚评书10. 夏 氏风车11. 龙 凤呙凉粉12. 观 音素麻花13.

6、曾 氏蜂蜜14. 蓬 溪姜糕(四)遂宁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 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 徐氏泥彩塑传习所;3. 观音绣传习所。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简介(摘要)1、 “大英深钻汲制技艺”项目简介(国家级)大英卓筒井深钻汲制工艺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卓筒井古老的深钻汲制工艺沿袭了宋代钻井、制卤、晒 卤、 (滤卤) 、煎盐的制盐工艺流程,堪称华夏一绝。(一) 钻井: 以绳式顿钻钻井方法,既搭一长方形木架,利用杠杆原理踏起吊在杠端的大铁棒(铁棒下端如碗口大)。(二)取卤:井打好之后便用大楠竹去节后下到井下搁开

7、淡水,然后利用花车上的放蔑将吸卤筒放到井下将卤水盛满,再扳起花车,卤水便取出来了。(三)晒卤:在晒坝里,晒盐架和井筒是一对好搭档,人在筒车里走动,将盐卤水打进竹筒倒入天船(晒盐架上的木槽) ,流入尿杆,卤水通过天船底部接出的长竹筒的小眼散落到金竹桠,水份逐渐蒸发,当卤水浓度达到1820 度后再输入滤缸过滤。(四)箭盐:将有经过滤的卤水舀入灶房里的盐锅中,经高温逐渐浓缩成盐。2、 “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项目简介(国家级)射洪历代盛产美酒,杜甫曾以“射洪春酒寒仍绿”加以赞誉。传承于唐代春酒的“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至今已 1300余年。其重要载体泰安酢坊现存古窖池两处,古井一口,始建于唐代,被国

8、家文物局认定为“中国食品文化遗产”。“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历经古通泉县(现射洪县)自然发酵之“滥觞”、 “酯”酒、西汉之醴坛、南北朝之醪糟酒、唐时以寒绿闻名的“春酒”, 宋元之大小酒、蒸馏白酒,明代之谢酒, 民国李氏泰安酢坊曲酒发展而来。民国 35 年 ( 1946 年) ,前清举人马天衢为其命名“沱牌曲酒”。 其传统工艺大致可分为筑窖、 制曲、 酿造、 储存四大环节,全过程均属于手工技艺。该技艺依靠川中特有的地理、人文环境,全凭酿酒技师的“看、闻、摸、捏、尝”掌握和判断产品品质,通过言传身教,口耳相授,方延续至今。2006 年“沱牌”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作为传统手工技艺, “沱

9、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因其悠久的历史、 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国酿酒技术和酒文化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之一。3、 “徐氏泥彩塑”项目简介(国家级)“徐氏泥彩塑”主要传人徐兴国, 自幼随父徐得亲学雕塑、绘画、书法艺术,其父徐得亲是清末民初川中塑像名师杨子园(三台洋溪人),罗体成(蓬菜镇草西街人)关门弟子,时民间有“杨塑罗画,盖过天下”的美誉。“徐氏泥彩塑”用传统技法施工,泥塑用黄泥、粘土就地取材, 先绘图设计(包括白描,效果图和施工图), 再扎架、砌粗坯、上细泥等白坯完成待干。修补后,刮灰打磨,作立彩花纹,上彩贴金,开相完成。 “徐氏泥彩塑”采用传统人物造型,服饰彩画、贴金、绘画工笔重彩,透出古风雅韵,

10、其作品流传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海南、台湾等地,在旅游景点及宗教寺庙及受欢迎。1981 年到 1990 年徐得亲、徐兴国父子被聘担任全部恢复丰都鬼城的雕塑工程的工作,历时八年,设计和塑像二千余尊, 使丰都成了闻名世界的旅游名胜。1991 年在绵阳罗汉寺设计五千米大型罗汉堂塑造1250 人巨大阿罗汉,塑2 米左右不同人物造型1250 尊,中塑十六米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巨像,堪称全国之最。2001 年始塑绵阳罗汉寺万佛城,内有小佛像12000 尊。另塑9 米以上佛菩萨像40 余尊,其规模超过“美国万佛”城,举世罕见,获得很高的评价。该项目于 2006 年 8 月、 2006 年 9 月公布为大英

11、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遂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 年 3 月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府函200742 号) 。4、 “蓬菜大乐”项目简介(四川省级)蓬菜大乐,是明末清初(1630 1655 年)以蓬菜镇为中心形成发展起来的民间打击音乐。蓬菜大乐并非一个名称;另称有:开山大乐(因庙会游演居首,永不更改),轰山大乐(震撼山水),通天大乐(灵诚格天) ,朝山大乐(用于宗教庙会),镇邪大乐,朝圣大乐(专指会馆祭祀)共六种,但以蓬菜大乐之称为主。“大乐”之所以为“大”, 是它乐器大,队伍大,音量大,气势大。一是乐器大:大大钹每副5 公斤,大盆鼓直径为0。 7公尺。二是乐

12、队大,其编制为:大盆鼓一面,大大钹十副,中在钹二十副,大马锣十个,正规乐队共121 人有条件的还可增加,人员不足时也可减少。大乐,是钹、鼓交溶的原始击乐,发声粗暴,击打犷野,这种击乐队以中国北方居多,藏传佛教亦用。在乐的乐器构造奇特,故不与一般锣鼓,发声不同。如盆鼓只蒙一面,面宽,底空住内缩,钹为大缘,铛铛,马锣宽厚,苏铰缘薄稍窄。5、 “象山花锣鼓”项目简介(四川省级)象山花锣鼓是大英象山特有的乐种。又称“花花锣”, 创始于清末(1875 1880 年) ,由当年象山乡民间鼓乐手组成“公堂” ( 即击乐队)开始在民间流传。其乐了系由大锣、大鼓、大钵、四个马锣组成。由于较一般鼓乐班多了几个马罗

13、,演奏中灵活,花饰、色彩新颖,故花锣鼓曲牌独具特色。如异军突起,深受群众喜爱。花锣鼓常与唢呐、胡琴、笛子等乐器配合演奏,红白喜事、庙会、节日均能大显身手。6、 “桃子龙舞”项目简介(四川省级)桃子龙舞是遂宁优秀的民间舞蹈,清明及更早时期,桃子龙舞只限于朝山拜佛和民间祝寿活动;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初,桃子龙舞开始参加春节期间的街头表演和民间祝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桃子龙舞逐渐走向文艺舞台,成为一种纯舞蹈,但仍保留了传统的朝山拜佛和民间祝寿活动,同时也成为参加庆典盛会中的表演项目。7、 “耍旱龙”项目简介(四川省级)耍旱龙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安乐办事处干屏村龙王庙及卓筒井镇周边地区民

14、间龙舞。耍旱龙的道具有石雕龙王,竹编七节龙或十节龙,竹编龙头。耍旱龙时,在龙舞锣鼓的伴奏下,有的艺人抬着龙王,有的艺人舞着竹编龙头,有的艺人舞着竹编节龙,舞姿优雅、壮观。艺人们举起龙头在龙王庙前舞了起来,一些壮年男子从龙王井中提来泉水,纷纷向龙王身上泼去。舞龙套式主要有:五龙归位和蛟龙翻滚。五龙归位:五龙归位是龙头从中心点开始,分别要向东、西、南、北昂头、点头,龙身随之摆动,完成东西南北方位后,复归到原开始时的中心点位。蛟龙翻滚:蛟龙翻滚是长龙分顺时针和逆时针形成圆圈来回滚动。8、 “石工号子”项目简介(四川省级)石工号子是石匠们在开山采石、修塘筑坝、修桥筑路、营造梯田、盖房造屋时,配合各种劳

15、动,呼喊着各种不同节奏和不同速度的石工号子。这种号子多以高亢且自由的声腔出现 ,演唱时一领众和,浑厚有力。从轻唱至四言八句,到编成歌谣传唱,形成了石工号子。石工号子种类繁多、腔调丰富、风格独特、传唱地域广泛,最早传唱人可唱九十二腔、八十二调。石工号子种类可达一百七十余种。9、 “涪江船工号子”项目简介(四川省级)是涪江上的船工,在水运劳动中所唱的劳动歌曲,属套曲形式。其表现形式为:号子工领唱,众船工和唱。除了“数扳” “扳螃蟹”等少数号子的唱词具有实际内容外,其余多数号子均为适应不同紧张度劳动并歌唱化了的劳动呼号声,赋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十、 “通家山女儿碑庙会”项目简介(四川省级)清代嘉庆年

16、间白莲教起义,残部王沫乘机害民。烧杀抢掠,直逼射洪青果寺范家湾,欲强占陈秉乾之女满姑为妻,姑以保全父母、乡民为条件,假意顺从。当到通家山时,姑想到父母、乡民已得救,誓死不从,殉节身亡!民感姑之孝义烈节,具文呈报省制台丁葆祯,转呈皇上旌表,获准赠匾竖碑,建“贞烈祠”享祭。于是每年正月十八日前后三天为庙会朝拜,影响面达两市五县,1937 年红军徒经通南巴时,朱德总司令听之此事后也赠匾颂扬!会期万商云集,地方文艺杂耍纷呈,至今已二百余年不衰。十一、 “遂宁坐歌堂”项目简介(四川省级)在遂宁市的古巴国与古蜀国结合部的村落中,流传了数千年的婚嫁歌“坐歌堂”, 又名“陪十姊妹”。 “坐歌堂”的婚嫁仪式程序

17、多而隆重。其持续时间,富家十来日,穷户三几天。(一)开声新娘开始哭唱双亲及家人。(二)陪耍众家姊妹陪着新娘一同哭唱,歌声时独时合。(三)歌堂在新娘出嫁前夕举行。包括请新娘、起歌头、歌堂对歌赛歌、撤歌堂、安睡等程序。(四)送新娘新娘出嫁的早晨,女友们在歌声中给新娘梳妆、穿衣、搀拜双亲,送入轿中,直到花轿远去歌声方息。“坐歌堂”的整个仪式程序均是在歌声中进行。所包容的歌曲逾百支。其曲目体系之庞大,曲调之优美多变,风格色彩多样,歌词题材内容广泛、丰富。十二、 “遂宁叫卖调”项目简介(四川省级)“遂宁叫卖调”是叫卖调和叫买调的统称。本土的零商小贩、流动匠人、荒货客,以及馆店吆厮等,在从业活动中,为了吸

18、引、招揽买主、卖主,对自己的叫卖(买)语言,不断进行声调节奏的加工美化,逐渐成为了歌唱性的叫卖调,并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十三、观音绣”项目简介(四川省级)观音绣作为蜀绣的一种,以蜀绣为基础,同时吸纳其它名绣精髓,绣制各种观音、莲花、荷包、蒲团、佛枕、方巾等寄托爱情、平安、 福寿康年等美好寓意。观音绣法有晕针、木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其特点绒片平滑、 绣品细腻、浑厚圆润、灵动美观。观音绣“织文锦绣,穷工技巧”是民间艺术和观音崇拜的完美结合。十四、 “石洞竹编”项目简介(四川省级)石洞竹编是当地竹编艺人以本地茨竹为原料,经过数十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透明晶莹独特,不腐不

19、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用多种不同的编织绝技,与各种书画作品相结合,编织而成的手工艺术品。产品形式多样,有平面字画、各种生活用具和瓷胎竹编,既是生活用品和美化家庭的装饰品,又是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十五、 “蓬溪石雕”项目简介(四川省级)蓬溪石雕自唐朝建县以来,地处古巴蜀国分界线,历史艺术积淀丰厚,石雕、木雕工艺遍布民间特别是蓬溪县九建工程公司雕塑工程队的泥脚杆师友和弟子。他们先给土石匠学后跟广石匠学,先学浅镂,再试深雕。采用高浮雕、透雕、悬空浮雕等手法,流瀑穿插,动静呼应,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向往,对生命的渴求。十六、 “观音福锦”项目简介(四川省级)观音福锦手工编织工艺起源于汉三国时期,繁荣于唐宋,兴盛于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